里尔克于1912年在亚德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城堡动笔写《杜伊诺哀歌)),1922年完成于瑞士的慕佐城堡(Muzot),历时十年。这部作品以十首哀歌组成,与《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构成里尔克的思想结晶,让人入迷地呈现出对现代世界中个体生存的意义根据的困惑。哲人如海德格尔从里尔克的诗作中看到形而上学的现代性问题,神学家则从中看到基督神学的现代性问题—天主教神学家巴尔塔萨(HansUhr von Balthasar)说过,里尔克的诗作浸透着经过转换的传统神学母题。
选编这个集子旨在为深入理解里尔克诗作中的神学思想提供*基本的文献:除《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的译文外,勒塞的“里尔克的宗教观”提供了对里尔克神学思想的一个全面的、批判性的分析,文中提供的一些里尔克日记和书信中的宗教思想材料十分难得,宜作导论研读。瓜尔蒂尼一文系他解读《杜伊诺哀歌》一书中的第二章,“天使”概念是里尔克神学思想中的一个决定性要素,瓜尔蒂尼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里尔克的诗作。
里尔克和艾略特在20世纪文学史上声誉极高,《荒原》和《杜伊诺哀歌》被视为现代诗歌史上的两部“天书”,语言的创意和思想的深蕴,都达到了难以企及的境地。
圣经的故事-纯爱英文馆 本书特色 《圣经的故事》(作者房龙)是美国著名通俗作家房龙的名著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广受赞誉,传读不衰。房龙对人生和事物有着积极、深刻的...
莫里斯·石里克(MoritzSchlick,1882-1936)1882年4月出生于柏林一个贵族兼工厂主家庭。中学时代对数学和逻辑学产生兴趣,中学毕
刘笑敢,1947年河南生人,在天津读中小学,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落户,1973年入读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
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研究 本书特色 肖清和编写的《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研究)》从“天主教徒群体”的新视角,结合宏观的分析与细致的个案研究...
本期日本禅特集,“知日”将带你探寻日本禅的渊源和传承,了解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三大禅宗,拜读大师们的禅学经典。我们探访
汉唐道教修炼方式与道教女性观之变化研究 本书特色 国家“九八五”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项...
处世妙品:菜根谭+小窗幽记+幽梦影+围炉夜话(全4册)(函套全本平装.简体横排) 内容简介 书稿由《菜根谭》《小窗幽记》《幽梦影》《围炉夜话》四种组成,其中的《...
海德格尔式的现代神学 本书特色 《海德格尔式的现代神学》是《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之一《海德格尔式的现代神学》。海德格尔哲学与新教神学的关系既然已经成为现代...
知识及其限度 本书特色 蒂摩西·威廉姆森所著的《知识及其限度》阐述了一个全新的知识概念,即知识是对认知者的环境敏感的基础性心智状态。该书是对于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
入中观论讲解 本书特色 释迦牟尼佛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老师们,他的伟大成就是——只有他指出了人类有将“显现”与“空性”分开的偏好,事实上,这是我们面对的基本问题。...
庞德研究 本书特色 埃兹拉·庞德(ezrapound,1885-1972)是一个有争议的美国现代主义诗人、批评家。一方面,他才华横溢,在漫长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
哲学评论:第5辑 本书特色 本书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编的学术论文集第5辑,包括了李铁映、王路等著名学者的论文及江天骥先生的纪念专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哲学评...
2013-法兰西思想评论 本书特色 《法兰西思想评论·2013》主要包括两大部分,**部分是关于卢梭的研究。2012年卢梭诞辰300周年。卢梭不仅是法国杰出的政...
赵州录校注集评(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历史上的善本,对《赵州录》进行校勘,并从各种典籍中辑录出九十则佚文,使本书成为目前*为完备的善本;由于《赵州录》涉及...
我为什么这么恶-《韩非子》说 内容简介 秦国的立国思想是法家思想,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而韩非的思想囊括于那本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韩非子》之中。本书将引导读者从各...
国学大师说老庄及道家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国学大师对道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老子》和《庄子》等道家典籍以及道家思想的其他代表人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集成册,为读者读...
孔子的智慧 本书特色 本书为林语堂文集之一,全书共分11章,文字风格则是前后一贯的论辩,讲诉林语堂先生对孔子思想的解读,本书完整地表达了林语堂的孔子观,也系统地...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
我们怎能存活呢冬青树《前车可鉴》是当代基督教卓越的思想家、有知识分子宣教士之称的法兰西斯•薛华博士的巨著。他深入神学、哲学
潘雨廷(1925-1991),当代著名易学家。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教育系,后师从周善培、唐文治、熊十力、马一浮、杨践形、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