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开平装,福建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 本书是一部专门探讨、论述庄子学说发展历史的著作,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庄学史研究”的*终成果
★ 通过本书可以获得对庄学的重新认识,如庄学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作用,庄学对道教重玄学的意义,庄学与宋明理学的关系等等,这些过去模糊不清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探讨,从而较为清楚地显示出了庄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中国庄学史》分为庄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秦汉时期的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庄学、隋唐时期的庄学、宋元时期的庄学、明清时期的庄学等几个大的部分,用点面结合的立体式结构对中国庄学的发展加以叙述和分析。
1.庄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作为庄学发展的基石,《中国庄学史》首先对庄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考论。关于庄子的故里,学术界存在较大的争论,《庄学史》认为将其确定在今安徽蒙城,理由更为充分。其书则经历了一个从古本到今本的演变过程,古本《庄子》五十二篇为刘向选定的可能性很大,此本曾流传到魏晋南北朝,后为郭象删定的三十三篇本所代替。隋唐及以后的庄学史,主要是以郭象本为基础而展开的。庄子阐述了一种完整的以人为本位、以社会为归宿的思想,其要点在于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所说的精神自由、万物齐平、顺乎自然,这是庄子思想的三个基本支点。掌握了这三点,就可进而讨论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的问题。而这四者又可以说是庄子思想的目的:处世的修养,人性的德充,社会的宗师,帝王的责任。
2.秦汉时期的庄学。秦汉时期,思想学术得以重新整合,秦代"以法为教",汉初黄老新道家为主,西汉中叶以后儒学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从庄学发展来看,这一时期是"庄子影响的潜行期"。《吕氏春秋》多引《庄子》,并对其思想加以强化;《淮南子》"考验乎老、庄之术",其中《齐俗》、《人间》、《俶真》、《道应》诸篇发挥庄子的思想颇为明显。《庄子》对儒学也有渗透,如其中的天人"相类"、"相通"思想、气的思想,都对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董仲舒有所影响,庄子与汉代经学的关系亦相当密切。因此,虽说秦汉时期是"潜行的庄子",但两汉特别是东汉时期,《庄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比较广泛地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玄风激荡,名士风流,《庄子》成为"三玄"之一,读庄成风,注庄成学,庄学得以勃兴。当时无论是玄学重要人物的思想和学说,或者玄学的一些主要论题,往往通过注解《庄子》而得以阐发,可以说,此一时期人们对《庄子》的运用和发挥超过了《老子》。阮籍、向秀、郭象等人的庄学思想可为代表,特别是郭象《庄子注》,不仅裁定《庄子》为三十三篇,而且借注庄发挥他的玄学思想,既阐发了"独化于玄冥"的哲学本体论,亦论定"名教即自然",玄学在他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佛学亦与《庄子》发生了密切的关联,无论其"格义"之法,还是般若学,都有借助《庄子》之处。《庄子》思想丰富了般若学,般若学也对庄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4.隋唐时期的庄学。隋唐时期,在儒、道、释三教鼎立的背景下,庄学继续发展。由于李唐王朝推崇老子与道教,道教教义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重要的创发,其具体表现则是重玄学的阐扬。重玄学的兴起,不但依靠于老学,而且借助于庄学,成玄英的《南华真经疏》即是代表。成氏将庄子之道释为"重玄之域,众妙之门",将道教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除了对道教的影响以外,唐代庄学对文学的影响亦很大,李白的诗歌、韩、柳的散文,都可以从《庄子》那里寻到踪迹。此外,陆德明的《庄子音义》,音训《庄子》,别具一格。
5.宋元时期的庄学。宋元时期,思想学术转换创新,理学繁衍,庄学研究出现了一个高峰。该时期庄学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除常见的"注解"以外,尚有"音训"、"集注"、"考订"、"辑佚"、"抄录"、"杂论"、"专论"、"点评",十分灵活。学者们注重阐发《庄子》的义理,一方面注意庄子本身的主要思想,但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注者对庄子思想加以创造性的发挥。如王雱以儒家的道德性命之学解庄,陈景元将《庄子》与道教的炼养方法联系起来,林希逸援理入庄、庄禅并用,禇伯秀把"性命双修"思想与《庄子》会通,等等,充分显示出了宋元庄学多姿多彩的时代风貌。
6.明清时期的庄学。明清时期,学风丕变,学术逐渐实证化,庄学发展到一个总结性阶段。该时期庄学成果众多,其特点有四:一、注意采用文学语言的言道方式,二、注意辨析庄子思想的源流,三、注重篇章真伪的考辨,四、字义考证的兴起。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欲合老庄与释氏于一家;释性通《南华发覆》以道德二字概括庄子内外篇之大旨;方以智《药地炮庄》诠以佛理,借汪洋恣肆之谈,以自摅己意;王夫之作《庄子解》、《庄子通》,以为"庄生之说,皆可因以通君子之道",故就庄子思想"因而通之",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学术体系,等等,明清庄学在总结中又有发展。
中国庄学史(上下)》的主要内容是:《庄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众所共知,但庄学的地位却尚未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通过《中国庄学史》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得对庄学的重新认识,如庄学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作用,庄学对道教重玄学的意义,庄学与宋明理学的关系等等,这些过去模糊不清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探讨,从而较为清楚地显示出了庄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中国庄学史》与《中国老学史》一样,也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该著不仅为庄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对中国哲学史尤其是道家道教哲学的研究,亦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熊铁基,1933年4月生,湖南常德人,著名历史学家、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专家。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1958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班毕业。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攻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尤其致力于道家文化的研究。
刘固盛,汉族,1967年7月生,湖南涟源人,历史学博士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师从熊铁基先生和张岂之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主要从事老庄学、道教教义与思想、宋明理学以及儒、道、释三教关系的研究。
哈佛百年经典:第12卷:法国和英国著名哲学家 本书特色 ★囊括人类有史以来至19世纪*优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向现代读者展示人类观察、记录、发明和思想演变...
道德资本论 内容简介 “资本”是经济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语汇。本书是一个创建道德资本理论的初步尝试。本书首先对道德资本范畴进行了一般理论分析,力图构成关于道德资本...
禅宗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禅宗文化研究(上下第三届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编著者黄夏年。导读:“宗教共同体”是近年来宗教学研究中讨论非常热烈的话题。关于宗...
《易经》的第一堂课 本书特色 终于找到了!这就是《易经》学习者,苦苦寻觅的一本书!台湾易学名家、台湾周易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刘君祖先生以生活化、人性化的语言解读卦爻...
道教自然观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心灵·语言和社会 内容简介 约翰·塞(1932- )是当代美国*具影响的、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美人文科学院院士。本书是一本...
圣人无意(或哲学的他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中国哲学和“智慧”的专著,通过与西方哲学的比较,剖析中国智慧的特点,探讨了中国哲学在原发期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动因,...
关于“熊逸说史”:希望你能够习惯这种诗经说名的方式--虽然貌似“大话”,其实却是“正说”,虽然貌似诙谐的游戏,其实却隐藏
论柏拉图的《政治家篇》 本书特色 20世纪重要的法国思想家柯奈留斯·卡斯托里亚蒂斯经历传奇、身份复杂:出生于君士坦丁堡,成长于雅典,又流亡于法国;是当代欧洲一流...
生活在战争不断的以色列国土上的以色列人,他们关心战争和冲突,也关心证券和经济。新一代以色列人可以抛开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明明白白参点禅 本书特色 读禅宗的典籍与公案,实在不太容易,千万不要被断章取义蒙混过去,必须要亲自求证一番,方知究竟……明明白白参点禅 内容简介 禅是什么?禅的...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道教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杜光庭与《道德真经广圣义》、《道德真经广圣义》论《道德经》及老子等内容。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
什么是好生活 本书特色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对生命意义的探究是不是已变成明日黄花?“美好生活”这一古老的问题是否已经烟消云散,沦为技术世界的又一个牺牲品?无论如何...
继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后,另一本由知名哲学家所撰写的哲学史著作。本书从问题史的角度出发,沿着罗素留下的历史线索全面深入地
西方哲学画传 本书特色这本书用25万字、160余幅图片讲述了西方哲学诞生以来,2500多年的故事。 故事从古希腊开始:**批哲学家突破神话,试图对自然世界的运作...
培根论人生 本书特色 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干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
中国禅宗史 目录 序**章 菩提达摩之禅**节 《达摩传》与《达摩论》第二节 达摩与《楞伽经》第三节 达摩门下的传弘第二章 双峰与东山法门**节 达摩禅的新时代...
华为哲学概论 本书特色 一个公司的基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和普世价值观。为什么任正非总是销声匿迹?为什么华为总是无处不在? 完整阐释任正非的经营理念与华为企业文化...
朱光潜-谈美 本书特色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
商业风水招财秘笈36问 本书特色 商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谨慎、周密地考察,了解周边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简单地说,就是要重视商铺风水。董易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