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研究学习史铁生“写作之夜丛书”的第四本,是作家史铁生作品解读的权威读本。作者为是史铁生生前好友、文学评论家胡山林。文学名师。全书22万字,共分为20章,从文学、神学、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予以探研,以期集合智识、解读、洞见,沉淀精华于书中;以期引导读者,读懂史铁生何以既是小众又是大众的,既是人本又是神性的;读懂铁生何以卓然自拔,怎样于绝对理想之中找到方位,于道德现性中达到自由彼岸。
追寻史铁生心魂,用阅读,回应铁生的思考;用交流,召唤铁生的精神。本书探讨了史铁生创作的精神价值--终极关怀精神,是“写作之夜”丛书之三,为广大喜爱史铁生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史铁生作品解读的权威读本。史铁生的主题是人生、是命运,而人生和命运又是所有人共同关心的话题,但所有人未必都有相应的思考能力,即使有也未必有史铁生的思想深度,所以让更多的人来认识一下史铁生会大有益处。
总序 走向高贵的命运 “写作之夜丛书”编委会
前言
**章 史铁生创作关键词
一 写作
二 生死
三 命运
四 上帝(神)
五 人本困境
六 残疾与爱情
七 白昼与黑夜
八 写作之夜
九 记忆与印象
十 我与史铁生
第二章 史铁生怎样看待生命意义?
一 “活 还是不活”对于史铁生来说曾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二 生命意义在于同不幸命运作顽强抗争
三 生命意义在于不断超越人生困境
四 生命意义在于创造美好与精采的人生过程
五 “过程哲学”的启示
第三章 史铁生怎样化解人生苦难?
一 接受苦难
二 理解苦难
三 超越苦难
四 信仰的意义
第四章 史铁生谈命运
一 命运的秘密
不公平性(不合理性)
偶然性(随机性)
荒诞性
连锁性
对初始点的依赖性
辩证性
二 命运的发生机制
世界是谜
人也是谜
人在世界还是谜
三 怎样对待命运
坦然接受 勇敢抗争
命运是由你和上帝共同创造共同掌握的
尽人事以听天命
第五章 史铁生谈人本困境
一 史铁生怎样看待人本困境?
人本困境是文学的根
史铁生创作与人本困境的关系
人活着就是不断和困境相周旋
史铁生讨论的人本困境
二 史铁生怎样看待认识困境?
人类永恒面对的不是可知而是不可知是种困境
人类为什么会陷入认识困境?
怎样走出认识困境
三 史铁生怎样看待人际困境?
人类渴望沟通而又无法彻底沟通
人何以会陷入人际困境?
人类永远走在努力沟通有所沟通又不能彻底沟通的路途上
四 史铁生怎样看待欲望困境?
欲望无限而实现欲望的能力却有限是人的根本困境
面对欲望困境,人类该怎么办?
史铁生谈怎样对待欲望困境
五 史铁生怎样看待死亡困境?
人都不想死又不得不死是死亡困境
“死对我曾是诱惑”
战胜死神的诱惑
“我”永远不死超越死亡困境
六 史铁生怎样看待平等困境?
人类一直在追求平等但却始终没有实现过真正的平等
平等是相对的,而不平等是绝对的
人类永远走在努力消灭差别而差别永在的路途上
七 史铁生怎样看待理想困境?
理想虽然美好却常常败于现实
为什么理想不可实现?
理想的价值和意义
第六章 史铁生谈人生悖论
一 目的的悖论:目的虽空但必须有
二 命运的悖论:不知道命运是什么,才知道什么是命运
三 佛祖的悖论:烦恼即菩提
四 上帝的悖论:全能的上帝不全能
五 欲望的悖论:既是人类的罪孽,又是人类的福祉
六 “幸福”的悖论:必须以不幸为背景和为前提
七 自我的悖论: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八 爱情的悖论:爱情是以孤独为背景
九 历史的悖论:历史是存在的又是不存在的
十 终极关怀的悖论:发问即是答案
第七章 史铁生追问“我是谁?”
一 我在哪儿?
二 内我与外我
三 主我与客我
四 小我与大我
五 肉体之我精神之我灵魂之我
第八章 史铁生的玄思奇想
一 “可以改变命运的东西太多了”
二 “我们永远不会死”
三 胡说八道有时候也是人的一种需要
四 什么都有可能 什么都不确定
五 “无数种可能”与“一条命定之路”
六 每个窗口里都活着一个故事 但你却永远不知道
七 “真的”是什么?“不存在”是指什么?什么是发现?
八 一米的距离和二十多光年的距离对凝望而言是一样的
九 我与别人与所有的别人的距离,应以光年计算
十 影响命运的原因错综纷纭呈几何级数增长,且无止境
十一 “你在任何瞬间在任何位置,都一样是命途难测
十二 命运与洗牌
十三 “被眼睛所蒙蔽的眼睛,总也看不出眼睛对眼睛的蒙蔽”
十四 电影胶片与命运的神秘感
十五 命运可以预测和预防吗?
十六 心灵的迷宫
十七 为什么说一切职业、事业都是游戏而且都是平等的?
十八 对后事的一种设想
十九 每个人都是孤零零地在舞台上演戏
二十 真诚永远是一个弱者
二十一 “在我所余的生命中可能再也碰不见那两个孩子了。”
二十二 真实是什么?究竟什么是真实?
二十三 从两个门会走到两个不同的世界中去
二十四 世界之维是人类无法穷尽的
第九章 史铁生作品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 对的人生存境况的深切关怀
二 对人的灵魂的深切关怀
三 从人道主义立场思考问题
四 惟宏博的爱愿是人可以期求的拯救
五 史铁生人道主义精神的当下意义
第十章 史铁生与存在主义
一 史铁生喜欢存在主义
二 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刻领悟
三 对荒诞处境的深切体验
四 绝望的反抗
第十一章 史铁生与神秘主义
一 神秘无处不在
二 神秘来自“无底深渊”
三 神秘主义与艺术的关系
四 神秘主义的意义
第十二章 史铁生的文学观
一 写作意义:为生存寻找根据
二 写作行为:大脑对心灵的巡察和缉拿
三 文学的使命:发现认识世界的新角度
四 作家的心性品质:朴素与真诚
五 有意味的形式:对生命和存在的感悟
第十三章 史铁生的戏剧观
一 戏剧的起源梦想(愿)
二 戏剧的内容虚真
三 戏剧的效果心中实现
四 史铁生戏剧观的意义
第十四章 史铁生的审美观
一 从主客关系看 美是主观的
二 从艺术论角度看 美是精神的自由与解放
三 从人生论角度看 美是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意义
第十五章 史铁生的幸福观
一 幸福不在天涯 而在自己心中
二 幸福必须从痛苦中提炼 必须靠痛苦来提醒
三 幸福在超越和追求的过程中
第十六章 史铁生的爱情观
一 爱情是什么?
二 为什么说自由是爱情的标志,爱情是自由的乐园
三 性是爱的仪式,爱的语言;爱是性的引导,性的理想
四 爱情为什么崇尚专一
五 爱情的悖论
第十七章 史铁生的宗教观
一 史铁生对宗教的基本理解
二 史铁生与基督教
三 史铁生与佛教
第十八章 史铁生与现代科学思想
一 现代科学与人生之谜
二 现代科学与文学规律
三 “绿色和平”与人文视野
四 现代科学与生命之舞
第十九章 史铁生为什么深刻?
一 思想深刻是史铁生作品的一大特色
二 终极域是史铁生创作的基本视点
三 终极视点与人的生存背景
四 终极视点与“无底深渊”
五 终极视点下的世界和人生
六 终极视点的意义
第二十章 史铁生创作的终极关怀精神
胡山林,男,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河南省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艺学和艺术学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文艺欣赏理论、文艺批评与文化研究。在《当代作家评论》、人民日报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完成多部学术著作。 从教三十多年来,曾获得河南大学“十佳教工”(2001)、“河南省文明教师”(2001)、“河南大学名师”(2004)、“河南省优秀教师”(2004)、“全国第二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2010)、“河南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2010)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开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多次获得河南大学和河南省教育厅“教学优秀一等奖”、“科研优秀奖”等多种奖项,2010年再获河南大学教学质量竞赛特等奖;独立创设并主讲课程《文学欣赏导引》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2006)。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终极关怀:文学的深层精神价值研究》(06BZW009),被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评为优秀项目。 中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教学评价网站“评师网”联合“搜狐教频道”发布的《2010中国高校最受欢迎教授榜》和《各专业(课程)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中,荣登“2010河南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和“2010通识类课程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非211院校类)”。2011、2013年,经全国社会科学普及理论研讨与经验交流会研究认定,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2013年在希腊“荷马国际学术年会”获荷马故乡希奥斯市“荣誉市民”称号。
本书是莱蒙托夫借鉴普希金诗体小说《叶夫盖尼·奥涅金》创作经验,经过大胆创新而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树起的又一丰碑,它所采用的多
罔两编 本书特色 对于爱书之人,读书的裨益自不待言。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好书如此之多,叫人从哪一本读起,或者读哪一本好呢?这时我们就需要一本“读书...
《山水入门》内容简介:《山水入门》为胡佩衡任教于北京大学画学研究会,受蔡元培先生委托所编写。全书分总论、树木、石山、泉水云
希腊诗人塞弗里斯以其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对希腊历史传统以及地中海大自然的尊崇和独到理解,构成了创作的灵感源泉,形成了独
看不见的大陆 本书特色 记忆是有欺骗性的。不是吗?因为它所寄生的语言的欺骗性,也因为它所寄生的语言的使用者具有欺骗性。这些从来没有进入过我们构建的人类文明史的岛...
尤瑟纳尔文集---时间,这永恒的雕刻、遗存篇 内容简介 尤瑟纳尔文集。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是法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本书即收集了她的主要作品,她的作品里永远充斥着具体...
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本书特色 一名90后大学生,一个热爱户外运动内心充满阳光的少年,和伙伴一起骑着单车去了祖国的西部,一路行走,一路观光,青海湖,塔尔寺...
往事琐记 内容简介 我的父亲林伯渠(林祖涵),于1905年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1921年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早的...
别动世界上最美的花 本书特色 *美“情·书”只为*美心灵“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首因李莫愁而红极一时的元曲,不禁让“情”这个字染上一层愤世的风霜,...
李敖私房书:五:一个预备军官的日记(下) 早年日记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
雅舍谈书 本书特色 本书搜集梁实秋自1922年发表《草儿》评论起至晚年的文艺谈话,从莎士比亚到余光中,有西方经典名著赏析,文学思潮引介,谈文艺思想,看古今中外名...
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 本书特色 《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是伊拉克小说家艾哈迈德·萨达维的长篇小说。冲突不断的巴格达,几乎每天都有袭击发生,本书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
《水浒传》考论 本书特色 《水浒传考论》是著名学者张锦池先生继《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红楼梦考论》、《西游记考论》的又一力作。《<水浒传>考论》分为上、中、...
风雅漫谈诗经 本书特色 提及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历史,大部分人的认知是混乱而模糊的,因此欣赏《诗经》往往只停留在它优美的语言上。作者通过各种史料和熟稔的文史知识,以...
《赵曙明:我的人生感悟与管理观》内容简介:本书作为国内知名商学院的领军人物和中西方管理学界的知名学者,赵曙明在这本书中回溯
人间词话 本书特色 “诗话”“词话”是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形式,以评论鉴赏诗歌为主,篇幅短小、自成体系,在三言五语...
乱时候:穷时候() 本书特色 《乱时候,穷时候》记录了姜淑梅早年的亲历和见闻,顾名思义,是饥荒、战乱年代的事,也是今天读书人大抵没听过没见过的事。那些故事令人心...
20世纪中国散文读本(当代) 本书特色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有像中国这么悠久壮阔的散文传统,像中国有这么许多人写散文,像中国知识界这样看重散文。不少学者、诗人、小...
战争中的飞行员 本书特色 以一次特殊的自杀式的飞行任务展开叙述了作者在二战期间琐碎的回忆。主人公在黑夜中期待黎明,在炮火交织中陷入绝望又重新向往生机,*终在璀璨...
《金瓶梅》性学批判 本书特色 《金瓶梅》是一部奇书,不仅具有审美学价值,还具有社会学和心理学价值。本书从社会学、心理学和审美学三个不同层面,探讨《金瓶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