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房龙:房龙地理(下)》是房龙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作者对于世界地理的讨论,不再局限于对地球自然特征的描述,书中既没有罗列枯燥的数字,也没有堆砌深奥的名词,而是将人作为中心,展开对人的生存命运的探究。《典藏房龙:房龙地理(下)》既有与地球相关的科学知识,又包含着丰富的人类历史知识,作者将这两者完美结合起来,让入深陷其中。它是一部雅俗共赏,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并有浓厚的人文思想的通俗地理书,广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文主义大师一部*富有人文情怀的世界地理通俗读物演绎世界各国的来龙去脉 展现人文地理的千姿百态
当他们翻越朱迪亚的山脊(跟这个大裂缝是平行走向)以后,气候和景色的突然改变肯定给这些早期从东方来的侵略者造成了很深的印象,可能使他们大受鼓舞,兴高采烈地呼喊这是一片“溢出牛奶和蜂蜜的土地”。现在到巴勒斯坦去的旅行者可能会发现这里几乎没有牛奶和蜜蜂,很显然,蜜蜂一定在很久以前就因为缺乏足够的花而死了。这并不是因为气候的改变,就像人们常常听说的那样,现在的气候与耶稣门徒从达恩漫游到比尔谢巴时期的气候并没有太大区别,他们一路上没有为他们的面包和黄油问题而担忧,对于需求简单的所有旅行者来说,这里有足够的枣和充足的天然葡萄酒。是土耳其人和十字军的所作所为使事情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十字军毁坏了所有独立时期和罗马统治时期修筑的灌溉工程的残存部分,土耳其人像以往一样做了剩下的事。这块只要有水就能带来丰收的土地被彻底疏忽了,直到十分之九的农民或者死亡或者搬迁了出去。耶路撒冷变成了贝都因人的村庄,在这里十几个基督教派和他们的穆斯林邻居永远都在忙于争吵。对穆斯林来说,耶路撒冷也是一座圣城,阿拉伯人认为,他们是不幸的伊斯梅尔的直系后代,伊斯梅尔和他的母亲海格被亚伯拉罕在他妻子的要求下赶到了荒野里,而亚伯拉罕的妻子就是令人敬畏的萨拉。但是伊斯梅尔和海格并没有如萨拉所计划的那样被渴死,伊斯梅尔跟一个埃及姑娘结了婚并创建了阿拉伯国家。因此他和他母亲被葬在了天房外面,天房是麦加所有被崇拜的地方中*神圣地方的中心。所有穆斯林一生中*少要来麦加一次,无论旅途中会遇到什么困难也无论他们离这个神圣的地方距离有多远。阿拉伯人刚刚占领了耶路撒冷就在一块岩石上建了一座清真寺,根据惯例,他们的远亲所罗门,即亚伯拉罕的另一个直系后裔已经在这块岩石上建立了他著名的庙宇,只有上帝知道这是发生在多少个世纪以前。为了争夺这块岩石和岩石周围的墙(这堵墙有一部分是犹太人公认的“哭墙”)的主权的战争,两个种族之间的纠纷持续不断。现在两个种族的人口都归巴勒斯坦管辖。还能期盼怎样的未来呢?当英国人占领了耶路撒冷以后发现这里的居民80%是穆斯林(叙利亚人和阿拉伯人),20%是犹太人,其余的是外邦的基督教徒。英国作为世界上*大的伊斯兰帝国的统治者不能伤害这么多忠实臣民的感情,他们也不能为了不到10万个犹太人而放弃50万个巴勒斯坦的穆斯林。于是就出现了通常的凡尔赛式的妥协方式,这种方式不会伤害任何人。巴勒斯坦现在是英国的“委托管理地”,英国军队维持不同派别之间的秩序。官员是从著名的英籍犹太人中选出来的,但这个国家实际上是个完全没有政治独立的殖民地。对此鲍尔弗先生曾夸夸其谈,但在巴勒斯坦运动初期他在提到这片地区将来是犹太人的家园时又说得含糊其辞。如果犹太人知道自己想要对这个古老的祖国做什么的话,事情就会简单很多。欧洲东部的犹太人尤其是俄罗斯的犹太人一直赞同让这个国家保持现在的样子——一个巨大的神学院里面有博物馆展出希伯来人的古物。年轻的一代记着预言家智慧的话“逝去的人应该埋葬过去”,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为过去的荣耀或欢愉而哭泣会严重阻碍明天的荣耀和欢愉。他们希望把巴勒斯坦变成一个正规的现代化国家就像瑞士或丹麦那样,这里的人会忘掉贫民窟里的回忆,他们会对好的道路和好的灌溉系统更感兴趣,而不是整天和他们的阿拉伯邻居为了一些古老的石头而争吵,这些石头可能曾是丽贝卡汲水用的井石,而现在只是阻挠进步的障碍。巴勒斯坦大部分国土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区,而且从东到西是一个坡面,因此把这些被忽视和荒废了的土地开辟成农田是很有可能的事。每天大部分时间都会有吹来的海风会给这一地区带来很多露水,这是*适宜种植橄榄的条件。曾经被建造在死海地区的杰里科市是唯一有点重要性的城市,可能会在未来的时代再次变成椰枣的贸易中心。巴勒斯坦的土地中既没有煤炭也没有石油,这样就不会引起外国出资人的注意,也就能够按照耶和华和穆罕默德所允许的那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荷兰裔美国人,历史学博士,著名学者,出色的通俗作家,文化普及的大师级人物。他当过教师、编辑、记者,屡经漂泊,同时苦练写作。他一生笔耕不辍,勤奋著述,独立完成了40余部著作。代表作有《宽容》《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他多才多艺,精通10种语言,拉小提琴也是把好手,还善于绘画,为自己的许多著作亲绘插图。其作品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知识广博而不乏真知灼见,文字深入浅出、通俗优美、轻松风趣而叉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最终受益人(精装版) 内容简介 让·吕克·特鲁多是位富豪,引来了如云的美女为了他的资产而争风吃醋,*终萨莉·芬宁凭借自己如花的美貌和曼妙的身姿,成功地与他步入婚...
★ 著名军事历史学家、多项奖项得主安东尼·比弗名作★ 全景展现人类迄今最大的登陆作战★ 波澜壮阔、骇人听闻的西线战场重要转折点★ 战争的气息、混乱和痛苦从未如此...
人文史观(潘光旦) 本书特色 一代学术大师的思想精髓,中华民族胜衰荣辱的秘密。 元气的亏损,不是一朝一夕所可恢复的。但至少我们应当了解,民族犹之个人,是可...
中国人观念与行为 本书特色 我们及身边的林林总总无时无刻不在揭示——许多中国人能做出任何言行不一的事情,观念和行为始终冲突不断。有“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传统德性...
[加]彼得·艾夫斯,加拿大约克大学博士,温尼伯大学政治学专业副教授。李永虎,复旦大学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美国杜肯大学访问学者。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
文化经纬-王学泰自选集-读点大师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科学精神,凝结着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主要体现在注重和谐、兼收并蓄、经世致用三个方面,在历...
【作者简介】猪饲隆明,1944年生,1969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专攻日本近代史,现任大阪大学名誉教授,著有《西乡隆盛〈南洲翁遗训〉》《西南战争——被战争的“...
电视的命运-媒介融合与电视传播范式变革 本书特色 本书探讨的是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传播的范式变革问题。进入21世纪,伴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
《人口原理》内容简介:马尔萨斯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人口理论会在100多年后的中国引起轩然大波。1950年代,马寅初写出《新人口论》
思想卷-渡-书的信仰 本书特色 1新京报成立10周年,中央编译出版社成立20周年,联袂重磅推出《渡》。2新京报“书评周刊”封面人物10年精选,开启2014年阅读...
文化怪杰:李叔同--圆月天心 本书特色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
田野工作的艺术 本书特色 书名《田野工作的艺术》(作者哈里·f.沃尔科特)旨在传达两个中心思想:首先,这本书写的是田野工作:其次,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的技...
《看不见的女人:家庭事务社会学》内容简介:★推荐给对“女性与性别”话题有兴趣的读者!男人更应阅读。★著名社会学者,安·奥克
作者简介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430年),古罗马时代的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
朱谦之文集(共十卷) 本书特色 ★ 朱谦之,论著颇丰,涉及戏剧、考古、宗教、政治、经济、中外文化关系等各个领域,有些研究领域在我国还是开创性的(如日本哲学、中西...
1991-2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其学术成果统计报告 本书特色 本专著的整体框架由数据的抓取、数据的清洗、数据的统计和数据的分析四个主要的部分构成,具...
日常美国-旅美生活随笔 本书特色 朴实视角白描三十年旅美见闻真实点击美国政治、教育、日常生活零距离了解美国*宜读本“目前为止新移民文学中表现美国社会*真实、*全...
探索:图书馆里的思想:the thinking of library 本书特色 自图书馆出现之日起,图书馆就在时间、空间上架起了保存和传播思想文化的桥梁。人类的...
青年对话录:人与制度 本书特色 制度是人际关系的总和,汪丁丁编著的这本《青年对话录:人与制度(平装)(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与青年学子的思想对话,“柏拉图学园”的当...
《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内容简介:有存款,有房子,有年金,为什么还会“老后破产”?长寿,这个幸福社会的象征,将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