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著名的作品《人类理解论》于1671年开始撰写,1690年得以出版,自首次出版到1700年已出版20个版本。在书中,洛克批评了宣称人生下来便带有内在思想的哲学理论,他主张人所经历过的感觉和经验才是形塑思想的主要来源。从哲学的继承性上看,洛克走的是弗兰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的路线,即知识起源于感觉和经验。书中涉及的思想对于伏尔泰等众多西方哲学家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在西方哲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他在这方面的理论,洛克可以被归类为经验主义者。
纵观历史,书籍可以改变世界——他们扭转了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他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争,催化革命;他们发人深省,激发愤懑,鼓动情绪,提供慰藉;他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摧毁了我们的生活。现在,《伟大的思想》系列丛书将带广大读者领略伟大的思想家、先驱、激进分子和梦想家的著作,他们的思想撼动了旧有的文明,塑造了我们现在的样子。作为诗人、唯美主义者、享乐主义者的波德莱尔,还是他那个时代*有开创性的艺术批评家之一。他在本书中探讨了美、时尚、浪荡作风、艺术之目的以及艺术家之作用等话题,描述了在他看来将现代生活的戏剧性表达得*淋漓尽致的画家。
3.感觉的对象是观念的来源之一**,我们的感官在熟知一些特定的感知物之后,会通过多种方式,将几种对于事物不同的感知传递到我们的脑海中,因此我们就有了“黄、白、热、冷、软、硬、苦、甜”及其他一些观念,称为可感知性。我所说的传递到脑海的感觉,是指感官对于外部物体的感受。我们的观念大多源于感官,通过感官让我们理解。我把这称为“感觉”。4.心理活动是观念的另-来源第二,观念的第二个来源是我们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也为我们提供观念,加强我们的理解。心理活动之所以是内在的,是因为它是我们的灵魂对已有观念的反思,而反思得来的观念是不能从外部事物上获得的。这些观念包括“知觉、思考、怀疑、相信、推理、认知、意愿”,以及我们头脑里的各种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我们有所意识,并加以注意,从而形成自己的观念,进一步加强我们的理解。这和我们对外物的感知同理。这一来源是个性化的,虽然不是感官(因为无关于外物感知),但是形成却十分相似,因此可以称为内部感官。对于前一种,我称之为“感觉”,那么对于后一种,我就称之为“反思”,因为只有人们在反思时,才能形成以上观念。在本书以下的部分,我在提到“反思”时都是在指人们对内心活动的注意,因为只有对内心活动加以注意,才能形成有助于理解的观念。这两种来源,一则为外部原料,帮助人们形成感觉;一则为内心活动,促使人们进行反思。在我看来,观念只有这两种来源。我这里所提到的“活动”一词是广义上的,不仅可以理解为观念在头脑中的反应,也可以理解为由观念而引发的情感,如某想法带来的满足感或不安感。5.所有观念均源于二者之一在我看来,对任何观念的理解,哪怕只有一瞬,都是源于以上两种途径之一的。外部事物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不同的感觉:我们的头脑又通过心理活动的加工促进理解。全面研究一下两种途径及其模式、组合和关系就能发现,它们涵盖了我们的所有观念,我们头脑中的所有观念无一不是源于二者之一。你可以联系自身,仔细审视自己的理解,告诉我在你自身的观念中,有没有源于感官及反思以外的。不管你脑中有多么丰富的知识,仔细分析下来,就会发现所有观念都源于二者之一,只不过人们的理解把它们无限组合并放大了。这点我们之后也会谈到。6.对儿童的观察凡是仔细研究过初生儿的人都会认为,婴儿在坠地时是没有任何观念来帮助他们在今后形成知识的。儿童的观念是逐渐形成的。尽管很多观念显而易见,为人熟知,在他们记得时间和次序前就已经深植脑海,但是直到他们年龄稍长,开始拥有特定观念时,他们才记得幼时拥有过寻常观念,几乎每个人都是如此。如果想试验一下,可以强迫一个儿童保有很少的观念(即便是寻常观念)直至成年。然而儿童所处的世界有很多实体,这些实体以一种永恒且多变的方式影响着他们,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各种观念都印在了他们的脑海。只要睁着眼睛,光和颜色就随处可见;声音以及形状一直刺激着他们对应的感官,进入他们的头脑。但是,如果一个儿童被置于一个只有黑白的地方,就算他长至成年,也肯定不辨红绿。同样,如果他小时候没尝过牡蛎和菠萝,长大了也就不能区分这两种食物。7.人们接触的事物不同,观念便不同人们在外界接触到的事物种类越多,获得的观念就越多,反之亦然。同理,人们内心反思越多,获得的观念也越多。有时,尽管你十分关注自己的头脑活动,但得出的也只是简单清晰的观念。只有在当你专注研究某一领域时,才能只关注这一领域的相关内容,而非对所有内容都加以留意。这样你就能形成关于风景画的特定看法,或者更加了解钟表的零件和运作。而那些对什么都感兴趣的人,则很难做到这点。他也许每天都会看见这幅画或这个钟表,但是如果不加以思考,不考察各个部分,就只能对它们有一个模糊的概念。8.反思得来的观念往往需要人们的注意,因此出现较晚为什么儿童迟迟不能具有心理活动产生的观念呢?为什么有些人一生都没有清晰、完整的观念呢?因为,尽管他们不断形成一些观念,但是如果没有对之加以理解,进一步探究,形成思考的产物,那么这些观念只能是表面上的,就不能产生深刻的印象或在脑海中留下清晰、明了、经久的观念。……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对政治和哲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全面论证宪政民主思想的第一位作家。在政治方面,他主张正当的政府应取得民众的同意,并且能保证人民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洛克一生著述颇丰,著有《论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圣经中体现出来的基督教的合理性》《为基督教的合理性辩护》等。
2016-试题分册 解析分册-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1000题-(上.下册) 本书特色《命题人1000题》是考研政治全面复习阶段夯实选择题基础、提高答题技巧的一本...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之一。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
英汉视译: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系列教材 本书特色 全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包括笔译、口译、理论、通识和工具书五大系列,是国内**套专门针对mti学...
高中英语背诵美文-书写天下-书法 本书特色《高中英语背诵美文》: 1.高中英语背诵美文22篇,选文经典,宜读宜诵。 2.精选作文常用36个谚语,为你的作文添彩 ...
为什么是英语 内容简介 本书使你知道“英国人”的由来;本书使你知道“英语”的由来;本书使你知道为什么恰恰是英语风靡当今整个世界。本书不仅教你学习英语,解决那些学...
致知与致思-课程改革的知识论透视 本书特色 是一项对课程改革政策过程进行系统的理论抽象和意义建构的研究。全书重在阐发一种整合性、多维性和发展性的政策...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 本书特色 本书按照*新国家建筑标准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及高等院校土建类相关专业的教学...
雅思真题高频词汇:听力 本书特色 环球雅思学校雅思(IELTS)考试指定辅导教材。全国雅思培训使用。雅思考试官方认可,含剑3-剑6真题2001高频词汇,一套词汇...
申论写作专项突破 本书特色 本书精心选取了当前社会各领域的热点事件和现象作为素材,采用了*具突破性的“热点概括+对策措施+精品例文+预测试卷”编排方式,从多角度...
《经济学、管理学类研究生教学用书: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第二版)》较多地借鉴了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内容全面,除了介绍传统的横截面数据外,对面板数...
木偶奇遇记 本书特色 天真无邪、正直勇敢,但又任性、淘气、不守规矩,有时候还喜欢撒点谎――他就是世界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调皮木偶匹诺曹。一说谎话鼻子就变长,被傻瓜...
这本书是金耀基对大学的理念、性格及发展的精微论述,并涉及到人文与科学的文化观的论争、大学的世界精神、通识教育,以及在世纪
药理学-第7版-供临床医学专业用 本书特色 王开贞、于天贵主编的《药理学(供临床医学专业用第7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共分47章,每章包含学习目标、...
六年级-大口算速算练习册-春季版-根据新课程标准最新实验教材编写 本书特色 纯口算,不掺杂任何应用题。教材中的统计与概率部分均转化成口算形式;几何与图形部分能够...
液体喷雾学 本书特色 曹建明所著的《液体喷雾学》是一部专著,主要反映了作者本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同时还总结和译述了国内外的部分研究成果。本书一是供研究生或高年级...
大学文科基本用书·文学唐诗宋词(第2版)/程郁缀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供大学文科使用的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教材。本书为《唐诗宋词》部分。本书在概述了唐诗宋词的发展概...
从明师到名师——北京市名师发展工程首师大基地语文学科第二批名师成果集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结合中学语文课程相关内容,从理论...
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 本书特色 一部专门为广大师生和历史爱好者倾心打造的精品图书*史料翔实,阐述精妙,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问答的形式编写,针对性强。*按时...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 本书特色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是舒新城的重要研究成果。他较为系统地阐述近代中国教育思想的演变特点与规律,勾画出中国近代教育思潮发展...
日语超级新鲜词-字典里没有的单词-(含1张MP3) 本书特色 194个*新*in的日语口语词汇,194段生活化的精彩对话(汉日对照)。单词、对话、背景解析、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