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著名的作品《人类理解论》于1671年开始撰写,1690年得以出版,自首次出版到1700年已出版20个版本。在书中,洛克批评了宣称人生下来便带有内在思想的哲学理论,他主张人所经历过的感觉和经验才是形塑思想的主要来源。从哲学的继承性上看,洛克走的是弗兰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的路线,即知识起源于感觉和经验。书中涉及的思想对于伏尔泰等众多西方哲学家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在西方哲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他在这方面的理论,洛克可以被归类为经验主义者。
纵观历史,书籍可以改变世界——他们扭转了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他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争,催化革命;他们发人深省,激发愤懑,鼓动情绪,提供慰藉;他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摧毁了我们的生活。现在,《伟大的思想》系列丛书将带广大读者领略伟大的思想家、先驱、激进分子和梦想家的著作,他们的思想撼动了旧有的文明,塑造了我们现在的样子。作为诗人、唯美主义者、享乐主义者的波德莱尔,还是他那个时代*有开创性的艺术批评家之一。他在本书中探讨了美、时尚、浪荡作风、艺术之目的以及艺术家之作用等话题,描述了在他看来将现代生活的戏剧性表达得*淋漓尽致的画家。
3.感觉的对象是观念的来源之一**,我们的感官在熟知一些特定的感知物之后,会通过多种方式,将几种对于事物不同的感知传递到我们的脑海中,因此我们就有了“黄、白、热、冷、软、硬、苦、甜”及其他一些观念,称为可感知性。我所说的传递到脑海的感觉,是指感官对于外部物体的感受。我们的观念大多源于感官,通过感官让我们理解。我把这称为“感觉”。4.心理活动是观念的另-来源第二,观念的第二个来源是我们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也为我们提供观念,加强我们的理解。心理活动之所以是内在的,是因为它是我们的灵魂对已有观念的反思,而反思得来的观念是不能从外部事物上获得的。这些观念包括“知觉、思考、怀疑、相信、推理、认知、意愿”,以及我们头脑里的各种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我们有所意识,并加以注意,从而形成自己的观念,进一步加强我们的理解。这和我们对外物的感知同理。这一来源是个性化的,虽然不是感官(因为无关于外物感知),但是形成却十分相似,因此可以称为内部感官。对于前一种,我称之为“感觉”,那么对于后一种,我就称之为“反思”,因为只有人们在反思时,才能形成以上观念。在本书以下的部分,我在提到“反思”时都是在指人们对内心活动的注意,因为只有对内心活动加以注意,才能形成有助于理解的观念。这两种来源,一则为外部原料,帮助人们形成感觉;一则为内心活动,促使人们进行反思。在我看来,观念只有这两种来源。我这里所提到的“活动”一词是广义上的,不仅可以理解为观念在头脑中的反应,也可以理解为由观念而引发的情感,如某想法带来的满足感或不安感。5.所有观念均源于二者之一在我看来,对任何观念的理解,哪怕只有一瞬,都是源于以上两种途径之一的。外部事物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不同的感觉:我们的头脑又通过心理活动的加工促进理解。全面研究一下两种途径及其模式、组合和关系就能发现,它们涵盖了我们的所有观念,我们头脑中的所有观念无一不是源于二者之一。你可以联系自身,仔细审视自己的理解,告诉我在你自身的观念中,有没有源于感官及反思以外的。不管你脑中有多么丰富的知识,仔细分析下来,就会发现所有观念都源于二者之一,只不过人们的理解把它们无限组合并放大了。这点我们之后也会谈到。6.对儿童的观察凡是仔细研究过初生儿的人都会认为,婴儿在坠地时是没有任何观念来帮助他们在今后形成知识的。儿童的观念是逐渐形成的。尽管很多观念显而易见,为人熟知,在他们记得时间和次序前就已经深植脑海,但是直到他们年龄稍长,开始拥有特定观念时,他们才记得幼时拥有过寻常观念,几乎每个人都是如此。如果想试验一下,可以强迫一个儿童保有很少的观念(即便是寻常观念)直至成年。然而儿童所处的世界有很多实体,这些实体以一种永恒且多变的方式影响着他们,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各种观念都印在了他们的脑海。只要睁着眼睛,光和颜色就随处可见;声音以及形状一直刺激着他们对应的感官,进入他们的头脑。但是,如果一个儿童被置于一个只有黑白的地方,就算他长至成年,也肯定不辨红绿。同样,如果他小时候没尝过牡蛎和菠萝,长大了也就不能区分这两种食物。7.人们接触的事物不同,观念便不同人们在外界接触到的事物种类越多,获得的观念就越多,反之亦然。同理,人们内心反思越多,获得的观念也越多。有时,尽管你十分关注自己的头脑活动,但得出的也只是简单清晰的观念。只有在当你专注研究某一领域时,才能只关注这一领域的相关内容,而非对所有内容都加以留意。这样你就能形成关于风景画的特定看法,或者更加了解钟表的零件和运作。而那些对什么都感兴趣的人,则很难做到这点。他也许每天都会看见这幅画或这个钟表,但是如果不加以思考,不考察各个部分,就只能对它们有一个模糊的概念。8.反思得来的观念往往需要人们的注意,因此出现较晚为什么儿童迟迟不能具有心理活动产生的观念呢?为什么有些人一生都没有清晰、完整的观念呢?因为,尽管他们不断形成一些观念,但是如果没有对之加以理解,进一步探究,形成思考的产物,那么这些观念只能是表面上的,就不能产生深刻的印象或在脑海中留下清晰、明了、经久的观念。……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对政治和哲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全面论证宪政民主思想的第一位作家。在政治方面,他主张正当的政府应取得民众的同意,并且能保证人民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洛克一生著述颇丰,著有《论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圣经中体现出来的基督教的合理性》《为基督教的合理性辩护》等。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无障碍精读版 本书特色 根据内容提出探索性问题,“读”与“思”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无障碍精读版 内容简介 帮助孩子预...
回忆朱蕴山 本书特色 本书曾以《纪念朱蕴山文集》为书名于1987年在我社出版,书中收录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组织的纪念朱蕴山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大会...
雷锋的故事(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学) 本书特色 ★少年必读的红色励志经典★入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指定版本★名校名师倾情导读★环保纸印刷,品质保障雷锋的故事...
2014-考研数学题源探析经典1000题-赠送160元学习卡 本书特色 考研数学复习一般分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其主体是强化阶段。在这个阶段考生一定要...
学生实用英汉双解大词典-第3版-双色版 内容简介 本词典收录中学《英语课程标准》(3,500词)和现行中学英语主流教材中的超纲词,大学四、六级统考词及近年来出现...
管理心理学 本书特色 《管理心理学》共分十章:**章主要阐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方法与模型以及历史沿革和学科外延;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就个体心理、群体...
经济法学-(第二版) 本书特色 前八章主要介绍经济法总论的主要内容,后八章主要介绍经济法分论的核心内容,经济法学-(第二版) 内容简介 《经济法学》一书,分为总...
城南旧事 内容简介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本书描写了二十世纪二...
英汉汉英谚语格言警句辞典 本书特色朱和中、佘卫红编*的《英汉汉英谚语格言警句 辞典(精)》收录经典谚语、格言及警句12,000条, 涉及英汉两种语言,字字珠玑,...
一本书读懂美国常春藤名校 英汉对照(斯坦威) 本书特色 《一本书读懂美国常青藤名校》共九章,**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美国常青藤联盟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其在美国教育...
全书共分4章,第1章着重用势研究实函数;第2章和第3章比较完整地论述了一般测度理论和积分理论,并详细描述了Lebesgue测度与Lebe
大学科学读本 内容简介 本书虽为“科学读本”,却无须公式开道、方程布阵,通识是它的起点,科学与人文的融会则是其旨归。撷取中外贤哲的智慧结晶,涉猎广泛,运思深刻。...
《谱理论讲义》最早是J.迪斯米埃在20世纪70年代开设线性算子谱理论课程时手写油印的讲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本讲义在法国被
中国园林-典藏版 内容简介 为了使读者对中国园林有进一步的了解,本书从中国园林的类型、造园艺术和园林建筑等方面,结合精美的实景照片与手绘图片,对中国园林进行系...
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 本书特色 这本《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由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厉声等人撰稿。本书以尊重史实、分清是非,立足现实、落笔历史为主...
现代生活的画家-现代性是变幻莫测、稍纵即逝、不可预知的。 本书特色 作为诗人、唯美主义者、享乐主义者的波德莱尔,还是他那个时代*有开创性的艺术批评家之一。他在《...
列夫.托尔斯泰短篇小说精选-亲亲经典-29-中英双语对照 本书特色 托尔斯泰的很多短篇著作,包括本书选取的《傻子伊万的故事》《人靠什么活着》《两个老人》等,都更...
作者伊恩•斯图尔特(Ian Stewart, 1945— ),英国沃里克大学数学教授,因其大量优秀的数学科普作品而响誉世界。2001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20...
理论力学习题集-(第50版) 内容简介 и.b.密歇尔斯基的《理论力学习题集》是在苏联/俄罗斯以及其他很多国家被广泛采用的经典力学教学参考书,从1914年该书第...
《数学概览:直观几何(下册)》的目的是从直观、直觉的方面,呈现几何学之貌,“几何”在此书中得到非常广泛的解释,除了平面曲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