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客观·全面补正鲜为人知的抗战细节数十年来,西方人眼中的"二战"始终是一场美英苏领衔抗击法西斯的血腥战争,亚洲战场上英勇抗击日本的中国却因种种原因被遗忘。基于*新解禁档案,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拉纳·米特披露了1937 ~ 1945 年发生在中国战场上的一连串入侵、屠杀与抗争的史实:从日寇悍然发动的七七事变,到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从忍痛炸毁黄河堤坝以水代兵,到派遣军队远征他国;从与罗斯福、丘吉尔、史迪威的国际大斗法,到聚焦中国三大战时人物--自战火中诞生的划时代巨人毛泽东,扛起千斤重担的战时领袖蒋介石,从革命志士堕落为汉奸的汪精卫……八年艰苦抗战,无数悲天恸地的事件,万千大小人物的命运变迁,共同构成了这部扣人心弦的战争史诗。在书中,作者严肃地指出:自"二战"时起,中国就已经是"负责任的大国"。忍辱百年的中国如何从战火中淬炼重生?今天的中日关系动辄紧张,背后有何历史根源?翻开本书,你将找到真实的答案。
1.热点关注。一直以来,西方人都将"二战"定义为英美苏为首的三大国抗击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血腥战争,虽然中国在抗击日寇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却因冷战等思维的局限,导致中国这位事实上的盟友被西方人遗忘甚至扭曲,得不到应有的评价。随着如今中国的崛起,中国人民越来越谋求世界应该还曾经浴血抗击日寇的中国人民以公道。而且,中美日三国之间的关系动辄紧张,追根到底还是抗日战争以及中国未能获得公正评价所致,不了解这段历史,就无法了解当今的政治局势。2.角度独特。而对于中国自身而言,历年来中国人写过的抗日战争相关书籍无数,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如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不够全面等,精品其实不多。而且,以中国人自身的角度来描写这场关于自身存亡的战争,虽然真实性可嘉,但也难免会存在对某些问题回避甚至美化的嫌疑。因此,以一名严谨的西方学者的角度来描写这段历史,可以帮助人民更加客观、更加真实地去记住这场战争。3.权威性与国际赞誉度。在作者权威性方面,他是牛津大学的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终身教授,专门从事中国研究已经有二十多年,多年来写过多本学术性中国论著,在西方影响广泛。本书从开始搜集资料到印刷成书,共花费了整整十年时光,可谓十年磨一剑,是其精华之作。自2013年9月上市以来,连续7个月雄踞亚马逊"历史·中国"畅销图书的榜首,被《金融时报》《经济学人》同时评选为年度必读图书,《瞭望东方周刊》评出的2014 年西方世界*值得关注的"中国书"。此外,本书自2013年底英国版出版后,已经卖了20多个国家的版权,在世界尤其是西方影响特别广泛,众多名人及知名媒体都为其折服,其美国版更获得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撰文推荐,可谓影响广泛。4.内容的客观性。在内容方面,*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一个局外人的立场,不偏不倚地将抗战过程中国的艰难情况一一呈现。没有刻意回避某些问题,因而使得这段历史显得特别真实。本书以三个人物的命运为线索,将众多事件、大小人物的命运变迁、国际pk、以及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全景式地展现,可谓深刻、全面、客观。
美国前国务卿 亨利·基辛格
拉纳·米特的新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非常成功,它描绘了成百上千万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史,以及战争如何促使现代中国崛起。这本书揭开了行将被人遗忘的历史记忆,为人类史料的丰富和完整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是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
《华盛顿邮报》
每一个对中国、对"二战"以及中国与世界发展关系这一论题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读《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拉纳·米特以精湛的笔触将有关战争、饥荒、大屠杀、外交以及阴谋的故事完美地融合在这部杰作当中。
《华盛顿时报》
拉纳o米特以少见的客观性对中日战争这个至今仍存在争议的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观点尖锐但不失中肯。《中国,被遗忘的盟友》是任何一个想要全面了解太平洋战争之人的必读书。
新华网、《瞭望东方周刊》
拉纳·米特的新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首次以西方史学家的视角重写了中国八年抗战史,全书以毛泽东、蒋介石、汪精卫三个历史人物为主线,描绘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的场景,也向西方读者介绍了更不为他们所了解的、沦陷区的不同形式的抗争,是西方世界里最重磅的"中国·历史"类书籍。
资深媒体人 曹景行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都低估了中国在"二战"中的重大作用和贡献,为了历史也为了今天,世界都应该还中国一个公道!
香港《信报》创办人 林行止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的研究可谓深入与客观。想认识在八年抗战中(包括4 年"二战"),中国如何不惜牺牲抗日,并付出了何种惨重代价的读者,此书不容错过。
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节目主持人 朱克奇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艰苦卓绝;而在艰苦卓绝的情形下仍能奋战到底,不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值得中国人引以为傲。但是,这段光荣的历史长期以来在西方都被忽视、被歪曲甚至被遗忘。此书可以说是一个纠偏,但也仅仅是个开始。在必须维护"二战"战后秩序的今天,我们也必须发出这样的声音:中国拒绝被遗忘。这种拒绝,首先要落实在我们如何尊重自己的历史。
长城抗战网总编 贾元良
西方的中国通用史实告诉世界:中国的抗日战争,成就了"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不可淡定!
抗战研究专家 余戈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是一部很棒的中国抗日战争全史,它仔细考察了中国在"二战"盟军中所处的角色,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的惨重代价,以及战争如何全面影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观点独到,文笔犀利!
北京外交智库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和静均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是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拉纳·米特的力作。透过他充溢着思辨性的笔墨,一个贫弱国家抵抗并击败现代化日本法西斯军队的悲壮历史,以不同于以往的视角呈现于读者眼前,并直指当今中日关系动荡的深层原因。此书观点独特敏锐,在同类书籍中无人可及,不读为遗憾矣。
拉纳·米特(Eana Mitter)费正清、史景迁之后的西方“新一代中国通”拉纳?米特,西方新一代中国抗战史研究权威,38 岁即成为当时牛津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现任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教授。他在2007 年创办的牛津大学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中心,2014 年升格为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成为西方汉学界的权威研究机构之一。从2004 年开始,他便辗转多国为本书查阅资料,耗时十年才最终完稿。本书一出版即引起西方世界极大反响,赢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多国媒体盛赞。
老兵讲述:5:川军、湘军、鄂军、桂军 本书特色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著的《老兵讲述(5)》收录了基层抗战老兵的回忆性文章五十九篇,均是秉持“亲历”“亲见”...
罪恶极限 内容简介 抹不掉的记忆。有一首诗写道:有的人把历史当作工艺室中随意捏弄的软泥/有的人把历史当作合身而又会变色的彩衣/有的人把历史当作刀剑、甲胄、堡垒/...
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兼论世界古代奴及其社会形态 本书特色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黄现璠教授主张“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的专著,其构思于20世纪50年代,完...
硝烟掩护-日蒋和谈秘档全公开 本书特色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当局诱降蒋介石政府的工作几乎没有中断过,甚至在汪精卫伪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依然如此。日蒋之间的和谈呈现出阶...
国学小史-[经典珍藏版] 本书特色 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代表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常识的*经典读本一部权威、实用的国学入门经典读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
本书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里程碑之作。作者对汉代社会的各个阶层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分析,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学术最佳成就的一个主
1793-1893-鸦片战争前后西藏百年历史 本书特色 西藏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西藏历史研究起步较晚,在诸多领域还存在许多空白点,研究任务依然十分...
新编德国王室史话 本书特色 本书分六章,对每一章都详细的进行了讲述,主要内容包括了**章法兰克王国、第二章**帝国——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第三章第二帝国——...
《马背上的朝廷》内容简介: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1751—1784),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往返于北京与江南。满洲皇帝及扈从,深入帝国
蒋中正日记揭密-从风雨飘摇到大局初定 本书特色 ★国民党撤守台湾岛,“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外蒙古案, 蒋中正“总统”连任谜团……这位国民党*高长官在人生起伏...
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台湾中研院院士邢义田先生的论文集之一。共收录作者相关论文二十二篇。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 目录 汉代简牍的体积、重量和使用—...
波兰!波兰! 本书特色 《波兰!波兰!》文化产业薄弱、教育制度僵化、经济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本全面探讨中国软实力缘何尽失的书。深解中国精英移民大潮的切肤之痛...
蒋介石史实真相2:有争议的军事 被埋藏的秘事 本书特色 本册所载内容是蒋介石的军事和秘事,是其史实真相的重要组成部分。蒋介石一生重视军队,迷信武力。从一个没有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集/梁勤,赵玲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阶段各专业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的配套参考用书,是作者根据近期新大...
汉简释文初稿(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2005年1版1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1930年中国、瑞典学者合组的西北科学考查团至甘肃附近考察,瑞典人...
老苏州:水巷寻梦 本书特色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杜荀鹤简朴的诗句勾画了一个令人神往的老姑苏城。这个富庶的江南宝地让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史学与世变 本书特色 沈刚伯说:"'成一家之言'的史家指出:史学目标在'通古今之变',古今之变就是世变。史学要通世变,但也常常被世变所通,结果'一家之言'不成,...
历史常识 本书特色 什么是历史?作品从中国历史分期及其各阶段的发展概况;中国历史上常见的知识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史籍问题;为什么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作...
《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内容简介:中国国力高速增长令国际震惊,对中国的发展经验日益好奇和尊重。另一方面,国内看自己,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第2册) 内容简介 我国高等院校(包括师专和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在高年级课程中开设有《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作品选读》两门课程,讲授《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