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说:“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出斗臭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因此他要写《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让中国人知道自己的缺点。
柏杨曰:脏乱,吵,窝里斗!三个中国人加在一起,就成了一头猪!死不认错;为了掩饰一个错,不得不用很大的努力再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个错并不是错。
喜欢装腔作势;记仇、缺乏包容性;中国人打一架可是三代都报不完的仇恨!
自傲、自卑,就是没有自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更恐惧独立思考。没有是非、没有标准,只会抽风发飙。*后大家一起和稀泥。
《酱缸震荡》是日本作家黄文雄和柏杨共同完成的,起因是《丑陋的中国人》一书问世后争论不休,译成日语后在日本又产生重大影响,加上黄文雄认为原书中有不少说法有待进一步阐明,乃有此计划性对话之展开。
全书凡八十问,一问一篇,各有标号及标题,每篇前问后答,以不同字体编排,篇与篇并不必然有明显接续之关系,但同类相聚。书凡五类:酱缸震荡、酱缸文化、酱缸蛆惊蛰、仁义道德、中国的出路。从《丑陋的中国人》引起的“震荡”起,止于为中国寻找“出路”,中间三类大体是总论、思想家(主要是儒家)批判、仁义道德项目,从这里看,本书自成脉络,于柏杨的“中国人论”有重构、深化的作用。
黄文雄之提问,言简意赅,有归纳有发挥,有时也会举一些柏杨未曾接触的数据和柏杨相互印证,他无疑是一个善问者,而柏杨的回答非常具体,有时一、二句话,四两拨千斤,有时要用五、六百字,阐释得非常清楚,也有回头补正前说的段落。
这是一系列精彩而深入的对话,书的副题是“再论丑陋的中国人”,以中、日文版同时出版,对于想进一步了解柏杨思想的人来说,应有莫大的帮助。
酱缸震荡
序
柏杨
谢谢日本作家黄文雄先生,由于他的建议和他提出的问题,使这一本书得以完成。*初
只准备出日文本,后来才想到为什么中文本不能同步发行!
此时重新回顾一生的写作,除去开头十年的小说创作,第二个十年,我致力于社会现象的剖
析与批判,然后,在铁窗下我再专攻十年历史。之后,继来的十年,我全心把《资治通鉴》
译成现代语文。在这整个写作过程中,我对国人根深柢固的观念和习性,有较深入的观察和
体验的机会,所以,这本书也是身为一个中国人的一份自我检讨与期许。
我不相信生活在台湾这个衣食丰足宝岛上的国人,灵魂会就此麻痹下去,所以,我很兴奋地
出版这本书。
1995年5月20日台北
未竟的访谈(代序)
方梓
1980年,我大三,稚嫩得,不要说对文化界不熟,连社会的事件也不曾关心。那样的年代和
教育,那样的年纪,我们只关心恋爱,连毕业后做什么,好像也不重要。
向阳说要去见柏杨先生,带著崇敬的脸色。
好像是下午时间,在一家很高级的饭店,大学生的我还没进过五星级饭店,应该说除了校园
和恋爱的小咖啡馆外,哪里也没见识过。怯生生地跟着向阳和柏杨先生打招呼,还有张香华
女士。向阳说称呼柏老,这一称呼就喊了近三十年。
柏老很亲切,香华姐(这个称呼是后来再熟稔些才有的)雍容华贵,那时我像小孩,他们都很
年轻。对柏老我仅知他很出名,白色恐怖被关了好多年。那次的谈话我完全不记得,因为他
们所谈的事物和人名对我是遥远而陌生的。
再来见到柏老,我结婚了,再来怀孕了,女儿会走会跑朝着柏老喊爷爷。从是向阳的女朋友
到妻子,每次和柏老见面,我总是听的多,很难插得上话,柏老六十多年丰采、传奇的一生
,以及背后社会阴暗复杂,我是花了好多年的阅读、听闻才了解。
1987年我在出版社工作,负责企划邀书稿,我首先想到当然是柏老。那时柏老的著作出版社
抢着要,以一个新的出版社和初出道年未几的我,邀柏老的书稿确实自不量力。也许是因为
向阳的关系,或是柏老看我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生(有好多年时间,尽管我已生了女儿,
柏老还是老叫我新娘子),想让我知难而退,他说他没空写,要我拟书稿大纲的章节,然后
他口述,我以记录的方式完成。
能得到柏老应允书稿,让我乐昏头,不知接下来才是难题的开始。提纲改了很多次,终于开
始访谈。那时香华姐在住家的斜对面租房子当她的书房,典雅、艺术风格的布置十分符合香
华姐的气质和品味,她建议就在她的书房访问,柏老的书房让助理专心工作。
不知访问了多少回,期间香华姐会提供意见,柏老口述的文字隔些天便打字出来,再修改一
番。后来因出资办出版社的老板其电子公司经营失败,出版社结束。柏老的访问也随之结束
,书当然没出成。我换了工作,一样常去看柏老,他也从不提这件事,让我觉得温馨又愧疚
。多年过去了,我早忘了这件事,相信柏老也是。
其实,我也完全忘了那段访问的内容,初生之犊的勇气虽可嘉,但阅历、学识浅薄,我心里
十分清楚,那样的访谈内容若还有可看性,必然是当初柏老大力的修饰。
没想到那个未竟的访谈竟然要出版了。当香华姐告诉我这件事时,过去的回忆翻涌而出,仿
佛再回到那间典雅的书房……
壹酱缸震荡1我遗憾威胁不够
自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问世以后,天下激荡。有如竹竿触到蜂巢,搞得群蜂乱飞、乱叮。甚至有人谩骂柏杨先生诋毁同胞,扰乱民心,真是“贱骨头”。或对一般大众误导,造成思想见识的混淆,影响社会人群的认知与信心甚巨等等。这可以说是日本或欧美难得一见的社会怪现象。从《丑陋的中国人风波》、《都是丑陋中国人惹的祸》等书,可见一斑。不知是否有暴力威胁?有关《丑陋的中国人》所产生的风风雨雨、前前后后,柏杨先生不知可否略述一下概况?感触如何?
说实在话,我遗憾威胁不够。我指的威胁不够,不是指暴力的威胁,而是指对我提出“丑陋的中国人”论点反驳的薄弱,使我感到泄气。今天这个话题,在我提出后第十一年,仍然受到日本读者的重视,*近还继续推出第二十一版,又引发深入的追踪探讨,才有日文版这本书的完成在先,而中文版的出版同步在后。我遗憾的是《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在我的国家,无论是台湾、香港,或大陆,除了情绪上的攻击,并没有更多深入的论辩和探讨。
一个人身处的背景和时代有很大关系。前天,我读到台北《联合报》报头下一则广告:
道歉启事
家母不幸别世,吾与妻小未尽孝道,又对外谣传吾姊争夺遗产,蒙二姊春霞体谅,不予计较,暨众姊妹同意无条件抛弃继承权,使吾顺利办理继承遗产。特此声明感谢并致歉。
道歉人:胡神贺陈淑真新营市太子路153巷56弄3号
这则广告如同青天霹雳,使人看到台湾由传统社会的堕落、僵化、腐败、鄙陋,提升到平等、公道、理性、尊严,新观念建立的过程中,*丑陋的一面。广告中这对夫妇,恬不知耻地剥夺众姊妹法定应有的权益,就是仗恃传统恶习的包庇,我们需要对这类左右我们生活的丑陋观念或行为,予以揭发和革新。
同一个问题,由于时代的不同,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当1960年代,如果有人推测会有一个文化人因“大力水手”一幅漫画的翻译,竟被苦刑拷打,坐牢十年,一定不会有人相信。可是如果有人推测,《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如果不在1980年代发行,而在1960年代发行,它的作者会处死,或至少也会监禁二十年,家破人亡。这项预言,不会有人怀疑它的可能性。不过,我十分幸运,它发表在1980年代,当时台湾的独裁政治已进入尾声,有气无力,我个人虽然仍受禁制,不能到大学讲演,但政府对作者并没有采取行动。
《丑陋的中国人》没有给我直接的威胁,这使我感到时代因素的重要,因为再睿智、再勇敢的人,生在一个错误的时代,都会受到蹂躏。我庆幸我的寿命够长,直到七十岁,才走到一个企盼已久的相对民主时代,得以看到大家努力的成果,虽然遍体鳞伤,但有更多的朋友,终生坎坷,死在独夫的罗网之下。
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丑陋面的真知灼见。
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次受到严厉检讨!
《丑陋的中国人》里的柏杨,是一个犀利到尖锐的思想家,而敢于直面直言说出自己的独自发现,让我看到一个独立思考者的风骨,甚至很自然地联想到鲁迅
——陈忠实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写杂文,文笔犀利,时有新见,振聋发聩,世人瞩目。柏杨先生的许多文字都以猛烈抨击社会痼疾和社会黑暗面为主题,《丑陋的中国人》以独到的思考和深刻的剖析,警醒着一代读者,也必将成为一代一代中国人传之久远的精神财富
——陈建功
柏杨,中国人熟悉的作家,其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十年通鉴。他不仅是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同时也是思想家,社会观察家和文化评论者。他不但是历史见证人,也是文化改革的行动者。如此丰富的人生不容易说得清楚,还是看他写的书吧!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以八十九岁的高龄为八十八岁的柏杨先生绘制漫画插图,两位近九旬老者的携手,珠联璧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一大盛事。
家宅-知日-ZHI JAPAN-14-完全保存本 本书特色 终于又有货啦!《知日•家宅》特集,完全保存本!“住”在日本,日本家...
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音序)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以新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本版篇幅...
2003-2012-潮流话题大全集-格言-选题精编版-10年全景版 本书特色 1. 围观时尚话题2. 收听潮流表达3. 品味内涵段子格言十年精华全荟萃,潮语、热...
古文字研究:第八辑 内容简介 本辑包括《商代金文中所见的星宿》、《古文字考释四篇》、《金文札存二则》、《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收藏的甲骨》等18篇文章。古文字研究...
彝语基础教程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主要以凉山话为主。凉山话属北部方言,该方言一是语言保留较好,二是使用人口多,分布地区广,分布在四川和云南两省,使用人口200多万...
《法律文书写作》内容简介:本书分为9章,第1章介绍法律文书的写作规范;第2章至第9章则依次为公安机关法律文书、检察机关法律文书
华夏江河记丛书:松花江传 内容简介 松花江是一条富饶而美丽的大江,也是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江。千百年来,她那滔滔不绝的江水哺育了一代代各族儿女,也见证了历史...
书店之美 本书特色 阅读根据地,心灵后花园。20家文化地标书店的建筑之元素、宗教之情结、人文之关怀。若饮书吧、读易洞社区书房、今日美术馆书店、关中大书房、蒲蒲兰...
四海游思录-(上)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龚鹏程先生2004--2008年在大陆讲学十年期间写就的散文小品,抒行旅所感,谈教读心得,品美食赏华服,议时事论学术,古今...
浪漫笼罩在雾都伦敦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具有以下特点:一、创新!我们的“人文素养读本”不单单是内容的堆砌,而是一条主线下的体系创新。由此及彼,由内及外,让我们在阅...
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字学概要-老清华讲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杨树达在文字学方面的一...
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本书特色 0世纪已匆匆离我们而去,但它所探讨研究过的不少问题却还久久留在我们脑间。像季羡林教授所说的中西文化交流问题,不但研究“拿来”西方...
「把這裡當作家園,能做什麼就做什麼,暫時做不到的就放在心裡等待,能做也要故意留下一些空白。」——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台灣最容易被誤解的一家建築師事務所,至少是空...
中国女性文化-第十八辑 本书特色 《中国女性文化(第十八辑)》是一部学术论文集,以“创建两性平等、互补共生的性别和谐文化”为宗旨,以女性的生命体验与文化经验为核...
国学概论 内容简介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陆逐渐掀起了学习国学的热潮。不仅以国学为名的出版物大量涌现,而且各地还陆续出现了针对各层次人群的国学学习班和国...
孤独者的呐喊-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 本书特色 “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作者包括孙玉石、钱理群、王富仁、杨义等10位鲁迅研究的著名学者,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新时...
钱穆·晚学盲言(新版上下) 本书特色 余八十生辰,即撰述八十忆双亲一文,嗣又续撰师友杂忆一书,毕生往事常在心头者,几若无遗。八十三四岁,双目忽病,不能见字,不能...
皇权旁的山西:集权政治与地域文化 本书特色 历史上山西常在京师左右的政治地理特点,使其长期呈现外向型的区域发展格局,迟至清中期以后,通过省级政区的长期确立和晋商...
周一良读书题记 本书特色 提起陈寅恪,大家都不陌生,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享誉海内外,更以学问渊博而深受敬重,而本书作者周一良先生在研究方法和方向上则深得...
《直面重疾:肿瘤篇》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讲解恶性肿瘤的书。作者丁云生通过与国内知名医生对话,为读者系统性地梳理了恶性肿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