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老城市系列中的一本。作为一本地域文化类读物,本书以随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老上海在历史、文化、经济等层面,作为国际大都市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作为一个老上海人,作者并未平铺直叙对于老上海的所见所闻,而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解读老上海,带着思考和评论审视上海百年间的变迁。他的视角深入到了老上海的街头巷尾,寻觅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并结合鲜活、生动的老照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业已泛黄却有生命力的上海滩。在本书中作者吴亮书写了他多年来对城市的持续迷恋、疏离、沉溺以及不合时宜的幻想。进入21世纪以后,有关城市的各类写作层出不穷,吴亮不愿意与那些时髦写作者共同分享这座城市,他谋求用他的文字表明,在他笔下的城市既可能是任何一座城市,又决不是任何别人笔下的某一座城市。本书的五十个章节写的是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在城市里的游牧式生活,双重地既呈现出一个犀利的批评家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又混杂着一个无所事事者的内面之思。
★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风云,勾起多少记忆与想象★全新装帧设计、全新图片处理,楚尘文化精制珍藏版◆以珍贵历史老照片,重现清末民初“真实的上海记忆”。◆人们沿着当时摄下的照片所指示的方向,逆时间而上,在寻常事物的影像中发现了诗意与悲剧性。◆旧事物,一座旧的城,那些在当初生存着而今已逝去的人影,现在与我的呼吸同在。※老城影像丛书※徐城北:《老北京·帝都遗韵》、《老北京·巷陌民风》、《老北京·变奏前门》叶兆言:《老南京·旧影秦淮》吴亮:《老上海·已逝的时光》黄爱东西:《老广州·屐声帆影》流沙河:《老成都·芙蓉秋梦》陆文夫:《老苏州·水巷寻梦》林希:《老天津·津门旧事》
已逝的时光(代序) ... 005
**章 观览与迷思... 017
支离的旧城图像... 019
只有照片才是贮存一切细节的仓库... 024
城市是一只大沙盘... 031
俯瞰上海... 036
背 时... 039
寻常事物和摄影... 040
停滞和缓慢... 045
事过“镜”迁的趣味... 046
比现实更持久的是照片... 050
第二章往昔的皮影... 057
肖像照... 059
在照片里梦游,并为之添油加酱... 063
乘坐独轮车的丝厂女工... 068
名人的行迹... 073
西式婚礼... 073
搭乘电车的女人... 078
电台脂粉女郎... 081
无 声... 085
满满的人群... 086
表 情... 089
槛外人... 090
饥 民... 095
赌 博... 096
小摊贩... 101
丰满的女性... 104
四舞女... 107
从前的人打麻将... 108
聚会场面:看热闹... 111
第三章照片为人世瞬间留痕... 115
空与有... 117
他乡是故乡... 121
不署名的摄影师... 125
许多这样的房子... 126
沙逊大厦和老年爵士乐队... 129
布 景... 113
居家内景... 137
神秘的别墅... 141
图片上的旧马路... 142
药铺和酱园... 148
银色汽车... 152
公用电话亭... 156
盛宣怀的算盘... 160
报业... 160
第四章留有体温的城... 167
老字号... 169
形同陌路... 173
兰心戏院... 173
片场和舞台... 177
教堂... 179
纸糊的牌楼:老戏院... 183
当铺... 187
地图上的咖啡店... 188
电影院的挑唆... 188
适合当代... 191
过时的旁注... 192
歧义... 197
进步·时尚... 201
拆除... 204
遭水淹的街道... 209
第五章通过印象之门... 213
摄影·革命·文件... 215
反复引用的照片... 216
抵制的民众... 222
“世上的人生又过了一刻”... 227
上海大事记——btr... 228
见解、雄辩、无可遏止、言论的快感!有如欣悦于吴亮的中低音,我从来不敢怠慢他的文字,每当展读,随之神旺。为什么美术界没有这样令人难堪的辞锋?而当书写城市,吴亮笔端柔肠百转。
——陈丹青(画家)
漫游者吴亮的敏锐经验,成为我们抓握城市灵魂的话语把手。在城市变得越来越陌生的时代,这种零度情感的观察照亮了我们的困顿。
——朱大可(文化批评家)
吴亮堪称告发中国当代城市之诡秘的第一人。他游走于街道,指点风景和非风景,恍惚如梦。
——陈村(作家)
他将繁杂的世界及对这世界的冷静描绘鎔铸于独特的个人风格,并用不容辩驳的语调将他的沉思默想彰显于世。
——孙甘露(作家)
吴亮的城市随笔给人留下深刻影响,是我记忆中最有趣的探索城市密码的文字。
——叶兆言(作家)
我曾向我的学生、朋友和那些依然喜欢阅读的人推荐过吴亮的城市随笔,因为他的这些文字与我们的呼吸和身体贴得很近,充满激情和活力。基于它对日常体验的准确传达,轻而易举跨越了由于知识背景差异导致的阅读困难,它的再次问世是时间的胜利:精品终将是精品,就象山峰终究是山峰一样。
——李小山(美术批评家)
如果说许多中国作家的写作不仅在内容上属于乡村,而且在文字感觉上也属于乡村的话,那么“城市孤儿”吴亮的写作从一开始就是城市的。他的文字闪烁着城市特有的质地与肌理,可以感受到城市的活力与动量。最主要的是他用他的文字,同充满了图像的城市展开了一场不分胜负的较量——揭发与转述城市的欲望,摄录与重播城市的景象,确认与扩展城市的经验。城市在他的摄影式的文字中获得了新生。
——顾铮(摄影理论家)
吴亮的《另一个城市》是一部真正的城市史。
——王明贤(建筑评论家)
吴亮1955年生,现居上海。当代文学艺术评论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活动于文学批评领域,九十年代后开始将目光转移至当代视觉艺术,其间始终保持着对城市和当代文化的关注。自称城市漫游者、思想鼹鼠和游击队员,行踪不定,凭兴趣写作,点到为止,无恋栈之意。三十多年来,时写时辍,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文学的选择》、《批评的发现》、《画室中的画家》、《艺术家和友人的对话》、《秋天的独白》、《思想的季节》、《与陌生人同在》、《闲聊时代》、《艺术在上海》、《往事与梦想》、《我的罗陀斯——上海七十年代》、《夭折的记忆》、《此时此刻——吴亮谈话录》等;以及城市系列作品:《城市笔记》、《城市伊甸园——漫游者的行踪》、《老上海——已逝的时光》、《没有名字的城市》等。现任《上海文化》主编。
对联小辞典 内容简介 一、本书按对联的用途分类精选,总共分为十大类,每一大类下再分若干小类。所录对联统一文中断句,句尾不出现标点。二、各类对联本着“先鉴赏后使用...
大师眼中的国学:朱自清讲国学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朱自清著作中有关国学经典与古诗赏析的部分作为主体,以朱自清的视角,介绍华夏民族文化中的菁华。大师眼中的国学:朱自...
刘慈欣,祖籍河南,长于山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自1999年处女作《鲸歌》问世以来,发表短篇科幻小说三十余篇,出版长篇科幻小说...
[日] 沼笠航日本著名插画师,为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做图文讲解,对观察生物和捕捉生物的瞬间很着迷。在社交媒体推特上上传手绘的动物图解后大受欢迎,第一本...
欧洲文明的基石古罗马文明-古文明浅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古文明浅读”丛书中的一本,从古迹、历史、艺术、文学、史学、法律、科技、宗教、哲学、社会风俗等方面介绍古罗...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 本书特色 *好看的文字,再现大清王朝vs大英帝国。小女子笔下的大历史,看青年一代写史者如何直面那一段挨打的历史。2008年*值期待的历史读本...
看上去很高雅:《新周刊》艺术观 本书特色 《看上去很高雅:<新周刊>艺术观》是《新周刊》“观点供应商”文丛二十年精选系列丛书之一,以《新周刊》的艺术观为主题。“...
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 内容简介 走入神鬼狐妖的世界,却比人的世界来得更纯净、更精彩:巧笑倩兮的婴宁、妩媚爱娇的鸦头、大智若愚的小翠、凄婉哀怨的公孙九娘…...
《朝花夕拾》内容简介:本书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入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共10篇。其中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
钟书国学精粹 元曲三百首 本书特色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博大,它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智慧家园。让我们沿着《周易》、《诗经》、《论语》、《老...
《周一良批校》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周一良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自幼熟读经、史、子书,其父周叔弢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藏书家,周先生不仅...
胡乔木谈语言文字-(修订本) 本书特色 胡乔木(1912—1992)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长期担任文化思想和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职务,在中...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本书特色 本书对中国内陆边疆的四个地区(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
鹅湖学术丛书: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 本书特色 本书对北大国学门历史的阐述,并不仅仅是为了说明围绕着现代学术体制建立和发展...
精彩摘录我人苟能真正做到无求、无得,则心不求宁而自宁,不欲一而自一。功夫做到这步田地,则归家稳坐,绝学无为,安闲度日,逍
疏通知译史 本书特色 邹振环所著的《疏通知译史》收录的是关于16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近代翻译出版史的28篇论文,分为“译史通述”、“译局专论”、“译家译...
秦亚青,男,1953年10月出生于山东淄博市,汉族。政治学博士,外交学院副院长,院学位委员会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组专家,中国国际关系...
作品目录第五六折 势崩太华,剑如青灯第五七折 用无所用,虎嗣龙承第五八折 云屏雨幕,玉壑箫声第五九折 五蛇为辅,不令而行第六
《互联网安全的40个智慧洞见》内容简介:本书站在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应用实战的前沿,分别从网络空间与安全产业、大数据与威胁情报、
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套图书力图通过在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5位大师的优质文章,从多个角度呈现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