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评梅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中生命*短促的一位,石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创作生涯仅仅六年。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但其成功却在散文和诗歌。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与1929年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花神殿的一夜(石评梅散文)》精选石评梅经典散文,重温那些如梅花一般傲然高洁的灵动文思。
《民国才女散文系列:花神殿的一夜(石评梅散文)》收录了石评梅经典散文多篇,她的作品充满清冷的悲哀色彩,通篇“冷月”“孤坟”“落花”“哀鸣”等冷艳的词汇,仿佛是一串串泪珠汇成,可谓满纸辛酸泪。在她笔下,情与景,对情绪的烘托与对事物的印象是自然融合起来的。
石评梅(1902—1928),原名汝璧,山西省平定县城关人。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先后就读于太原女子师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1923年秋天,石评梅在北京女高师毕业后,留校任该校附中女子部主任兼国文、体育教员。其创作生涯仅仅六年,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但其成功却在散文,代表作有《梦回》、《社戏》、《深夜絮语》、《墓畔哀歌》、《偶然草》、《灰烬》、《惆怅》等。
《苦菜花》内容简介:《书与影·最经典的抗战小说:苦菜花》以山东昆嵛山地区的农村为背景,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在共产党
艺苑丛话 内容简介 《艺苑丛话/新艺文类聚丛书(**辑)》收录张舜徽作品《爱晚庐随笔之二·艺苑丛话》的全部内容。张舜徽几十年中于家中“爱晚庐”会客答疑,将内容整...
独立的悲伤 本书特色 来自作者的回答:问:请用一句话解释本书传递的主要信息。答:现象居然可以这样看,文章居然可以这样写。问:与同类书相比有什么不同点?答:犀利、...
五十一位中国国民党中常委的最后结局 内容简介 《民国名人的*后结局》主要是选择中华民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该丛书按照人物在中华民国历史上某一领域的影响进行编...
在水一方:《诗经》往事 本书特色 温婉的笔触、独特的视角是这本书*大的特点,也是*大的看点;作者以细致的解析,细腻的文字记录了自己对于《诗经》一书中各地民歌“国...
治愈力:愿这世界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治愈力”这一全新概念的阐述,旨在帮助当代人学会如何缓解焦虑,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拥抱生活中的美好,成...
中国精神 本书特色 为了贯彻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我们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本书精选了王宏甲十二篇描写近当代人物和重大...
《海边小屋(梅·萨藤作品)》内容简介:移居海边的理想居所,体味人生的美好时光 书写独居日记中最愉悦的篇章 《独居日记》中曾经
康德经典文存--经典启蒙文库 内容简介 康德(1724-1804)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人曾说,在哲学这条道路上,在哲学这条道路上,一个思想家不管...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本书特色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是本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之一。该书初版于2002年。在选目与赏文撰写方面,邀请了当时国内众多著名的词学...
岩中花树 内容简介 本书故事时间,从王阳明出生的明成化六年(1472)至章学诚去世的1801年,凡二百余年,跨越明中叶-晚明、清初-清中叶这三个阶段的社会历史时...
《绍兴传:鉴湖越台名士乡》内容简介:《绍兴传:鉴湖越台名士乡》是大型书系“丝路百城传”之一。《绍兴传》在书写绍兴城市独特的
张恨水传 本书特色 《张恨水传》的作者马季,是一位作家,以作家特有的笔力与眼光,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张恨水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成就。本书深度挖掘张恨水小说的社会价...
范稳,青年作家,现居昆明。曾出版过长篇小说《清官海瑞》等,并在杂志上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若干年来一直从事滇、藏地区的文化研究,并尝试着将其成果运用于文学创作,...
苏洵苏辙集 内容简介 苏洵、苏辙父子并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他们父子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赢得了古文“大家”的美名。苏洵抱济世之学,却一生未得大用,他的成名...
林语堂散文-鉴赏版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名家散文书系:林语堂散文(鉴赏版)》由林语堂所著,林语堂散文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彼此融合的结晶。基督教信仰的家庭教育和东西...
雪小禅-私人爱情 本书特色 十年典藏精选,极致纪念之作。禅迷**的雪小禅作品,也是初识雪小禅读者的首选作品。2011年中国*具禅意的心灵舒缓读本。文字功力深厚,...
保罗.柯艾略经典作品套装(在线组套全3册)/(巴西)保罗.柯艾略 本书特色 保罗·柯艾略3大经典作品选集,这套百年一遇的书,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牧羊少年》令我...
明词史-(修订本) 本书特色 张仲谋*作的《明词史(修订本)/中国断代专题 文学史丛刊》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根据近年 来先后问世的《全明词》、《全明词补编...
田野 本书特色 “乡愁文丛”系列中的《田野》一书,共有46篇文章。该书主要描写了作者的第二故乡——江西的人文、自然风貌。作者在江西生活多年,那里的村庄、田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