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海洋战略译丛:亚洲海洋战略》立足于21世纪亚太地区海洋战略发展趋势,对影响亚太地区海洋战略格局的四组战略力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全书不仅从宏观视角探讨了21世纪亚洲海洋冲突与合作、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等问题,研究了美国主导亚太地区的海洋战略、俄罗斯海权战略与实力的反差、澳大利亚的有限海权目标,评析了中国海军战略转型、日本海洋立国政策、韩国的海洋利益诉求,梳理了东南亚所有濒海国家的海洋政策,点评了印度区域性海洋强国战略、巴基斯坦海洋战略选择、孟加拉国的海权弱势,而且指出了海上交通线和海上战略要地对亚洲各国未来海洋战略的影响,提出了在中美俄日印等当代和未来海权大国战略影响下,绝大多数亚洲国家发展中等规模海权的战略选择。
★亚洲海权格局是中国和亚洲各国海洋力量的动态发展的结果。21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走向海洋的时代,也是亚洲各国海洋能力共同发展的时代。该书在详细展示亚洲各国海洋力量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向我们预示了这样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美利坚大学亚细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全胜★亚洲是中国海洋力量成长的母体。中国海洋强国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该书为我们立体化地展示了亚洲海洋力量的格局,值得当代关心中国海洋发展的各界同仁一读。——国家海洋局资深海洋问题专家、南海分局前局长,中国南海维权前总指挥:李立新★亚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依托,也是中国海洋强国之路的起始地。中国与亚洲国家毗邻而居,相互倚重,息息相关。该书给我们描绘了宏观的亚洲海权格局,对我们了解亚洲海洋历史,把握亚洲海权未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主任:冯梁
《大国海洋战略译丛:亚洲海洋战略》:
韦格纳认为,在制定海洋战略的框架时,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优先考虑海上战略要地。因此,海军舰队只有与海上战略要地建立关联,才能成为强大的海上力量。两者是一个整体,如果其中之一较弱,那么整体的海上力量也就必然会弱。因此,侵略性的海洋战略首先就是要使敌方的海军舰队或是敌方对海上战略要地的控制减弱,甚至微不足道。可以通过摧毁敌方舰队,或者使敌方无法利用其海上战略要地的优势。
争夺制海权的目标指向以下几方面:敌军的海上资源、战略要地和商船。由于公海的国际地位及海上自由原则,海权的行使在和平时期和危机时期(韦格纳称之为“非战时期”)都达到了极限。海权不能直接被行使,而是通过演习的方式,于是和平或危机时期与作战时期的海军力量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和平或危机时期,关键问题是要通过向外界展示一国海上力量的潜力,以此来实现某种政治上的影响。就海洋战略而言,这就意味着一国必须表现出决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美国学者、军事战略家科林·格瑞所著的《后冷战时代的海军》一书开篇提出了一个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及其以后的岁月,海军的战略性价值是什么?格瑞指出,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的特征是无序性、不确定性,以及越来越频繁的区域性的紧张局势和危机。因此,海权的战略性价值就由以下三点决定,这三点也是一国海军必须具备的:
1.应对全球冲突(仍然有可能发生)的威慑力和相应的准备。
2.应对地区冲突的威慑力和有备无患的状态。
3.支撑一国外交政策的相应准备。
为完成以上任务,海军舰队必须具备条件和能力,使其在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冲突中都能够有获胜的把握。而在海洋战略中,在政治上澄清海军将同时应对多少区域性危机的问题十分重要。
此外,认清海权与陆权的关系也是必要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两者在一国战略中的地位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开战后攻击敌方的军事重心是很有必要的,纯粹的海战能直接对陆战产生影响的事件几乎不存在。要想*终击败敌方,必须使陆上力量与海上力量相结合。只有陆军和海军团结合作,才能取得*终的胜利。
格瑞强调的另一因素是自由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一旦拥有能力利用海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能通过海洋这个高效率的通道来运输物资,或者设置屏障以阻止他国对海洋的利用。因此,无障碍地利用海上交通线的能力关系到一国的繁荣发展。关于20世纪90年代海军的战略性价值的另一思考则源于战争的几个方面:在海上、在陆地、在空中、在外太空,及其在电磁领域。
格瑞将空间力量与空间控制作为海权和海战纵向维度因素的重要性与100多年前出现的电报的重要性进行对比,然后他强调海陆空三军之间是直接相互依存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彼此联系,如果不掌握制空权,是无法全面控制海洋的。同时,空中力量单方面也无法击败敌军并取得胜利,还需要陆地力量的协助。同样地,陆地力量也需要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来确保后方的支援与物资的供应,如此才能持续作战,取得*终的胜利。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格瑞指出,海陆空三方力量需要坚持团结的原则,联合起来进行合作。自从海军上将韦格纳将其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后,各国的海军发展已取得技术性进步。而格瑞的贡献就在于,他看到韦格纳的研究成果,与战略性地理位置和海上战略要地在获取制海权方面的重要性具有高度一致性。他认为,只有控制了海上战略要地,才能在海上战场上行使制海权。
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格瑞指出制海权充当着推动剂的作用,无法直接促成战争的胜利。但是,拥有制海权就能够为人力资源和物资设备的运送畅通道路,从而获得远程陆战的能力。格瑞认为,能够将陆地、空中和太空军事力量有机结合起来的制海权是一国执行全球政策和战略的有效工具,可以连接各洲,维护联盟团结一致,使该国自身的陆军力量和海军力量能够进行远程陆战,攻击敌军。
……
★亚洲海权格局是中国和亚洲各国海洋力量的动态发展的结果。21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走向海洋的时代,也是亚洲各国海洋能力共同发展的时代。该书在详细展示亚洲各国海洋力量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向我们预示了这样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美利坚大学亚细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全胜
★亚洲是中国海洋力量成长的母体。中国海洋强国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该书为我们立体化地展示了亚洲海洋力量的格局,值得当代关心中国海洋发展的各界同仁一读。
——国家海洋局资深海洋问题专家、南海分局前局长,中国南海维权前总指挥:李立新
★亚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依托,也是中国海洋强国之路的起始地。中国与亚洲国家毗邻而居,相互倚重,息息相关。该书给我们描绘了宏观的亚洲海权格局,对我们了解亚洲海洋历史,把握亚洲海权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主任:冯梁
乔尔根·舒尔茨(作者),德国慕尼黑联邦军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学院主任、北约资深研究员。维尔弗雷德-A.赫尔曼(作者),德国慕尼黑陆军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德国汉堡陆军军官学院讲师。汉斯-费兰克-塞勒(作者),副海军上将,历任德国国防部政治军事管理部副主任、德国武装部队中央军事机构主任、联邦安全政策研究学院院长。鞠海龙(译者),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南海问题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南海战略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吴艳(译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南海战略研究基地兼职助理研究员。
现代信息战 本书特色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军事领域掀起一场新的军事革命,其核心就是信息战。以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遥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
国际关系英国学派--历史 理论与中国观 本书特色 《国际关系英国学派:历史、理论与中国观》:《高校社科文库》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
南方盟史拾零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建国初期广东民盟的一些历史,如江门事件、中山事件、早年广东省民盟机关的反右派斗争、小“四清”运动、华夏文化交琉中心始末、港九支...
战争论-(全二册) 内容简介 《战争论》共8篇125章,全书系统总结战争经验,在战争的性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精神要素的作用、武装力量、进攻与防御等许多方面有精...
党员公务员学雷锋手册 本书特色 党中央一次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学习号召,就是因为雷锋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时时处处发挥模范...
当代意识形态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意识形态作为研究全球化的坐标系,研究了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全球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对意识形态化在当今时代的特点及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党员干部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将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内容熔于一炉。讲述了自1516年早...
《二战德军装甲侦察兵战史》由5部分组成,第1部分:德国装甲侦察部队的发展,从骑兵侦察到装甲侦察;第2部分:德国装甲侦察部队的
岡本真希子早稻田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修畢,主修日本史。曾任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PD)、早稻田大學、津田塾大學、立教大學、東京女子大學等兼任講師,現任津田塾大...
冷眼向洋话东瀛-兼论新世纪中日关系 本书特色 《冷眼向洋话东瀛:兼论新世纪中日关系》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冷眼向洋话东瀛-兼论新世纪中日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前半...
AbouttheAuthorSamuelE.Finer(1915-1993)wasprofessorofgovernmentatManchesterUniver...
约翰·D.普雷廷编著的《驼峰空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维系中国抗日战争而实施的战略)》一书以大量翔实的资料,从驼峰空运的提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名将谱·雄师录·征战记 本书特色 简称“一野”,义称西北野战军,司令员为彭德 怀,它是解放 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 ...
《机动车驾驶人理论考试培训教程(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依据《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大纲》编写的培训
阿拉伯世界与巴勒斯坦问题 本书特色 《阿拉伯世界与巴勒斯坦问题》依靠深厚的世界历史研究,动态展现了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及其曲折发展,全景展现了作为阿拉伯世界一分子...
论语中的行政精神 内容简介 一个践行论语精神的行政者,用行政实践解读论语,加归论语的真实面貌,以论语精神指导行政实践,揭示行政之道和行政艺术。论语中的行政精神 ...
政治学说史(下卷)第四版 本书特色 深邃睿智的政治理论圣经畅销70年的大学经典*新修订版全新中译本 政治学说史(下卷)第四版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萨拜因不仅对政...
当代中国衍生性权力腐败研究 内容简介 腐败问题是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心理、行为等多方面的复杂社会现象,这本《当代中国衍生性权力腐败研究》由郝文清著,提出...
毛泽东文集 第6卷 本书特色 《毛泽东文集》(第6卷)的注释,大量的是对人物、事件、引语、文件等的注释,还有通过注释介绍与正文内容有联系的毛泽东的思想观点,或通...
本书从中国古代政治现象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观察相关的制度框架、实施状态,从制度举措及其施用之况观察相应的政治内涵和思想动向,是作者近十余年所撰中古政治、制度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