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冠英先生与诗结缘极深,一生研诗、品诗、写诗、谈诗。《碎金文丛:冠英说诗》所收的十余篇文章,或考据,或分析,或讲解,或品读,有短有长,其主旨皆离不开一个“诗”字。有舂容大章,也有残丛小语,文字平易、娓娓道来,相信读者会于其中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无穷魅力。
《碎金文丛:冠英说诗》是从余冠英《古代文学杂论》中选取的与古代诗歌有关的部分重新编辑而成的,内容涉及《诗经》、《楚辞》、汉魏六朝民歌、文人诗、五七言诗的发展、唐代诗歌等中国诗歌史各个时期的重要问题的研究。《碎金文丛:冠英说诗》的末尾加入了作者生前发表的小篇幅文章和古体诗作品。《碎金文丛:冠英说诗》短小精悍、可读性强,适合各个层面的读者阅读。
余冠英先生生于松江,长于扬州,自小既深受家乡学术传统的熏染沾溉,饱读诗书,又近承“五四”叛逆精神的启迪滋养,锐意创新。他先拜创造社宿将洪为法先生为师,启蒙入门,每能感时忧世,濡染为文;继与亦师亦友亦姻亲亦乡党的朱自清先生订交,常有切磋问难、推研托属之幸,终能探赜博雅,究成大家。
余冠英先生从研究新文学入手—其清华毕业论文即为《论新诗》,由朱自清指导。后来朱氏在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撰写《导言》时,还曾引以佐证。继而,余先生把所藏新文学资料悉赠朱自清先生当年的研究生王瑶,自己则溯及中古,浸淫多年,却能得之于心。*后,再进而达至先秦,而于天人之际、古今之变间,深入浅出,通中见微,俗中得雅。冠英先生尝自愧于时人称之为“文学史家”,总是谦逊地自谓仅对中上古文学略知一二而已,其沉厚内敛谨慎为人迥于当下某些放言大师相异,更令吾辈后人心仪、景仰,如山、如石。
本集文字分为几个部分。一是余冠英先生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经过精研肯綮而对中古文人诗产生的深刻感悟;二是冠英先生在对《诗经》、曹魏建安诗、乐府诗以及汉魏六朝诗进行了系统研究后,而对中国上、中古诗歌历史架构所进行的多方位、大视角、俯瞰式的整体把握和全息勾勒;三是冠英先生个人在读诗之余,对某些闪现脑际灵光电火的巧妙捕捉,对某些激荡胸臆感慨唏嘘的诗意呈现,虽断章短帙,却无不兴味杳然、蹁跹成趣,即或于识见大端,亦足于点到为止之处,力透于纸背,烛照于后愚。
重温先辈旧文,字里行间,恳切精到,如握如谈,更使我悠然忘情,不知今夕几何!
二○一四年三月
《碎金文丛:冠英说诗》:
(四)“博”有“大”义,雅也有“大”义,《世说新语》有“雅量”一门,雅量即是大量。“博”与“雅”相连成词是常见的,多识广闻谓之“博雅”,如《楚辞章句》谓淮南王“博雅好古”。量洪识大亦谓之“博雅”,如《三国志》载诸葛亮谓姚掾“并存刚柔,以广文武之用,可谓博雅矣”。
对于人品而言,像黄宪那样“汪汪若千顷波”方不愧“雅流”。对于诗文而言,有这样汪汪千顷的气象,也没有不雅的。《诗眼》引黄山谷的话道:
庭坚因莘老之言遂晓老杜高雅大体。
老杜的诗体所以为高雅,和这个“大”字极有关系。(《唐诗别裁集》谓杜甫诗“如大海之水,长风鼓浪,扬泥沙而舞怪物,灵蠢毕集。别于盛唐诸家独称大宗”。)假如我们举李、杜、韩、苏和四灵、江湖作比较,问一问何者为雅?答案大概不会有两样。二者所以有雅俗之分,并非由于古近不同,而是因为“大”、“小”悬别。
“大方”是雅的别称,而“小气”是俗的异名,在寻常俗语中已见出博大和雅的关系了。
……
余冠英,(1906-1995),著名学者,中国古典文学专家。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后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遗产》杂志主编。经他主持编选的《唐诗选》,为公认的唐诗最佳选本之一。
《天命所终:大清帝国的衰亡》内容简介:《天命所终:大清帝国的衰亡》以清末皇族与旗人作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角度深入剖析旗人群体
电影文学评论:你听,寂寞在电影里唱歌 本书特色 人孤零零来到人世,寂寞仿佛宿命如影随形,为了填补寂寞的空洞,人们日日奔忙、纵情欢乐,或者,看个电影。于是整个电影...
婉约词·豪放词 本书特色 《婉约词·豪放词(白话插图)》由著名古典文献和文学研究专家傅璇琮教授作序特别推荐。国学经典沧海一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全方位白话精细解...
英华沉浮录-六 本书特色 董桥:“我要求自己的散文可以进入西方,走出来;再进入中国,再走出来;再入……总之我要叫自己完全掌握得到才停止,这样我才有自己的风格。”...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本书特色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
洪诚文集 内容简介 闻之于师:治训诂者,不能离声音文字,因形音义三者可贯串证发也。段玉裁以声音施于文字,而后知假借引申与本字本义之辨;王念孙父子则以声音阐明训诂...
《全球最美的101个地理之最》内容简介:人为什么要知道世界第一,是为了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吗?不是的,我们之所以要了解世界第一
★汉语世界首部《里尔克诗全集》★首次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译文精准,注释翔实,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本书特色 我们要美丽的生灵不断蕃息,能这样,美的玫瑰才永不消亡;既然成熟的东西都不免要谢世,娇嫩的子孙就应当来承继芬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内容...
清朝是词的一个复兴时代,因为它重新找回了词的美学标准。“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可是,人的一生,就是要在风雨忧患之中
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于1892年10月8日出生于莫斯科。父亲伊·弗·茨维塔耶夫是莫斯科大学的艺术史教授,普希金国家造型艺术馆的创始人之一。母亲玛·亚·...
萧乾游记海外行踪 本书特色 1939年8月31日,萧乾登上法国邮轮“阿米斯”号奔赴欧洲,第二天(9月1日),德国对波兰不宜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萧乾此次赴欧...
丸尾常喜,1937年出生于九州熊本县人吉市,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后,到大阪市立大学拜增田涉教授为师研究中国文学。增田涉30年代游学上海时,一度成为鲁迅家的常客,请...
荷塘月色 本书特色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荷塘月色》打破了其他选...
艺林烟云 本书特色 唐吟方的《艺林烟云》是艺术界的“世说新语”。作者是著名书画家,多年工作于《文物》杂志与《收藏家》杂志,有机会广泛接触...
这本童诗集虽然只选了二十首诗,但时间的跨度很长,从新诗发轫时期到近三十年的新时期,都选了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其中包括了叶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月亮和六便士(精装) 内容简介 《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基础,主人公原是位证券经纪人,人届中年后突然响应内...
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 本书特色 《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是作家曹蓉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二十余年写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散文杰作,展现了作者不同时期对爱情、女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与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走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
朴园日记 本书特色 朱朴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的一生笼统地说,有两件事使他“名垂青史”,一件是日据时期,他主办的《古今》杂志;另一件是“中国古代书画的赏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