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趣闻传说》从老北京的历史典故、地名由来、名胜古迹、皇城内史、城门牌楼、王府民居、胡同坊巷、会馆故居、宗教寺院、陵墓祠堂、风味饮食、民间风俗、商业传奇、交通出行、民间工艺、方言俚语、皇宫逸事方面对老北京的前尘往事进行了详细而有趣的介绍。《老北京的趣闻传说》寓教于乐,力争用朴实、轻松的语言将各种趣闻传说向读者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一种轻阅读的氛围中,既能对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有个清晰了解,又能愉悦身心、达到放松的效果。
《老北京的趣闻传说》:酒仙桥的由来打开北京公共汽车路线图,你会发现东北角上有一条郊区路线,它就是“东酒线”。东酒线共长十八里,起点是东直门,终点就是酒仙桥。酒仙桥的桥在哪儿呢?它就在酒仙桥路中端横跨东坝河的河面上。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路和桥都是现代修的,而古时候,这里有一座大石桥:石砌的桥墩,石板铺的桥面,两边还有雕花石板镶嵌的桥翅,是座名副其实的石头桥。可是它为什么叫“酒仙桥”呢?其实这里隐含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在古时候,酒仙桥的所在地是一个小山村。小山村被一条河流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分别叫作河北和河南。河北的人通往河南必须过这条河,然而这条河水流非常急,过时非常危险,甚至有小孩在过河时掉进河里给淹死了。为了方便河南、河北两地人的来往,两侧的村民集资修建了一座石头桥。这座石头桥落成的那天,桥两边挤满了看热闹的村民,但谁都不敢先从桥上穿过。倒不是怕桥不结实,那可是石头垒成的啊,再敦实不过了,别说上去一个人,就是上满了人,桥也不会颤一颤的。主要是谁都觉得自己不够分量,怕冲了大桥落成大典的喜气。村民们就在那等着,看谁**个穿过,就跟着过去。可是大半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人过。正当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焦急万分的时候,忽然看见大老远地走来一个老头儿,这老头儿约莫六十几岁,发须花白但精神矍铄,推着一辆独轮车,车两边一边装着个大酒篓,就直奔这桥来了。村民们见老头儿那精神抖擞的样子,都赞叹不止。只听一个村民说:“看着老人家劲儿不小哇,那么大年纪了推车子还健步如飞,你看这四篓酒少说也有四百斤。”“就是就是,兴许这老头有那个福气过桥。”另一个村民点头道。村民们正在那儿议论着,只见那老头儿已经推着车上了桥,不一会就走到桥中间。村民不禁齐声叫好,但话音还没落,就见那辆独轮车突然向右一歪,两篓酒就咚咚两声,滚过了桥翅儿,掉进了河中。村民都着急起来,喊着:“老人家您别急,我们帮您捞!”可是老头儿好像没听见似的,看也不看掉在河里的两篓子酒,继续飞快地推着独轮车往前走了,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看着这情景,村民们开始议论起来了:“这老头儿真是个怪人,两篓酒掉进河里,他连瞧都不瞧。”有细心的村民分析道:“一边二百多斤的酒篓空了,也不挪过一篓来,那边还是二百多斤,这得多大的气力才能接着走?”“可他推着还和原来似的。神啦!不会是神仙吧?”另一个村民应和道。忽然,一个小伙子大声喊起来:“大伙儿闻闻,河里竟然有酒香!”大伙一闻,可不是嘛!一股浓浓的酒香正从河里飘出来,真是上等的好酒!这时有村民说:“我猜这老头儿一定是个酒仙,正好咱们这桥还没有起名,不如就叫‘酒仙桥’如何?”大伙听了,齐声叫好,从此这座石头桥就被叫作酒仙桥了。牤牛桥的由来翻看北京海淀区的地图,你会发现有这么一个地方,它位于北土城西路附近,离新建的地铁10号线牡丹园站比较近,叫作“牤牛桥”。所谓牤牛,即公牛的意思。这座桥为何叫作牤牛桥呢,它的来历是和一头牛有关吗?相传在明朝时期,四川一带有一位法名为遍融的高僧,他喜欢云游四海,身边也没有什么人伺候,只有一头忙牛跟着。遍融高僧就是整日地骑在牛背上,靠向过路的老百姓化缘为生。奇怪的是,这位高僧有一个习惯,就是凡是进入某一村庄,他就不亲自化缘了,而是让身边的那头牤牛独自驮钵外出募化,或者是靠为附近的老百姓驮水、驮粮赚些钱财。对这样的稀罕事儿,周围的老百姓都觉着十分新奇。就这样走了几年,遍融来到了北京城。来到北京城后的他,不再四海为家了,而是当了千佛寺(即德胜门内大石桥胡同的拈花寺)的首任方丈,在当地的名气一天天大起来。据史料记载,当时许多名僧都曾慕名前来向他“参学”。通常的时候,遍融都是自己在千佛寺内处理寺内杂务,只让身边的那头牤牛独上驮上一个黄布稍马子,到京北一带募化供养,近至城关,远至清河,朝出暮归,从不间断。时候长了,周围的老百姓都知道千佛寺的方丈养了一头神奇的“募缘牛”。老百姓们对这头牤牛都十分喜爱,都亲切地叫它“大牤子”。只要一听见牤牛的吼声,就都赶紧出来施舍给它一些东西,有的给钱,有的给吃食,即便是贼盗都不忍偷盗牤牛身上的东西,就这样,牤牛每天都能驮好些东西回寺。一天,牤牛又出去募化了。在回来的路上,牤牛路过土城的护城河畔时,感觉有点累,便卧在地上休息会儿。正在这个时候,突然远处跑来一个老百姓,这个老百姓形态十分着急,他远远地朝着牤牛大喊:“大牤子,你赶紧回去吧,听说遍融高僧圆寂了!”牤牛听了,马上泪如雨下,朝天大吼了三声,滚地身亡。路过的老百姓见了这一场景,都非常感动,说:“这头牤牛肯定不是个一般的牛,它通人性,有佛缘,是个神牛哪!”后来,千佛寺的众僧侣为了纪念遍融高僧和他的忙牛,便在北郊土城外修建了一座塔院,将遍融高僧葬在那里。而在牤牛滚地而亡的护城河畔修建了一座桥,并将它埋葬在桥的附近,修建了忙牛庙和牤牛坟来纪念它。后世人知道这座桥是为那个忙牛而建的,所以都称其为“忙牛桥”。相传,牤牛桥还是明清时期,人们出城走阎家豁子过护城河的必经之桥;在民国时期,牤牛桥一带还有古庙和土坟的遗迹;1970年花园路开通后,此桥才闲置不用,后于1983年整治小月河时被拆除,但地名仍以“牤牛桥”而称,以后在此成立了忙牛桥社区,属花园路街道管辖。……
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观念 本书特色 人生的意义何在?虽然明清妇女不能在庙堂之上建功立业,但她们同样也关注着人生的不朽。《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
中国文物常识 本书特色 沈从文以文学家的姿态去梳理文物相关的常识,从欣赏的角度讲述各种文物,行文严谨而生动,内容丰富而系统,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从文...
郑君里(1911-1969),曾用名郑重、郑千里,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中山县。他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我们夫妇之间》《宋景诗》《聂耳》《林则徐...
《恋恋巴黎:“光之城”的浪漫地形图》内容简介:巴黎拥有大量隐蔽的、氛围绝佳的公园、艺术家工作室、咖啡馆、餐厅,以及一些自19
「寫歌是瞬間發生的事,生活中許多觀察,經歷,被收納在寫歌的瞬間。所以每一首歌都標記了一段時光,跟一種感受,於是這些歌變成了我的生命的一部份,它們提供我索引,讓我...
中国古代战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系列 本书特色 王欣、傅璇琮编著的《中国古代战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系列》的目的,希望读者通过书中所介绍的...
少数民族语言卷-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商务印书馆2013年度人文社科十大好书之一...
杨树达-中国修辞学 古书句读释例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修辞学、古书断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举例、评述,对经典例句逐一进行列举、对比,*后判明是非、取之以理...
此中有真意:寓言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
中国诗性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从原始形态的角度,汉语中诗的本源即甲骨文中的“寺”,这是中国文明*古老的食物分配制度,其本质特征可归结为...
列国汉学史书系-瓦西里耶夫与中国 内容简介 瓦西里耶夫对中国文化的众多领域作了相对深刻而系统的研究,一生著述浩繁。本书以他的创作文本为**手文献,对其在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大师谈 本书特色 ★ 中国文化史的 开山、压卷 之作,诚为国学爱好者必读之书; ★ 汇集中国文化学奠基人柳诒徵、一代史学巨匠吕思勉的论著精华;★ 学术性...
大吉岭的盛名:印度公平贸易茶种植园的劳作与公正 本书特色 基于为期31个月的民族志田野调查,作者介绍了在大吉岭因为茶而翻天覆地的变化里,凸显的农业生产与消费全球...
漫画百科日历2020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漫画科普达人、全网700万粉丝的知识类公众号创始人陈磊(笔名:二混子)继《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之...
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世纪的文化格局为出发点;从批判现代性角度全面探讨“文化寻根”内涵、表现、意义等问题;*后以对全球文化寻根视野下的中国人文...
罗常培文集-第四卷 本书特色 罗常培先生是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其一生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对汉语音的韵学和汉语方言研究卓越有成绩,被学术界誉为“继往开来”的语言...
季羡林论印度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有关论述和介绍印度文化的代表作16篇,这16篇文章也是中外学者和广大读者所关注和爱读的佳作。通过这16篇佳作,既...
天津的园林古迹 内容简介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设卫筑城600年的纪念日。这对居住在这座城市和曾经客居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具有极大的探求魅力,即使曾到此一游...
老北京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把我们拽到已经逝去或即将逝去的街头巷尾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用妙趣横生的京韵京味语言,讲述老北京独具特色的趣事闲闻、风土民情。从诗、文...
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 本书特色 此书是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的社会科学(人类学)的反思之作。内容广博,涉及中国古代的世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