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上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开启中国社会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胡适在当时就具有很大的感召力。而作为一个集文学、史学、哲学、教育学、红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问于一身的大学者,胡适更是桃李满天下,其思想和学术更是影响深远。
让读者了解胡适在读书做学问上的习惯、理念和方法,从而通过这个侧面了解胡适其人以及其思想学术,就是本书创作的目的。
1.你的人生可能因为一本书而发生改变,摆在你面前的正是这样一本书。朱光潜说:“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却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他有不少精辟的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错过了胡适,人生就可能多走很多弯路!
2.70载思想精华!他,让林语堂、周作人、梁实秋、张爱玲敬为恩师,让蔡元培、冯友兰、季羡林、李敖钦佩为偶像,让蒋介石推崇,让毛泽东纠结!这就是胡适!
3.读他这些谈读书的文字,就如同听一个老朋友叙家常。原来,读书和做学问,是可以如此简单的事情!原来,书和胡适,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
4.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大凡读书人都希望从书中获得更多教益,但有时却因读书不得其法,读书不少却收效甚微。了解了胡适的读书方法,会更好地读很多书。你了解了胡适的治学方法,也许明天你就是另一个大文豪。
5.好的思想和方法不会被时间所遗忘。献给所有不知道如何读书的年轻人,愿你做个快乐读书人!
读书应持有批评的态度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是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所发表的*重要、*具有影响力的文章之一。此文发表于《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上。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全国形成爱国热情的高潮。在很多人眼里,《新青年》是这一运动的司令部。但实际上,《新青年》同仁之间此时存在着思想分歧,有人激进,有人温和。这种分歧在五四运动之后两个月后表现得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问题与主义”的辩论上。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也是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上空前开放的时期,即所谓“王纲解纽”的时代。胡适、钱玄同等人,是一直坚持《新青年》原有的以思想文艺为主的核心思想的,这样,在《新青年》的办刊方针上,就形成了两种不可调和的思想矛盾。胡适主张坚持思想文艺为主的方向,而陈独秀等人更倾向于政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胡适发表了这篇《新思潮的意义》。了解他写作此文的时代和思想背景,我们就更容易理解此文了。据我个人的观察,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作“评判的态度”……“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态度的*好解释。(一)近来报纸上发表过几篇解释“新思潮”的文章。我读了这几篇文章,觉得他们所举出的新思潮的性质,或太琐碎,或太笼统,不能算作新思潮运动的真确解释,也不能指出新思潮的将来趋势。即如包世杰先生的《新思潮是什么》一篇长文,列举新思潮的内容,何尝不详细?但是他究竟不曾使我们明白那种种新思潮的共同意义是什么。比较*简单的解释要算我的朋友陈独秀先生所举出的新青年两大罪案,其实就是新思潮的两大罪案,一是拥护德莫克拉西先生(民治主义),一是拥护赛因斯先生(科学)。陈先生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这话虽然很简明,但是还是太笼统了一点。假使有人问:“何以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呢?”答案自然是:“因为国粹和旧文学是同德赛两位先生反对的。”又问:“何以凡同德赛两位先生反对的东西都该反对呢?”这个问题可就不是几句笼统简单的话所能回答的了。据我个人的观察,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作“评判的态度”。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仔细说来,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一、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二、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日还是不错吗?”三、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难道没有别样做法比这个更好、更有理、更有益的吗?”尼采说现今时代是一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Transvaluation of all Values)的时代。“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好解释。从前的人说妇女的脚越小越美。现在我们不但不认小脚为“美”,简直说这是“惨无人道”了。十年前,人家和店家都用鸦片烟敬客。现在鸦片烟变成犯禁品了。二十年前,康有为是洪水猛兽一般的维新党。现在康有为变成老古董了。康有为并不曾变换,估价的人变了,故他的价值也跟着变了。这叫作“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我以为现在所谓“新思潮”,无论怎样不一致,根本上同有这公共的一点:评判的态度。孔教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孔教的价值。文学的评论只是要重新估定旧文学的价值。贞操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贞操的道德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旧戏的评论只是要重新估定旧戏在今日文学上的价值。礼教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古代的纲常礼教在今日还有什么价值。女子的问题只是要重新估定女子在社会上的价值。政府与无政府的讨论、财产私有与公有的讨论,也只是要重新估定政府与财产等制度在今日社会的价值……我也不必往下数了,这些例子很够证明这种评判的态度是新思潮运动的共同精神......
胡适先生是我们所敬爱的一个人,他的思想和言论很有些令我们佩服的地方。——周恩来
当你重读经典时,你对书的认识也许不会变得深刻,但是你会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克里夫顿费迪曼
胡适博士的英文比别人较胜一筹。——周作人
胡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新青年时代他的影响最大。文学革命,他可以说是主帅。——朱自清
胡适之不过时证明了我们四十年来没进步。他是我们思想界的伟大领袖,他对我们国家现代化的贡献是石破天惊的、不可磨灭的。——李敖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哲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首倡白话文和新诗,为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对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和思想产生深远影响。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在文学、史学、哲学、教育学、红学、伦理学等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著述丰厚,代表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文存》《胡适全集》等。一生获得35个博士头衔。1939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新闻的背后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今基层党政干部的好读物,还在于透过新闻作品的背后故事,读到了汪言海同志的三种精神。一是情为民所系的抗争精神。与千千万万中国农民的命...
社会学精要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构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舆论新格局 本书特色 《构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舆论新格局》对我国媒体在参与中东欧地区舆论传播新格局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战略举措进行了深入...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于尔根科卡(Jurgen Kocka)十二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一篇学术报告与两篇访谈,全面展现了科卡的学术生涯及其在...
中国高层智囊:影响当今中国发展进程的人之四 内容简介 本册介绍了王梦奎、龚有之、刘丽英、高尚全、阎学通、白春礼、刘国光、汪丁丁、陈淮、易纲等中国高层智囊团为中国...
现代学人与学术-余英时文集-第五卷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余英时先生有关现代学人与学术的研究论文30余篇,在书中余先生对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学者如钱穆...
雅歌素有「旧约启示录」之称,其深奥的内容常让读者望之却步;然而她谈论的主题──爱,却又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谈到爱,真有点不落言诠,莫可名状。一方面是千言万语说不尽...
时代镜像中的性别之思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以“性别”之眼透视社会,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的问题”,这就是“思”的追求所在。时代镜像中的性别之思 内容简...
物象化论的构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已故著名哲学家、日本新左翼运动旗手广松涉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在我国翻译出版的**部广松的著作。广松以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
《时光会记得》内容简介:“每天读点好英文”系列为中英双语对照读物,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地道的英文,让读者既能欣赏到原汁
作品目录考古绘图方法与技术考古应用绘图 / 徐智铭报告插图的画法和使用 / 张孝光关于考古绘图的几点思考 / 李淼浅谈完全正交摄
永恒的图书馆-坚忍与刚毅之二 本书特色 责编推荐:一部国外图书馆的发展史,及其在数字时代面临的种种艰难挑战,令我们?思。西方书话大师尼古拉斯?巴斯贝恩的书话精品...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实验指导》内容简介:本书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全书
中国报学史 本书特色 《中国报学史》**次系统全面介绍和论述了中国报纸产生以及发展的历史,以大量的**手材料和严谨的考证方式,对从汉唐到五四运动前中国报纸产生及...
韬奋文录 本书特色 《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韬奋文录》所编录的文字,是发表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七年间韬奋先生所主编或参加编辑的《生活》周刊、《大众生活》、《...
星星点点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4) 本书特色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还有什么能比有效地择取信息更为重要 而在有效地择取信息方面,又有什么能比直接聆听富有创新成...
阿兰·杜卡斯(Alain Ducasse),世界最著名主厨,三次荣获米其林三星(最高等级),出版过多本烹饪图书,曾入选过美国《福布斯》杂志最具影响力100人。
"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便越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而有力的教养。从控制孩子,转向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带领整个家庭走上觉醒之路。觉醒的教养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游戏规...
邓恩(George H.Dunne)(1905~1998),男,生于1905年,美国现代耶稣会士。于1998年6月30日在加州的洛斯加托斯去世,享年92岁。生前...
《你喝对了吗》内容简介:现代人不仅关心怎么吃,喝也是其中的一个焦点话题。饮料中往往含有许多添加剂、色素;茶叶、牛奶、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