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胡塞尔1925年夏季研究班有关“现象学心理学”基本讲稿和他于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所作的同样题为“现象学心理学”的讲稿组成。两部讲稿的内容比较集中地论述了胡塞尔有关实验心理学、描述心理学(布伦塔诺学派和狄尔泰学派)、本质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诸不同“心理研究”类型的看法。 本书内容由于集中于心理学领域本身的分析,极其有助于读者了解:胡塞尔从早期逻辑心理主义及《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克服,中经1907年大幅度偏转向心理学和主体性并将其先验现象学观念凝结于《通论》,其后一直到《笛卡尔沉思》与《危机》全过程中,他有关“心理学”与哲学关系的思考中的观点变化以及不同的分析重点。
本书由胡塞尔1925年夏季研究班有关“现象学心理学”基本讲稿和他于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所作的同样题为“现象学心理学”的讲稿组成。两部讲稿的内容比较集中地论述了胡塞尔有关实验心理学、描述心理学(布伦塔诺学派和狄尔泰学派)、本质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诸不同“心理研究”类型的看法。
本书内容由于集中于心理学领域本身的分析,极其有助于读者了解:胡塞尔从早期逻辑心理主义及《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克服,中经1907年大幅度偏转向心理学和主体性并将其先验现象学观念凝结于《通论》,其后一直到《笛卡尔沉思》与《危机》全过程中,他有关“心理学”与哲学关系的思考中的观点变化以及不同的分析重点。
《胡塞尔著作集》中的本卷包括胡塞尔1925年的讲座全文“现象学心理学”和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的讲演全文,后者的主旨与前者的主旨大体一致。实际上,阿姆斯特丹讲演几乎是*后由胡塞尔独立定稿的《大英百科全书》条目的重述。这就是说,在胡塞尔晚年为现象学正名时,其*终关切是落实在主体论问题上的。在其弗莱堡的晚期哲学发展中,一些主要课题包括:时间论再考,“**哲学”的提出,现象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总论,逻辑学的认识论问题总结,主体间性认识论总结,现象学、生活世界与社会历史问题等。其中大部分课题均涉及心理学问题,而此所谓心理学问题,可以准确地说,就是主体还原论(主体纯化论)问题。对于数学家出身的胡塞尔来说,一切科学性问题*终均离不开主体学。人类认知离不开主体,但知识显然有超出个别认知主体偶然性的普遍性,于是其毕生的认识论努力即在于协调两套平行(主观与客观)的认知逻辑。他不是根据近代哲学规定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分法(他极其重视笛卡尔、洛克、贝克莱、休谟等前康德哲学的心理学思考方向,但不重视他们的“哲学框架”)做此立场选择的,而是根据回归“事物本身”(就其为对主体之直接“显现物”而言)原则的一种“内实证论”来不断探索其“*终的实在”的。中译者认为在此持之以恒的探索中,*不令人满意却*为西方学者普遍认可者即为“主体间性”此类认识论上的逃避主义。我将其视作胡塞尔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西方认识论“共业”的表现:一厢情愿地“越过”了群体逻辑和个体逻辑间不可逾越的认识论鸿沟。胡塞尔毕生极力加以克服的唯我论,正是其现象学心理学分析得以深入细致展开的必要框架,而其借助主体间性理论在哲学认识论上完成的超越,在胡塞尔学的成就上,并非如专家们所认为的那样重要。在我看来,为了能够在认识论总体上“自圆其说”,胡塞尔在此表现出了毕生也许是唯一的思维意志“脆弱性”。自然,请读者注意,这只是我个人多年来研究胡塞尔思想的感觉和判断,而绝大多数西方专家都是认同基于19世纪末所谓“移情作用”论的“主体间理论”的。我在此指出这个并非属于本卷重点的问题(本卷的主题是“心理学”而非哲学),因为它直接相关于新伦理学的大方向问题。
胡塞尔在毕生进行着而于晚期加强的心理学思考正是其主体论的逻辑性基石。胡塞尔在此领域内表现出了一种几乎是空前绝后的、进行自我深细反思的“特异功能”。在此过程中他为人类留下了比珍贵的心理世界“地形图”。“现象学心理学”讲稿可以说是其一切相关著作中*集中展现两学关系者,所提供的有关知觉心理学和主体学认识论的分析细节也特别丰富。在此讲后,胡塞尔趁《大英百科全书》约稿时机对现象学进行的概括,竟与该心理学讲座主旨一致。正像胡塞尔的每次讲座和著述一样,其相关思想活动都是对持之一贯的主题进行的一次次新的不断反省、改善和总结。不戏剧性因素的是,为了郑重其事,他所邀请的合作者正是刚发表了日后影响了全世界的《存在与时间》巨著之作者,而该著作的目的正是要瓦解胡塞尔毕生营建的主体学(我们可从大量西方专家对此的相关论述中看到他们是如何在二人根本对立的认识论间持一种不分是非的折中主义的,因为他们作为“业界人士”要共同维护西方“两大师”的共同荣誉地位)。正是在此次合作过程中,胡塞尔终于“瞥见”了海德格尔的真实居心(与胡塞尔的事事袒露性格不同,海德格尔的性格是深藏不露的)。此次的“惊悟”只是其后几年间胡塞尔日益加深的(对海德格尔)“心病”的始点(只是其后纳粹的上台使大环境发生的突变才使得此哲学性对峙一时失去了其焦点位置)。而这又哪里只是“师生”(实非师生)两人间哲学影响力消长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哲学和伦理学的根本大方向模糊化的特大问题。在《危机》前后,胡塞尔继续思考心理学和现象学关系的问题,并在该书中继续从近代哲学心理学发展史上追溯此问题的脉络,不过此后对此问题并新的理论提出。到现在为止,我们不妨把胡塞尔在此问题上的*终思考成就看作是基本上已完全反映在本卷收入的两部讲演稿中了。(因为,按照我前面提出的观点,其后《笛卡尔沉思》中关于主体间论的著名论题,不必看作是“现象学心理学”领域内部的成就。主体间论在认识论上应该是超出主体论的。)
关于本书在“现象学心理学”标称下阐述的主题和内容,从现存中译本中读者不难看到大量相关论述,如《逻辑研究》、《观念1》、《危机》以及许多介绍性的译著,译者在此不再对本书两部讲稿内容另做介绍,请读者直接阅读文本即可获得相关论题系列的更为系统性的了解,而自§41起的关于自我学的*后部分尤其重要。“阿姆斯特丹讲稿”,作为胡塞尔关于“现象学”的纲要性宣表文字,颇可与早先在《逻各斯》卷1上发表的《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相比较,以反映胡塞尔中、后期对现象学之“核心问题”的不同视角。胡塞尔这位学院派专深学者骨子里却是一位“思想斗士”。他在各时期提出的新观念差不多都是针对理论界流行的时论而发,“攻击面”非常广泛,从经典哲学、自然科学认识论、人生观与历史主义哲学到实验心理学。即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方面,既关涉到哲学大方向又涉及分析技术学,表现出一种“以哲学治天下”的雄伟气魄。其自信心的根据则仍然是西方逻辑基础主义,不过是进一步加以精细化的哲学逻辑主义。此种哲学中心论立场,其后自然与时代社会人文科学理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产生了多方面的隔阂,我们今日完全可以根据更为宏通的理性认识论来批评性地认识胡塞尔种种哲学观、文化观、学术观中的缺欠;与此同时,却必须认识到胡塞尔的此“择善固执”行径中包含的一个更为重要的积极成果:历史上独一二的心理逻辑学分析的技术性成就。此伟大成就正是从其“宏观偏执”的框架中流溢出来的。此看法的根据主要来自今日跨文化的中国学术理论所应认识到的一种“胡塞尔学研究辩证法”:区分胡塞尔学系统中的主体心理学和逻辑主义哲学。《大英百科全书》条目“现象学”和阿姆斯特丹讲稿,某种意义上提供了晚年胡塞尔学*“精锐”的现象学核心:现象学心理学分析基础。二者的思想来源正是1925年的“现象学心理学”讲稿。
关于作者
胡塞尔(1858-1938),德国犹太裔哲学家,20世纪欧陆影响卓著的哲学思潮“现象学”的奠基人,现当代西方思想界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曾先后任教于哈雷、哥廷根、弗莱堡大学。《全集》出版已逾40卷。胡塞尔现象学以数学和逻辑学的理性主义为模型,强调在心理、精神、文化、思想领域内的思维严格理性化实践,以期为主体性范畴奠定坚实的理性基础,故可被视为“西方心学”传统内的第一宗师。
关于译者
李幼蒸,1936年生,旅美学人,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2004-2014),主要研究方向:现象学、符号学、解释学、仁学伦理学。著有《结构与意义》、《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理论符号学导论》等十余部专著,另有《野性的思维》、《哲学和自然之镜》、《小说的准备》等十余部译著。
已故的C.G.荣格教授,在1935年——也就是他满六十岁的时候,在伦敦的塔维斯托克(Taristock)诊所给大约两百名医生作了一个系列讲
《了不起的身体语言》内容简介:如何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初印象?社交时哪些非语言沟通行为能为自己加分?如何在重要场合影响、说服他
背痛(最新疼痛自诊自疗丛书) 本书特色 本书为普通背痛患者编写,介绍对于患者*为重要的诊断知识和患者可以自己使用的治疗方法。本书图文并茂,可即学即用,是背痛患者...
我们生活的时代很神奇也很伟大,然而没有哪个时代会像今天这样,带给我无比强烈的撕裂感与无助。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某种信仰与力量
你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本书特色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一样,午夜梦回,会想如何使自己生活的更幸福。那些脆弱、沮丧、缺乏爱的一面和曾让我们面临考验的生活,我们往往不会...
图解女性美颜塑身按摩法 本书特色美容与健康问题是现代女性*关注的话题之一,也常常被这些问题困扰,相信还有很多人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本书为广大女性提供了一种简单而...
清咽得喉药茶 本书特色 本书首次将经典药茶方以精美图片的形式阐释出来,具有极大的阅读和收藏价值。所有药材性效、成分、功能均已和国家药典核对。本书融中华传统养生与...
象征生活-荣格文集-第九卷-珍藏限量版 本书特色 本文集以国际上权威的《荣格文集》(21卷本)为蓝本,根据中国读者的需求,精选其中的代表作,拟分9卷出版。既有毋...
梦的解析 本书特色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这也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作,被誉为本世纪**精神分析名著。这是一本探讨精神分析学说和潜意识理论的必读...
人类上厕所,就像呼吸一样平常,可人们却羞于去谈论它。正是因为人们对其三缄其口,才会导致这么多疾病的发生。每年死于腹泻的人
《心理学与炼金术》内容简介:时至今日,“炼金术”相关的内容依然是人类幻想的热门主题,源自炼金术领域或者与其关系密切的许多象
Researchincognitivepsychologyhascontributedmuchtoourunderstandingofreadingandspe...
《好情绪养成手册》内容简介:☆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汪冰、心理学者刘鑫妍推荐! ☆《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泰晤士报》热评
《教出懂规矩的孩子》内容简介:这是一本3-16岁孩子都适用的态度、行为、品格养成书。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凯文·莱曼博士,他主张父
零度疼痛 本书特色 文学界有一个笑话,说诗歌写不好可以写小说,小说写不好可以去写散文,散文写不好可以去搞理论,理论搞不了可以去搞批评,批评也搞不了那就基本上废了...
《无痛一身轻》惊人发现:75%的疼痛由触发点引发。382幅图详解自疗步骤。不需医生、不用吃药、不花一分钱就能治愈疼痛的自我疗法
健身抗癌郭林气功 本书特色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尽管人们绞尽脑汁地研究战胜它的方法和手段,但至今仍未有效的结论。郭林女士在家传中医和气功的基础上认真探索,创...
《维系婚姻的秘密》内容简介:婚姻对男人女人而言,意味着截然相反的未来 伊丽莎白·弗洛克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二十二岁那年她只身
《多元智能新视野(经典版)》内容简介:智商分数能够判定一个孩子的智力水平吗?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哈佛大学教育学、心理学大师霍
津津有味谭(食疗卷)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食疗养生的经典著作。作者陈存仁师承国学大师章太炎、名中医丁甘仁、丁仲英父子;著名老中医之食疗食补全书,香港《星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