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封邮件,只需要做3件事,交代清楚背景、表达核心结论、有充分论据支撑核心结论(这也就是前面说的知识网)。邮件的目的是表达,表达的目的是让受众了解自己的想法。
从广义上讲,金字塔原理也可以作为产品经理工作方法论的搭建框架:金字塔原理从一个核心点衍生到无数层、无数个具体内容。产品经理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工作的核心,围绕实现这个核心目标,拆分不同维度完成一个金字塔的构建。产品经理可以围绕构建这个金字塔框架来不断自我提升。
所有的用户行为,都可以追本溯源地找到它们的最终目标或结果。它最终一定是我们不能再追溯下去的目标或者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本身就是目的。
别让用户思考的设计,主要有5招:1)将页面划分成明确定义的区域。2)建立清晰的页面视觉层次。3)尽量利用习惯用法。4)明显标示可以点击的地方。5)最大限度降低干扰。
一个不懂用户心理、不知道用户在想什么的产品经理,又凭什么做出用户内心绝对想要的产品?
这或许就是一个人的不舒适区,走进这个区域,就有获得进步的可能。
一个想法,看起来不是很靠谱,坚持做下来,没想到,就做出来了。做产品,有时候也是这样。产品经理,先敢想,勇于开始,有韧性,先上线第一版,就是一个成功的开始。
互联网是个残酷的行业,它不像传统行业如医疗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业者会变得更有经验,它更新换代很快,它的可替代性很高,它的可复制性也很高,今日你还在PC端奋发图强,明天就为移动端头破血流,因此,在这一行里,更需要你不断学习。学到老,活到老,共勉。
邮件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个核心的结论,而背景和论据都是为核心结论服务的,背景是为了说明结论的价值,论据则是为了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比如竞品观察邮件,当竞争对手发布了新的版本时,大家想知道的是,竞品新版本做了什么,为什么做,咱们应该怎么做;项目进度邮件,大家最想知道的是项目能否按期保质完成;数据分析邮件,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数据产生了什么变化,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接下来该怎样让数据提升到更好。
将我们要推出的新产品与潜在用户已经熟悉和认可的产品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方式迅速关联起来,一下子就能让他们记住,而记住就是产品成功的第一步。
“恒久不变和无情的变化都无益于创造。成功的创造犹如一曲优美的爵士乐,必须在其平稳的套路与失准的音符间达到平衡。均衡即死亡。然而,一个系统若不能在某一平衡点上保持稳定,就几乎等同于引发爆炸,迅速灭亡”。这就是所谓摇摇欲坠的生命。
1)一定要及时把变更的需求写入需求
1)一定要及时把变更的需求写入需求文档中,不要拖到下次再写。2)用高亮的颜色标出变更的细节,如需要显示的字段内容。3)对于做了删改的需求要标明原因以及时间。
产品思维4步:思考→观察→解析→动手画。
(2)超越预期
(3)悬念&参与感
“别让我思考”是产品设计需要一贯坚持的核心。每一个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都需要时刻记住——“熟悉产品每个细节的高级用户们并不是你的核心人群,那些已经懒到不愿意学习和研究你的产品的用户,才可能带给你真正的价值,是你真正要花时间和精力关心的。
所谓“人性”,其实就是让人在一个完全放松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需求,而做出这种行为完全不必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般路边的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部分。初衷挺好,但仔细想想,普通人扔垃圾前也怪难受的,还得想半天手中的垃圾到底算不算可回收,可能最终还是将废纸扔进了不可回收的桶里。
功能对于没有机会试用的消费者有吸引力。这也证明了人们在选择产品时的一个惯性习惯,那就是偏向功能多的,而不是关注体验。但是实际试用后,人们还是喜欢功能简单,体验好的产品,因为这样的产品最贴近用户的生活,实实在在并且很方便解决问题。
关于用户调研,我时刻记住福特说过的一句话“如果问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需要一匹更快的马’”。其实用户需要的并不是马,而是快。
产品的信息架构需要关注三要素:情境、内容、用户。
格式塔(Gestalt)理论主要包含:接近性法则、相似性法则、连续性法则、封闭性法则、对称性法则、主体/背景、共同命运法则。接近性法则: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会影响感知,即相互靠近的元素看起来更像属于一组。越接近,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可对同类内容分组,同时留出间距或分组框、分割线,给我们的视觉以秩序和合理的休息。相似性法则: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有明显共同特征(形状、大小、颜色等)的物体看起来更趋向于属于一组。例如,颜色的变化能比较清楚区分不同层级的内容,数据分析中的色阶即应用了此概念。
洪锋
很多产品没有让用户感受到版本升级的好处,源于需求来源不明确,脱离用户。
发版时反问一下自己:每个版本的意义何在?发版本与不发版本,用户感知到的又有多少?(必然有些是用户无法感知的,这里不钻牛角尖)发版本与不发版本,产品数据有无变化?
每个版本的意义何在?发版本与不发版本,用户感知到的又有多少?(必然有些是用户无法感知的,这里不钻牛角尖)发版本与不发版本,产品数据有无变化?
创业初期,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和原型开发人3个角色不可少。
应该成立一家在管理和资源分配上独立于母公司的机构,使得机构的规模、成本结构、工作流程、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与新兴市场的规模和特性相匹配,同时,在进入新兴市场时,应制定学习型计划而不是执行型计划,逐渐积累经验并根据得到的信息分析市场,最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新兴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这样即使不久后破坏性技术产品开始从低端市场进入主流市场挤压大企业的生存空间时,大企业也能通过该独立机构涅槃重生
最终失败的决策
在那个时间点(面对某些类型的新技术和新市场时),真正令它失败的原因就是其完美无缺的管理。这种良好的管理却最终导致失败的尴尬窘境,正是“创新者的窘境”的第一个理解,这里的创新者,其实是特指大企业的创新者,而不包括创业企业的创新者。
不同的价值网对属性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这便是大企业面对破坏性创新时总是失败的第一个原因了:随着企业在某个特定的价值网内逐渐积累了经验,它就会形成符合该价值网独特要求的能力、组织结构、管理文化,以及成本结构
个人认为最好的读书方式是同时阅读同一方向的不同书籍,就像同时与几个该领域的专家聊天,可以通过比较和佐证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和加深思考,激发创造。
Abhijit V. Banerjee,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曾就读于印度加尔各答大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
《面向精细化治理的智慧城市理论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从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视角出发,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从治理的基本概念
皮尔·弗里斯(Peer Vries),阿姆斯特丹社会史国际研究所荣誉研究员。曾任维也纳大学全球经济史教授。出版过多部著作,包括《摆脱贫困》《从北京回望曼切斯特》...
作品目录序言第一篇 总论第1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与改革问题的提出第2章 中国改革战略的演变第二篇 部门专论第3章 农村改革第4章 企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内容简介:这个案件是世界金融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犯罪案件,其他的金融案件,都只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内容简介:领导力与你的企业规模大小、工作内容都无关,一个人就算没有任何直接部属或被正式指派的
《行为金融:洞察非理性心理和市场》:在这部机构投资者案头必备著作中,詹姆斯·蒙蒂尔把他作为一名实务操作者的感想与研读行为金
《铅笔素描质感:质感表现从入门到精通(视频学习版)》内容简介:不同的物体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知,这就是质感表现。在素描绘画中
《PMI商业分析指南》内容简介:本书是PMI新制定的基础标准,它是为项目组合、项目集和项目管理的商业分析而开发的。这个标准说明了
绝版长江-1910年代的铁路营造与沿途风物 本书特色 《绝版长江:1910年代的铁路营造与沿途风物》是“温故影像”系列读物2007年的新品种。这些由G.A.凯尔...
《销售就靠这几招——服装金牌导购员的86篇拿单日记》内容简介:《销售就靠这几招——服装金牌导购员的86篇拿单日记》以少理论、多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开发实践》内容简介:本书由前腾讯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根据微信6.x版撰写,紧跟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发展,是目前微
《AR改变世界》内容简介:几千年来,人类的视觉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因进化而改变,但我们即将获得软件更新。AR将全面颠覆商业、职场、
魔鬼经济学3 本书特色 《魔鬼经济学》,关于聪明人怎样看世界的书,畅销数十个国家的大众经济学经典。逃出认知囚笼,以经济学方式探索日常生活背后的世界。革命性的思考...
《沉思与批判》内容简介:卢卡奇是匈牙利现代著名思想家,20世纪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本书是作者数十年广泛收集
《建设首都新型智库: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十年巡礼》内容简介:该书由总报告、若干篇专题报告、大事记等部分组成,系统介绍
起点独特·规模巨大·区域差异显著·治理层级复杂·连接全球的制造业大国· 改革开放40余年,在一个急速转型与发展的“大国”· 经济学面对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唯有透过...
经济杀手(美国欺诈全球真相) 本书特色 股票、基金、新兴市场,全球经济的繁荣背后,有多少不可告人的龌龊勾当?世界银行=美国银行?全球化=全球腐化?美国麻醉亚洲、...
《制造业和核电厂卷(第2版)》内容简介:采用了统一的结构模式,为企业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并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创业密码》内容简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多人戏称,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但问题随之而来,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