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封邮件,只需要做3件事,交代清楚背景、表达核心结论、有充分论据支撑核心结论(这也就是前面说的知识网)。邮件的目的是表达,表达的目的是让受众了解自己的想法。
从广义上讲,金字塔原理也可以作为产品经理工作方法论的搭建框架:金字塔原理从一个核心点衍生到无数层、无数个具体内容。产品经理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工作的核心,围绕实现这个核心目标,拆分不同维度完成一个金字塔的构建。产品经理可以围绕构建这个金字塔框架来不断自我提升。
所有的用户行为,都可以追本溯源地找到它们的最终目标或结果。它最终一定是我们不能再追溯下去的目标或者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本身就是目的。
别让用户思考的设计,主要有5招:1)将页面划分成明确定义的区域。2)建立清晰的页面视觉层次。3)尽量利用习惯用法。4)明显标示可以点击的地方。5)最大限度降低干扰。
一个不懂用户心理、不知道用户在想什么的产品经理,又凭什么做出用户内心绝对想要的产品?
这或许就是一个人的不舒适区,走进这个区域,就有获得进步的可能。
一个想法,看起来不是很靠谱,坚持做下来,没想到,就做出来了。做产品,有时候也是这样。产品经理,先敢想,勇于开始,有韧性,先上线第一版,就是一个成功的开始。
互联网是个残酷的行业,它不像传统行业如医疗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业者会变得更有经验,它更新换代很快,它的可替代性很高,它的可复制性也很高,今日你还在PC端奋发图强,明天就为移动端头破血流,因此,在这一行里,更需要你不断学习。学到老,活到老,共勉。
邮件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个核心的结论,而背景和论据都是为核心结论服务的,背景是为了说明结论的价值,论据则是为了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比如竞品观察邮件,当竞争对手发布了新的版本时,大家想知道的是,竞品新版本做了什么,为什么做,咱们应该怎么做;项目进度邮件,大家最想知道的是项目能否按期保质完成;数据分析邮件,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数据产生了什么变化,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接下来该怎样让数据提升到更好。
将我们要推出的新产品与潜在用户已经熟悉和认可的产品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方式迅速关联起来,一下子就能让他们记住,而记住就是产品成功的第一步。
“恒久不变和无情的变化都无益于创造。成功的创造犹如一曲优美的爵士乐,必须在其平稳的套路与失准的音符间达到平衡。均衡即死亡。然而,一个系统若不能在某一平衡点上保持稳定,就几乎等同于引发爆炸,迅速灭亡”。这就是所谓摇摇欲坠的生命。
1)一定要及时把变更的需求写入需求
1)一定要及时把变更的需求写入需求文档中,不要拖到下次再写。2)用高亮的颜色标出变更的细节,如需要显示的字段内容。3)对于做了删改的需求要标明原因以及时间。
产品思维4步:思考→观察→解析→动手画。
(2)超越预期
(3)悬念&参与感
“别让我思考”是产品设计需要一贯坚持的核心。每一个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都需要时刻记住——“熟悉产品每个细节的高级用户们并不是你的核心人群,那些已经懒到不愿意学习和研究你的产品的用户,才可能带给你真正的价值,是你真正要花时间和精力关心的。
所谓“人性”,其实就是让人在一个完全放松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需求,而做出这种行为完全不必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般路边的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部分。初衷挺好,但仔细想想,普通人扔垃圾前也怪难受的,还得想半天手中的垃圾到底算不算可回收,可能最终还是将废纸扔进了不可回收的桶里。
功能对于没有机会试用的消费者有吸引力。这也证明了人们在选择产品时的一个惯性习惯,那就是偏向功能多的,而不是关注体验。但是实际试用后,人们还是喜欢功能简单,体验好的产品,因为这样的产品最贴近用户的生活,实实在在并且很方便解决问题。
关于用户调研,我时刻记住福特说过的一句话“如果问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需要一匹更快的马’”。其实用户需要的并不是马,而是快。
产品的信息架构需要关注三要素:情境、内容、用户。
格式塔(Gestalt)理论主要包含:接近性法则、相似性法则、连续性法则、封闭性法则、对称性法则、主体/背景、共同命运法则。接近性法则: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会影响感知,即相互靠近的元素看起来更像属于一组。越接近,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可对同类内容分组,同时留出间距或分组框、分割线,给我们的视觉以秩序和合理的休息。相似性法则: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有明显共同特征(形状、大小、颜色等)的物体看起来更趋向于属于一组。例如,颜色的变化能比较清楚区分不同层级的内容,数据分析中的色阶即应用了此概念。
洪锋
很多产品没有让用户感受到版本升级的好处,源于需求来源不明确,脱离用户。
发版时反问一下自己:每个版本的意义何在?发版本与不发版本,用户感知到的又有多少?(必然有些是用户无法感知的,这里不钻牛角尖)发版本与不发版本,产品数据有无变化?
每个版本的意义何在?发版本与不发版本,用户感知到的又有多少?(必然有些是用户无法感知的,这里不钻牛角尖)发版本与不发版本,产品数据有无变化?
创业初期,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和原型开发人3个角色不可少。
应该成立一家在管理和资源分配上独立于母公司的机构,使得机构的规模、成本结构、工作流程、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与新兴市场的规模和特性相匹配,同时,在进入新兴市场时,应制定学习型计划而不是执行型计划,逐渐积累经验并根据得到的信息分析市场,最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新兴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这样即使不久后破坏性技术产品开始从低端市场进入主流市场挤压大企业的生存空间时,大企业也能通过该独立机构涅槃重生
最终失败的决策
在那个时间点(面对某些类型的新技术和新市场时),真正令它失败的原因就是其完美无缺的管理。这种良好的管理却最终导致失败的尴尬窘境,正是“创新者的窘境”的第一个理解,这里的创新者,其实是特指大企业的创新者,而不包括创业企业的创新者。
不同的价值网对属性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这便是大企业面对破坏性创新时总是失败的第一个原因了:随着企业在某个特定的价值网内逐渐积累了经验,它就会形成符合该价值网独特要求的能力、组织结构、管理文化,以及成本结构
个人认为最好的读书方式是同时阅读同一方向的不同书籍,就像同时与几个该领域的专家聊天,可以通过比较和佐证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和加深思考,激发创造。
《拍拍我的宝贝——每个父母都能成为摄影师》内容简介:七七是近年来在网络涌现出的优秀摄影师,她以自己的生活为创作的源泉,拍摄
《人类也爱伪装》内容简介:渡边淳一“人生盛宴”系列随笔第二部,包含《人类也爱伪装》《何为“患者力”》《龙飞岬纪行》《你好,
《西潮》内容简介:民国北大校长传奇自述,一个人身上的中国近代史。根据台湾鲁南1979版全新编校。在《西潮》的开篇章节中,作者蒋
美国的逻辑-为什么美国的未来如此堪忧 内容简介 如果中国的经济继续以当前的速度增长,并且由此带来的利益惠及13亿中国消费者的话,中国将会成为史上*大的消费市场...
《水无穷处》内容简介:《水无穷处》是作家首次用历史现实和文学眼光全面观察体会南浔的纪实作品。作家高鸿数次赴南浔当地做现场采
《企业文化建设实务(第二版)》内容简介:本书是在历时9年研究中国式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而成。书中创新性地提出了成功有
《科技向善》内容简介:2017年,腾讯研究院开始科技向善议题的相关研究;2019年,腾讯正式公布了全新的使命愿景“用户为本,科技向
《18世纪福建海盗研究》内容简介:本书重点考察了18世纪福建海盗的社会构成、内部组织、规模、活动范围与据点、抢劫方式与抢劫目标
经济学的210个关键词(商业漫画书) 内容简介 当今世界,除了“人口”,几乎所有东西都成了稀缺资源,在六十亿人对地球尽情破坏后,彼此间的残酷竞争赫然彰显。谁也不...
慢是美好的:货币与自然共处的奥秘 本书特色 核武器、“9·11”事件、甜点的流行、地球66亿人日益猖獗的消费主义、经济危机、气候变化、全球粮价波动以及贫富差距的...
《Uber是什么》内容简介:习大大曾发表演讲:人人都能创业! 世界上最好用的产品是用户一边用一边骂。——周鸿祎 做梦者和造梦者最
《科学的政治》内容简介:有感于《寂静的春天》和《纽约客》的史料,作者着手思考如何编一本有质量的科学文化读物,就有了现实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最新修正版 本书特色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作出修改:将第五十一条*款中的...
《零基础学C语言程序设计》内容简介:本书是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实例,详细介绍了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
《酒店管理实操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酒店管理实操从入门到精通》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将酒店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各项知识和管理
《交互设计:设计思维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结合国内外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梳理所在交互设计团队多年的实践理论与方法经验,全面系
《小学生文言文脱口秀5:驾轻就熟》内容简介:本书是小学生文言文脱口秀系列之五,是以漫画的形式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图书。全书
我们怎么去理解二战以来的国际货币关系的政治呢?本书作者弗朗西斯·加文教授从美国和欧洲的文献挖掘以及应用经济分析和国际关系
张五常,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67年获博士学位后,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他进一步发展产权理论及交易费用概念,主张只要...
《学习,就是找对方法(升级版)》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学习方法的书。本书从学习的原则入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价值、普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