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容易被我们的想法所控制,因为我们认同了这些想法,将这些想法等同于“我”,如果放下这些想法,就好像“我”要消融一样。
其次,去认识自己的幻觉被打破时的恐慌和愤怒。如果知道愤怒从哪里来,就可以少发脾气了。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恐慌的含义,就可以少去控制别人了。
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放下。若想看到别人和其他事物的真实存在,你至少要有某个时刻,可以放下你的“小我”。
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的逻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逻辑看对方。结果,越爱时就越孤独,因为越爱时就越坚持自己的逻辑,而这时就看不到对方的存在了。
抗拒痛苦,所以恋念痛苦。
自恋幻觉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这是在压制对方的存在感,最终导致对方试图远离自己而损害了关系,这是我们陷入孤独感中的根本原因。
这种对人的控制欲望无所不在,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中越觉得自己有掌控感,他的控制欲望就会越强,而控制感被破坏后,他的反应也会很强烈。
首先,去认识自己围绕着自恋所建立起来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怎样才能打破自恋幻觉呢?一个关键是,彻底明白自己做某事的初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是自己的选择,所以是自己为这一选择负责,而不是别人为自己负责。
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我们常讲自我价值感,其实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孤独的价值感,而是关系中的价值感。
但为什么她会看不到恋人的真实存在呢?因为,当和恋人在一起时,或和任何人在一起时,她的心理活动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她会一直在行动、想象或思考,她的心从来没有留下空隙。然而,只有当我们的心理活动能在某些时刻停顿下来,我们的心才能感应到对方的真实存在。
只有当我们的心理活动能在某些时刻停顿下来,我们的心才能感应到对方的真实存在。
感觉是我的本真与其他存在的本真相遇那一刻的产物。
只有少数人会在遭受打击后,反省自己持有的那一套逻辑,调整它甚至放弃它,而去形成一套更新的、更灵活的、更适合现实状况的生存逻辑。
如果这个社会中普遍的逻辑是谁欺我,我反击谁,那么这个世界要美好很多。但不幸的是,这个世界上更常见的逻辑是,强者欺压弱者,弱者欺压更弱者。
我们所执着的一切看法中都藏着类似的扬扬自得,如果能清晰地捕捉到这种扬扬自得,就可以部分地放下了。
人会恋念曾经的苦难。
两个人都喋喋不休地说话时,看起来是他们彼此理解,但这常常是一种假象,他们其实看到的都是自己:我在你的讲话中索取我“小我”的养料,你在我的讲话中索取你“小我”的养料。因为两个人的“小我”貌似很像,所以两个人都以为遇到知己,但这不过是遇到了自己的投射而已。
并且,一旦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真正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选择范围,懂得感激已拥有的一切,从而可以更深沉、更踏实地活在当下,活在真实的世界里。相反,当我们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别人身上时,你的世界就很容易是一个怨气冲天的世界。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浸在这种游戏中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是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的,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
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地流动。这时,我们会发现念头一个接一个,但当念头可以停歇时,真相会自然映现。
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平常事,像在与别人的争论中,迫切地希望打败对方,以证明自己是对的,仍然是“小我”对死亡的恐惧而引起的。如果你以你的观点自居,把你的观点等同于你的“我”,当你错的时候,你这种以思维为基础的自我感就会严重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你的“小我”不能承认错误,错误就等于“小我”的死亡。
在不是非常明显的强迫情形下,不幸总是不幸者自己选择的结果。
这一刻过去后,我想,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感觉吧。头脑中的幻觉一旦放下,我就可以和当下的事物建立一个单纯的关系,并能全然投入到这个关系中,这时就能体会到当下任一关系中的喜悦和安宁。
对于控制者来说,你的想法不值一提,他们根本不关心你的想法,拒绝真正了解你。
如实地看到恋人的真实存在,爱恋人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头脑中建构出来的形象,这也是我们活着的每个人应该努力做到的一点。
最核心的自恋是控制感,即我前面提到的,几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认为,“我能控制我的人生,我能左右世界”。围绕着这种感觉的,是自己很少能察觉的一些预言,如“我早就知道事情会这样运转的”。
这种对人的控制欲望无所不在,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中越觉得自己有掌控感,他的控制欲望就会越强,而控制感被破坏后,他的反应也会很强烈。历史上有无数这样的故事,某个人一旦大权在握,就很容易变得小肚鸡肠,任何人违逆他的意志,都会遭到他程度不一的报复。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去认识我们为什么会执着于那些想法,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形成我们自恋的幻觉的养料。
“小我”的核心内容是一对矛盾:对痛苦的认同和对抗拒痛苦的武器的认同。
武器的存在需要以痛苦为食。
每个人的命运中都有一种似乎特定的、频繁出现的痛苦,而它之所以不断轮回,一个关键原因是我们的“小我”所创造的“伟大”武器需要它。
“小我”对幸福和快乐并不感兴趣,“小我”最感兴趣的是“我是正确的,我早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运转的,谁比我更聪明啊”。
因为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所以除非一个人能明白自己在一件事情中的动机和责任,否则事情不可能出现好的转变。
喋喋不休的人只对自己感兴趣
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在那些特别有表现力的影视作品中,两个相爱的人之间常会出现长长的沉默,但这沉默不是令他们更远,而是令他们更近,便是同样的原因。
自恋的核心就是—我渴望将我想象中的世界投射到现实世界。具体而言,就是我希望周围人能够按照我的想象来行动。
当我们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别人身上时,你的世界就很容易是一个怨气冲天的世界。
当理解不存在时,一个关系便成了巴别塔。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有包容力的强大,但更常见的善良是绵羊一般的软弱和顺从。假若你具备的是这样的善良,那么,别人很容易将他“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你身上,而他以“内在的父母”自居。
那些只付出不索取的人,他们很少会得到接受他们帮助的人的尊敬,甚至一些人对恩人的仇恨胜于对其他所有人的仇恨。
在你的心没有打开前,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贫穷,不是被虐待、被折磨,而是孤独。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称,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在和苦难抗争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对抗苦难的武器。但是,如果没有苦难了,武器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喜欢使用评价的人喜欢确定感,说起话来斩钉截铁,而富有创造力的人却势必能容忍甚至喜欢模糊状态。
我们爱一个人,多是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越多,我们对这个人就越在乎,最终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我甘愿为他去死”。
一位医生帮助百姓摆脱焦虑抑郁的故事 本书特色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诊治了很多例焦虑抑郁症患者,他们常常被综合医院医生误诊,感到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迫在眉睫,自己有责任献...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A·班杜拉最早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经过20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他在1997年出版了《自我效能——控
★曾师从阿姜查等著名南传佛教大师,美国最受欢迎的内观禅修师杰克•康菲尔德非常有影响的一本著作。★胡因梦极力推荐,认为是近三
实验心理学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心理学知识,迎接全国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特编写笔书。在编写过程中,本书着重注意了如下三点。**,完...
真正有效的减肥方法,并不是为了促进脂肪燃烧而进行的运动,也不是严格的限制饮食,而是找到造成自己现在身体状况的原因,根据原
心理学与口才技巧(软精装升级版) 本书特色 语言是人们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不仅可以方便人与人的交流,更可以把交往过程中的心理沟通用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古至今,...
《抗逆力养成指南》内容简介:当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困难时,为什么一些人崩溃、放弃,而另一些人却能渡过难关并继续奋发向上?本书
《境界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一种解读》内容简介:本书论述了形而上学的基本含义,比较说明了中西形而上学的差异与会通,探讨了境
《儿童教育心理学》内容简介:孩子在成长过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逃学闹事…… 如何帮助孩
《白话三国史》内容简介: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所写的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真实的三国与三国文学中塑
《追风筝的人》内容简介:“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
《日积月累就是最硬核的养育》内容简介:日本父母界的辅导高手佐藤亮子,将她近30年辅导4个孩子的成功经验,浓缩为“在日积月累中快
取穴快易通 本书特色 铜版纸全彩真人展示全身穴位1分钟快速取穴,质优价廉,**工具书取穴快易通 内容简介 《取穴快易通》按经脉介绍十四经及其经外奇穴、耳穴...
重建依恋:自闭症的家庭治疗 本书特色 目前,学术界对自闭症的起因和治疗方法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数量可观的自闭症人群急需一个可靠的、科学的治疗理念作指导。鉴于...
《忧郁》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关于忧郁症的著作:作者不仅是一位富有盛名的畅销书作家和忧郁症研究者,更特殊的是,他本人就是一位三
羞涩与社交焦虑:纪念版 本书特色 《羞涩与社交焦虑(纪念版)》编著者马丁·m.安东尼、理查德·p.斯文森。 害羞没有错。但要是社交焦虑影响了你...
《红与黑》内容简介:拿破仑失败,波旁王朝复辟。于连,一个木匠的儿子,在这样的时代里要如何才能走向成功?他渴望建功立业,视拿
亲密关系(第5版) 本书特色 人是社会性动物,“爱”与“被爱”是人的基本需求。然而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并不擅长处理两性关系。于是,本应该带来美妙体验、快乐享受以及...
《2018—2019年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蓝皮书》内容简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是推动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
《格列佛游记》内容简介:《格列佛游记》是一部长篇游记体小说,以其尖锐深邃的讽刺艺术而名垂世界文学史。书中通过格列佛船长自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