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文史工作者在选用素材时,都有“六经注我”或堆砌编排的特点,其*终分析可能失之偏颇。竺可桢选用材料十分讲究,对历史的分析基本上做到了唯材料是举。《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对气候变迁的分期,既不是根据温度变迁的周期,也不是根据历史朝代的不同,更不是根据纪年方式的变更。而纯粹是“根据手边材料的性质”。把气候时期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这种分期方式与气候变迁本身并无关系,表面上看来极不合自然逻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方便实用且能*接近客观真实的一种方式,典型地体现了他所反复提倡的“求是”精神。
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科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13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学,获博士学位。1927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3年参与倡议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撰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气流之运行》、《论新月令》、《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等论文和专著。
物演通论 本书特色 《物演通论》糅合东方“天人合一”之思想与西方“逻辑思辨”之方法于一体,提出和论证了“递弱代偿法则”及其“系统现象形态”:·宇宙演运即造成物类...
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1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由德国柏林“批判理论研究所”组织编纂,始自1983年...
七纬-全二册-附论语谶 内容简介 纬书盛行于两汉时期,其内容主要是依托经学,以纬配经,歪曲经学原义,附会人事吉凶,预言治乱兴废,颇多怪诞之谈。纬书中包含丰富的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为依据,以学术界先期研究的成果为基础,较为全面地论述和探讨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内涵、思想渊源及其理...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加措活佛的人生加持与开示 本书特色 本书是加措活佛的代表作品,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
捍卫人的价值 内容简介 我们像曾经宣告传播伤寒的虱子是革命的敌人一样,宣称猫咪和孔雀是革命的敌人。我们要同粗制滥造的画家和咖啡歌厅的诗人做斗争,像除杂草一样。’...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作者从藏传佛教中观派理论出发,对藏传大乘佛教作了系统的概括、梳理,并对《金刚经》、《般若心经》这两部
(经典与解释)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 内容简介 莱辛以德语古典作家、戏剧批评家、美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的身份闻名汉语学界。在哲学思想史和神学思想史方面,莱辛是*早反省、...
李叔同集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为目前已发现的李叔同出家前之全部文字,截止时间为1918年出家前后。本书按文章、诗词、歌词、书信、译著五部分编排。每部之中作品按写作...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内容简介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阿弥陀”是梵语,译成中文就是“无量寿”,又叫“无量光”。什么是元量寿?“...
中国哲学前沿丛书-文化一耦 本书特色 当回首20世纪近百年来中国哲学的摸索和研究历程并前瞻和期望一种新的可能之际,中国哲学的一些研究者们开始自觉地寻找改变现状和...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早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是伯里克利的朋友
这是一部造就了存在主义及诠释学的西方现代哲学之书。胡塞尔是对当代大师级哲学家。有着广泛影响的“书斋里的思想家”。与苏格拉
让你受益匪浅的极简西方美学史 本书特色 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初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对于美的探索。古希腊人多以自然理念为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
鲁多夫•贝尔奈特(RudolfBernet,1946—),现任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教授及卢汶胡塞尔档案馆馆长(自1997年起)。国际著名现象学学
六祖坛经探秘:脚下光明 本书特色 以金刚心与金刚经相应,以智慧与光明相合,这是从未被揭示的,每个人都可行的光明之法。六祖坛经探秘:脚下光明 内容简介 脚下光明也...
道经图像研究 本书特色 国家“九八五”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项目。 道经图像研究 内容简...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本书特色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对宗教社会学初期的研究,韦伯在这本书中主张,宗教的影响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 内容简介 本书一反“西方的冲击”这一研究模式存在的偏颇,强调了中国文化传统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所具...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从《清代学术概论》初版以来,四分之三世纪过去了,它不仅仍能吸引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成为他们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而且在学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