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总结,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辨析与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礼仪植物及文学植物引进史均有涉及,可以说是作者近半个世纪研究成果的*为系统、*为集中的展现,可以满足读者对该主题的阅读需求。第二版借鉴、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新的研究成果,修订内容达一百余处,置换图片二十余幅。
★16开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全彩图文,装帧精美,印质上佳
★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学的科学家,本书是他多年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总结
★本书内容几乎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辨析与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礼仪植物及文学植物引进史……
★确切的说,本书是一部植物学读物,而不是文学读物,书中大量采用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全面系统地整理了文学领域里的各种植物
★中文和植物的宝典,简直是梦幻之书。——作家蔡珠儿书评
★2015年央视“中国好书”入围
★2015年度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中国出版协会年度中国30本好书,中华读书报年度好书
你相不相信植物会解决文学史上的公案?它们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红楼梦》前80回平均每回出现植物11种,后40回每回3.8种……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总结,内容几乎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辨析与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礼仪植物及文学植物引进史均有涉及,可以说是作者近半个世纪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
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学的科学家,他业余时间乐于沉浸在诗文歌赋,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将古文中的植物与现代植物学体系中的植物相比对,追根溯源,考订名目,分辨其中虚实,考评植物所在地的自然生态,还原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并找出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以科学印证文学,以文学丰富科学的维度。左手文学,右手科学,他在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摸索潜行,编枝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妙细致美好的中国古典场景。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面亲近古诗词,一面认识大千植物世界。
本书为第二版。第二版借鉴、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新研究成果,修订内容达一百余处,置换图片二十余幅。
草木这颗精灵
杜 非
(《 人民日报》 2015年6月2日)
从“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文学作品中出现植物的身影,早已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然而细究起来,作为生物学分支的植物学原为西学,有着严谨的科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体系;文学则以文字为载体,重在形象地反映现实,表现作家的心灵世界。二者似乎分属两个世界,一个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外部世界,一个出自我们的内心。无论日常抑或先贤,科学与人文、草木与文学的世界却从未泾渭分明。
潘富俊教授称得上用心有梦之人,大学后主攻植物科学,业余时间却沉浸在中国古典诗文歌赋中,将古文中的植物与现代植物学体系中的植物相比对,追根溯源,考订名目,分辨其中虚实;厘清文学作品的写实与想象,分门别类,以科学印证文学,以文学丰富科学的维度。做到这些,除了具备追根问底的科学精神,更需要体悟自然万物、人间情怀的细腻心思。在任台北植物园主任期间,他特意设置了“诗经植物”“成语植物”等专题植物展示区,使观者到植物园观赏植物有了丰富的人文内容。离开植物园至大学景观系任教后,他讲授植物与文学、台湾的植物文化等课程,在世界多地讲授植物与文学缘情体物的关联。
内地读者对潘富俊并不陌生,早在2003年初,其《诗经植物图鉴》出版即引发了业界和读者的浓厚兴趣,其后《楚辞植物图鉴》《唐诗植物图鉴》《成语植物图鉴》接踵而至,持续不断地提醒读者,不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就无法完全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美。此次商务印书馆推出的《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应该说是潘富俊多年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总结,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对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辨析与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等均有涉及,可以说是作者近半个世纪研究成果为系统、为集中的展现。
作为一名科学家,潘富俊的数据统计与运用令人惊叹。他发现,汉唐以后较具代表性的诗词总集中,除了《唐诗三百首》和《玉台新咏》,含有植物种类句子的诗词,占全书诗词总数的一半以上,可见植物在古诗词中的地位。关于《红楼梦》,作者统计出,前八十回每回出现植物种数多于后四十回。个四十回每回出现的植物种类平均为11.2种,第二个四十回平均每回出现10.7种,而第三个四十回平均每回的植物种数只有3.8种,不仅如此,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植物种数的分布就大不相同。所以,以作者对植物熟悉的程度,和植物意涵在文章内容的运用上,前八十回亦远胜于后四十回,他以此支持《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为不同作者所撰的观点。他还发现,大量的数据表明,文学作品的成就与作者对植物认知度、对植物隐喻的掌握度相关。清代诗人的传世别集中引述植物种类超过两百种者,多是文学成就高的名家。
作为一名古典文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作者对植物的理解并不限于纲目科属种的罗列分辨,生理性状的描摹,医药饮食的经世用处,植物在文学作品中“起兴”“借喻”的运用。对于植物所代表的典故意涵,作者亦有准确深入的理解,他认为历代文人大都对植物怀有感情,常常形之于诗,咏之以情,例如“枯杨”表达了惨凄的心境,“杨柳”散发着离别的忧伤,“采薇”原为田野间处处易见的野蔬,有了久远的历史故事与诗人的隐喻,遂用来颂扬忠贞不渝的节操……
季羡林先生曾讲,“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贡献,天是大自然,人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草木缘情》展现的中国古典文学中生机盎然、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和人文世界,以及古人崇尚自然、追求天趣、体恤万物的自然观,不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吗?
潘富俊,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博士,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讲授景观植物学、植物与文学、台湾的植物文化等课程。所学与植物相关,所爱与中国古典文学密不可分。田野工作与古典文学都是他的*。数年前,将台北植物园从研究用植物园成功转化为教学园及台北市民优质游憩点,让民众在林木花草中,悠哉吟咏古典诗文。著有《草木》、《诗经植物图鉴》、《楚辞植物图鉴》、《唐诗植物图鉴》、《成语植物图鉴》、《红楼梦植物图鉴》等。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学术文选 本书特色 《朱自清学术文选》收录了朱自清的19篇文学、文化研究类文章,包括《论雅俗共赏》《论百读不厌》《论逼真与如画——关于传统的对于...
楚辞 本书特色 《崇文国学经典文库:楚辞》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没有古代楚地的神话和巫术,楚辞艺术形式的某些重要特点可能就不复存在,但却不能而依此认定屈原是神巫和宗...
《一个APP的诞生2.0》内容简介: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个APP,成为我们通向网络世界的窗口。它的诞生流程,令不少对互联
苏更生:作家,现居北京,著有短篇小说集《猫可以作证》,散文集《亲爱的,去生活》,长篇小说《向着明亮那方》。
共和国大审判 内容简介 一赶赴北京l紧急通知2面对历史3**次开庭二王洪文、张春桥策动上海武装叛乱4对王洪文的法庭调查5张春桥——权力的梦想与破灭6姚文元与武装...
好久不见 本书特色 *温暖的生活述说,*直言不讳的问候。一路行走:异国、旅行、生活、情调、慢节奏……漫步时光:青春、旧时光、自由、爱、共鸣……命运的起承转合,人...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124:罗洛卷 本书特色 罗洛(1927~1998),原名罗泽浦,四川成都人。作为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版家,罗洛学识渊博学贯中西,一生笔耕不...
作品目录一九〇一年重订《徐霞客游记》目录及跋一九〇三年中国地质略论一九〇八年破恶声论一九一二年《越铎》出世辞军界痛言辛亥
张抗抗散文-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这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张抗抗散文-插图珍藏版 内容简介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
生活书店知味系列四月春膳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闲雅有趣的饮馔小札。作者查阅过大量的笔记史料,辑录了上百条与饮食相关的诗文,在此基础上信笔成篇,谈春膳、品火锅、议厨...
北大日记从文学、哲学到信仰 本书特色书中详尽记录作者在北大中文系、哲学与宗教学学的学习、感悟、交流、碰幢与心得,兼容文学、哲学与宗教的沉思。本书从一个求知若渴的...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抒情诗词,一如殷周青铜礼器、宋元山水画幅,放在世界文艺史上,是完全不必自惭形秽的。它们将是全人类的珍宝。本书所选的每一首诗,...
《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网新浪潮》内容简介:2007年,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2009年,Android对整个智能手机系统市场进行了全新
绿皮火车 本书特色 本书是民谣诗人周云蓬2011年至2102年年初游记合集。无论是他的歌还是文字,都会给人一种“清淡去火、回味无穷”的感受。喜欢民谣的话应该听听...
《TensorFlow人脸识别实战》内容简介:使用深度学习进行人脸识别是近年来AI研究的热点之一。该书使用TensorFlow2.1作为深度学习的框
岁月如水流去:夏衍日记(精) 本书特色 夏衍日记分为九部分,虽然不完全,但基本包涵了他的人生重要的各个阶段的日记。《岁月如水流去》主要有“日本日记”“新加坡日记...
我在等风.也在等你 本书特色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个慢节奏的时代,爱情缓慢而悠长,像储存很久的老酒,入口留香。酿酒的人已经不在,喝酒的人...
普希金抒情诗选 本书特色 普希金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文学之父”。他在其并不太长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学...
《铁军团队》内容简介:马云曾公开评价,“阿里铁军”是阿里巴巴旗下勇猛彪悍、所向披靡的销售团队。在一个团队中,成员的性格、背
无题集:《随想录》第五集 内容简介 《随想录》第五集三十篇写成,我给这个集子起了一个名字:《无题》。三十篇“随想”篇篇有题目,收在一起我却称它们“无题”。其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