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中国文化体践者薛仁明先生力作★两岸名家林谷芳朱天文牛陇菲专文作序★此版为*新修订版,增加《仁者静》《挥别孔孟》《孔子的大过》三篇文章,原有《孔子九章》升级为《孔子十二章》★有人说,自梁漱溟作品后,《孔子随喜》是谈孔*好的书★有人说,南怀瑾《论语别裁》之后,总算又一本有意思的言孔之书了★读《孔子随喜》,跟随薛仁明先生与孔子素面相见,用另一种角度重新认识鲜活的孔子…
《孔子随喜》一书主要分两部分:上篇《孔子十二章》,以笃诚、优游之笔闲谈孔子,形象鲜明,生气灵动,活泼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下篇《论语随喜》,细绎孔门话语,灵犀一点,感而遂通,胜义纷呈,令人神旺,让读者可以看小说一般看《论语》。全书无意新解,却自有一派风光,吞吐开阖,气象宏阔,令人不禁发思古之幽情。
当当评论1.随喜,脸上的,心里的,态度的,姿势的。2.一身静气,湛然似水。绝佳之作。3.颠覆了以前孔子的形象,很不错的书,原来孔子可以如此解读,好书4.这么多讲孔子的,这书讲的真是妙不可言,真触到真相了5.要研究论语的,先看这本还有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吧,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极大裨益。绝不是学术化的考据之流。6.想要素面见着孔子,是需要去除文化记忆的,于我们而言,不容易。初次践行论语一百时的喜悦就是文化记忆时有时无的观照。或者,开豁且有反骨之人才能看见孔子的开豁和反骨。总之,提供了许多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新视角。文笔舒畅,适合朗声阅读。7.随便翻翻,发现应该是和孔子有关的随笔,基于论语的解读,比较浅显易懂,适合大众的读物。装帧也不错。8.听了作者讲座,才购买。学习一下!9.书很好,发货速度也是杠杠滴。真是太感谢当当,太感谢译者、编辑和销售服务人员了。10.同学看了之后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推荐我也买来看看,应该还不错11.本书主要分两部分:上篇《孔子十二章》,以笃诚、优游之笔闲谈孔子,形象鲜明,生气灵动,活泼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下篇《论语随喜》,细绎孔门话语,灵犀一点,感而遂通,胜义纷呈,令人神旺,让读者可以看小说一般看《论语》。全书无意新解,却自有一派风光,吞吐开阖,气象宏阔,令人不禁发思古之幽情。12.读过歌德的《西东合集》,也熟悉波斯和中国的文学。说歌德的《西东合集》,就是受了中国诗歌和以萨迪为代表的波斯诗歌创作出来的,这话真是太有道理了。13.台湾作家薛仁明先生的新作《孔子随喜》,实属难得一遇之好书,好在还原了孔子的本来面目,好在发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妙用,好在让这些都变得鲜活亲切起来。仿佛春雨过后,草木的新绿郁郁葱葱,这道中国文化之风景顿时历然在目。14.后来人评论宋明理学,或者激烈地批判它把儒学败坏为吃人的礼教,或者客观地分析它是如何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或者还为它说说好话,认为在其严苛的面孔之下有极为崇高的精神。然而,却鲜有人能道出“喜”这个字,才是宋明理学真正的盲点,它遮蔽人们的耳目几近千年,乃至今天的我们再难以认识和亲近中国文化内在的活力。15.孟子文章,气象岩岩,同意者读了,当然痛快,不同意者想反驳,其实也不太容易;但是,孟子如此批评法,总是不对劲;旁人看了不舒服,嘴巴说不赢他,但心里不服气。而孟子这种骂人的姿态,在宋儒以后,屡屡易见。像理学家就把前段骂杨朱的话,改个词,常常拿来辟佛老,其不假辞色,其义正辞严,完全不遑多让;直至后来大陆“文革”,乃至稍后的“愤青”,甚至今日两岸许多才高学富的道德君子,虽然他们未必就是儒者,但其骂人之腔调,其批评之决绝、之毫无余地、之少有爱悦,总还是让我想到了孟子。
薛仁明一九六八年生于台湾,系福建漳州长泰县山重村薛氏来台之第十二代。台大历史系、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毕业。年少时,曾长期困惑于安身立命之道,十八岁且因之休学半年。十九岁开始,有心于儒释道三家。1993年起,长居于花东池上乡下,直至2009年,才开始撰文讲学。目前于台北大学、北京辛庄师范开设有中国文化的长期课程,也在北京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恒南书院以及民间多处讲授《史记》与《论语》等短期课程,并曾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邀请,做过多场关于中国文化的讲座,因其与生命相激荡,与现实相对应,回响甚大。除讲课外,也经常于两岸报刊发表文章,关心的焦点,是文化之重建与生命之修行。文章长于从浅近之处,推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在礼崩乐坏的当下,总能以文化的角度切入,使人即使面对劫难,仍处处见到生机。尤其能够将中国文化中的人间兴味,在不知不觉中,给挑拨开来,霍地亮出一片宁静祥和的天地。已经出版的繁、简体著作,有《胡兰成?天地之始》、《孔子随喜》、《人间随喜》、《这世界原该天清地宁》、《其人如天——史记中的“汉”人》等书。
【泰】谛帕恭泰国当红鬼才漫画家、电台主持人、互联网创业新贵(泰国第一大社群网站EXTEEN.COM创办人暨执行长),他喜欢自嘲、擅长用讽刺又带点无厘头的插画抒发...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以一国一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民俗为视角,对中日两国深层的本质文化的异同作一剖析。协助国人,廓清笼罩在...
精彩摘录他会因为陈泊桥不喜欢他,心中难以克制地疼痛万分,或者因为太喜欢陈泊桥而辗转反侧,但好像还是直到此刻,章决才了解心
中国文化史论纲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史论纲》着重介绍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裂变、重整的,重点不仅在于从整体上说明中国古代文化是什么样的、对文化传...
科学翻译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共性研究揭示了翻译的共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基本策略、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科学翻译学 目录 序章一...
语言的风采 本书特色 《语言的风采》的作者汪惠迪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20多年,1984年10月任职于新加坡《联合早报》,先后从事编辑、新闻研究等工作,后任...
近年來國內最炙手可熱的繪本作家。1998年8月首度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1999年以《向左走‧向右走》、《聽幾米唱歌》和《月亮忘記了》三部作品,展現出驚人的創作力...
文化掂量 本书特色 王蒙是一位擅长演讲的大师,他演讲不用讲稿,普通话标准,语调抑扬顿挫、时疾时缓,掌控得当。他的演讲生动、幽默,透出修养和智慧,让人额手称庆、交...
东亚文化研究系列-中国人 日本人 韩国人 本书特色 《东亚文化研究系列: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中日韩比较文化学**人,金文学三国文化随笔。中国的“中心主义”、日...
自珍集-王世襄集 本书特色 《自珍集》是王世襄先生编纂的一册个人收藏品汇集,全称是《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书名寓“敝帚自珍”之意。全书分为古琴、铜炉、雕刻、...
《祖堂集》文献语言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文本整理、文献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偏旁改换、草书的楷化、偏旁易位等内容。《祖堂集》文献语言研究 目录 概述《祖...
钩沉新月-发现梁实秋及其他 本书特色 《遗落的明珠——新发现的雅舍佚文琐谈》;《梁实秋也写过小说》;《新发现的新月书店史料》;《研究鲁迅杂文艺术**人——粱实秋...
学术与传统-(全三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著名学者刘梦溪先生文化巨著,分上、中、下三卷,内容则厘为六分卷,共计百万言★ 本书是刘...
文化与日常生活 本书特色 《文化与日常生活》:如果每天的生活确实如此的平凡、琐碎,那么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为之浪费笔墨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因为日常生活包含的...
先秦六经与中国主体文化 本书特色 先秦“六经”的传承,有其道统的沿袭及师承的连贯性。溯其根源,应肇自文王及周公。拙作《论周文王的立国思想与西周礼乐制度——兼论文...
医疗与养生:健康的时尚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健康知识的三个现象、健康的时尚、西方健康责任的趋势、从医学图腾到身体图像、平衡与抵抗:西方医疗史的两种见解等...
现代汉语 本书特色 这本《现代汉语》由陆俭明主编,专为普通高校中文院系、外语院系、新闻传媒院系以及对外汉语院系各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所编写,编写原则有三:**...
中国旧书局 本书特色 《中国旧书局》以清末之1949年间上海书林的旧书局为关注点,历数上海书林曾辉煌一时的五十多家旧书局的兴衰史,为读者展现了在那个激烈动荡的变...
读库1204 本书特色 《读库1204》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由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张立宪主编。其编辑方针是“摆事实不讲道理”;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
中国经典十种 本书特色 很早很早的古时候,看着筮草占卜,有人楞是从中琢磨出了“理儿”来。这“理儿”很大,阴上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