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義務,我們有服從還是反抗的自由嗎?面對抉擇,我的行動準則是什麼?
服從道德是否意味著我們將失去自由?但人若沒有自由意志,仍需負擔道德上的責任嗎?
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價值嗎?不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人性嗎?
當你面對左右為難的處境──
你需要道德哲學,讓你冷靜理性進行辯證,發展出一致的價值和判斷標準。
當你陷入左右攻防的理論胡同──
你需要道德哲學,把你拉回人類的真實處境,讓思想充滿人性的溫度。
人的真實生活充滿複雜的道德抉擇,更得不時面對艱難的處境:
從出門購物──可以購買對環境不友善的食物或商品嗎?該在壓榨員工的商場購物嗎?
職場倫理──老闆要求我欺騙廠商,作為員工我該照做嗎?為了把商品賣到集權國家,我可以做出多少退讓?
到生死交關的抉擇──懷了無能力照顧的寶寶,我可以墮胎嗎?國家對人民的生命可以干涉到哪個程度?
有些決定就在咫尺之內,但影響的卻是千里之外他者的福祉──我該喝下血汗咖啡、購買血汗手機嗎?
有些事情雖然發生在遙遠的他方,卻是人類普世關注的問題──他們該接納無家可歸的外國難民,還是先照顧國民利益?
事實上,處理道德困境不只有一種思考方式,也不只有一種判準。道德哲學在於對充滿情緒的人生經歷中,進行冷靜理性的辯證,以發展出一致的價值和判斷標準,讓人得以安身立命。道德哲學也在於進行形式上的辯論和攻防時,不時拉回自身和人類的真實處境中去同理,以免流於空洞、無法實踐的理論。
道德哲學還會觸及更深刻的形而上問題: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從何而來?道德的目的是幸福,但幸福若受制於機運,道德上的努力是否有意義?道德需思及動機或目的嗎?不考慮動機或目的的道德是更高尚還是更僵化?
道德哲學也與現實處境息息相關:道德若是群體共同約定的價值和規則,勢必為個人和群體的福祉而服務,也勢必產生權利和義務,那麼這些權利、義務和福祉在社會中該如何分配?
閱讀了歷代哲學家的意見,你會發現,人類面臨的道德處境一直沒有太多改變,變換的只是外在形式。你更會發現,道德哲學的思考,不會只是形式上的辯論,而是觸摸到人類最真實的困境,進行有溫度的反思。
【看歷代哲學家如何回應相同問題】
◆道德從何而來?
盧梭認為,道德來自直覺,是人類對於他人受苦的感受,這種同理心有益於物種和個體生存,因而能保證道德的普世性面向。巴斯卡認為,道德是透過教育與習慣,建立在習俗之上,在現實中,善惡的定義會隨著歷史演進。笛卡兒認為,道德規範人類行為的能力但也受時代演變所支配,因此每個人應該要說清楚,贊同某項道德的條件。
◆道德是相對的嗎?是否容許例外?
康德認為,道德若沒有普遍規則就失去意義,確實戮力於實踐,才能賦予道德原則價值。亞里斯多德認為,道德行為必須衡量其現實後果,這種審慎思考並做出最適判斷的能力就是德性。
◆沒有自由就沒有道德,但自由意志存在嗎?
阿奎那認為,自由意志必定存在,否則人就無需為自己的行動負責,道德規範和法律也不具備意義。尼采認為,自由意志是神學家為了懲罰和定罪虛構而出,讓行動者產生罪咎感。史賓諾莎則認為,自由是幻象,是人類對於理性無知的結果。沙特認為,人類不但是自由的,而且還是絕對的自由,無人能從中逃脫──我們是如此自由,以至於沒有不自由的自由。
◆國家是否應該對公民施行道德教化?
亞里斯多德認為,公民道德教育是國家的主要任務,因為教育是城邦團結與幸福的條件,目的在於傳播對集體福祉有益的共同價值。羅爾斯主張限制國家對個人的干預,透過公正的公共機構,公民便能發展出道德感並保有自由。
【道德哲學QA】
◆為什麼要學習道德哲學?
讓我們面對抉擇時,有能力理解為什麼要去做或是為什麼不去做。
◆道德哲學在談什麼?
道德是規範人們行動的普遍要求,道德哲學則在釐清這些要求的來源和準則。討論關於「對」「錯」和「善」「惡」的行動和意圖。
◆道德哲學有哪些主要傳統?
道德的懷疑論者:例如尼采,他認為道德是種疾病,是文明規訓人類的手段,目的是為了生存和宰制所進行的鬥爭。道德的絕對論者:例如康德,他認為道德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命令,人應該為了道德本身而非道德帶來的益處而行善,道德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道德的德性論者:例如亞里斯多德,他認為道德在於一個人慎思明辨做出最適判斷的能力,做出合乎中道的決斷,就是符合道德的行為。道德的效益主義者:例如彌爾,他認為行動結果的總體效益是道德的指標。
◆台灣需要道德哲學嗎?
台灣人遇到的困擾,不是道德太少,而是道德泛濫。我們自我馴化為討好他人的可愛動物,卻缺乏裡外一致的道德準則,也缺乏對現存禮教的批判和反省能力,更缺乏進行價值判斷的能力。
我們需要為自己設定價值、訂立規範,以獲得真正的自由。這正是台灣需要道德哲學的理由。
名人推薦
朱家安/《哲學哲學雞蛋糕》作者
沈清楷/輔仁大學助理教授、哲學星期五創辦人之一
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黃冠閔/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益中/《思辨》作者、熱血公民教師
羅惠珍/《哲學的力量》作者
作者簡介
侯貝(Blanche Robert)
主編,哲學教師
波瓦攸(Hervé Boillot)
上塞納省安東尼市立笛卡爾高中(Lycée Descartes d’Antony)哲學教師
馬崒威(Charles Mazouer)
布盧瓦省德瑟涅高中(Lycée Dessaignes)哲學教師
季亞莫(Patrice Guillamaud)
杜爾省笛卡兒高中(Lycée Descartes)哲學教師
拉榆荷(Matthieu Lahure)
格勒諾布爾省珊波黎庸高中(Lycée Champollion)與歐克雷高中(Lycée des Eaux Claires)哲學教師
拉赫(David Larre)
斯坦省育逖婁高中(Lycée Maurice Utrillo)哲學教師
勒篤(Aurélie Ledoux)
維爾農省杜梅奇爾高中(Ly...
(展开全部)
杰拉尔德•达雷尔(1925—1995)•对大自然饱含热情的顽童叔叔,动物们的可爱爸爸。•只读过一年小学,但拥有耶鲁、杜伦和肯特三所知名学府的荣誉博士学位。•因对...
杨宽(1914-2005),原上海市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60年转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70年始专...
张渊崧医案医话集 内容简介 吾六十有八,从医四十余载。有四个儿女,医术传给谁?夕阳之时不可能不考虑。然而,岐黄之术,非所有人都能学到手。一看天赋,二看悟性,三看...
作品目录引子“吃主儿”我们家玉爷和张奶奶什么人算“吃主儿”有钱看不见烧饼大给张奶奶“挑寿”最容易学会的是你最喜欢吃的菜做
益田米莉Miri Masuda 日本插画作家。1969年生于日本大阪府。漫画绘本的代表作有《小好》《不结婚,好吗?——小好的明天》,凭借对现实哀怨而细致入微的描...
林秋离,1960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台湾著名词作家,唱片人。现任孙逸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山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台湾高雄师范大学专技教授。海蝶音...
神判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法律习惯,它是在常规司法程序无法运用的情况下,适用于疑难案件的一种证明形式,包括火审、水审、抽签神判、圣餐神判、苦水神判、十字架神判、司法决...
本书撰稿人皆为英美最富盛名的博物馆及艺术研究机构的“掌舵人”,如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格、保罗•盖蒂博物馆荣誉馆长约翰•华尔士、芝加哥艺术学院院长詹姆斯•...
★保罗·策兰的“灵魂姐妹”,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犹太裔女诗人奈莉·萨克斯 诗作全面译介★以动人的感情力度,描述犹太民族世界性的悲剧【内容简介】奈莉·...
中医望诊一学就会 本书特色 王桂茂编著的《中医望诊一学就会\/中医入门随手查系列》通过整体望诊、头面望诊、手足望诊等几方面,详细阐述了人体表面征象与内脏病变之间...
"CrowdsandPower"isarevolutionaryworkinwhichEliasCanettifindsanewwayoflookingathu...
“恰恰是无力逃脱,才是家庭暴力的显著特征。”————他们为什么不逃走?语言暴力、电击殴打、社会隔绝、指使谋杀,摧毁受害者人格的恐怖深渊。北九州连环监禁杀人案发生...
虞云国,1948年生,浙江慈溪人。著名宋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和理事,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术带头人,著名文史...
史蒂芬·霍金 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30年,是众多奖项和荣誉的获得者,其中包括最近得到的总统自由奖章。他为大众撰写的著作包括经典的《时间简史》、论文集《霍金演...
在日本&台灣都引起話題的ROLAND‧男公關界的帝王,第一本著作!※中文版限定‧ROLAND復刻簽名!「我是為了什麼而誕生的呢?是為了被人需要、受世人矚目、讓世...
艾莉西亚•伊内兹•古兹曼在新墨西哥大学学习艺术史,并在罗切斯特大学获得视觉和文化研究博士学位。她的作品发表在《现代画家》《每日服务》《杂志》《后记》《风景》等。...
阅文集团著名作家,被誉为“网游文神级大师”,江湖人称“虫爹”。作品幽默诙谐,人物性格鲜明,拥有众多死忠粉,尤其在年轻一代中人气超高,深受追捧。代表作《全职高手》...
理查德·吕克(Richard Luecke)是哈佛商务指南系列丛书中本书和其他几本书的作者。吕克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Salem,Massachusetts)...
畅销书作家。
日本销量超1000万册的系列百科,小学馆镇社之宝,中文版初次引进。中科院学者审校,徐星推荐。约400种恐龙,700多幅复原图、场景图和化石照片,带你重回恐龙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