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義務,我們有服從還是反抗的自由嗎?面對抉擇,我的行動準則是什麼?
服從道德是否意味著我們將失去自由?但人若沒有自由意志,仍需負擔道德上的責任嗎?
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價值嗎?不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人性嗎?
當你面對左右為難的處境──
你需要道德哲學,讓你冷靜理性進行辯證,發展出一致的價值和判斷標準。
當你陷入左右攻防的理論胡同──
你需要道德哲學,把你拉回人類的真實處境,讓思想充滿人性的溫度。
人的真實生活充滿複雜的道德抉擇,更得不時面對艱難的處境:
從出門購物──可以購買對環境不友善的食物或商品嗎?該在壓榨員工的商場購物嗎?
職場倫理──老闆要求我欺騙廠商,作為員工我該照做嗎?為了把商品賣到集權國家,我可以做出多少退讓?
到生死交關的抉擇──懷了無能力照顧的寶寶,我可以墮胎嗎?國家對人民的生命可以干涉到哪個程度?
有些決定就在咫尺之內,但影響的卻是千里之外他者的福祉──我該喝下血汗咖啡、購買血汗手機嗎?
有些事情雖然發生在遙遠的他方,卻是人類普世關注的問題──他們該接納無家可歸的外國難民,還是先照顧國民利益?
事實上,處理道德困境不只有一種思考方式,也不只有一種判準。道德哲學在於對充滿情緒的人生經歷中,進行冷靜理性的辯證,以發展出一致的價值和判斷標準,讓人得以安身立命。道德哲學也在於進行形式上的辯論和攻防時,不時拉回自身和人類的真實處境中去同理,以免流於空洞、無法實踐的理論。
道德哲學還會觸及更深刻的形而上問題: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從何而來?道德的目的是幸福,但幸福若受制於機運,道德上的努力是否有意義?道德需思及動機或目的嗎?不考慮動機或目的的道德是更高尚還是更僵化?
道德哲學也與現實處境息息相關:道德若是群體共同約定的價值和規則,勢必為個人和群體的福祉而服務,也勢必產生權利和義務,那麼這些權利、義務和福祉在社會中該如何分配?
閱讀了歷代哲學家的意見,你會發現,人類面臨的道德處境一直沒有太多改變,變換的只是外在形式。你更會發現,道德哲學的思考,不會只是形式上的辯論,而是觸摸到人類最真實的困境,進行有溫度的反思。
【看歷代哲學家如何回應相同問題】
◆道德從何而來?
盧梭認為,道德來自直覺,是人類對於他人受苦的感受,這種同理心有益於物種和個體生存,因而能保證道德的普世性面向。巴斯卡認為,道德是透過教育與習慣,建立在習俗之上,在現實中,善惡的定義會隨著歷史演進。笛卡兒認為,道德規範人類行為的能力但也受時代演變所支配,因此每個人應該要說清楚,贊同某項道德的條件。
◆道德是相對的嗎?是否容許例外?
康德認為,道德若沒有普遍規則就失去意義,確實戮力於實踐,才能賦予道德原則價值。亞里斯多德認為,道德行為必須衡量其現實後果,這種審慎思考並做出最適判斷的能力就是德性。
◆沒有自由就沒有道德,但自由意志存在嗎?
阿奎那認為,自由意志必定存在,否則人就無需為自己的行動負責,道德規範和法律也不具備意義。尼采認為,自由意志是神學家為了懲罰和定罪虛構而出,讓行動者產生罪咎感。史賓諾莎則認為,自由是幻象,是人類對於理性無知的結果。沙特認為,人類不但是自由的,而且還是絕對的自由,無人能從中逃脫──我們是如此自由,以至於沒有不自由的自由。
◆國家是否應該對公民施行道德教化?
亞里斯多德認為,公民道德教育是國家的主要任務,因為教育是城邦團結與幸福的條件,目的在於傳播對集體福祉有益的共同價值。羅爾斯主張限制國家對個人的干預,透過公正的公共機構,公民便能發展出道德感並保有自由。
【道德哲學QA】
◆為什麼要學習道德哲學?
讓我們面對抉擇時,有能力理解為什麼要去做或是為什麼不去做。
◆道德哲學在談什麼?
道德是規範人們行動的普遍要求,道德哲學則在釐清這些要求的來源和準則。討論關於「對」「錯」和「善」「惡」的行動和意圖。
◆道德哲學有哪些主要傳統?
道德的懷疑論者:例如尼采,他認為道德是種疾病,是文明規訓人類的手段,目的是為了生存和宰制所進行的鬥爭。道德的絕對論者:例如康德,他認為道德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命令,人應該為了道德本身而非道德帶來的益處而行善,道德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道德的德性論者:例如亞里斯多德,他認為道德在於一個人慎思明辨做出最適判斷的能力,做出合乎中道的決斷,就是符合道德的行為。道德的效益主義者:例如彌爾,他認為行動結果的總體效益是道德的指標。
◆台灣需要道德哲學嗎?
台灣人遇到的困擾,不是道德太少,而是道德泛濫。我們自我馴化為討好他人的可愛動物,卻缺乏裡外一致的道德準則,也缺乏對現存禮教的批判和反省能力,更缺乏進行價值判斷的能力。
我們需要為自己設定價值、訂立規範,以獲得真正的自由。這正是台灣需要道德哲學的理由。
名人推薦
朱家安/《哲學哲學雞蛋糕》作者
沈清楷/輔仁大學助理教授、哲學星期五創辦人之一
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黃冠閔/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益中/《思辨》作者、熱血公民教師
羅惠珍/《哲學的力量》作者
作者簡介
侯貝(Blanche Robert)
主編,哲學教師
波瓦攸(Hervé Boillot)
上塞納省安東尼市立笛卡爾高中(Lycée Descartes d’Antony)哲學教師
馬崒威(Charles Mazouer)
布盧瓦省德瑟涅高中(Lycée Dessaignes)哲學教師
季亞莫(Patrice Guillamaud)
杜爾省笛卡兒高中(Lycée Descartes)哲學教師
拉榆荷(Matthieu Lahure)
格勒諾布爾省珊波黎庸高中(Lycée Champollion)與歐克雷高中(Lycée des Eaux Claires)哲學教師
拉赫(David Larre)
斯坦省育逖婁高中(Lycée Maurice Utrillo)哲學教師
勒篤(Aurélie Ledoux)
維爾農省杜梅奇爾高中(Ly...
(展开全部)
大卫·柯鲁克,1935年加入英国共产党。曾参加西班牙内战中的国际纵队英国旅作战。1940年在中国成都与生于成都的加拿大传教士之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硕士伊莎...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目录 序绪论例言初集四时六淫病案**卷风淫病案冒风夹惊案(儿科)冒风夹食案(内科)伤风案(内科)伤风兼恶阻案(妇科)中风案(内科)中风闭证案(...
《歌手秘籍》内容简介:唱歌,在今天已成为一种全民运动。很多人虽然没有学过声乐,但他们凭借自身的优越条件,却拥有极高的歌唱实
《天堂向左》是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得奖作家尹学芸的中篇小说集,收录《天堂向左》《天仙宫》《身后事》《与你有关或无关》四篇。《天堂向左》讲述了曾经年轻活泼、情怀梦想的...
理查德·费曼,1918年,费曼诞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1942年,从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美国设于新墨西哥州的罗沙拉摩斯(Los ...
内容简介《孔雀菩提》是青年作家焦典的首部小说集,由莫言作序,含11个似真似幻的云南雨林故事。城市与城市的缝隙里,是大片雨林。一脚踏进去,这里大象轻盈,鳄鱼慈悲,...
现代主义先驱的群英谱,入选《纽约时报书评》年度优秀读物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改变了人类智识世界的面貌一部现代思想发展史,精彩标示了现代主义的开端这是一段内容格外丰...
“这座大宅壮美无限,仁慈无边。”……皮拉内西住在大宅里。也许他一直都在那里。他日复一日地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大宅里的奇迹:无数大厅组成的迷宫,形态各异的雕像,楼梯...
出版十餘年,長銷不斷,翻譯成十幾種語言,療癒身心的經典之作!熊心,一位經過嚴格傳統訓練的印第安薩滿巫醫,以動人真摯的文字,述說印第安部族神秘、有趣且充滿靈性的生...
《1Q84 BOOK 1(4月-6月)》是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代表作《1Q84》系列的开篇之作。在东京,年轻女子青豆乔装打扮,杀死一个个滥施家庭暴力的男人;而天吾一...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国际认知神经科学界的著名人物,其中Gazzaniga教授是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曾经是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Roger W. Sperr...
《OpenGL ES 2.0游戏开发(上卷)基础技术和典型案例》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为17章,内容按照必知必会的基础知识、基于OpenGL ES 2.0
尼罗,民国题材大手,文风老辣,行文狠厉,故事人物性格鲜明而立体,尤其擅长刻画两面。本人嗜酒,直爽冷幽默。故事多围绕主人公的一生展开,描写其不同时期的情感经历。万...
曹庭栋(1699—1785),字楷人,号六圃,自号慈山居士。浙江嘉善人。少嗜学,工诗。曹庭栋一生以读书著书为乐。尝以《宋诗钞》漏略尚多, 因搜采遗佚,为《宋百家...
玛格丽特·杜拉斯(10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四岁丧父,童年的...
“这本书美丽、富有内涵;充满灵感,又能学以致用。如果你能根据本书的指导来实践,你必定能制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幻灯片。你甚至可以用演说来改变世界。Nancy将引领你...
破除估值迷信与舆论误区,直击A股政策市本质。价值投资与技术分析之外,另一个的颠覆性套利黄金法则。抓住牛熊转换与个股趋势的暴利机会,捕捉跑赢大盘10倍的牛股。20...
韩寒,1982.9.23出生于上海金山。作家,赛车手。1998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其文笔老练,语言犀利。 1999年三月韩寒开始写作小说...
白鹭成双,人气古风小说作者,擅长书写细腻的感情,文风幽默,有大团圆结局强迫症。已出版作品:《春日宴》系列、《良辰未迟》系列、《风月不相关》《桃花折江山》等。微博...
【编辑推荐】在世俗王权被推翻之后,谁来占据原本至高无上的君主腾出的位子?现代民主政治中存在着很多“马基雅维利时刻”,如选举过程中的政党提名、竞选中的宣传造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