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是儒家的代表性经典,《大学中庸译解》重在体悟元典、分析元典的文化内涵,提倡《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并为“中庸之道”正本清源。本书中的原文均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条理清晰、文辞简约;译文部分,准确精练,可读性强;解析部分,简要精当,字字珠玑,蕴涵着丰富的传统价值观表述,可以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和滋养。书后收有五篇附录,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大学》和《中庸》,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和《中庸》是儒家经典中具系统性的两种理论著作。《大学》是“内圣”与“外王”高度统一的政治理论,也就是以“德治”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哲学;而《中庸》则是协调各种关系以创建和谐社会的人生学说,是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本书为张葆全译解的《大学中庸译解》。
目 录
大 学
经/3
传之首章,释明明德/8
传之二章,释新民/11
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14
传之四章,释本末/20
传之五章,释格物致知/22
传之六章,释诚意/26
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30
传之八章,释修身齐家/33
传之九章,释齐家治国/36
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42
中 庸
**章致中和,天地位而万物育/57
第二章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61
第三章中庸其至矣乎/63
第四章谁能食而知其味/65
第五章道之不行/67
第六章大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68
第七章择乎中庸,要能持守/70
第八章颜回拳拳服膺而弗失/72
第九章白刃可蹈,中庸难行/74
第十章子路问强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76
第十一章君子遵道而行,依乎中庸/79
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81
第十三章道不远人/84
第十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88
第十五章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92
第十六章诚之不可掩如此/94
第十七章大德者必受命/97
第十八章无忧者其惟文王乎/100
第十九章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104
第二十章哀公问政(从容中道,圣人也)/108
第二十一章诚则明,明则诚/120
第二十二章至诚可以与天地参/123
第二十三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化/125
第二十四章至诚之道,可以前知/127
第二十五章君子诚之为贵/129
第二十六章至诚无息/131
第二十七章君子极高明而道中庸/135
第二十八章勿自用自专/138
第二十九章王天下有三重/141
第三十章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145
第三十一章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147
第三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150
第三十三章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152
附 录
白鹿洞书院揭示朱熹/158
朱子家训朱熹/164
教条示龙场诸生王守仁/168
大学问王守仁/177
中庸三义张葆全/202
后 记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使学者彰显光明的德性,在于使学者弃旧图新,在于使学者努力追求并*终达到*完善的道德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道德境界然后才能有坚定的志向,志向坚定然后才能镇静不躁,镇静不躁然后才能内心安宁,内心安宁然后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 每种事物都有本有末,每件事情都有始有终。明白了这本末终始(孰重孰轻孰先孰后)的道理(知道做事情的轻重缓急),就大体把握住大学的宗旨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显光明德性从而平治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好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好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好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接触和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接触和研究之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之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之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之后才能修养好自己的品性,自己的品性修养好之后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整治好自己的家庭之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之后才能去治理天下使天下太平。 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品性为根本。如果这个根本被搞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如果应看重的反而看轻,而应看轻的反而看重(不明本末终始、不分轻重缓急),却想做好事情,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解析】 这是《大学》的首章,朱熹认为是“经”,“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以下十章,则是释“经”之“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本章开篇即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说:“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这就是说,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尚光明的道德,并且不断革故鼎新,使人格精神日臻完善。 英国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1852年任大学校长时,作了一系列演讲,后来结集为《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此书成为举世公认的大学教育经典。纽曼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与功利性的“专业成才”相比,培养健全人格的“精神成人”更为重要,旨在“精神成人”的“博雅教育”应在大学教育中占首位。 《大学》的“三纲领”,其实质正是为了使学者完善人格,“精神成人”。 围绕着“三纲领”,接下来,是指示学者应走的路,这是一条具体明确的路线: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说:“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 在这“八条目”中,“修身”为本,“修身”是*主要的条目,就好像一棵树,“修身”是它的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为了“修身”,是“培本”的功夫,好像水分和肥料,都是为了使根正苗壮。而“修身”,则是为今后成人成才茁壮成长奠定基础。因为只有在“修身”这个根基之上,才能进一步“齐家”(好像在根基上长成了粗壮的树干),才能进一步“治国”,“平天下”(好像大树长满了枝叶,绽开了鲜花),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所以,在大学求学,“修身”是根本,切不可本末倒置,更不可舍本逐末。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既是大学教育的纲领,也是学者修身的纲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三纲领,八条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的思想体系,千百年来,一直是许多人,许多知识分子,甚至许多平民百姓的执着追求,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他们崇高的精神信仰。在“三纲领”、“八条目”熏陶之下,许多读书人都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国家的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将“以天下为己任”(使天下国家太平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记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张葆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曾任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1984—1993)、校长(1993—1997),2002年退休。现受聘为广西师范大学国学堂专家委员会主任,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首席教授,漓江学院终身教授,广西老教授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广西儒学学会名誉会长,桂林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国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或主编)《诗话和词话》、《历代诗话选注》、《宋代诗话选释》、《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新编今注今译昭明文选》、《玉台新咏译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先秦诸子散文赏析》、《论语通译》、《老子道德经译解》等著作多部。
实践理性批判 本书特色 被认为集启蒙运动的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康德的学问,尤其是后期批判哲学向以文句艰深、思想深邃著称,因而移译成中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相当长的时...
中国现代哲学通论(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后,哲学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书把从1919年到1949年的中国哲学史看...
唐代净土祖师全集 本书特色 《唐代净土祖师全集(精)》由善导、法照、少康所著,本书为唐代净土宗代表性大师的理论作品合集,包括了善导的《观经四帖疏》、《观念法门》...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内容简介《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着眼点仍在于中国文化的形成演进,而集中阐述“从宗教到哲学”的过渡历程。作者自己讲,这本来是...
我读周易 目录 序导论:《周易》是部什么书和怎样解读《周易》《周易》六十四卦解说一、乾卦——论君子的隐潜和显露之道二、坤卦——论行事要有前瞻性三、屯卦——论不可...
刘蕙孙《周易》讲义 目录 引言凡例六十四卦曲成说乾说坤说屯说蒙说需说讼师比小畜履泰否说同人大有谦豫随盅临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说习坎离咸恒逐大壮晋明夷家人...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 节选 《亚里士多德全集(8)》收入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三种和论文《论善与恶》一篇。这三种伦理学中除《优台谟伦理学》很显然是由一位名为优台谟...
哲学概论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内容丰富,文字流畅,深入浅出且兼顾当代哲学研究发展趋势与社会脉动的著作。全书的篇章除了**章介绍何谓哲学外,其它各章囊括了认识论,形...
孟子译注 本书特色 孟子名轲,表字无传,战国时邹国人。孟轲是鲁国贵族之后,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全2册) 本书特色 《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套装上下册)》:人文译丛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全2册) 节选 《在历史...
《大学》是儒家经典,也是四书之一,全书以人为中心,旨在提高人的修养,造就高尚的人格,成就人的德行功业。本书对《大学》注析
明清之际,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在来华过程中出版了大量的中文著作。这些著作涉及到宗教神学、教育学、伦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
社科经典轻松读:《美学》导读 本书特色 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别怕,《<美学>导读》是一读就懂的经典。有统计表明: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为人...
选择论 内容简介 无论是从人类的生存意义上说,还是从人类交往意义上说,或者是从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意义上说,都无法摆脱自我选择。自然的演化,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柳宗元儒学思想研究-兼论中晚唐儒学复兴 本书特色本书围绕中晚唐儒学所面临的*大困境:“末学驰骋,儒道不举”,儒学如何在争鸣中寻找独尊的出路这一时代课题展开,全面...
庄子精解-插图本 内容简介 读《庄子》,将有助于我们舒解生活压力,保持精神的宁静,以追求一种真实而自由的人生。因为庄子是推崇率性与真诚的;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回...
你的第1本思维导图操作书-(全二册)-(职场套装版) 本书特色 一张图可以让你的考试得90分以上;可以考取艰难的执照;可以重建一家公司;重建一个城市&helli...
圣经故事(精) 本书特色 圣经是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长期以来,西方社会中的政治体制、文学创作,乃至风俗习惯无不受其影响。本书以浅显的故事形式和优美的文笔向读者描...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本书特色 生命“原在呼吸之间”,而人们苦苦探求的禅则羚羊挂角,无处找寻,二者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关联?南怀瑾先生从儒、释、道出发,结合现代生命...
《超越生命的选择》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