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绪论、先秦创史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四大部分32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本书是**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阐述了从孔子到王阳明28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
全书分绪论、先秦创史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四大部分32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本书是*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阐述了从孔子到王阳明28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
伦理学与修身书之别修身书,示人以实行道德之规范者也。民族之道德,本于其特具之性质、固有之条教,而成为习惯。虽有时亦为新学殊俗所转移,而非得主持风化者之承认,或多数人之信用,则不能骤入于修身书之中,此修身书之范围也。伦理学则不然,以研究学理为的。各民族之特性及条教,皆为研究之资料,参伍而贯通之,以归纳于*高之观念,乃复由是而演绎之,以为种种之科条。其于一时之利害,多数人之向背,皆不必顾。盖伦理学者,知识之径途;而修身书者,则行为之标准也。持修身书之见解以治伦理学,常足为学识进步之障碍。故不可不区别之。伦理学史与伦理学根本观念之别伦理学以伦理之科条为纲,伦理学史以伦理学家之派别为叙。其体例之不同,不待言矣。而其根本观念,亦有主观、客观之别。伦理学者,主观也,所以发明一家之主义者也。各家学说,有与其主义不合者,或驳诘之,或弃置之。伦理学史者,客观也。在抉发各家学说之要点,而推暨其源流,证明其迭相乘除之迹象。各家学说,与作者主义有违合之点,虽可参以评判,而不可以意取去,漂没(原意为冲没,更深一层含义指克扣——编者注)其真相。此则伦理学史根本观念之异于伦理学者也。我国之伦理学我国以儒家为伦理学之大宗。而儒家,则一切精神界科学,悉以伦理为范围。哲学、心理学,本与伦理有密切之关系。我国学者仅以是为伦理学之前提。其他曰为政以德,曰孝治天下,是政治学范围于伦理也;曰国民修其孝弟忠信,可使制梃以挞坚甲利兵,是军学范围于伦理也;攻击异教,恒以无父无君为词,是宗教学范围于伦理也;评定诗古文辞,恒以载道述德眷怀君父为优点,是美学亦范围于伦理也。我国伦理学之范围,其广如此,则伦理学宜若为我国唯一发达之学术矣。然以范围太广,而我国伦理学者之著述,多杂糅他科学说。其尤甚者为哲学及政治学。欲得一纯粹伦理学之著作,殆不可得。此为述伦理学史者之**畏途矣。我国伦理学说之沿革我国伦理学说,发轫于周季。其时儒墨道法,众家并兴。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家言始为我国唯一之伦理学。魏晋以还,佛教输入,哲学界颇受其影响,而不足以震撼伦理学。近二十年间,斯宾塞尔之进化功利论,卢骚之天赋人权论,尼采之主人道德论,输入我国学界。青年社会,以新奇之嗜好欢迎之,颇若有新旧学说互相冲突之状态。然此等学说,不特深研而发挥之者尚无其人,即斯、卢诸氏之著作,亦尚未有完全移译者。所谓新旧冲突云云,仅为伦理界至小之变象,而于伦理学说无与也。我国之伦理学史我国既未有纯粹之伦理学,因而无纯粹之伦理学史。各史所载之儒林传道学传,及孤行之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皆哲学史,而非伦理学史也。日本木村鹰太郎氏,述东洋伦理学史(其全书名《东西洋伦理学史》,兹仅就其东洋一部分言之),始以西洋学术史之规则,整理吾国伦理学说,创通大义,甚裨学子。而其间颇有依据伪书之失,其批评亦间失之武断。其后又有久保得二氏,述东洋伦理史要,则考证较详,评断较慎。而其间尚有蹈木村氏之覆辙者。木村氏之言曰:“西洋伦理学史,西洋学者名著甚多,因而为之,其事不难;东洋伦理学史,则昔所未有。若博读东洋学说而未谂西洋哲学科学之律贯,或仅治西洋伦理学而未通东方学派者,皆不足以胜创始之任。”谅哉言也。鄙人于东西伦理学,所涉均浅,而勉承兹乏,则以木村、久保二氏之作为本。而于所不安,则以记忆所及,参考所得,删补而订正之。正恐疏略谬误,所在多有。幸读者注意焉。……
蔡元培,代表作品《蔡元培自述》、《中国伦理学史》等。王国维代表作《人间词话》、《曲录》、等。高语罕,出版《白话书信》,晚年著《九死一生》。
孝经 本书特色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肯定了“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并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这种“孝亲尊师”的积极思想值得人们学习...
本书全面系统、广泛深入地探讨了史前或原始文化中的各种宗教、已经消亡但在西方留下痕迹的古代宗教,还有印度教、耆那教、佛教、
宗教哲学讲演录-黑格尔著作集-第17卷-II 本书特色《宗教哲学讲演录》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宗教哲学的对象就是在宗教表象背后运动发展的精神和概念。这种精神...
中世纪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针对国内外哲学史界“鄙视”和“敌视”中世纪哲学的理论倾向,本书从哲学乃“对时代精神的实质的思维”以及全部哲学史乃一“有必然性的、有次序...
《道德经注释》是清代著名的道教内丹学家黄元吉所作,黄元吉以精深的学养透彻阐发道的全体大用,将内圣外王之学和千古口口相传的
西方哲学相关图书作者简介 黎鸣黎鸣,哲学家。1944年出生,江西省南昌人,现居北京。1981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一直从
先秦儒家的公私之辨 本书特色 《先秦儒家的公私之辨》结构正是围绕上述内容的逻辑展开:**章介绍先秦儒家“公私有机论”的思想来源,第二章分析证成“公私有机论”的理...
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历史轨迹-以科学统一为研究视角 内容简介 科学主义既是一种理智现象,又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作为哲学信条的科学主义和作为社会思潮的科学主义,在...
蓬莱神话-神山.海洋与洲岛的神圣叙事 本书特色 《蓬莱神话--神山海洋与洲岛的神圣叙事》由高莉芬所著,本书采用比较神话学的方法,汇整相关文献并审视了解前贤的研究...
唐顺之-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唐顺之(1507~1560),江苏武进人,博学多识,对历史、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及乐律皆有研究。他是明中叶著名的散文大家,其...
朴素的民本情结-捍卫论语 本书特色 《捍卫论语3——朴素的民本情结》主要是围绕《论语》中的《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等展开。紧紧围绕原文要义,站在...
令具威德怀爱本尊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系统的分门别类介绍,使读者对密教的真相特别是其怀爱法门能够一目了然。主要介绍的是其中的怀爱法门,在密教中怀爱法门分成四类修法...
《巴比伦塔木德》还原了《圣经》记载中简化了的残酷,勒维纳斯在阐释《索他》篇时,深入地探讨了作为犹太思想意识在历史长河中“
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了以每个时代主要思潮为经,以人物或著作为纬的写法。本书首先确立了中华民族古史的价值与意义,表达了他的古史观及文化观,超...
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译从·人文科学的逻辑 内容简介 《人文科学的逻辑》介绍:自基督教世界的二元论(个体与普遍、有限与无限、人类与上帝之间的绝对对立)打破了古希腊...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国学大师胡适学术研究的代表作,为其在近代中国学术界开宗立派奠定了坚定的基石。该书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
环境篇-稻盛和夫的关怀-如何构筑新的地球文明 本书特色 ●地球文明的危机;●如果不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人类将无法看到明天的太阳!●利己、自私而不讲道德的西方现代...
圣经故事(插图本) 内容简介 《圣经》从开始写作,到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西方国家大都信奉天主教或新教,《圣经》几乎是家家都有,人人都读的书,而且代代相传...
西美尔文集:哲学的主要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认为,哲学史叙述的是思维结果中的那些*终和*尖端的部分,它们在逻辑上封闭的结构与创作过程的思想潮流相距甚远。鉴于这...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存世的第一部古典目录要籍,同时也是步入古代文化遗产宝库的重要阶梯。清代学者甚至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