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战争》这本突破性的著作详实地再现了斯大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至去世时的领袖作用。杰弗里·罗伯茨利用来自俄国档案的新材料,挑战了通常对于斯大林的许多看法:他作为领导者的品质、他与自己将领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伟大的世界领袖的关系、他的对外政策以及他在挑起冷战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斯大林的战争》本书观点
①斯大林是个作用很大也非常成功的战争领袖;
②丘吉尔、希特勒、墨索里尼和罗斯福,他们作为军事领袖都是可以替代的,唯独斯大林不可以;
③斯大林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也曾努力重新缓和与西方的关系;
④“去斯大林化”的过程在斯大林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了。
……
*伟大的战争领袖、一个更愿意和平而不是冷战的人、一个主持了战后国内改革的政治家,这样的斯大林不会适合每个人的口味。对有些人来说,唯一可以接受的斯大林的形象是邪恶的独裁者,他带给世界的只有苦难。这个作为魔鬼而非神明的独裁者,正是斯大林崇拜的镜像(mirrorimage)。对斯大林做这样的描绘,其实是执拗地夸大了他作为政治领袖的能力。当然,斯大林是个老练的政治家、才智出众的理论家和一流的管理者。而且,他还是个很有魅力的人,能够对所有与之亲密接触的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斯大林不是超人,他也有判断失误看走眼的时候,也会被自己的武断所误导。他并不总是清楚他想要什么,或者他想让事态如何发展。他遇事审慎,但也常常听凭自己的奇思异想;他所做的决定常常与自身的*大利益背道而驰。本书要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把斯大林当作一个常人。这就既不能脱离他所处其中的那个乱世,也不能低估他的许多行为的重大影响或恶劣性质。但我要强调的是,斯大林要比崇拜他的人或者谴责他的人所想象的更为寻常,他的影响因而也越发非同一般。把斯大林理解为常人,这样做有一种危险,会让他的许多罪行显得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并没有那样的意思,而且对于斯大林和他的政权进行的谋杀活动,我已经提供了尽可能详细的细节。只是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要一一列举斯大林的种种罪行,而是要更深入地理解斯大林。就像我的同事马克·哈里森(Mark Harrison)说过的那样,我们可以着手该项任务而不用担心道义上的风险,而且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之后,我们甚至可以更多地谴责斯大林,如果我们想做的话。不过,对我来说,斯大林统治这一课讲的并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偏执多疑、睚眦必报、嗜血成性的独裁者的道德故事,而是关于一种强大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故事,这种强大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所追求的是乌托邦的、极权主义的目标。斯大林是个理想主义者,他为了推行自己的意志和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惜使用任何暴力。在与希特勒的大搏斗中,他的手段让人难以接受,但又是有效的;而且如果要取得胜利,也许就非得那样做不可。同样,斯大林的野心也是有限的:他既是一个空想家,也是一个讲究实际和实用的人,一个准备妥协、适应和改变的领导者——只要这样做不威胁到苏维埃体制或他自己的权力。
正如斯大林的*主要的传记作者之一罗伯特·麦克尼尔(Robert H. McNeal)所说的那样:“想要为斯大林恢复名誉”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杀害、拷打、监禁、迫害了许多人,已经形成的这种印象并没有错。但是,把他那个时代的所有罪行和苦难都归罪于他一个人,或者是把他简单地想象成一个魔鬼和精神病患者,那是不可能理解这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的”。本书的目的不是要为斯大林恢复名誉,而是要用一种不同的、非常规的方式去看待他。
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有许多个斯大林:专制君主和外交家、军人和国务活动家、理性的官僚和偏执多疑的政客。把他们叠加起来,就成了一个极有才干的独裁者的复杂而矛盾的画像——这位独裁者建立并控制的体制,强大到足以挺过总体战的终极考验。斯大林体制从长期来看是失败的,但我们不应当因此就对它的长处视而不见,更不能对它在赢得对希特勒的战争方面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视而不见。我们应该记住苏联在保持战后的长期和平中的作用,而不是吹嘘西方在冷战中的胜利。
“杰弗里·罗伯茨对作为战时独裁者和战后大元帅的斯大林作了有力的辩护,但也对斯大林及其追随者作了我们有过的好的描述之一。”
——理查德·奥弗里,《文学评论》(英国)
“这本书对苏联独裁者作了惊人的辩护……它会引发热烈的争论,是任何对斯大林及其时代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书。”
——《BBC历史杂志》
“这是对成为全世界领袖时的苏联独裁者的极为出色的修正论分析。”
——凯文·迈尔斯,《爱尔兰独立报》
杰弗里.罗伯茨(Geoffrey Roberts),科克大学(UCC)历史学教授,皇家历史学会研究员,在其学术生涯中获得过许多奖项,包括福尔布莱特哈佛奖学金和爱尔兰政府高级研究基金。他经常为英国、爱尔兰和美国的报纸及通俗历史刊物撰稿,并且是许多电视和电台纪实节目的顾问。在他先前的著作中,《邪恶同盟:斯大林与希特勒的条约》(1989)、《苏维埃联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1995)、《斯大林格勒的胜利:一场改变历史的战役》(2002),以及《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都获得了一致好评。
译者简介
李晓江,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爱书。教书、读书之余,亦以译书为乐。代表译著有《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等。
本书描述了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战争生涯。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建成的最大战列舰。它们的建成和
大敌当前,无畏无惧,果敢忠义,纵死无悔,重塑那段铁血岁月中属于中国军人的光荣与梦想!当国破家亡,当山河破碎,当强敌入侵,
《远山恋人》内容简介: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扰乱了医生本·佩恩与专栏作家阿什莉·诺克斯的出行计划。原本一次出于好意的搭乘私
《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报告(2012)》内容简介: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反
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 内容简介 《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的出版,是贯彻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体现,为全省党员干部党史知识普及教育提供了一本简明、生...
我们台湾这些年2(1977年至今)-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 本书特色 ◆讲述30年来台湾民主化进程的大事件和小八卦◆60年来**本,让13亿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 本书特色 该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分...
国际关系史.第十二卷(1990-1999)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发表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
纵议院之世界趋势 本书特色 2013年,凤凰网博报为拥有家国情怀,关心时事热点的主流人群,开设全新视频访谈节目“纵议院”。它以凤凰网博报为平台、凤凰网视频为依托...
华东解放战争纪实 本书特色华东解放战争纪实 内容简介 华东解放战场上,国共双方展开殊死博斗,人民解放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老百姓的独轮车推出了战争的胜利。...
丝路记忆 - 一带一路历史人物 / 环球人物杂志 编 本书特色 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
中东欧卷-曲折的历程 本书特色 中东欧国家转型是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本书是对这一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全新的研究。**,对国内外有关转型的研究进行较为详细的文献梳理,客...
二战风云 内容简介 当人类文明遭遇邪恶的利刃与枪炮,绿色的橄榄枝瞬间枯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狂人希特勒粉墨登场,他将德意志引入歧途。并...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 内容简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卷、第二卷出版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
美军M3/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1940-1945 本书特色 世界军事出版权威,全球军迷“作战手册”。新先锋系列,全面盘点经典武器。Osprey首次强势中文登陆,...
古兵,是中国历代军队在实战中使用的兵器和装备的总称。本书作者依据考古类型学和年代学的方法,分析古代兵器发展演变的序列,保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主要内容包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思想的门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 内容简介 本书选编的文章大体分为三类:**类是刘泽华教授治学历程的自述,旨在提示这样一个道理:学如聚沙积薪。成功的政治思想...
“巴巴罗萨”行动 本书特色 《“巴巴罗萨”行动》详细讲述了德国侵苏战争**周的历史:开篇首先对于(那次)国防军自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1941年的胜利作了全面回顾,...
1927-1949-暮府贪幕-南京国民政府腐败录 本书特色 陈阳凤、陈雪瑶、吴志华所著的《暮府贪幕——南京国民政府腐败录(1927-1949)》讲述蒋介石退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