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沙皇公主回忆录》是沙俄末代公主玛利亚·帕芙洛娃流亡美国期间亲笔撰述的回忆录,以一个皇室成员的身份描述了沙俄的晚景。日俄战争、1905年革命、俄国政治改革、*次世界大战、1917年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与作者的人生经历互相交织,读者从中能看到沙俄末期尖锐的内部矛盾以及落后的社会现实,从而破解罗曼诺夫王朝衰亡的密码。
1. 史学价值不可替代
本书的作者是玛利亚·帕芙洛娃公主。她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孙女、亚历山大三世的侄女、尼古拉二世的堂妹、保罗大公的女儿。她是沙皇俄国末期*重要历史事件日俄战争、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俄国政治改革、*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经历者和见证者。她亲笔撰述的回忆录,真实性不可替代,史学价值不可估量。
2.文学价值不可多得
帕芙洛娃公主从小接受了严格的贵族教育,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她的作品文笔清丽,叙事精彩,修辞运用娴熟,铺陈恰到好处,写景文采斐然,状物惟妙惟肖,言情感人肺腑……总之,能看到贵族文笔的洗练,读到公主内心的深情,体会末代俄国的凄凉……
3.全景插图精美绝伦
百幅精美功能性插图,无声地展现了沙皇俄国的晚景,令读者获得一种不是穿越胜似穿越的强烈审美体验。
帕芙洛娃公主的回忆录一出版,就洛阳纸贵,成为超级畅销书。俄语版、英语版、法语版和西班牙语版先后在美国和欧洲大陆热销。在很短时间内,生活拮据的帕芙洛娃公主进入了富裕阶层。随着回忆录的热销,帕芙洛娃公主成为美国名人,在全美进行巡回演讲。
我对我母亲亚历山德拉的印象是模糊的,因为在我一岁半的时候,她在生下我弟弟迪米特里后就去世了。母亲出身显贵,既是希腊的公主,国王乔治和王后奥尔加的掌上明珠,同时又一出生就成了俄罗斯女大公。
1889年,十八岁的母亲,与当时的俄国保罗大公—也就是我的父亲结婚。他们的婚后生活幸福美满,真可以说是天作之合,只可惜美好总是短暂易逝的。在婚后第三年,他们到伯父的郊外庄园—伊利斯科耶探望我的伯父谢尔盖大公时,已有七个月身孕的母亲突发了急病。
由于病发突然,请医生已经来不及了,只好找来村里年老的产婆照料。当医生终于赶到时,母亲已经昏迷不醒了。生下孩子后,母亲安安静静地躺了六天,第七天时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不幸的母亲当时只有二十一岁,整个家族都因母亲的早逝而悲痛,所有俄国人都为她哀悼。母亲的遗体离开那个小村庄时,当地的佃农聚集在一起,用双肩扛着她的棺木,一直送到十三公里外的火车站。送葬的路上铺满鲜花,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欢迎年轻新娘回家的游行。
母亲典雅贤淑,只要认识她的人都非常喜欢她。我曾经看到过母亲的照片:小巧精致的五官,柔和如婴儿的脸部线条,大大的略带忧伤的眼睛,整个人散发着一种特别迷人的气质。
我那刚出生的弟弟太瘦小、太虚弱了,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很快夭折,因母亲的病危而悲伤混乱的人们几乎把他忽视了。后来,我的英国老保姆告诉我说,在她进屋探望我的母亲时,她看到一个包在几条毛毯里的新生婴儿被随意地放在椅子上。直到母亲去世,人们才开始留意到迪米特里。
由于当时缺少婴儿恒温箱,人们便用棉絮把他包裹起来,然后放在一个放有热水袋的摇篮里,热水袋是专门用来加热和保暖的。医生给弟弟开具了药方,那是一种洗浴的药汤,谢尔盖伯父亲自为他洗
澡。就这样,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弟弟终于度过了*危险的阶段,活了下来。
我和弟弟又在伊利斯科耶住了几个月,直到人们认为弟弟已经强壮到可以承受长途跋涉的艰辛时,我们才被送回圣彼得堡的家里。在那里,我们的父亲正在等我们回来。
当然了,以上的这些事情都是别人告诉我的,因为当时我还小,不能记事。我能确切地回忆起的**件事,是发生在我四岁时的拍照事件。那天,为了拍照,摄影师把我放在一把黑色皮革的扶手椅上,我脚踩豹皮,头刚好和椅背齐平。当时的我穿了一件白色小连衣裙和一双饰有丝绒球的轻舞鞋,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连衣裙那硬挺的褶子摩擦我手臂的感觉和腰间丝绸带子的嘎吱声。
我们住在圣彼得堡涅瓦河上的一座宫殿里,这是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建筑,虽然看不出什么明确的建筑风格或者建筑时期,但各式各样的房屋互相勾连,环绕着足够宽敞的内廷。宫殿二楼正面的窗户正对着涅瓦河,河面风景一览无余。每到夏天,宽阔的河道上便塞满了船只。
二楼有一列房间作为育儿套间,我和弟弟还有保姆、侍从们便住在这里。育儿套间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固定的活动区域,并且与宫殿的其他部分是完全隔离开的。这里自成天地,完全由我们的保姆芙拉尔和她的助手利齐?格拉夫来支配。
……
玛利亚·帕芙洛娃(1890—1958),沙皇俄国末代公主。她的父亲是亚历山大二世之子保罗大公,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是她的堂兄。她经历了尼古拉二世登基、俄国政治改革、日俄战争、1905年俄国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是沙俄由衰落走向灭忙的见证人。后流亡国外,逝于德国。
卜磊,男,1977年2月出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言文学(翻译方向),现任职于宁夏医科大学外国语教学部。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研究和翻译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托尼莫里森女性主义文学解构》和《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谈政治词汇的翻译》等
简明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简明中国近代史》由陈振江著,全书共九章,具体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兴衰;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逐步加深...
独立战争拉开了美国革命的序幕,与此同时,美国国父们也开始了思想上的探索与交锋。如何防止政府权力的专断和扩张,保障人民的自
宋朝有个假皇帝 本书特色 大宋太宗赵光义是名副其实的皇帝,为何又说他是“假”皇帝呢?原来他为了证明自己继承兄长赵匡胤皇位的合法性,为了摆脱兄长辉煌形象笼罩下的阴...
《炉边谈话》内容简介: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他履任于危难之际,以其杰出的智慧带领美国民众走
涓埃编 本书特色 该书是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王曾瑜先生多年来对辽、宋、金时期历史研究的论文集,共计二十四篇,内容涉及...
《长安未远:唐代京畿的乡村社会》内容简介:中国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唐代,长安是全国的首都,东亚的政治中心,物质文明闪烁、外来文
拍案说故宫:解密明清两朝奇案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以案件为线索来描述故宫的著作,重点描述六百多年来紫禁城中发生的一起起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曲折离奇的疑案、悬案,...
《王选传》内容简介:方正人生,他完成了印刷史上从“铅与火”成为“光与电”的技术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他用一个科学
京杭大运河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调研结合的方法,基于作者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京杭大运河的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介绍。书中还贯穿着古人兴建大...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内容简介:走进《追风筝的人》背后“真实的阿富汗”,洞悉阿富汗辉煌的历史、混乱的当下,共
晚清民国,神州陆沉。国人意识中的“天下”,已经从九州、五湖、四海,变成张之洞的“亚欧”、袁世凯的“东西两洋,欧亚两洲”、
近代史资料(总142号)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他早年的求学经历、新闻记者生涯, 包括与张太雷的同窗之谊、在华英语新闻机构的状况等, 对于张太雷研究、新闻史研究均...
明通鉴(全八册) 内容简介 《明通鉴》是继《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后一部重要的古代编年体史书。该书继承了通鉴传统,同时体例有所创新,前编、后编保留了元末、南...
伟大的君王-中国历史大冒险-第一季 本书特色 系列介绍 你喜欢阅读历史故事吗?你崇拜那些英雄人物吗?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有机会回到过去,见证历史奇迹?在《中国历...
先秦那些人儿:煮酒论史 细数风流人物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五部分,通过一位位在历史天空中闪耀着星光的人物,演绎了先秦那样一段可以追忆...
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 内容简介 《〈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是一部文选学研究性论著,分为上下两篇,对隋代至清末所有关于《昭明文选》的研究性论著,历代对《文选》正文...
汉武帝和他的时代 本书特色 *说:“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汉武帝作...
中国历史研究法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
香岛沧桑录 本书特色 叶灵凤的文章有掌故的可读性,又有史学的可信性,二者兼得,是难得一见的佳作。叶灵凤看过的资料今日仍然可以重检;但叶灵凤笔下的香港,不少景象早...
《成长算法》内容简介:现如今让父母最头疼的三个问题: 战略难题:孩子未来该往哪个方向走? 战术难题:具体某个方向到底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