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是一部跨越哲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人类认知发展史。
作者用简洁优美而不乏幽默风趣的笔法,展现了从古希腊哲学家到牛顿、开普勒、爱因斯坦等众人是如何拓展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从宇宙的起源及其物理性质,到世界的物质构成及物质特性,从元素说、原子论到日心说、经典力学,再到相对论、量子力学,其范围大至太空小到量子世界,涵盖了奇点、弯曲空间、暗物质、多元宇宙等广泛主题。
在《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中。作者指出在人类的求知之旅中,哲学家的智慧胆识和卓尔不凡的想象力,科学家的惊人创造力、不懈努力和强大的实验能力,探索工具的逐渐改善,都不同程度地动摇了人类原有的知识根基,并重新定义了人类与未知世界的关系。
《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的主旨还在于阐明科学知识的边界。局限主要表现在探究工具和物质的本质上:宇宙边界的未知性、量子的不确定性等。但这些并没有阻止科学进步,反而使人类的求知尝试变得高尚、不可预测和充满惊喜。
媒体评论
格莱泽是位天才作家。
——《今日物理》
格莱泽天赋异禀,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故事。他所描绘的求知历史非常全面,从人类早期的迷信和神话,有条有理地延展到当代科学中的宇宙和物理问题。在描述过程中,他的笔触涉及从哲学到光学乃至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
——《科学》杂志(Science)
《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是一部人类用智慧来发现事物意义的历史。数百年来,哲学和科学探索所闪耀的光辉从未像现在这般显著。马塞洛·格莱泽使我们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骄傲与自豪。
——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奖章获得者玛里琳·罗宾森(Marilynne Robinson)
我们现在所知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祖先的想象所及——我们的无知程度也是如此。格莱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这一神奇的悖论描绘得栩栩如生。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
行文优雅,描述准确,一针见血。《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是一部描述人类探究其在宇宙中所处地位的宏篇巨著。从有关星体运动的古老智慧到时空起源的现代科学理论,格莱泽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是怎样努力去理解富饶而新奇的宇宙演变的。
——麻省理工学院量子力学专家塞斯·罗伊德(Seth Lloyd)
格莱泽书中所涉及内容之广——从认知能力和弯曲时空到量子力学、超弦理论以及多重宇宙——他用全面而易懂的叙述风格使得哲学和自然科学在书中相得益彰。
——《出版者周刊》星级书评
马塞洛·格莱泽用物理学家的知识、哲学家的智慧和诗人的语言来向我们阐明了人类关于宇宙的疑问。如果读完《求知简史》后你的观念和开卷之前无异,那就翻回第一页再读一遍。
——《谷歌总部的柏拉图》作者,麦克阿瑟奖获得者,里贝卡·戈德斯坦(Rebecca Goldstein)
格莱泽有关宇宙学和多重宇宙的讨论颇为引人入胜……《求知简史》深入探索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智力问题……这本书对于原子世界本质所形成的哲学问题提供了深入而透彻的指南。
——《华盛顿邮报》
探索永不停息,新事物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好奇和惊叹。正如格莱泽先生在此巨著中所证明的,倘若失去了这种好奇心和新奇感,那么科学研究将毫无意义可言。
——《华尔街时报》
格莱泽凭借对于“谦卑和盼望”的坚定信仰,以他周到的设想和敏感的布局写下此书,且不夹杂任何先入为主的自负感:当前时代的科学知识比前人更为完善和完美。
——《哥伦比亚电讯报》
本书既回顾了人类的进步,又对于我们在面对科技进步时所应作出的合适反应作了温馨提示,即我们不应像过去那样对于所取得的知识沾沾自喜,而应面对未知永葆谦卑之心,尤其对于那些可能永远无从知晓的谜团更要如此……《求知简史》是一部颇具启发性的大作。
——来自Brain Pickings网站
编辑推荐
我们人类,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有一种冲动,想要理解世界和看到我们在其中的位置。科学是对于我们求知欲的回应。而如今的人类求知,说到底,是在科学的框架内,寻求世界起源和结局的答案,寻求意义与目的的答案。
众所周知,2017年诺贝奖物理奖授予三位引力波探测计划的重要科学家。“引力波”的发现,标志着人类的求知史迎来了历史新起点,意味着我们将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知宇宙的方式,去了解我们未曾想象却真实存在的新事物。
在这样的时代与契机之下,阅读《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这样一部跨越哲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全景展现人类认识世界的伟大征程的作品,回望与反思人类的求知和认知史,意义重大。
能将深奥的宇宙学、物理学用易懂而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的作者少之又少,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的作者卡洛·罗韦利是个中翘楚,而《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的作者格莱泽是另一奇才。
“格莱泽是位天才作家。”美国著名物理科普杂志《今日物理》如此评价。这并非夸张的虚言,而是真实的赞叹。
《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的作者马塞洛·格莱泽并非平凡之辈。作为美国常春藤联盟达特茅斯学院知名的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马塞洛·格莱泽也是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与备受尊重的量子宇宙学家亚历山大•维兰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克等人是好朋友。马塞洛·格莱泽所著的5部科普佳作,在美国都是畅销书,曾被译成15种语言。《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是他的代表作。
《求知简史》首要的魅力和过人之处,在于马塞洛·格莱泽以坚实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站在哲学的高度上,用一种诗性的语言讲述人类求知史。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时,根本不会有丝毫的枯燥感和畏惧心理,反而觉得异常享受,并不时会心一笑。
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每次都被作者优美而略微幽默的语言所折服。不信,你看看以下这些来自书中的段落:
重复是令人愉悦的,如果自然拍鼓,我们或许也会随之打拍子。一个循环时间带给我们的是重生的承诺,并在人与宇宙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故世界在。
也多亏了多普勒,一些世俗小事也能勾起我们对宇宙浩渺博大的联想——每当你听到救护车呼啸而过的声音时,你可以想到数十亿个星系在苍穹之中呼啸而过的情景。
这是一种紧张的三角关系。只有在光子失去活力后,这种三角关系才以电子与质子之间的结合而告终。结果最简单的原子得以产生;剩下的光子则从痛苦的爱恨纠葛中解脱,从此在宇宙中无拘无束地四散漫游。
“云不是球形的,山不是锥形的,海岸线不是环形的,树干不是光滑的,光同样也不是以直线传播的。”人们发现最多的不是高于万物的单一秩序,而是有序和无序,对称和非对称,它们在我们描述自然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流向河里的水成为天空中的云彩,然后通过降雨云彩再次成为河流中的水;长成橡树的种子会在成熟的树上重现,最后会再次成为橡树;世界毁灭,然而从其废墟之中,新的世界又兴起了。
有关物体下落的实验是民主科学的,因为对所有物体都一视同仁。但当一片羽毛和一辆凯迪拉克都从十英尺高的地方坠落,其落地所需时间是不同的,原因是二者所受的空气阻力不同。
《求知简史》所涵盖的内容从人类早期的迷信和神话到当代科学中的宇宙和物理问题,他所涉及的话题是如此之广,但驾驭起来却如此轻车驾熟,足以彰显他深厚的科学功底和人文底蕴。
有赖于格莱泽的文笔,哲学家们(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等)一流的智慧胆识和卓尔不凡的想象力,科学家们(伽利略、牛顿、开普勒、爱因斯坦等)的惊人创造力、不懈努力和强大的实验能力才得以充分体现;而人类的求知历程也显得格外鲜活、饶有趣味、令人感叹又发人深思。
“格莱泽天赋异禀,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故事。”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科学》杂志(Science)对格莱泽的《求知简史》也同样不吝赞扬,而这个评价,揭示了格莱泽写作的另一大特点:深入浅出。
《求知简史》的深入浅出到了何种程度?坦率地说,即使是初中物理学得一塌糊涂的文科生也能看得懂,并被深深吸引。无论是相对论、时空弯曲、多普勒效应、宇宙膨胀理论,还是奇点、暗物质、暗能量、多元宇宙,或者量子力学、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海德堡不确定性原理、哥德尔证明等,格莱泽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从前对这些天文学、物理学知识一无所知的普通大众立即秒懂!(关键问题是,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尤为重要,因为这是我们了解世界的根基。)即使是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的理科生,也因为作者生动、深入的讲述而产生阅读兴趣,并从书中获得过往没有在教科书中获得的深度理解。
而《求知简史》的另一可贵之处,是它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而这正是国内科普书所缺乏的。《哥伦比亚电讯报》评价《求知简史》:“格莱泽凭借对于‘谦卑和盼望’的坚定信仰,以他周到的设想和敏感的布局写下此书,且不夹杂任何先入为主的自负感。”
格莱泽的“敬畏”和“谦卑”源于他对“科学的边界”的清醒认识:“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有个基本界限,不仅受限于探索自然的工具,而且受限于自然本身。‘自然喜欢把自己藏起来。’经历过无数磨难和成功后,我们发现在人类探索自然的这场躲猫猫游戏中,自然是不会输的,它让人看到的永远只是局部。”
在此基础上,格莱泽颠覆了传统的对于科学的目的的认识——科学的目的就是解决并最终理解未知。格莱泽却认为,科学不是所有奥秘的征服者,也不是获得绝对知识的虚幻目标。科学的目标在于凭借我们的能力最大程度弄清自然运行的方式。这一还原科学本来面目的思考方式使得科学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有力,也使得对知识的探求是开放式的追求,求知因而变成与未知之间永不间断的浪漫。
马塞洛·格莱泽(Marcelo Gleiser)
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美国常春藤联盟达特茅斯学院自然哲学阿普尔顿教席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著有5部科普佳作,被译成15种语言。《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是他的代表作。《宇宙中紧迫的现实》(Emergent Realities in the Cosmos)曾被评为2003年美国最佳科学写作作品,其他作品为《跳动的宇宙》(The Dancing Universe)、《先知与天文学家》(The Prophet and the Astronomer)以及《不完美的宇宙》(A Tear at the Edge of Creation)。
科学并未反映出上帝所赋予的真理,并不是由完美的柏拉图主义王国获出的发现所组成;科学反映出人类的不安与忧虑,反映出人类对秩序和控制力的渴望,反映出人类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敬畏之心。
——引自第301页
一封不詳的警告信,要白羅別碰任何一個聖誕節布丁,這所為何來?一具在西班牙衣櫃中發現的死屍,干白羅何事?一段偷聽到的謀殺計
周作人(1885-1967),中国散文家,翻译家。原名櫆寿,字启明,晚年改名遐寿,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五四运动时...
徐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紫砂文化学者。有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文学传记等著述十五种,四百余万字。重要作品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读者》《散文选刊》...
《崩盘》是关于全球化时代第一场世界性金融海啸的史诗,也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当代史。作为对20世纪历史有精深研究的杰出历史学家,亚当·图兹采用全球视角,详细叙述了20...
作品目录致辞绪论 人性是创意财富的源头一 整合感知 人性资源开掘之一:感觉的欢乐游戏1 味之素――株式会社鱼汤粉2 枕头――HO
Q桑(Q-rais)日本漫画家、动画导演。1985年生于栃木县,高中开始自学制作动画短片,毕业于东京造形大学设计系动画专业。2009年至2017年就职于东北新社...
长尾智子,日本知名料理研究家,曾从事食谱开发、餐饮服务多年。主要作为料理顾问、咖啡店、餐馆的餐具设计师、撰稿人、策展人,活跃在料理出版领域。
★30000+同学说:真希望我刚入职场时看过这本书!原来职场上所有的难题,都是沟通问题;那些叫你抓狂的局面,都有解决方案。★全面覆盖职场沟通场景,给你切实可行的...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接收改造国民党部队188万人,而国民党第六十军是唯一一支起义后被整军改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的部队。该书以纪实的笔法,通过大量...
2020年度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新浪好书推荐“2020年度推荐图书”全球超级畅销书《使女的故事》续作2019年布克奖得主,阿特伍德二度折桂全新角色演绎不同视角,首...
T.贝里·布雷泽尔顿 (1918-2018)波士顿儿童医院儿童发展中心创始人哈佛大学儿科学荣誉教授布朗大学儿科学与发展人类学教授布雷泽尔顿教授是世界儿科学和儿童...
约瑟夫·海勒1923年出生于纽约一个贫困的俄罗斯犹太人家庭,从小颇具语言天赋,爱好写作。从亚伯拉罕?林肯高中毕业后的一年中,做过铁匠学徒、信童与文员。这位声称“...
畅销日本30年,销量过百万的厨房百科烹饪术语、烹饪用具、食材挑选与调理、饮食安全与健康……有关吃的方方面面,用3000多幅手绘插画和1500个料理秘诀告诉你.....
编辑推荐:1.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获奖作品《另一个女孩》,中文版shou次引进2.献给另一个女孩、一个素未谋面的姐姐的镇魂曲,你虽然缺席,却一...
作品目录第一部分 家庭治疗的基本观点第一章 采用家庭关系框架第二章 家庭发展:连续性和变化性第三章 家庭功能中的性别、文化和
《神秘的快递家族1:生命,请签收》内容简介:少年夏一跳拥有蜘蛛侠般飞檐走壁的超能力,并且当上了神秘人白尼的快递员,在深夜递送
沈阳近代建筑史 本书特色 陈伯超、刘思铎、沈欣荣、哈静等所著的《沈阳近代建筑史(精)》打破了按照“进化论”模式通过时间断代探寻发展规律的方法,而是根据近代沈阳城...
他们曾使我空虚1基本上,当我空虚的时候,想要加倍空虚,我就读小说。在没有流行音乐安慰我们的时代,小说差不多是引导我脱离现实、耽于幻想的惟一东西,总能满足我精神上...
作品目录编选者序厄斯特罗特的英格夫人海尔格伦的海盗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罗斯莫庄海上夫人建筑师易卜生生平及创作年表· · ·
中医学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在总结数十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尽可能的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内容贯穿其中,旨在使西医学生学习并掌握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