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是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子午线译丛精选》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带有天才神秘性的哲学家日常生活的一面,以及他将生活与哲学融为一体的思考方式和人格魅力。《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子午线译丛精选》按谈话发生的地点分编为康乃尔、斯密斯学院和牛津三个部分,是研究维特根斯坦晚期思想与生活的一手珍贵资料。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言行录。“子午线译丛精选”阅读+手账系列。1、 20世纪的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具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在整个思想界具有极大的地位。2、 此次“子午线译丛精选”整体采用精装小32开的设计,能给读者带来更具现代性的阅读体验。3、 书中融入了当下颇受读者、文艺爱好者喜爱的手帐元素,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购买。4、 “子午线译丛精选”一套6册,建议成套推荐;同时,可以结合“子午线译丛”的其他各册共同推荐。5、 本书适合向思想类、文艺类书店推荐,也适合向高校及图书馆推荐。对于这位致力于将行动与哲学合为一体的哲学家来说,类似的言行录尤具特殊意义。由编者所撰写的引言也为读者提供了详尽的解读,是一部可读性和严谨性兼具的好书。除了本书,“子午线译丛精选” 还包括意大利当代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我,眼睛,声音》《阿比·瓦堡与无名之学》《巴特比,或论偶然》,米歇尔·福柯的《这不是一只烟斗》,乔姆斯基与福柯的《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高度的明晰,*深沉的理智活动,*敏锐和*热忱的心灵。就像奇迹!他的言词像闪电穿越迷雾般地贯穿了几乎所有的谈话。他的话语让我视若至宝,现在一如既往。重要的是,是他拿走了我因自身平庸而来的那种慵懒的舒适。没有任何人让我欠债如许,没有任何人让我谛听如斯,没有任何人让我害怕若此,没有任何人让我如此相形见绌。我没有目睹也没有听闻任何人能与他相提并论。维特根斯坦是我所知道的*接近先知的人。作为人他像一座高塔,高耸而独立,无所依傍。 ——鲍斯玛(O.K.Bouwsma)说真的,这是我读过的关于他的*好的东西。他回答问题的敏捷,他运用自如的类比和图像的广度,你都给出了绝佳的描绘。 ——托马斯·斯通博罗(Thomas Stonborough)
《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子午线译丛精选》:这些笔记的读者或许会问:究竟是什么,一如这些谈话所反映的那样,使得维特根斯坦让鲍斯玛印象如此深刻?《谈话录》涉及《哲学研究》基本论题的地方相对较少。只有一两次谈到语词的意义就是它的用法,甚至那个想法也只是一带而过。同样,读者也没有觉得维特根斯坦在向鲍斯玛阐发自己的哲学,或者试图向鲍斯玛传授他的真实意谓。因此,让鲍斯玛敬畏的并非某种新的哲学或教条。那是些不同的东西,是什么呢?《谈话录》从对维特根斯坦的描绘开始,那是鲍斯玛的**印象。鲍斯玛驱车赶到火车站去迎接从纽约抵达的维特根斯坦和马尔康姆。他谈及维特根斯坦的平易和友善。这看上去让鲍斯玛放松了许多,因为有太多关于维特根斯坦难以相处的报道。在**次讨论中,鲍斯玛发现“确乎有一种狂暴(intensity)和不耐烦,那足以吓着别人”。他继续评论说,他怀疑维特根斯坦是否能够愉快地容忍那些傻话和不智。接着,鲍斯玛没有躲避维特根斯坦的审视,因为他相信,把自己交托给维特根斯坦的严厉评判,从中可以获益良多。正是维特根斯坦的狂暴和严苛的判断支配了*初的这些印象,并贯穿整个《谈话录》。维特根斯坦始终在思索,是艰苦卓绝的思索,哪怕针对的是细小之物。鲍斯玛评说他是一个很好的散步者,他回应说自己全然不是。并非特意要使问题变得困难,他毋宁只是很认真地对待鲍斯玛的问题,即便是很小的问题。当鲍斯玛夫妇被邀请到马尔康姆家喝茶时,马尔康姆、鲍斯玛和维特根斯坦单独就座,以便与非哲学家们隔离开来,维特根斯坦不能容忍那些社会闲扯。一旦开始讨论哲学,所需的心智能量就会异常巨大,这时候,维特根斯坦的狂暴就愈发让人印象深刻。哲学中的狂暴有多种形式。读者会在维特根斯坦迅速回应鲍斯玛的论题,他的**反应时常能够切中要害等方式中看到这一点。比如,当鲍斯玛提议讨论一下享乐主义,尤其这样一种观念,即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基于快乐而已,维特根斯坦立刻作出评论:“这显然不是一个经验评论。”他随后展开了那个思路。这是某种有着巨大哲学价值的宝藏。它电光火石般地昭示出享乐主义的核心判断乃是一种抽象,借此所有的人类行为均被观照,不允许有任何反例。它提醒我们注意,我们会何等轻易被一般性的陈述误导,并提请我们留意意欲(want)和快感(pleasure)之类的词是怎么使用的,它们如何相互关联。不仅如此,这所有的一切都出自对某个观念所作的快速回应中的*初评论。……
鲍斯玛(Oets Kolk Bouwsma),1898年生于美国密歇根,早年热衷于黑格尔哲学,后来转向G.E.摩尔,因为在摩尔研究上的声誉而受邀主持牛津大学的约翰·洛克讲座,并成为美国哲学协会的主席。1949年维特根斯坦访问康乃尔大学期间两人结识。鲍斯玛忠实记录了处于生命*后时期的维特根斯坦在康乃尔大学、斯密斯学院(马萨诸塞州)以及牛津大学的交往和谈话。维特根斯坦一贯的清晰、敏锐、激烈、热忱,在这份言行录中无不得以呈现。刘云卿,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马格利特:图像的哲学》《维特根斯坦与杜尚:赋格的艺术》。
论逻辑经验主义 内容简介 本馆自1897年始创,即着意译介西学,编纂课本,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务。迨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学界亟需高等书籍,本馆张元济、高梦旦诸先...
经幢是唐代发展起来的以镌刻佛教经文为主的石柱建筑。在唐代,经幢所刻大多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此经是释迦牟尼佛为解救善住
吕不韦评传 内容简介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转型期的特殊人物,他主编的《吕氏春秋》虽成于众人之手,却反映了他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主张。 本书分八章,介绍了吕不韦生活时...
本书为哲学大家伽达默尔撰写的一部哲学解释学专著。伽达默尔是继海德格尔之后的又一位重要人物。在本书中,伽达默尔运用解释学的
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做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做文言
梅花易数 本书特色 梅花易数这种卜卦的方法,大家都认为是邵康节先生流传下来的。不要铜钱摇,也不要抽签。一个人一进来,“先生请你I、个卦”,这样卦已经卜好了。梅花...
文化艺术大讲堂—大音希声—妙悟的审美考察(上下卷)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重生命的体验, “妙悟”学说是生命体验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学的审美认识活动以妙悟活动...
先秦诸子礼学研究 内容简介 礼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先秦诸子与三代礼乐文化有着血脉联系,皆有丰富的礼学思想。本书将先秦诸子置于先秦时期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是国内第一本从哲学文本学的视角出发,系统解读法国当代精神分析学思想大师拉康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以
奇门探索录 本书特色 《奇门探索录》八卷,原是民国李盛铎先生辑录《秘传奇门十种》而成,本次出版,郑同先生重加校订,新增《奇门先天要论》、《奇门大成心传》、《奇门...
一个与他人相当的人 本书特色 萨特65岁以后,健康状况开始恶化。波伏瓦建议,用磁带录下他们的谈话,以长篇对话的形式,完成萨特要写一部自传的愿望。谈话的时间是19...
超级记忆术 内容简介 为什么学习那么用功却总也记不住?为什么电话号码、重要日子记了又忘?为什么看到一张十分熟悉的面孔却想不起名字?为什么连重要的谈判会议都能忘词...
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儒、佛、道三家哲学著作中*有代表性的名著。由儒学编、佛学编和道学编三大部分组成,在每编前面先作“本编说明”,以介绍本编的...
孟子鉴赏辞典(文通版) 本书特色 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学说成为后世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源头之一,成为历代封建五朝治理国家的理论基础。本书正文...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孔子哲学思微 内容简介 《孔子哲学思微》不仅给出了孔子哲学的新解,还提供了比较哲学的范本。这种大跨度多层面的对话,由哲学家郝大维和汉学家安乐哲通...
逍遥的庄子 本书特色 二千三百余年前,在中国东南部的蒙县地方,产生了一位旷世的天才。他想像丰富,上穷碧落下黄泉,无所不至;他口才犀利,冷嘲热讽,骂尽天下英雄,却...
老子新解:宇宙之道 本书特色 《老子新解:宇宙之道》收入何新先生的四部著作,分别是《诸神的起源》、《易经新解》、《论语新解》和《老子新解》,其中有对古代经典的全...
约翰·洛克 本书特色 第三版序这一版变动较多。正文变动甚少,仅有一点必要的小修改,加了一些脚注向读者介绍1955年以后的发展,参考书目开列到目前为止。新加的部分...
给盼望一个理由 本书特色 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一个绝不会落空的盼望来鼓舞和引领。尽管我们身处尘世的凡俗与丑陋之中,内心却渴望生活得更有意义,不虚此行。为此之故,人...
国学基础文库:文心雕龙札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黄侃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辞章学和中国文学史的讲义,对《文心雕龙》这部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专著作了细致入微的深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