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是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子午线译丛精选》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带有天才神秘性的哲学家日常生活的一面,以及他将生活与哲学融为一体的思考方式和人格魅力。《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子午线译丛精选》按谈话发生的地点分编为康乃尔、斯密斯学院和牛津三个部分,是研究维特根斯坦晚期思想与生活的一手珍贵资料。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言行录。“子午线译丛精选”阅读+手账系列。1、 20世纪的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具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在整个思想界具有极大的地位。2、 此次“子午线译丛精选”整体采用精装小32开的设计,能给读者带来更具现代性的阅读体验。3、 书中融入了当下颇受读者、文艺爱好者喜爱的手帐元素,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购买。4、 “子午线译丛精选”一套6册,建议成套推荐;同时,可以结合“子午线译丛”的其他各册共同推荐。5、 本书适合向思想类、文艺类书店推荐,也适合向高校及图书馆推荐。对于这位致力于将行动与哲学合为一体的哲学家来说,类似的言行录尤具特殊意义。由编者所撰写的引言也为读者提供了详尽的解读,是一部可读性和严谨性兼具的好书。除了本书,“子午线译丛精选” 还包括意大利当代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我,眼睛,声音》《阿比·瓦堡与无名之学》《巴特比,或论偶然》,米歇尔·福柯的《这不是一只烟斗》,乔姆斯基与福柯的《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高度的明晰,*深沉的理智活动,*敏锐和*热忱的心灵。就像奇迹!他的言词像闪电穿越迷雾般地贯穿了几乎所有的谈话。他的话语让我视若至宝,现在一如既往。重要的是,是他拿走了我因自身平庸而来的那种慵懒的舒适。没有任何人让我欠债如许,没有任何人让我谛听如斯,没有任何人让我害怕若此,没有任何人让我如此相形见绌。我没有目睹也没有听闻任何人能与他相提并论。维特根斯坦是我所知道的*接近先知的人。作为人他像一座高塔,高耸而独立,无所依傍。 ——鲍斯玛(O.K.Bouwsma)说真的,这是我读过的关于他的*好的东西。他回答问题的敏捷,他运用自如的类比和图像的广度,你都给出了绝佳的描绘。 ——托马斯·斯通博罗(Thomas Stonborough)
《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子午线译丛精选》:这些笔记的读者或许会问:究竟是什么,一如这些谈话所反映的那样,使得维特根斯坦让鲍斯玛印象如此深刻?《谈话录》涉及《哲学研究》基本论题的地方相对较少。只有一两次谈到语词的意义就是它的用法,甚至那个想法也只是一带而过。同样,读者也没有觉得维特根斯坦在向鲍斯玛阐发自己的哲学,或者试图向鲍斯玛传授他的真实意谓。因此,让鲍斯玛敬畏的并非某种新的哲学或教条。那是些不同的东西,是什么呢?《谈话录》从对维特根斯坦的描绘开始,那是鲍斯玛的**印象。鲍斯玛驱车赶到火车站去迎接从纽约抵达的维特根斯坦和马尔康姆。他谈及维特根斯坦的平易和友善。这看上去让鲍斯玛放松了许多,因为有太多关于维特根斯坦难以相处的报道。在**次讨论中,鲍斯玛发现“确乎有一种狂暴(intensity)和不耐烦,那足以吓着别人”。他继续评论说,他怀疑维特根斯坦是否能够愉快地容忍那些傻话和不智。接着,鲍斯玛没有躲避维特根斯坦的审视,因为他相信,把自己交托给维特根斯坦的严厉评判,从中可以获益良多。正是维特根斯坦的狂暴和严苛的判断支配了*初的这些印象,并贯穿整个《谈话录》。维特根斯坦始终在思索,是艰苦卓绝的思索,哪怕针对的是细小之物。鲍斯玛评说他是一个很好的散步者,他回应说自己全然不是。并非特意要使问题变得困难,他毋宁只是很认真地对待鲍斯玛的问题,即便是很小的问题。当鲍斯玛夫妇被邀请到马尔康姆家喝茶时,马尔康姆、鲍斯玛和维特根斯坦单独就座,以便与非哲学家们隔离开来,维特根斯坦不能容忍那些社会闲扯。一旦开始讨论哲学,所需的心智能量就会异常巨大,这时候,维特根斯坦的狂暴就愈发让人印象深刻。哲学中的狂暴有多种形式。读者会在维特根斯坦迅速回应鲍斯玛的论题,他的**反应时常能够切中要害等方式中看到这一点。比如,当鲍斯玛提议讨论一下享乐主义,尤其这样一种观念,即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基于快乐而已,维特根斯坦立刻作出评论:“这显然不是一个经验评论。”他随后展开了那个思路。这是某种有着巨大哲学价值的宝藏。它电光火石般地昭示出享乐主义的核心判断乃是一种抽象,借此所有的人类行为均被观照,不允许有任何反例。它提醒我们注意,我们会何等轻易被一般性的陈述误导,并提请我们留意意欲(want)和快感(pleasure)之类的词是怎么使用的,它们如何相互关联。不仅如此,这所有的一切都出自对某个观念所作的快速回应中的*初评论。……
鲍斯玛(Oets Kolk Bouwsma),1898年生于美国密歇根,早年热衷于黑格尔哲学,后来转向G.E.摩尔,因为在摩尔研究上的声誉而受邀主持牛津大学的约翰·洛克讲座,并成为美国哲学协会的主席。1949年维特根斯坦访问康乃尔大学期间两人结识。鲍斯玛忠实记录了处于生命*后时期的维特根斯坦在康乃尔大学、斯密斯学院(马萨诸塞州)以及牛津大学的交往和谈话。维特根斯坦一贯的清晰、敏锐、激烈、热忱,在这份言行录中无不得以呈现。刘云卿,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马格利特:图像的哲学》《维特根斯坦与杜尚:赋格的艺术》。
《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则》作者松原泰道,1907年生于东京,是日本佛学大师。他早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曾在一个著名的佛
傅佩荣-自我的意义 本书特色 《傅佩荣:自我的意义》: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风凰卫视《旧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为...
胡适谈佛学 本书特色 胡适的佛学研究几乎贯穿他的整个学术生涯:从1922年到1961年。这在学术兴趣转换频繁的胡适而言,是很少有的。这些著述,以“怀疑”为前提,...
快乐学哲学-第5版-注释版 本书特色 《英文大学人文经典教材:快乐学哲学(注释版)》自1988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业内的肯定和读者的欢迎,不断再版。难以理解的哲...
宗教的自然史 本书特色 休谟的《宗教的自然史》是近代西方“宗教哲学”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休谟宗教思想的代表著作。本书**次系统考察了宗教信念的起源和演变,标志...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内容简介 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向来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尼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在哲学上提出了一些什么新问题?他和现时代有什么关系……周...
中国寺观雕塑全集.5:金铜佛教造像 内容简介 金铜佛教造像(由于道教金铜造像极少,本书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寺观雕塑全集的第五卷,本卷彙集了中国金铜...
“论语”讲义 本书特色 钱逊的《“论语”讲义》共十一讲,包括“读《论语》前要思考的几个问题”、“《论语》和孔子”、“孔子论教与学”、“君子(一)”、“君子(二)...
西洋哲学史 本书特色本书是一部介绍西方哲学的入门级读物。作为一个精通西方哲学的学者,长之先生既有文学家的文笔,又有思想者的素养,哲学家的反思能力。本书能让读者了...
柔软的身心 本书特色 女性,是一个与男性截然不同的词汇,象征着柔美、纤细和温婉。可是,为了适应这个忙碌的社会,女性却不得不把自己的这一天赋摒弃掉,添加了坚强、利...
庄子今注今译-全两册-最新修订版 本书特色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下》所用《庄子》原文,为根据王孝鱼点校的郭庆藩《庄子集释》本。郭庆藩《集释》收录了...
本套书共三册,将《印光法师文钞》初、续和第三编卷一中的书信录集为上册。将第三编卷二、三、四中的书信录和初编中的序合为中册
老庄之道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继“庄学三书”(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庄子传)之后,综述老庄之道有助于中华复兴的一本文集。全书按照全景、远景、中景、近景,分为绪论...
本书欲为在所有时代堪称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的那个人的思想作一个导引。黑格尔的理论,如同笛卡尔、康德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的理论
《摩奴法典》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间,为古印度婆罗门教祭司根据吠陀经典、累世传承和古来风习而编成的教律与法律结合为
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简史》被誉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以20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横跨三千年的相关知识,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
西藏地方政权自元代以来,一直从属中央,实行着政教合一僧侣政治,直到1959年西藏上层发动叛乱,中央平息叛乱,进行民主改革,才
你可以.爱-[插图典藏本] 本书特色 世界**禅宗大德 一行禅师与张德芬、梁文道、奥普拉一起聆听一行禅师的入世佛法一行禅师的*佳幸福配方修习慈悲喜舍,破迷开悟...
从心沟通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以平易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为我们碰到的种种人际关系矛盾提出解决之道,包括如何与不喜欢的人相处,如何消除嫉妒心,如何帮助自卑的人,等等...
点灯的人-南怀瑾先生纪念集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一生,从发愿到功德圆满于壬辰年中秋,殚精竭虑,矢志不移,辛苦操劳,无怨无悔。诚如他的秘书马宏达先生所说,南先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