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者的权力》是一本都市游荡者的思想笔记。麦当劳、电视、地铁、渡轮、电影院、酒吧、工人阶级、现代性、科学技术、全球化、消费主义、文化研究、都市空间、文学影像等在此蜂拥而聚,游荡者在零乱的问题与文本中四处游荡。他的身体随着空间与意义的“文本”的厚薄而起落,他同时也书写着这个文本。游荡着寄生于空间、文字与影像之中,他的游荡和写作,与空间和文本既相关又无关,他只关心“表面”,但却能从“表面”中感受到他从不在意的力量和深意。
文字与影像所构筑的意义空间,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城市空间,我们既可以登上摩天大楼,从高处俯瞰,也可以在下方的楼群街道中穿行,这是审视者与游荡者的差异。而游荡者则身处空间的“下方”,游荡是他体验这间与意义的基本形式,他的身体随着空间与意义的“文本”的厚薄而起落,他同时也书写着这个文本。
文字与影像所构筑的意义空间,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城市空间,我们既可以登上摩天大楼,从高处俯瞰,也可以在下方的楼群街道中穿行,这是审视者与游荡者的差异。而游荡者则身处空间的“下方”,游荡是他体验这间与意义的基本形式,他的身体随着空间与意义的“文本”的厚薄而起落,他同时也书写着这个文本。
包亚明,文学博士,1965年生于上海。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上海文化》杂志社副主编。2000年英国学术院访问学者,2002年至2003年度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著有《在语言与现实之间》、《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像》、《后现代语境中的美学与文化理论》等。主编有《当代思想家访谈录》丛书、《世纪风——生于六十年代学人批评文丛》、《眺望者》丛书、《都市与文化》丛刊等。
张元济与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 本书特色 张人凤编著的《张元济与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包括两大部分。正文部分编入张元济先生本人撰写的与图书馆事业相关的文章、讲话、...
《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内容简介:文卡特斯变身“流氓社会学家”,亲自打入黑帮内部,曾冒着生命危险,周旋在由黑帮老大、
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 本书特色 我们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来关切道德之真?首先遭遇的问题就是,关切道德之真,关切社会的伦理秩序。我们深深的关切道德之...
新闻心理学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新闻传者心理篇: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新闻采访心理,新闻写作心理,新闻受众心理篇,新闻管理心理篇。新闻心理学概论 目录 ...
诤语良言:与青年记者谈新闻写作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专为青年记者、编辑、新闻专业的学生以及有志于新闻写作的年轻人写的,对新闻院校的教师当然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如果...
《好老师,坏老师》内容简介:其他国家的教师普遍受人尊重。在韩国,人们把教师称为“立国者”。在芬兰,男人和女人都把教师放到配
外交学院2007年科学周论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为外交学院2007年科学周论文全集,包括外交、国际关系;政治、历史;经济、法律;语言、文化;教学、教法五个部分。供...
世道梁心-老梁说我们怎样活出安全感 本书特色 铁嘴老梁*重要的民生作品!本书收录了老梁*地道的社会评论,以真实发生的故事和案例为切入点,对雾霾、网购、劳教、欠薪...
演员自我修养 本书特色 以戏剧学校师生课堂对话形式写就的日记体《演员自我修养》是他*为知名的代表作,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精华。它详细阐述了演员在形体、发...
2014语录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时政趋势、政治思想、社会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历史类、时政类、思想类图书读者;知识分子、政府官员、财经商界、大学生等新周刊语录...
王子今,1950年出生于哈尔滨。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历史学硕士。曾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西北大学历...
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 内容简介 清朝末年兴起的地方自治运动,是近代中国宪政革新事业的重要内容。清朝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曾经制定地方自治章程,并责成...
国际关系女性主义方法论 本书特色 本书被世界各地的国际关系女性主义学者称为紫皮书,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女性主义学者将其作为生动的教学案例的同时,也为蓬勃发展...
唐际根,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巩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审。
字斟句酌-新闻文字节点差错探析 本书特色 “黑社会”在我国存在吗、究竟是“黑社会”还是“涉黑团伙”、工资到底是多少、物价下降96% 、政策解读不容相互抵牾、“党...
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社会力量在缔造历史中的作用 本书特色 这部卓越的书入手新颖,旨在“从权力与生产之间对应关系的角度解说目前的历史变化”。对于在何种条件下,一...
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1949年以前就业的群体 本书特色 都市文化研究论丛是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先生主编的该中心近期研究成果汇编。丛书作者集合了...
纸日月 本书特色 《纸日月》是作者围绕着书籍辑录的一帧帧故事。以阅读为绳,串起了作者,编辑,读者。以年月日为媒,便于查找关于书籍的故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
《牛津通识课:人为何需要仪式》内容简介:我们为何对着蜡烛许愿?人类需要意义,所以有了仪式。在象征生命诞生的这天,我们通过切
《沙乡年鉴》内容简介: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年),是一位著名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