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经学史论》较为全面地梳理北宋经学演变的历程,揭示其变迁的内外成因,并凸显其取得的成就与特色。以文献考据为基础,在充分掌握经学著述的基础上,将北宋经学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庆历以前的过渡期,继承中有新变;二是庆历以来至熙宁前的变革期,主要功绩是破“汉学”;三是熙宁至靖康间属自立期,主要功绩是立“宋学”,出现了荆公新学、苏氏蜀学、二程洛学等鼎足而立的学派。同时,深入剖析出各阶段经学的基本特征、主要成就和特色,展示了宋代经学“变古”的表现与成因。
《北宋经学史论》:一、关于经学“新风”的出现,不能仅仅看作是反拨《五经正义》定于一尊的产物,我们有必要把它放到儒学复兴的大环境中去理解。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科举制度的弊端日趋严重,选拔出来的人才或不通事务,或不修德行,或不求理道,当时人如杨绾等已有所论,而科举制的弊端更导致了教育的衰败、师道的不尊、学风、士风的浇薄。人才可以说是国家的支柱,如果无从培养和选拔人才,那么国家的振兴乃至维持都是相当吃力的。于是,重振儒学,以之来修正科举、教育中的种种弊端,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成了统治者和士人的一致要求。从上文所引马宗霍先生所述大历以来的经学发展实际来看,啖、赵《春秋》学派在舍经求传方面是有代表性的,也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并非只是对《五经正义》独尊地位的一种反动,其轻章句而重义理的意义不仅在于科场①,也在于教育以及现实政治等方面,可以看作是复兴儒学的一种表现。吕温曾有这样一种求学思想:“儒风不振久矣!某生于百代之下,不顾昧劣,凛然有志翘企圣域,莫知所从,如仰高山、临大川,未获梯航而欲济乎深而臻乎极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资道丧八百年矣……夫学者岂徒受章句而已,盖必求所以化人,日日新,又日新,以至乎终身。夫教者岂徒博文字而已,盖必本之以忠孝,申之以礼义,敦之以信让,激之以廉耻,过则匡之,失则更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乎无瑕。”(《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从他后来受学于陆质(淳)并被陆氏寄予厚望、视作传人以发扬其学来看,吕温对啖、赵《春秋》学复兴儒学的一面是颇有认识的。其二,从思想领域来说,儒佛道“三教争衡”贯穿始终、愈演愈烈,尽管儒家经学仍然是统治者认定的正统思想,但佛道也都得到了大力发展,甚嚣尘上,而儒学的影响则日见衰微,如韩愈在《原道》中即指出:“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人于彼,必出于此。人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而佛学尤具影响,以至于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推为隋唐之时代思潮。①因此,轻章句注疏而重义理阐发、倡扬儒家道统与佛道对抗、挖掘儒家经典中有关心性的理论与佛道一较短长等,逐渐成为经学领域的新动向。其三,就安史乱后的政治局势来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等问题日趋严重,迫切需要重新阐扬儒家思想来挽回世道人心,以巩固封建统治。于是,在经学领域,在训释经典以及依经立义的著作中,尊王攘夷、君臣之分、忠君守礼等观念得到了突出的强调,而《春秋》学于此兴起也就势所必然了。二、中晚唐经学的“新风”具体表现为舍传求经、以己意解经和原经求道、依经立义两大方面。②在这里,我们可以举啖、赵《春秋》学派和韩愈、李翱等人的经学为例。关于啖、赵学派,其现存著述为啖助弟子陆质(淳)撰著的《春秋集传纂例》十卷、《春秋微旨》三卷、《春秋集传辨疑》十卷,此三种书乃陆氏在纂录啖助、赵匡二人学说基础上的进一步整理,因此可以视为此一学派及其学说的代表性著述。对于啖、赵学派的学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学风上舍传求经、会通三传;二是在内容上关于《春秋》的主旨以及三传的得失的阐释。关于前者,啖氏说得极为清楚,他在评论《春秋》经、传、注疏时指出:“微言久绝,通儒不作,遗文所存,三传而已。传已互失经指,注又不尽传意,《春秋》之义几乎泯灭,唯圣作则譬如泉源,苟涉其流,无不善利。在人贤者得其深者,其次得其浅者。若文义隐密,是虚设大训,谁能通之?故《春秋》之文简易如天地焉,其理著明如日月焉。但先儒各守一传,不肯相通,互相弹射,仇雠不若,诡辞迂说,附会本学,鳞杂米聚,难见易滞,益令后人不识宗本,因注迷经,因疏迷注,党于所习,其俗若此”……
高明峰,1977年3月生,江苏无锡人,文学博士。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学术、《文选》学、清代学术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独立出版《北宋经学与文学》《江藩研究》等多部著作,在《文学遗产》《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多次荣获省市社科成果奖、优秀著作奖。
罗森茨维格生平与思想 本书特色 罗森茨维格的一生便是一场巨大的精神探索,他深刻的哲学思想与犹太学研究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本书编者纳胡姆格拉策曾师从罗森茨维格,见证...
中国人的品格-工人 本书特色 《中国人的品格》是一部塑造健全人格的经典读本。龙应台、傅佩荣一致赞赏。国民经典读本,五四运动主将,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回归做...
唐代美学史 本书特色 唐代美学史开山之作,一书囊括辉煌大唐的美学细节与全貌吴功正先生所著(唐代)美学史,颇具开拓之功,对传统研究确能注入新见。——傅璇琮 读《唐...
消极自由有什么错 内容简介 以赛亚·伯林是当代影响巨大的理论家,他所提出的“两种自由概念”引起政治哲学界的广泛争议,伯林对浪漫主义思潮、德国唯心论、俄国现代思想...
呻吟语:让人受益终生的处世经典 本书特色 《呻吟语:让人受益终生的处世经典》是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刊刻于1593(明万历二十一年...
(全新)中国贝叶经全集(第一卷:佛祖巡游记)珍藏版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蕞早的一部,...
当代西方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评介了当代*具影响力的哲学理论和流派、具体包括:反理性主义、新尼采主义、相对主义、生命哲学,生命创化论,后现代的生命观和身体论;...
界限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将西方解构论主将德里达的哲思重新命名为“界限哲学”,深刻地考察了后现代状况下的伦理、正义和法律解释等问题,并且引证和分析了美国司法判...
陈麟书宗教学研究论文集 内容简介 陈麟书,上海市人,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1995年离休。为我国宗教学理论作出...
本书是学人江竹虚先生的遗作,由《五经源流变迁考》和《孔子事迹考》两部合璧而成。前者主要以“时代”、“传授”和列朝列代的“
同化理论-存在.变化与同化 本书特色 在一个相对的体系中,对万物而言,自身就是其行为和意义的唯一而绝对的出发点。简单说来,以自己的样子去影响它物,这就是本书所要...
男人篇-生命的冠冕 本书特色 耶稣:谦谦君子保罗:百变领袖但以理:善用逆境撒母耳:勇敢面对冲突彼得:被陶造的“矶法”以西结:坚守召命大卫:不给“幽暗”留地步《生...
《性爱二十讲》内容简介:无论是封闭的性禁锢者,还是开放的性放纵者,或是性神秘者,都是“性愚昧”的群体。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
戒定真香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座下弟子,一位比丘尼的学佛心得。无限僧情与禅说。从佛光山到鹿野苑,从哈佛到南加州大学,人间行脚,司起修行。她是佛门中的简媜、林清玄。...
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全四册) 内容简介 全书将分两辑出版。**辑所收了书与旧本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查考的书。**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较好的注...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辑) 内容简介 一九九六年八月,由香港道教学院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在北京召开了一次“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共有世界十多个国...
赠予死亡 内容简介 赠予死亡》是法国当代很重要的哲学家德里达的很后一部著作。该书通过解读《圣经》中关于亚伯拉罕和以撒的一段经文,考察了理性、宗教和责任的关系,并...
物性论 本书特色 《物性论》是卢克莱修的哲学长诗,于1473年整理出版。全书依据德谟克利特开创的原子唯物论,以大量事例阐明了伊壁鸠鲁的学说,批判了灵魂不死和灵魂...
《莲华生大士全传(上中下)》分上、中、下三册。书中叙述了莲师殊胜的出世、成长、修行、圆满成就等广大殊胜的因缘,描绘了他降魔
李叔同集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为目前已发现的李叔同出家前之全部文字,截止时间为1918年出家前后。本书按文章、诗词、歌词、书信、译著五部分编排。每部之中作品按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