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书》汲取了孔子的大同说和耶教、佛教“平等”等教义,也接受达尔文进化论、柏拉图乌托邦以至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久的影响。康有为游历各国,博览群籍,写成此书,立意高远,文辞丰赡,不愧为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的名著。
目录
前言
甲部 人世界观众苦
绪言 人有不忍之心
第一章 人生之苦
第二章 天灾之苦
第三章 人道之苦
第四章 人治之苦
第五章 人情之苦
第六章 人所尊尚之苦
乙部 去国界合大地
第一章 有国之害
第二章 欲去国害必自弭兵破国界始
第三章 初设公议政府为大同之始
第四章 立公政府以统各国为大同之中
丙部 去级界平民族
丁部 去种界同人类
戊部 去形界保独立
第一章 妇女之苦总论
第二章 论妇女之苦古今无救者
第三章 女子最有功于人道
第四章 论男女贵贱不在身体脑度
第五章 原女子被屈之由,本于繁衍人类之不得已
第六章 女为男私属,于是伸男抑女
第七章 抑女有害于立国传种,宜解禁变法,升同男子,乃合公理而益人种
第八章 女子升平独立之制
第九章 男女听立交好之约,量定限期,不得为夫妇
己部 去家界为天民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人本院
第三章 育婴院
第四章 小学院
第五章 中学院
第六章 大学院
第七章 恤贫院
第八章 医疾院
第九章 养老院
第十章 考终院
庚部 去产界公生业
第一章 农不行大同则不能均产而有饥民
第二章 工不行大同则工党业主相争,将成国乱
第三章 商不行大同则人种生诈性而多余货以殄物
第四章 独农与公农之比
第五章 独商与公商之比
第六章 独工与公工之比
第七章 公农
第八章 公工
第九章 公商
第十章 总论欲行农工商之大同则在明男女人权始
辛部去乱界治太平
第一章 公地为百度
第二章 全地通同
第三章 地方分治以度为界
第四章 全地大同公政府政体
第五章 各度政府政体
第六章 公通
第七章 公辟
第八章 地方自治
第九章 公金行
第十章 竞美
第十一章 奖智
第十二章 奖仁
第十三章 学校
第十四章 刑措
第十五章 四禁
壬部去类界爱众生
癸部去苦界至极乐
第一章 治教以去苦求乐
第二章 居处、舟车、饮食、衣服及其他之乐
……
序言 “大同”,儒家的理想社会,它一直为人们所向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经常提到“大同”,孙中山就想望“成一个大同之治”。至于系统论述,并以之名书的则是康有为。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描绘出“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引起人们的注视,但他的大同思想孕育较早,而《大同书》的撰述却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康有为政治生涯的递变,他的大同思想前后也有显著差异。因此,正确评价《大同书》,弄清其酝酿、写作、出版的过程,无疑是必要的。《礼记·礼运》记载:
孔子日:“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文摘 第一章 人生之苦
投胎之苦太古之野人,甫离兽身,狉狉榛榛,全地如一而无等差,茹血衣皮,穴处巢居。自圣智日出,文明日舒,官室服食,礼乐文章;上立帝王,下设虏奴;贫为乞丐,富为陶朱;尊男卑女,贵人贱狙,华族寒门,别若鸟鱼,蛮獠都士,绝出智愚,灿然列级,天渊之殊。呜呼命哉,投胎之异也!一为王子之胎,长即为帝王矣,富有国土,贵极天帝,生杀任意,刑赏从心,呼吸动风雷,举动压山岳,一怒之战,百万骨枯,一喜之赏,普天欢动。不幸而为奴虏之胎,一出世即永为奴虏矣,修身执役而不得息,听人鞭挞而不敢报,虽有圣哲而不得仕,虽死节烈而不得赠位,虽为义仆而不厕人列,子子孙孙世袭为隶。
夫贵贱之宜,只论才德,大贤受大位,小贤受小位,故九德为帝,三德有家,天工人亮,乃公理也。夫淫凶如高洋杨广,乳臭如婴殇质冲,以诞生王家,居然帝矣。自非然者,虽以孔子之圣,终为陪臣。若为奴者,古今万国非无卫青、丰臣秀吉之才,而终身奴使矣。一堕奴身,永无升拔,无涯之苦,已自胎生。彼亦天之子也,何一不幸,沉沦至此!
其投胎为巨富之子也,生而锦衣玉食,金银山积,僮指盈千,田园无极,妾妇杂沓,纵盈声色,管弦呕哑,不分旦夕,一掷百万,呼卢博激,挥金如土,富与国敌。如投胎为窭人乞丐之子也,生而桓褐不完,半菽不得,终日行乞,饿委沟壑,烈风吹肤,被席带索,夜宿门廊,人所喝逐,垢污塞体,虮虱交啄,或遇大雪,僵倒村落。
禅说庄子-则阳 本书特色 《禅说庄子》系列丛书,把庄子与禅宗一起讲,庄子思想与佛教思想交融在一起,互为映照,十分有趣。《庄子》共三十三篇,本丛书以篇为单位进行讲...
圣经故事新编-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圣经》,是有史以来发行量*大的一本书。它是犹太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圣经》...
禅修入门 本书特色 虚云老和尚诞辰170周年、圆寂50周年纪念!*正宗的禅修方法,*便捷的禅修途径!虚云是近千年来*伟大的高僧之一,一生历经艰难曲折,复兴寺庙数...
教育与人生-梁漱溟教育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以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的《梁漱溟教育论文集》为蓝本,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当年该论文集没有收录的梁漱溟其他与教育...
天主之城(上下) 内容简介 圣奥古斯丁所著的《天主之城(上下西方正典)》共分二十二卷。**部分一至十卷主要在驳斥对基督教不实的攻击,第二部分十一至二十二卷则说明...
本书的内容为圣严法师在纽约东初禅寺与修习禅坐者的法谈,这些谈话是师父多年闻思修佛法、参透世理的智慧与慈悲的结晶,互动过程
道教与明清文学 本书特色 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人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项目,四川大学“211工程...
宗教社会学,ISBN:9787208042919,作者:(德)格奥尔格·西美尔著;曹卫东译目录 论宗教社会学宗教的地位问题论宗教附录:187
关于“熊逸说史”:希望你能够习惯这种诗经说名的方式--虽然貌似“大话”,其实却是“正说”,虽然貌似诙谐的游戏,其实却隐藏
诗艺与政治-经典与解释-38 本书特色 《诗艺与政治》(作者娄林)是“经典与解释”集刊的第38辑。论题部分有三篇文章,纳斯鲍姆的《阿里斯托芬与苏格拉底论实践智慧...
性经验史 本书特色 《性经验史》是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在本书中,福柯试图勾勒出自16世纪末以来在用科学方法研究性的话语中规训身体的权力机制的历史...
中西神话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印质上佳,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本书改自作者张学明博士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开办多年、极受学生欢迎的《古希腊与中国神话比较史...
这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东晋、宋时期的中国道教史,作者从文献考证的角度,对当前道教的“道流”:江南地区的葛氏道、上清派、从
佛教逻辑学之研究 目录 译者序言著者序言缩略语表序论 逻辑学基础论与佛教逻辑学一 逻辑学之种种相与基础论之种种相基于量论之因明——古因明之三量说与新因明之二量说...
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佛教文献目录。南朝梁僧撰。僧(445~518),俗姓俞,祖居彭城下邳(今江苏邳县),生于建康(今南京)。14岁
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圆的方形化、文化的偶然性和扩展圆圈三章,对中西方的哲学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 目录 致...
圣经百科辞典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主编梁工师承朱维之教授攻读圣经文学,被授予国际华裔圣经研究“前辈”学者称号★ 由...
陶治-朱光潜谈美-读点大师 本书特色 一个缺少审美情趣的民族,要读朱光潜;在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生活,更要读朱光潜。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近代继王国维之后的一代美学宗师...
诺奖得主人文译丛生命物语 本书特色 《生命物语》对灵魂的孜孜不倦的探求一直贯穿于梅特林克全部的创作生涯之中,在这个重物质轻精神的时代,他的作品总能以童话的方式展...
大手印研修专家、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院长。十七岁起拜师、深研、实修至今,精通经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