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极地探险家理查德?E.伯德从南极归来后写成的探险实录,描写他独自一人在南极孤独、奇特的经历。
一九三三年,他率领一支探险队到南极美国基地作气象观测。由于装备补给困难,他只得在距离基地一百二十三英里的小木屋独自居住。在南极的永夜被隔绝近半年,他因精神与肉体上的疾病而受尽折磨,救援要到来年的春天才会到来。
伯德曾在南极地区领导过多次探险,是美国军人和科学探险家眼中的英雄。他于一九二七年获得美国军人*高奖励的荣誉奖。
首位飞越南极点的探险家
极地探险经典实录
在南极的永夜,距南极点135英里的小木屋里,*低气温零下60摄氏度,与世隔绝近半年,与孤独、酷寒和疾病搏斗
序言
五月十一日
早上十一点十五分,时间虽已不早,但我还是想提提方才的体验。午夜时分,我到上头观察极光,只见从北面到东北面的地平在线一点红光,我在等待午夜时分到来前,是以自制的循环播放器,播放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夜静谧清明,我打开小屋房门和双动顶门,站在夜色中张望,但见我所喜欢的星群明亮如昔。
不多时,我恍觉眼中所见和耳中所闻合而为一,两者严丝合缝,音乐声仿佛与天空上的变化歙然冥合,音符扬起时,地平在线隐约的极光搏动加速,披散成弧状,光柱如扇形般泛过天空,约到天顶位时音乐也渐强。音乐与夜合而为一;我告诉自己,所有的美都一样,都同出一源。英勇无私的行为,本质上也跟音乐和极光相同。
午后十点。幽居是绝佳的实验室,正可观察礼仪和习惯受他人限制的程度。我的餐桌礼仪倒退了几百年,只有恶劣两字可堪形容;事实上,我已经不讲究礼仪。我可以随兴用手抓着吃、挖着罐头吃或站着吃,换言之,以*简单的为上。吃剩的就倒进脚边的馊水桶里。现在想想,这样吃很方便,本来就没什么不可;我还记得伊比鸠鲁说过,一个人独居过的是野狼般的生活。
一个人过活,排场派头的需要几乎荡然无存。起先我一碰到不顺心的事,马上就耐不住性子开骂,现在已经很少口出恶言了。修理风速计上的电路时还是跟当初一样冷彻骨髓,但我知道夜广袤无垠,口出恶言吓不了别人,因此我只是默默地工作。
我的幽默感还在,但唯一的源头是书籍和我自己;再说,我能看书的时间毕竟有限。今天早上,我一手拎着水桶,一手提灯进屋后,把灯放在炉子上,挂起桶子。我看了看,不禁笑了起来,不过现在我好像忘了怎么笑出来,只会心微笑而已。这不由使我想到,出声而笑基本上只是分享欢乐的作用而已。
此外,我还发现,少了谈话的对象使得我不太容易以「话」思考。有时我会在散步时自言自语,听听自己的话语,但觉空洞而陌生。举例来说,今天我想到缺乏娱乐对生活的特殊作用,却无法以语言形容。我可以感觉到现在的生活和正常生活间的差异,却无法以语言贴切地表达个中微妙之处。可能是因为我已经比较深入内心的关系,既然感受更为直觉和正确,所感所觉已不需要进一步界定……
我已经几个月没理发。我所以任头发长长,是因为发长至颈间可以保暖的缘故。至于胡子倒是每星期刮一次,这是因为到了外头呼气成冰,沾在胡子上很讨厌的缘故。今晨我对镜端详时得出一个结论:身旁没有女人,男人就不会虚荣。我双颊起水泡,鼻头也因冻伤不下百次而变成蒜头鼻。外表一点也不重要,要紧的是我作何感觉。虽然我跟在家里一样保持清洁,但清洁和礼仪与卖俏是不一样的;清洁是图个舒适。晚上洗澡时通体舒畅,若是内衣裤不洁,一碰到就会觉得不自在。
我一直在分析离群索居对人的影响,但诚如前面所说,我只是觉得少了些奢侈品,却很难以言语来形容。在文明社会里,必要的群居生活使我无法看清无数的消遣和娱乐究竟扮演何等重要的角色。我发觉,突然少了这些的伤怀却是远出乎意料之外。也许是不脱弗吉尼亚人本色的缘故吧,我倒是怀念不时有人奚落我两句。
五月十二日
……此地的寂静掷地有声,宛如有形有质一般,比冰盾偶尔嘎嘎声更真,比雪震时的震荡更沉……似乎与寒冷、黑暗和时钟不断的滴答声一样,俨然成为这莫可名状「冲和」的一部分。这冲和带着不变的心情充满虚空中,用餐时坐在我对面,夜里和我同床共枕;思绪飘不了多远,终究会被它逮个正着。它的至极奥义无始无终。我的心情常常飘浮其上,心情一过则不期然会渴望变化,如看看树木、岩石、一把土、雾角声……等属于活动和生动世界的事物。
我不慌乱。这是重大体验。晚餐后的消沉可能就是因为这时我们期待有人相伴,而友朋皆已不在。我意外地习惯于早上自己醒来;这本能莫名其妙地消失,又莫名其妙地恢复。过去这两星期来,我都能在跟心里预设时间的十分钟误差内醒来。
我越来越心不在焉。昨晚我把糖放到汤里,今夜我舀了一汤匙的玉米粉,原本是要舀进平底锅,不料却洒在桌子上。我看几份旧英文杂志,开头是看侦探故事连载,关键的两集却怎么也找不着,没办法只得换爱情故事,但想到地平线那头的男欢女爱,总觉得怪怪的。毕竟,此地是未曾有女人涉足的大陆,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事实上,前几次我的探险队员在返国后匆匆踏入礼堂,已足以提供有力的证据。在「小美洲」的四十一个人当中,有三十一人是单身汉;其中几位是在新西兰碰到女人就结婚,还有好几位是一回到美国就立刻结婚。两位年近五十的老光棍回家后不久就结婚。剩下几位的孤独难耐可想而知。
五月十六日
已经一个星期没有晚餐后心情沮丧了。不是我自信过人,而是我相信自己已经克服……
理查德·E. 伯德
Richard E. Byrd, 1888-1957
美国海军军官、极地探险家。出生于弗吉尼亚州,一九一二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负责驻守加拿大的美国空军部队。继一九二六年成功飞越北极后,多次领导南极探险,每次都轰动国际。
伯德的著作不多,除本书外,还著有《航向天空》《小美洲》《发现》等,每本都是畅销书。
第二次国际极地年,美国发行了以伯德第二次南极探险和考察为主题的“小美洲”纪念邮票。
元好问 萨都剌集 本书特色 《读书山雪中》、《泛舟大明湖》、《八月并州雁》、《少室南原》、《老树》、《旧国》、《石岭关书所见》、《秋怀》、《内乡县斋书事》、《被...
落花生-许地山专集-经典彩绘本 本书特色 《落花生:许地山专集(经典彩绘本)》:这触动灵魂的优美文字,源自文学大师的心灵深处,在岁月的长河中,如宝石般熠熠生辉,...
乱时候:穷时候() 本书特色 《乱时候,穷时候》记录了姜淑梅早年的亲历和见闻,顾名思义,是饥荒、战乱年代的事,也是今天读书人大抵没听过没见过的事。那些故事令人心...
大学生文学精品选读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卷,包括散文卷、诗歌卷、小说卷、戏剧卷和电影卷。书中收录了与各卷相关的文章若干,精选了不同的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大学...
本书是迄今为止对维庸作品最全面的译介和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维庸传世代表作《小遗嘱集》和《大遗嘱集》的首次汉语全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 本书特色 在无书可读的年代里,我们曾如饥似渴。如今有书可读,而且书越来越多,我们反倒不怎么读了。正如在禁欲的年代,爱情青涩但美好,到了这...
2016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选 本书特色 《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选》是《星星》诗刊编选的一本散文诗选集,其中收录了2016年度刊发在《星星•散文诗》...
极端植物笔记 本书特色 《**植物笔记》散文集,话题由植物开始,渐次展开,涉及的内容广博,收录了包括《一切的玫瑰》《尖叫的曼陀罗》《菩提树下》《葵花的修辞学》《...
1997-2002-倾听笔墨-贾平凹散文全编 本书特色 “贾平凹散文全编”是时代文艺出版社2015年重磅打造的文学大师贾平凹的散文集,由八卷本组成,分别是《商州...
白鹿原纪事 本书特色 《白鹿原纪事》是陈忠实“闭关”乡下潜心写作时期创作的作品,他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场白鹿原,用本色的地方语言描绘了白鹿原上发生的故事:“马罗大叔...
书卷多情似故人-跟大师读经典小品 本书特色 本书收选了多位民国大师和学人关于读书、治学等的文章,是一本难得的关于读书经验和治学方法的大师学人文选合辑。这些文章基...
泰戈尔抒情诗选 本书特色 《泰戈尔抒情诗选》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一九三一年诺贝尔文学获得者。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自获得诺贝尔文...
传世经典散文99篇 本书特色 "传世经典系列"图书精选中外百余年来流传*广,读者*爱的名家名篇而成,无论是对生命的哲思、对幸福的追问,对自由的向往,对心灵的探幽...
我的动物:我的家人 本书特色 bbc知名女主持人克莱尔·鲍尔丁的处女作,一本与动物相依相伴的温馨读物,一个“问题少女”变身名流的华丽成长史,一部处处散发...
《瓦特的白日幻想》内容简介:献给每一个在现实中依旧做着光怪陆离梦境的人。220幅摄影作品,17个与创作相关的灵感故事,温柔捍卫梦
花是不睡觉的 本书特色 一个美丽女子,几乎有二十年在广播电台做夜晚节目,时日以充满慈悲与爱抚的嗓音滋养了无数破碎的心灵,时日以江南女子的柔婉深情让夜晚充满了诗意...
尼古拉的遗嘱 本书特色 一个让牛顿、雨果深深着迷的人物;限量发行全彩图文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时间馆藏;一个黑暗的时代,一个离奇的谣言…… 苦难、衰老、死亡…...
谍血 本书特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在正面战场之外,还活跃着一支国民党的秘密部队。他们暗杀大批各级日伪人员,广泛搜集日军情报,而且大面积地破坏日军之飞机场、军...
垂柳巷文辑 本书特色 无论是在逃亡,还是在安定的生活里,他总勤于写作。战争与和平、爱情与生命、诗与文学,归于一个人性的主题。他的遗稿如他生命所经历过的,真实而丰...
培根作品集 本书特色 《典藏:培根作品集》是一本教你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真正价值的书。在你妄自菲薄、彷徨无助、茫然无措的时候,你首先应该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