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籍出版史研究》作者在大量梳理古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现代出版理论的指导下,对宋代书籍出版作了系统、全面、深入的历史研究,揭示了其物质、技术及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诸层面之意义。对宋代书籍出版研究学术史、宋代文明与书籍出版、出版体制及其生产、发行与贸易、书籍设计与插图、书籍美学、版权保护、出版经济等方面做了系统考察,拓展了宋代书籍出版研究领域,挖掘出诸多新史料并予以科学运用,体现了我国宋代书籍出版研究的新境界、新水平。
★今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苏轼★闽浙庸蜀之锓刻者已遍于天下。——魏了翁
(一)帝制及其书籍出版帝制对于书籍出版具有至高的权力决定作用。主要体现为皇帝以“诏命”乃至规划、策划、主持、组织、督促、检查的方式实际领导的书籍编辑与书籍出版方式。这种方式往往也由“监修”的方式呈现,即皇帝委任大臣担纲实际主编。这类书籍,选题及选题构思往往由皇帝亲自提出。宋代帝制领导出版的成就是辉煌的,树立了此后中国古代社会帝制领导出版的典范。出版的书籍种类主要有:儒经、正史、法律、医书、本朝实录以及其他书籍。皇帝实际上是宋朝*大的书籍出版者(或日出版家)。不仅是宋朝书籍出版的战略规划者、重大书籍选题项目制定者,而且是宋朝至高的书籍出版管理者与统治者。皇帝还亲自撰著文集,具体参与到书籍出版的每一个主要生产环节。例如宋朝“四大类书”,其策划者、领导者、*高主编都是皇帝本人。宋太宗一人即策划并主编了其中的3部,即《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宋真宗则子承父志,领导编撰了《册府元龟》。太宗本人的著作(作品)及其出版、宣赐情况,史书记载:“御制御书《逍遥咏》十一卷,《缘识》五卷,《秘阁诠》三十卷,《秘藏诠禅枢要》三卷,《莲花心经回文偈颂》三十卷,《心轮图》一轴,《注金刚经宣演》一部,已上并印本随《大藏经》颁行。副本百三十三部,总千九百四十四卷,并印本文集中录出歌诗、文赋,别行三百七十六卷,并印本刻石杂书三百四十七轴,刻石杂书簇子七百五十三轴,已上赐天下名山寺观并中外臣僚及兖州至圣文宣王庙。”太宗是著名书法家,也是高产作家。他的作品主要通过石刻出版与雕版出版两种出版方式得以出版。虽然不能精确统计其雕版作品的数字,但是由这段记载完全可以断定太宗大量作品已经雕版出版。①出版学认为,编辑是整个出版中的核心环节,是书籍内容与信息生产的核心。宋代出版之书籍,必定经过了编辑工作此一核心环节。但是,经过编辑工作的书籍并不一定全部得以出版。有明确出版记载的书籍自不待言,然而经过必要的编辑工作却没有明确出版记载的书籍也未必事实上就没有正式出版。书籍出版本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体现了书籍出版完整的出版生态。基于这一出版生态理念,下面以宋初三帝的书籍编撰及出版行为作一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出版生态考察,而不将编辑与出版各自单另考察,以窥知宋朝初期中央专制主义权力直接从事书籍出版的出版生态。建隆二年(961年)正月,监修国史王溥等上《唐会要》一百卷。太祖“诏藏史馆,赐物有差。”①乾德元年(963年)七月,监修国史王溥又上新修梁、后唐、晋、汉、周《五代会要》三十卷。七月,“己卯,判大理寺事窦仪等上《重定刑统》三十卷,《编敕》四卷,诏刊板模印颁天下。”②这部书是太祖命令窦仪、苏晓正、奚屿丞、张希逊、陈光义、冯叔向等共同编撰的。乾德二年(964年)二月,翰林学士窦仪等上《新定四时参选条件》一书,指出:“诸州印发春季选人文解,自千里至五千里外,分定日限为五等,各发离本处,及京百司文解,并以正月十五日前到省,余季准此。”③从这条史料可知,《新定四时参选条件》必然刊行。这部行政规定类书籍及诸州印发的“文解”表明,雕印出版已经普遍应用于宋代的行政管理之中。雕印出版对于宋朝行政管理的程式化、系统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五年(967年)三月,“朝廷自削平川、峡,即颁《刑统》、《编敕》于管内诸州,其载建隆三年三月丁卯诏书及结状条样。”④开宝六年(973年)四月,翰林学士卢多逊等呈上所编《开宝通礼》二百卷,《义纂》一百卷,并附有司施行。“诏改乡贡《开元礼》为乡贡《通礼》,本科并以新书试问。”
田建平,1963年生,内蒙古包头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宋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已出版学术著作7部:《东亚文明系统论》《元代出版史》《当代报纸副刊研究》《出版传媒研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新闻出版史研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书报传播史略1938-1945》《宋代出版史》。发表学术文章160余篇,其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40余篇,核心刊物6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新闻出版史、媒介史、文化传播、宋史。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及日本、英国、匈牙利等国学术书刊转载、评介。主持人文社科课题主要有: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新闻出版史研究”,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出版史研究(960-1279)”。《宋代出版史》,2018年荣获中国第四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方汉奇奖一等奖,河北省第十六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本书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政治心理学著作。作者运用心理学的实验成果作为分析政治现象的基本理论框架,他在本书中着重分析了情绪
恺撒战记--内战记 本书特色 《恺撒战记·内战记》是古罗马著名的军事历史著作,为恺撒继《高卢战记》后的另一部作品。本书收录了《高卢战记》之后的四个...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本书特色 ★切尔诺贝利,人类文明史上的永恒噩梦:权威记者十数年深度调查,数百小时采访录音,大量档案、书信、回忆录首次曝光,全景式展现了这场我们...
通鉴漫话 本书特色 本书甄选《资治通鉴》的精华,整合为战国争雄、天下一统、楚汉相争、大汉天下、三国鼎立、南北对峙、隋唐盛世、五代十国八大部分,用深入浅出的笔法,...
《出家》内容简介:本书为养家糊口,原本打着三份零工的男人方泉受人指引成为寺庙里的广净师傅。过上了僧人生活和现实生活交替的日
《上海历史之源:福泉山》内容简介:上海福泉山遗址的发现,极大推动了上海地区史前考古的进展,完善了上海自马家浜文化到马桥文化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结构以及学科边界。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架构。二是中西政治哲
论三国人物-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三国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对《三国演义》人物描写有的与历史上人物的真面目相距甚远,然而据现存史料还他们以本来面目...
民俗学概论(第二版) 内容简介 《民俗学概论(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民俗学概论》的修订版,是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基础理论教材。《民俗学...
近代中国 第十五辑 本书特色 这是本研究型文集,它按照孙中山研究、政治与思想、教育与文化、经济与社会、史料辑存和学术动态这样的编排方式收录了许多相关文章。研究深...
民国政治人物 本书特色 《民国政治人物》是著名历史学家吴相湘(1912~2007)先生所撰民国时期著名政治人物传略评述文章的汇辑。先曾由《传记文学》杂志数年连载...
流沙疑冢 本书特色 《考古中国·流沙疑冢》:午夜,巨响,惊扰了夜的美梦。人影晃动,黄沙之下,迷奇的通道将他们引向何方?当点点红晕与片片光芒交错,层层泥土下的骸骨...
民国大师经典书系第二辑——历史的镜子 本书特色 《历史的镜子》涵盖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论述了改良社会风气、限制权力、根除腐败、民主政治...
文史 2001年第四辑 内容简介 《文史》杂志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专门刊载文史类专业论文。这本书是2001年第四辑(总第五十七辑)。本书共刊载了顾颉刚遗著“《尧...
邹谠1918年12月生于广州,广东大埔人。父亲邹鲁(海滨)是国民党元老、政治家及中山大学的筹创人和校长,母亲乃许素贞(剑魂)女
西辽史 内容简介 西辽为古代契丹族建立的第二个王朝,其建国者耶侓大石是辽代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辽代灭亡之际出奔西域,并建立西辽。其统治区域大致在今中亚地...
希腊神话 内容简介 突出选修课程,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给高中语文课程带来的*深刻的变革之一。为满足开设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迫切需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大家讲史 本书特色 ☆陈旭麓先生对近代百年史的思辨。☆印制精美,适合馈赠、收藏。中国近代史十五讲-大家讲史 内容简介 陈旭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
清代-民国-西宁社会生活史 本书特色 李健胜编著的《清代-民国西宁社会生活史》以清代一民国时期为时间范围,以西宁现今所辖地区为空间界域,以西宁地区的衣食住行、婚...
《法兰西世界史》内容简介:本书是由法兰西公学院教授帕特里克·布琼主编,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