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风景看不尽》是有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先生的文学回忆录。记录了何镇邦先生在近60年文学生涯中所经历的重要文学事件和与文坛大家汪曾祺、刘白羽、莫言、浩然、张一弓、冰心等交往中的逸闻趣事。何镇邦先生以深情朴实的笔调记录了一段历史,使得读者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文学大家们的侧面。本书史料丰富,可谓一部当代文学的微型档案。
本书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先生的文学回忆录。记录了何镇邦先生在近60年文学生涯中所经历的重要文学事件和与文坛大家汪曾祺、刘白羽、莫言、浩然、张一弓、冰心等交往中的逸闻趣事。何镇邦先生以深情朴实的笔调记录了一段历史,使得读者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文学大家们的侧面。本书史料丰富,可谓一部当代文学的微型档案。
《昔日风景看不尽》:
我所认识的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又名谢冰心。福建长乐人,1900年生,1999年卒。是一位完整走过20世纪的“世纪同龄人”,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坛的“老祖母”。我当然也是读着冰心的《寄小读者》成长和走上文学道路的,但是真正认识冰心,并同她有些往来,却是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1984年岁末至1985年初,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我作为大会简报组的工作人员被派去对寓居于中央民族大学家属院里的冰心进行采访。记得会议期间的一个晚上,出席作协“四大”的江苏代表、《冰心评传》的作者之一、我的师兄范伯群先生与我同往冰心家里。见到多年想见却一直见不到的冰心,当然很高兴;而冰心见到我这个福建小同乡,也很高兴,她认了我这个小同乡,并表示我随时可以去见她。就这样,我同冰心有了断断续续长达十多年的往来。
记得**次见到冰心先生的时候,她已85岁高龄。我和范伯群在那简朴的客厅坐定之后,她即告诉我们,这些年她已谢绝一切社会活动,足不出户,连她的母校贝满女中的校庆也不去参加了。只是每周抽出半天时间乘车到医院看看住院的老伴吴文藻先生。她说,谢绝一切活动,幽居家中,也许可以多活几年。
寒暄之中,她又问及范伯群小女儿紫江的近况。原来,紫江也是她的朋友,是她的小读者之一,曾到北京看望过冰心奶奶。紫江小时候我也见过,不过到了1984年年底,她已长成大姑娘了。老范告诉冰心先生紫江已出国留学了,她才放心。记得临告别时,她还签了一《昔日风景看不尽》让范伯群带回转送他的女儿紫江。
接下来,我对冰心先生进行采访,请她谈谈对作协四大召开的感想与期待。她简要地谈了一些,后来由我整理并刊登在一期“简报”之中。
我还向冰心先生报告说,前些年我同几位文友编成一册《现代散文百篇赏析》,是为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编的,其中收录了现代、当代名家的百篇散文与杂文,每篇之后均有一段一千多字的赏析文字。冰心的三篇散文也在其中,即《笑》《通讯十七》和《每逢佳节》,文后的赏析均是我撰写的。此书由我去请叶圣陶先生题写书签,已于1981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次就印了56000册,此后又重印了几次,累计印数过十万册。她听了很高兴,希望我带一册给她看看。可惜我身边已无此书,仅有的一册也被人借走了,故一直没带给她。记得后来见面她还催问过一次,实在对不起她老人家。
自1984、1985年之交初次拜访冰心先生以后,一直想再次拜访,苦于没有机缘,也不想轻易去打扰她的平静生活。但对关于她的各种信息,还是十分留意的。
首先听到的消息是,吴文藻先生逝世了,冰心先生得此噩耗十分淡定,大概是有充分思想准备之故。不过,从此她就要孤身奋斗于世了。回想从20年代在赴美留学的轮船上与吴文藻先生定情,直至相守已逾半个多世纪,现在却孤身一人,这种大悲能从容相对,实在称得上是不凡了。
然后在刊物上读到她老人家的系列散文《关于男人》。**篇是写她的老伴吴文藻,还有一篇是写国民党名将孙立人,读了颇有兴味,好像还给先生打了电话表示祝贺,并表示喜欢这一组文字。先生以近九秩之高龄仍笔耕不辍,实在令人感佩。
然后又听到她由于赶译一篇重要文章而患小中风的消息。她身体虽然无大碍,但行动不便,只能困守她那书房兼卧室里,继续会客、继续笔耕。但厅里已有女儿吴青、女婿陈恕把守,要见冰心先生,需得到他们同意才能进入冰心先生的书房兼卧室。
后来还听到一则消息,先生九十寿辰时,中央某些大员携牡丹花致贺,老人笑着对前来贺寿者说:“我不是国色天香,担当不起;我喜欢玫瑰,我喜欢浑身长满刺的玫瑰。”此言一出,让他们好不尴尬啊!
……
何镇邦,出生于福建云霄一个中医世家,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朱东润、蒋天枢丶蒋孔阳、伍蠡甫等名家。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学教育家、散文家,曾兼任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云南红河学院、安阳师大等院校教授,曾被聘为黑龙江省阿城市文化发展顾问和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协顾问。多次出访北美与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与讲学。晚年自号“云山野叟”,游弋于文坛与社会之间。有《长篇小说的奥密》《当代小说艺术流变》《文学的潮汐》《九十年代文坛扫描》《文体的自觉与抉择》《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文学的新世纪》等七部文学评论集及《笔墨春秋》《文坛杂俎》《文化屐痕》《边走边吃》《来自天堂的药方》等五部散文集行于世。主编《当代名家随笔丛书》《当代女作家情感世界散文丛书》《当代文坛点将录》等大型书系。
七日谈 本书特色 “我写的都是我认识的人物,事迹略作改变,而人家的名字,自然不宜原样使用。我不长于给人家起名字,就干脆用字母来代替。这些人的为人处世,大都与众不...
塔杜施先生,又名,立陶宛的最后一次袭击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密茨凯维奇的一部长诗,代表了他的创作成就,也是波兰的民族史诗,全诗共12卷,一万余行。译者易丽君,193...
杜牧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本书特色 杜牧与李商隐齐名,是中晚唐的杰出诗人。本书共选注其诗137首,文19篇,所选基本代表了杜牧文学创作的水平,选注者在原冯...
1988-2015-害怕-王小妮集 本书特色 白话文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广义而言,包括所谓当代文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代汉语诗歌在传统诗...
苏童自选集 本书特色 苏童的作品以出色的想象力、语言方式、风格气质,对历史的诗性描摹,对生命、死亡、颓废的表现,构筑了与众不同的独具风貌的文学文本世界,极大地丰...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内容简介:《人生就要不断精进》是星云大师鲐背之年指点职场进阶的新作,详解职场提升之道。继《宽心》《舍得
作者简介:金爱烂,1980年生于韩国仁川市,毕业于韩国艺术综合学校戏剧院剧作系。2002年短篇小说《不敲门的家》获得第一届大山大学文学奖,该小说又发表于2003...
王寅诗选 内容简介 王寅的作品总有一个冷静的身影和一副沉稳的眼光处在作品的旁边,“旁观者”的描述和态度使得王寅的诗歌显得超然而迷人,这甚至可以作为领略王寅诗歌的...
高窗-菲利普.拉金诗集 本书特色 《高窗》收录拉金生前发表的所有作品,包括他*著名的四本诗集《北方船》《较少受骗者》《降灵节婚礼》《高窗》,以及部分散轶作品,可...
人间词话新注-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人间词话新注》分上、下两卷,上卷为"人间词话",下卷为"人间词话附录"。上卷是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原稿本整理而成的;下卷系...
《UI设计与认知心理学》内容简介:新兴的设计类别都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比如,印刷设计以化学印刷术的进步为基础,工业设
时光字典 内容简介 《时光字典》是游天杰的一部带有自传性的诗集,一个诗人唯美的恋歌;浪漫的故事,丰富的想象,意境清澈,文字瑰丽,感情真挚,优美,流畅!挖掘自然和...
大学生文学精品选读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卷,包括散文卷、诗歌卷、小说卷、戏剧卷和电影卷。书中收录了与各卷相关的文章若干,精选了不同的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大学...
莫泊桑文集-(共四卷) 本书特色 《莫泊桑文集》一共四卷,精选了莫泊桑创作的堪称经典的短篇小说一百零一篇,以及五部长篇小说《一生》《皮埃尔和让》《我们的心》《漂...
心中需有爱 本书特色 黑柳彻子,被美国《新闻周刊》赞誉为日本*伟大的女性。 你一定知道黑柳彻子笔下的那本千万册畅销书《窗边的小豆豆》,它受到了全世...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
利玛窦中国札记 本书特色 《利玛窦中国札记(上下)/世界著名游记丛书》作者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为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1...
鸳湖烟雨 内容简介 吴藕汀,嘉兴人。民国二年生。1951年,由嘉兴图书馆派往湖州南浔接收嘉业堂藏书,说好四个月可以回来,结果在南浔一直生活了五十年,一直到200...
酷的脸 本书特色 徐怀谦是中国杂文界的中青年骨干,其杂文以文字凝练、思想性强著称。《酷的脸》收录了作者徐怀谦近年创作的杂文70余篇,分为“说古道今”、“品藻人物...
科尔姆•托宾Colm Tóibín, 1955-爱尔兰小说家、散文家、记者,毕业于都柏林大学,主修历史和英文。著作丰富,多描写爱尔兰社会、移居他乡者的生活、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