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有名批评家李建军的一本文学批评集,收文20篇。书中主要探讨了关于文学批评的理念、关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在当下的境遇、关于批评家的精神气质和伦理责任,以及无情抨击了当下文学批评风气的庸俗。作者态度坦诚,行文活泼,风格鲜明,见解独到,当代诸多作家如莫言、余华、贾平凹、刘震云等都在其犀利的批评之列,表现了一位真正的批评家的责任和担当。尤其在遍地“文章表扬家”的当下,他被誉为当代中国真正的有血性的批评家。
这是中国著名批评家、《文学评论》副主编李建军的一本批评文集,也是一个批评家的文学批判书。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莫言、余华、刘震云等……无不成为他的靶子,刀刀见红,直刺文学的衰颓和堕落;招招致命,重现批评家的锋芒与尊严。尤其在遍地“文章表扬家”的当下,他被誉为当代中国真正的有血性的批评家。
001 为什么需要纯批评
自 序
我曾经做过很多梦,但却从来没有将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当作自己的梦想。我读硕士和博士的专业,都是文艺学。在我看来,文艺学研究更自由,更有趣;它正像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那样,“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致力于对文学规律性问题的把握,可以自由地介入任何一个文学研究领域,可以将所有文学现象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当然很有趣,也很重要,但却是地位*低、*受歧视的学科。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学术界存在着这样一条“鄙视链”:研究文学理论的,看不起分段研究文学史的;研究外国文学的,看不起研究中国文学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看不起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看不起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还有人如此刻薄地表达过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鄙夷和不屑:“感冒无药可治,所以世间的感冒药*多;现当代文学*没有研究价值,所以研究现当代文学的人*多。”
这样的学科歧视,当然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当代文学研究不仅很重要,而且难度很大。因为,当代文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在进行时态的文学。研究当代文学意味着巨大的阅读量,意味着你必须关注古今中外的文学。就像上游的水不会受下游的水质影响,而下游的水质必然会受上游的水质影响一样,一个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完全可以不读当代作家的作
品,但一个研究当代文学的人,却不能不读古代文学作品。研究当代文学的学者,倘不大量阅读当代作品,倘不熟悉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现象,那么,他就无法建构起一个开阔的比较视野,他的研究的深度和有效性,也就要大打折扣。
其实,当代文学研究的难度,还不在阅读量之大,也不在关注面之广,而在它要求研究者要有成熟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对于那些已经处于完成状态的文学现象来讲,一切都已定型,且有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可作依凭,研究者无须面对一部作品,做“**个吃螃蟹的人”但是,处于生成过程的当代文学,却面孔模糊,性质不明,很难把握,研究这样的新鲜的文学现象,既考验着研究者的趣味和鉴赏力,也考验着他的人格和德性。你要有过人的勇气,要摆脱人情世故的缠绕。他们就站在你的对面,像笔尖一样锐利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你的嘴巴,看你如何评价他的作品。一个时代的整体性的文化氛围,消费主义时代的市场逻辑,也微妙地影响着你的态度和感受,干扰着你对作品的基本判断和*终评价。
我想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当代文学研究并不是轻松容易的“静态研究”,而是艰难复杂的动态批评。它所面对的,不仅是作品,还有作者。在一个冲突性的对话情景里,求真的批评甚至就意味着对抗,意味着伤害,意味着冒天下之大不韪,意味着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人民公敌”。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当代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却是高度“和谐”的,是皆大欢喜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处于一种异化性的“认同关系”模式。没有不满,没有质疑,没有抗辩,没有拒绝。在掌声和鲜花构成的喜气洋洋的欢乐氛围中,在文学“大奖”的令人目眩的光环下面,那些备受推赏的当代作家感觉良好,飘飘欲飞。他们只有“朋友”,没有“敌人”,于是,他们也只有快乐和停滞,而没有焦虑和进步。他们缺乏真正成熟而严肃的读者,缺乏敢于质疑和坦陈己见的对话者。他们成了一群幸福而又不幸的人,因为他们生活在被人群簇拥的孤独状态里。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中国当代文学仍然停留在不成熟的发展状态,停留在对他者经验的简单化的模仿阶段。我们虽然努力摆脱了“三突出”之类的僵化模式——事实上,有的作家仍然在用这样的方法写作,例如《大秦帝国》就属于“三突出”模式的小说,但是,由于彻底否定自己民族的文学传统,我们时代的文学长期处于“拔根状态”。走出解冻状态,我们将目光转向西方。我们怀着好奇而急切的心情模仿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某些著名作家简直就是用汉语来写西方小说。这样的文学显得既肤浅又虚假。中国文学期待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个性的成熟。我们需要恢复汉语文学的尊严,需要建构“中国格调的大文学”。
我的文学批评理念,就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知和判断上。我希望,我们的当代作家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问题;我希望,中国的当代文学能自觉和成熟起来。关于文学批评的基本理念,关于文学批评在当下的境遇,关于批评家的责任伦理,关于我与某些作家和批评家的“冲突”,许多年来,我零零星星写过不少文章。
本来,将这些文章裒为一集,老老实实地题名为《论文学批评》,是*为妥实的选择。但是,透过表象来看,我的这些文章内里,分明表达着对一种文学风气的不满。这是一种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上都并不鲜见的庸俗的文学风气。它体现着一种可怕的市侩哲学,那就是“成功即一切”。在这样的风气里,对利益的追求压倒了对真理的热爱,市场的交换原则取代了真理的绝对原则。
在当下的多种样态的文学性表达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言不及义而又煞有介事的胡扯。这种用时髦的话语包装起来的胡扯,就是美国学者法兰克福所说的“扯淡”(bullshit)。正像法兰克福在《论扯淡》中所指出的那样,“在我们的文化里,*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有太多的人在‘扯淡’”。“扯淡”的典型特点,就是不在意“真实”,只在意自己的“企图”和“目的”。扯淡者几乎都是法利赛人。对他们来讲,当下的现实利益高于一切,所以,他“不在乎自己说的话是否正确地描述了事实,他只挑选或编造符合他目的的话”。有必要指出的是,一切形式的扯淡,都意味着侮辱。它不仅侮辱人们的人格,也侮辱人们的智商;不仅侮辱听者和读者,而且更加严重地侮辱言说者。
为了表达自己对文学上种种“扯淡”现象的不满,为了引起大家对“扯淡”现象的警惕,我接受朋友的建议,索性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题名为《不成样子的扯淡》。如此命名,虽然略显唐突,或贻“野哉”之讥,但是,循名责实,似乎也还不失恰切。
我希望,这本小书,能对读者理解我们时代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写作状况,提供一点有价值的信息和微末的帮助。
李建军
二〇一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北京北新桥
李建军,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宁静的丰收——陈忠实论》《小说修辞研究》《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必要的反对》《小说的纪律——基本理念与当代经验》《文学因何而伟大——论经典的条件与大师的修养》《文学的态度》《文学还能更好些吗》《是大象,还是甲虫——莫言及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析疑》、《文学与人的尊严》《大文学与中国格调》《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等10余种。曾获“冯牧文学批评家奖”“青年学术奖” “新批评奖”等多种大奖。
疯话集成 本书特色 八十年代前狷者,至今冷潮热讽。高民国社会,论民国官场,论民国文化。与厚黑教主李宗吾齐名之民国奇人。宣永光惊世骇俗之作,《乱语全书》+《疯话集...
巴金经典作品系列 生之忏悔 内容简介 本书一九三六年三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系文学研究会创作丛书之一种,收入作者一九÷九年至÷九三四年所作散文、书评、序跋等,作者...
谍血 本书特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在正面战场之外,还活跃着一支国民党的秘密部队。他们暗杀大批各级日伪人员,广泛搜集日军情报,而且大面积地破坏日军之飞机场、军...
2014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本书特色 精选2014年中国优秀文学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笔优美、意境深远的散文诗,集结成集,其中包括耿林莽、王剑冰、汤松波、亚楠、宓月、...
新月集 飞鸟集 本书特色《新月集飞鸟集》收录了泰戈尔*著名的两部诗歌——《新月集》《飞鸟集》。 《新月集》歌颂了两大主题——童真与母爱。童真是人类*宝贵的天性...
饮冰室诗话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饮冰室诗话》 《饮冰...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老向代表作-庶务日记 本书特色 人之初,性忠坚;爱国家,出自然;国不保,家不安;卫国家,务当先。——老向《抗日三字经》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老向代...
历史的囚徒-一位新华社记者的社会观察 内容简介 我很热衷于探究历史,可是慢慢的,我差点从一个历史怀疑论者变成一个历史悲观主义者,因为我发现过去那些人物面目模糊,...
大诗歌. 2011卷, 分行新诗散文诗: 中国诗人俱乐部作品选 本书特色 《大诗歌》以“中国诗人俱乐部”和“我们”散文诗群为依托,精选了当前中国诗歌界*有影响力...
古文观止译注 本书特色 《古文观止译注》:古文观止(季札)见舞《韶箾》者,日:“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
《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试行)》内容简介:《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是2013 年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市共建项目——
胡风全集(全10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曾获“第七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550万字的《胡风全集》,包括诗歌、评论、杂文、译文...
《中国民间故事》内容简介:中国民间故事源远流长,从先秦到清末,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留下了不计其数的优秀故事。这些故事
在别处-《小小说选刊》: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剪影 本书特色 由《小小说选刊》选编的十年选系列,是从全国各地十年间发表的小小说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一个时期内小小...
丝弦与丹青 本书特色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
1966-1976-中国当代新读编年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记述1966年1月至1976年12月在中国大陆发生的有关新诗创作、评论、出版、活动等史事。本书按有关史...
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寄语少年儿童朋友、我的一家、过生日、交朋友、劳动学本领、我爱美丽的大自然、故事迷、鬼子兵来了、功到自然成、有错就改、敬老帮老、过年...
夏季卷-2014年季度精选集-读者-原创版 本书特色 《读者原创版》2014年季度精选集-夏季卷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全书共分为六辑,每一辑主题都不相同,有情感,...
1949~2009文论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为时间跨度,大致按照中国当代文学自1949年以来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不同思想潮流、文学流...
《如果你是我的传说》内容简介:裴子墨和丁辰是一对夫妻,妻子丁辰深爱裴子墨,但裴子墨难以忘怀初恋总是对她若即若离。婚后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