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根底在哪里?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资源是什么?88岁历史学家献给国人的温情之作
【作品看点】
★ 承续冯友兰、钱穆对中国文化的温情,直述中国人的文化内核
★ “中国三部曲”压轴之作,继《万古江河》《说中国》之后,许倬云教授在文明的土壤里发掘养分,用逐渐被遗忘的“精神余沥”,滋养当代中国人的内心。
★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好书,余英时郑重推荐、许纪霖专文导读
★ 一部探索中国文化基底的大家之作
【焦点推荐】
余英时——本书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雅俗共赏、古今一贯,远远超越前人。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生活相当全面,上起文化精英,下至普通民众,无不包含在内。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恰恰是一部“明道”之作,同时又是一部“救世”之作,我郑重地推荐它给读者。
葛兆光——许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大历史。“所谓‘大历史’,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观察整体的变化。”大历史要有大判断,非博览硕学之士,不能下大断语。
许纪霖——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许先生心怀家国天下,从人类未来发展的大视野中,看到了中国文化贡献于世界文明的可能性空间。中国文化的精神不是孤独的、抽象的理念,它存在于华夏历史的肌肤之中,浸润于亿万百姓的日常生活。只要民族不亡,生命永续,中国文化的精神也将继续薪火流传下去,成为全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文明之一。
白岩松——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许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先生行走与写作都不便,却让思考走到最远,穿越了历史与成见。我们的不知道,正是一种对他致敬的方式。
【内容介绍】
我们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根底在哪里?我们中国人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资源是什么?
历史的颠簸和挫折,使得中国文明丢失了不少本来有的好传统。许倬云先生把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看作一种多元互动的秩序,重新反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中国文明,从天、人、群、己各个角度呈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希冀在文明的土壤发掘养分,追寻和唤醒那些被遗忘的精神余沥,滋养和灌溉当代中国人的内心。
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饮食、医药、居住,所重视的多元和谐,求均匀而忌偏差,趋中和而不过分,种种观念,依旧可见于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中。一代代中国人美好高贵的精神、真实的人性,多不在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而在市井陋巷、山野乡村,街谈巷议、共话桑麻……从开天辟地到江湖豪侠,从男女私情到精怪现象,涵盖范围相当广泛,代表了中国一般老百姓的喜恶与褒贬。他们的历史观,就是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的一套评价体系。
许倬云,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1986年荣任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学贯中西的史学耆宿,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悉西方历史及其理论与思想,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不囿于书斋,时时心怀天下,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代表著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说中国》等。
一般老百姓,很少会在谈话时引用四书五经,二十四正史,他们的历史观,就是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的一套评价体系。他们认可的价值,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对得起,人间必须有公道,世上必须有正义。
——引自第72页
左昭公二十年)十ニ月““齐候至自田子待于合,子犹驰造焉。公日:“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日:“和与同异界?”对日:“异。和如焉,水、火、醯、梅以烹鱼内,嬋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共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日:亦有和羹,既戒既平。畯假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日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引自章节:第四章 多元互动的秩序
衣仪百年(近百年中国服饰风尚之变迁) 内容简介 《衣仪百年——中国百年服饰风尚》是一本反映20世纪一百年间服饰变化发展的书,不仅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中国20世纪服饰...
中外地理未解之谜-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地球是如此辽阔而丰饶,人类为何要"选中"非洲来开始生命的旅程呢?是钟情于奔流不息的尼罗河,还是追忆骷髅海岸曾经繁华如织?...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5》内容简介:《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老子(彩图版) 本书特色 咀嚼传统,解读我们身上所携带的文化基因,获得继续前行所需的智慧力量。领略古人的处世智慧、做人品格,以及其中蕴含的人...
东吴文化遗产 本书特色 《东吴文化遗产》是以反映文化遗产研究成果为己任的丛书。这部丛书不但关心非物质文化的研究成果,也关心物质文化的研究成果。为使这一丛书既丰富...
《无师自通6:铅笔素描石膏像超精解析(修订版)》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含素描基础知识、单个静物形体与组合静物形体绘制详解三大部
日本文化史教程 本书特色 前瞻性与创新性并重符合21世纪日语人才培养需要,引领中国日语教学潮流。代表性与权威性兼顾全国20余所高校参与编写,日语界近百位专家精心...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语言与认识关系的著作,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两个部分。理论篇首先对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流派和术语进行阐释和比较,其...
基于语义约束主题模型的商品特征和情感词提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从句法依存、词义理解和语境相关等角度获取语义关系, 并将语义关系转化为LDA模型容易识别和方便...
唐诗-跟着名师学国学 本书特色 孙立权主编的《唐诗》从众多唐诗中甄选经典,结合名师点评,帮助青少年读者理解诗词,领悟中华古典诗歌的韵律与美感。本书附有注释、译文...
《T+0波段操作入门与实战技巧》内容简介:《T+0波段操作入门与实战技巧》围绕T+0的操作手法,详细讲解了T+0的三种操作模式,如何建
中秋旧事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部分,内容包括:江畔何人初见月、月宫清冷桂花孤、年年秋月分外明、浅酌低唱月光吟、几多美食酬佳节、金樽清洒邀明月、万人空巷观秋潮、八...
现代格言小词典 内容简介 一、本词典共收录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以及当下经典的流行语录3800余条。二、本词典适合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的读者阅读、学习和查询。三、本...
(精)一个普通人的帝王生活:我住过的54家世界顶级酒店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书单号×七楼书店出品,金城出版社出版★酒店是一宿之寄,还是一夜奢华?旅行达人古镇...
《顾颉刚全集补遗:顾颉刚全集 (精)》内容简介:《顾颉刚全集补遗》全稿约十余万字,主体为顾先生所作、《全集》未收的论文、读书
近年來國內最炙手可熱的繪本作家。1998年8月首度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1999年以《向左走‧向右走》、《聽幾米唱歌》和《月亮忘記了》三部作品,展現出驚人的創作力...
春满花城-广州迎春花市 本书特色 挖掘文化瑰宝,凝聚奇思妙想,洞察社会幽微,守护精神家园。春满花城-广州迎春花市 内容简介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为主...
趣味歇后语词典 内容简介 歇后语幽默风趣、想象丰富、寓意深刻,是我国人民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形式。无论是小学生还是成年人,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镇,无论是在创作还是...
《撒哈拉沙漠大冒险》内容简介:撒哈拉沙漠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大。站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央,你看不到它的边际,就连飞得更高和视力更好
丝绸的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丝绸的起源、元代丝绸、明清丝绸、四大名绣的历史文化。丝绸的历史 目录 锦绣中华(代序)**章丝绸的起源那些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