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视野下的生命图景全纪录
令马克·扎克伯格与比尔·盖茨读到爱不释手的自然新史
关于人类与微生物的矛盾冲突、共生合作与多边联盟
《纽约时报》2016年备受关注的100本图书之一
◎ 编辑推荐
我不是『我』,『我』从未独自存在
☆费氏弧菌令夏威夷礁坪中的短尾乌贼闪烁微光 ,可是移除细菌后的短尾乌贼纵然能继续生存,却无法走向完整的成熟——微生物如何影响了动物的发育?
☆沃尔巴克氏体会采用“厌男”手段把雄性黄蜂个体赶尽杀绝,转身又会保护苍蝇、蚊子免受病毒侵扰——微生物究竟是宿主的朋友,还是敌人?
☆幽门螺杆菌的退场意味着胃溃疡和胃癌患者的减少,可它们的消失又可能导致胃酸反流和食管癌患者的增加——微生物带来的好处、坏处,哪个更重要?
◎ 内容简介
在人类的生活史中,微生物常常隐而不现,只有当我们被因它们而起的疾病击倒时,才猛然意识到微生物的存在。因此,人们常常给微生物冠以恶棍之名,直到今天仍然容易谈菌色变。可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不仅从未缺席,而且必不可少。放眼万物,斑头雁迁徙飞跃喜马拉雅山时带着微生物,象海豹潜入深海时也携有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
本书将带领我们以“微生物之眼”重新认识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在每个自成“动物园”的人体之上,微生物能塑造器官、防御疾病、消化食物、驯化免疫系统、指导行为,并赋予我们各种神奇的能力。读者可以通过本书重新认识人类过往对很多古老共生关系的大意破坏,同时见证当下各行各业努力构建新型共生关系的谨慎尝试。
也许,是时候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改写奥逊·威尔斯的“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了。在离不开与微生物的共生互动之中:“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 名人推荐
太有意思了……埃德·扬接连抛出一个又一个令人啧啧称奇的微生物学洞见。《我包罗万象》展现了科学报道所能达到的绝佳水准。
——比尔·盖茨
远超惊奇。这本妙书不仅会改变你对世界的认识,还会改变你对自己的认识。
——海伦·麦克唐纳,《海伦的苍鹰》(H is for Hawk)作者
埃德·扬把微生物对万物生命运作的影响写得扣人心弦。《我包罗万象》将改变你对自己与其他所有事物的认知。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大灭绝时代》作者
正如其他所有伟大的科普作品所能对读者产生的影响,《我包罗万象》也不例外。你会变得突然不认识眼前的这个世界,重新开始认知周围的一切。埃德·扬通过生动的故事与精湛的解释,为你赋予“包罗万象”的观察之眼。
——卡尔·齐默,《演化的故事》作者
◎ 媒体推荐
埃德·扬是很有天赋的科学作者。《我包罗万象》作为他的第一部图书作品,以清晰的论述、雄健的笔力和诙谐的笔调,涵盖了微观世界的绝大部分领域。他以极具感染力的热情传递出了他对微生物所持有的热情。
——《纽约时报·书评》
他神奇地把浓厚的人文关怀填充进科学细节之间。妙趣不断。
——《华尔街日报》
一本令人愉悦的趣书……他不仅讲述了关于微生物组的各种故事,还向读者们介绍了众多正在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家。这些前沿传递出了揭开自然新奥秘的第一手兴奋与激动,也生动展现了本就遍布起伏的科研历程。
——《科学》
◎ 获奖信息
★第二届中国自然好书奖·年度国际作品奖
★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纽约时报》2016年备受关注的100本图书之一
★豆瓣2019年度科学·新知 No.8
埃德·扬是《大西洋月刊》的科学记者,目前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工作。他的作品还常见于《美国国家地理》《纽约客》《连线》《自然》《新科学家》和《科学美国人》等众多科学媒体。他因出色的生物医学报道和生命科学传播工作,于2016年分别荣获迈克尔·E. 德贝基新闻奖(Michael E. DeBakey Journalism Award)和拜伦·H. 瓦克斯曼奖(Byron H. Waksman Award),他曾经的博客“并不复杂的科学”(Not Exactly Rocket Science)曾于2010年荣获美国国家研究院凯克科学传播奖(National Academies Keck Science Communication Award)。埃德曾经在TED发表关于控制意识的寄生虫的演讲,目前已获得150多万的观看量。
译者郑李,笔名李子,科学松鼠会成员,科普...
(展开全部)
翻看一篇篇相关论文,想从中找出基础扎实的研究可是件苦差事。幸运的是,一个名为科克伦协作网(CochraneCollaboration)的非营利组织在专门开展这项工作。这个在业界声望颇高的协作组织,会使用系统化的方法核查医学研究。根据他们的判断,益生菌可以缩短传染性腹泻的发作期,并减少由抗生素治疗引起的腹泻风险。它们也可以拯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的生命,那是一种可怕的肠道疾病,会影响早产儿的健康。好了,益处列到这里为止。相比于社会上对益生菌的炒作,它的真实效果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现在仍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益生菌能够帮助治疗过敏、哮喘、湿疹、肥胖、糖尿病、相对常见的炎性肠症类型、自闭症,或者任何其他与微生物组有关的疾病;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是微生物组的变化产生了这些有益效果。
——引自章节:E大调快板
如果有益的物种填充了这些生态位,危险的物种便不能侵入,如此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只要简简单单地存在,就可以搭建起封锁疾病的网络。这种效应便是定植抗性。……海洋变暖、海水酸化和富营养化破坏了它们(珊瑚)与微生物之间的伙伴关系,使菌群变得不正常或贫瘠,也使珊瑚更易饱受疾病困扰,也许可以说,正是这种关系的破坏导致了疾病的产生。藻类在珊瑚礁上茂密生长时,会产生大量的DOC,并为珊瑚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这些藻类糖通常会沿着食物链向上流动……但是如果鲨鱼死亡,这些糖类就不再为鱼类供能,而是滞留在食物链的底层,成为微生物细胞的组成部分。微生物大快朵颐,因为爆炸性地增长而消耗完了周围的氧气,也继而窒息了珊瑚。(P97)生态失调……它不意味着某个个体不能抵抗某种病原体,而意味着共生的不同物种(宿主和共生体)之间出现了沟通问题;它把疾病重塑成了一个生态问题。(P100)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我们通过提高卫生标准、开发抗生素、结合现代饮食,逐渐把“免疫恒温器”的标准调得更高,结果导致我们的免疫系统在无害的东西面前也变得十分“暴躁”,比如灰尘、食物中的分子、体内的常驻微生物,甚至是我们自己的细胞。……这便是卫生假说及其衍生学说的言下之意:接触更广泛的微生物种群可以改变生物体内的微生物组,并抑制过敏性炎症(P111)。饱和脂肪能滋养各种可能导致炎症的微生物。……膳食纤维则具有相反的效果……细菌分解纤维素时会生成一种化学物质,短链脂肪酸。这些物质会聚集并激活大量的抗炎细胞,使反应过度的免疫系统恢复平静。
——引自章节:疾病与健康
史上第1部从建筑角度探究世界图书馆历史的集大成之作!英国牛津大学坎贝尔院士倾尽5年心血研究撰文,配以知名摄影师威尔?普赖斯精美绝伦的照片,书商杂志、金融时报、泰...
自童年开始,杰克•里德就对图画影像深深着迷,十岁时购买了第一套水彩绘画工具。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对于生长在多伦多的孩子来说,钱一直是个大问题,不过年少的里德总能设...
精彩摘录“家”的意义,并不是一栋房子。无论多华美的房子,都不算是一个家。——引自第192页美与丑之间,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新修订版-实用版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十个修正案以及十六个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解释全文,就总则重点条文及分则重要个罪...
作者安妮·埃尔诺出生于法国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伊沃托度过青年时代。持有现代文学国家教师资格证,曾在安纳西、蓬图瓦兹和国家远程教育中心教书。她住在瓦兹谷地区的塞尔...
急诊分册 内容简介 《急诊分册》共16章,其主要内容包括:急诊护理学概论;急诊护理组织与管理;急诊分诊;常用急救技术及操作规程;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护;常用抢救仪...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 头痛眩晕专辑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丁光迪、邓铁涛、焦树德、刘渡舟、毕福高等60位著名中医治疗头痛眩晕的独特经验。当代名医临证精华 头痛眩晕专辑...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说自己厌男?厌男就是厌恶所有男性吗?★不是理论,而是态度★一本好读、耐读、金句频出的女性主义宣言,女性主义实践的有力注脚★是对男性特权的严...
Mywritingsarefromlifeexperiences,mainlyday-to-daylivingandenjoyinglife.Weneedtot...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人文副院長、院士。研究中國近世思想史、宗教文化史、西方史學理論,以孔廟研究著稱。曾著《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
Inthisvolume,theauthorprovidesacomprehensive,research-basedexaminationoftherelat...
⭐️目前已经有德文、英文、日文等6译本⭐️⭐️本书依据的英文版豆瓣评分9.6分⭐️本书是丹·扎哈维对20世纪主导性哲学运动之一的现象学简明而有吸引力的介绍。本书...
IDE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 最新著作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 隆重推荐这不是写给设计师看的书,是为追求设计思考的组织及个人打造的蓝图,协助将设计...
1921年出生于台湾省花莲港1939年毕业于台北第一中学(现台湾省立建国高等中学)1942年毕业于台南高等工业学校(现成功大学)1946年由日本陆军航空部队复员...
农桑之光-中华农业文化拾英 内容简介 本书向读者展现了一部中华农业文明的历史画卷。我国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中华文明源自农耕、本在农耕。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
蔡皋,1946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著名绘本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长期在乡村小学执教,曾供职于出版社。2001年退休后致力于绘本创作。中国第一位获得BIB...
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愿我们每个人,能活出这种感觉。但怎样,才能活出这种感觉?自我实现、成为自己,这样的词汇听上去很美好,也因此深入人心。但我们必将深刻体验到,...
《月塘的长歌》内容简介:新芽大奖儿童文学系列图书是荣获过国内儿童文学大奖作家的原创中长篇新作,旨在以细腻的笔触和动人的文字
现代名中医男科绝技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一百六十几位中医师治疗男科病症的经验用方及心得体会,包括阳痿、早泄、前列腺疾病及其他男科病症等四部分内容。内容全面,有代...
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拍摄的《你好小朋友》近年来在网络风靡。1983年出版的这本摄影集已绝版。拍摄对象都是1980年代初期中国的孩子们。这本摄影集为中日双语版。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