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许正身处建筑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时代:成片的摩天楼可能一年之内就被更新,大批新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涌现,建筑师则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认知。《我们为何建造》重点探讨了建造活动背后的人类欲望与情感,并以此为主线,串起了古往今来、横跨东西的众多建造案例:从久经沧 桑的埃及金字塔,到命运多舛的世贸大厦;从宏伟规整的欧洲宫殿,到幽静神秘的日本庭院。穆尔在书中全方位地展现了建筑在精神层面的价值内涵,也为人们体认自身提供了一面镜子。
-
★ 建筑不只是冰冷的物质躯体,它也蕴藏着时代与人心的温度。
-
-
【精彩引文】
“建筑始于其缔造者的欲望,不论是为了安全、庄严、庇护还是归属感。建成后,它会影响其体验者和使用者的情感,而他们的欲望继续塑造并改变着它。欲望和情感是两个相互交叉的概念。”
-
“特定的欲望和感情是建造的动力,并且影响着对建筑的体验。它们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希望、性、对权力或金钱的追求、家的观念、对人生苦短的感悟——这些是清晰明确的,在建筑中有着明白无误的表现。”
-
“建筑设计如同时尚、美食或爱情,精工细制,在生存中不可或缺。它装饰着居所,就和其他几样装点着服装、食物和后代繁衍一样,如果它真的是一种装饰,也是缺少了便会让人们很难生存的那一种。”
-
“城市之中到处都是功能并不完备的建筑,它们是梦想、抗争、预算或往往与正式目标并不相符的规划所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们中的一些无法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但如果没有了它们,继续在这些城市中生活,也不会再有意义。”
-
-
【媒体评价】
《我们为何建造》思想深刻、文笔优雅,任何对建筑感兴趣的人都会被它吸引……它的魅力,得益于穆尔简练的文体,以及多年撰写建筑评论的经验……穆尔的论点很有说服力,但并没有自视为规范,他长期对建筑与人性进行着敏锐的观察,而该书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成果。
——《观察家报》(Spectator)
-
穆尔在《我们为何建造》中带着优雅、远见与智慧所探究的,是建造的欲望,是推动这项活动的种种情感,是人们对美、纪念性、自我展现和某种不朽的追寻。
——《新人文主义者》(The New Humanist)
-
穆尔的作品总是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其语言简练直白,其案例分析充满创新与启发。穆尔相当了解,该如何把这些神圣的庞然大物生动地呈现在书中。
——《旗帜晚报》(The Evening Standard)
-
穆尔可谓是妙趣横生,他能让那些喜欢鲜活语言和深刻金句的人,感到回味无穷……《我们为何建造》优雅而又睿智,有时还带着一丝18世纪的性感,这是一本个性鲜明的书,它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每日电报》(The Daily Telegraph)
-
《我们为何建造》生动而睿智,它讲述的是,当其他非建筑领域的因素——诸如资本、性、家庭生活,以及功能的变化——与建筑这门会不时自认独立纯粹的学科相遇时,会有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
——《卫报》(The Guardian)
-
《我们为何建造》是对我们栖居于世界的方式的一曲赞歌,它也解释了为什么“好的建筑”一直在变化。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
《我们为何建造》展现了智慧与涵养,关于建筑中所凝聚的顿悟、荒唐和人性,作者饱含热情地给出了许多观点。
——《独立报》(Independent)
罗恩·穆尔,英国建筑评论家,毕业于剑桥大学,曾短暂从事建筑业,后转投新闻界,担任建筑杂志《蓝图》(Blueprint)的编辑,同时为《旗帜晚报》、《卫报》、《观察家报》等媒体撰稿,并于2002—2008年期间担任英国建筑基金会主任。
古龙,(1938-1985),原名熊耀华,出生于香港,幼时暂居汉口,后经香港赴台。古龙的小说创造性地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
★天才的想法从何而来?看聪明头脑如何思考,解决看似不可解的难题。☆150页小书,坦诚幽默,天马行空,妙趣横生。★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细节中发现宇宙真理,更新我们...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本书特色 暌违逾十年,苏力教授全新力作《大国宪制》!本书将展示,我们的先人,在这块后来才被称为中国的土地上,为了活下去,为活得稍稍...
《乐·思》内容简介:2016年5月11-5月16日,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了“首届全国音乐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协作论坛研讨会”,探讨在当前新
那些流行了很久的传说、讲了无数遍的故事,古老而离奇,荒诞不经又让人难忘,故事的结局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传说到了此地就与别处有所不同?是什么样的口耳相传...
InthisliterarystudyofmemoirsdescribingatfirsthandthehorrorsofGermanconcentration...
理查德•道金斯,1941年3月26日生,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著名科普作家,生物学家。200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05年英国《前景》杂志会...
桑妮女性传记文学领域知名作者。因热爱民国迄今那些芳颜傲骨的女子,一提笔便忍不住向她们的来处追寻。有着水瓶座女子的敏感,热爱文字,热爱摄影,热爱电影。文笔清丽缠绵...
《中国期货市场经典案例研究成果汇编》内容简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期货市场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独具特色的发展道
錢鍾書,號槐聚,被譽為「很可能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博學之人」本書以優雅之筆析論錢鍾書先生其人其學,全書渾然一體是剖讀一代學人內心世界與學術世界的成功之作錢鍾書生前視...
巴黎.单身公寓 本书特色 《巴黎·单身公寓》为您介绍沉浸在单身生活里的巴黎女生,充满丰富创意与少女情怀的室内设计风格、附有巴黎杂货店、跳蚤市,场、地产公司导览。...
何藩的職業生涯豐富多彩:成為國際知名的攝影師後,於1961年加入邵氏,期間參演多部電視劇及電影,後來更成了著名導演。何藩出生於上海,其攝影生涯早於14歲時開始:...
呼吸疾病手册(第5版) 目录 Ⅰ.肺部疾病诊断技术1 肺部疾病的X线检查2 肺部的特殊放射线学检查3 肺功能检测(PFT)4 运动5 放射性同位素检测技术 6 ...
Behrouz Forouzan,毕业于加州大学艾尔温分校,现在是迪安那大学教授,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此外,他还是多家公司的系统开发咨询顾问。除本...
辛夷坞,女,80后作家新领军人物,独创“暖伤青春”系列女性情感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山月不知心底事》、《许我向你看》长居销量排行...
《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所收,都是作者近30年来,也就是40岁以后所写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史方面的论文。就一个人的学术研究生涯来说,起步已经太晚,何况人到中年,家累既...
前世,春荼蘼是一個精明強幹的律師,為了成功,不擇手段、傷天害理的事沒少做,或許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一場車禍,春荼蘼重生在千年前的異時空大唐,出身軍戶之家,雖不...
仙气凝就-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 本书特色 谭月园、林沃亮编著的《仙气凝就——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从百草油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文化传承、历史影响等几个方...
岭南飞针疗法--头皮针 本书特色 岭南头皮针作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操作简便、绿色环保、价格低廉、安全有效地特点,希望更多人传承。岭南飞针疗法--头皮针 ...
工程制图 本书特色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贯彻以“实用为主、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总结《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