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宠坏的孩子有四个主要共通点,但不一定同时出现。它们分别为:很少分担家务或其他责任、没有太多行为与作息规范、父母或其他人给予了他们很多关注与协助、拥有很多个人物品。
回答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只要告诉孩子:“穷人买不起需要的东西,比如食物、衣服和药品。但这些我们都有,所以我们并不穷。”
我们要告诉孩子,是价值观帮助我们对人生的重大问题做出抉择。对一个家庭来说,这个观念非常珍贵,因为这关系到孩子会如何获得身份认同。价值观会驱动我们的行为,并让我们花更多时间思考,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是一个很值得让孩子探索的课题。
告诉孩子家里的收入时,要提醒他们,在各种情形下,这个信息对交友都没有太大的价值。
零用钱应该有自己的用途,不该是一种工资,而是一种教育工具。
想办法学会延迟满足,是妥善使用金钱的关键。
虚拟家庭银行FamZoo的创办人比尔·德怀特(Bill Dwight)有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做法,他和孩子已经实行多年,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孩子对某些新的电子游戏感兴趣,就必须写出一篇短论文,解释为什么要买。至于平板电脑,他也会和孩子坐下来,一起算出能满足孩子需要的基本款要花多少钱。如果孩子要买某个更贵的东西,他会同意预付一笔钱,但接下来几个月,孩子要用零用钱来偿还直到还清。他没跟孩子收利息,因为他认为,每周看到零用钱被扣的痛苦,已足够让孩子吸取教训。
只要对拥有的事物心怀感恩、愿意与别人分享、在让自己最快乐的事物上理智消费,不管孩子比别人拥有得多还是少,都不需要感到羞愧。这对孩子来说就是金科玉律,对我们大人来说也是一样。
家长要鼓励孩子思考或了解这些问题:我们每个月必须花多少钱?我们如何选择要花哪些钱?如果还有富余,会有多少?我们存钱的目的是什么?
孩子早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用一对概念去判断:需要与想要。
在各种方法中,不应该包括用金钱来奖赏,因为它只是一种学习工具。
把钱花在能带来持久快乐与回忆的物品或体验上,才能真正获得愉悦。
让孩子学会为渴望的事物等待
无论一个人的财务状况如何变化,他的金钱观都不会改变。
有一个鼓励孩子提出问题的好方法,就是称赞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问他们问题,最后把提出好问题变成一种习惯。
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在处理任何金钱问题时都是最佳解答。这个答案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呢?”
要想让孩子更进一步地了解,就先问问他们心里猜测的金额,或是让他们上网研究,而不是直接给他们数字。
给孩子零用钱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他们的耐心。”
零用钱可以让孩子学习消费与储蓄,这是一种在成长过程中无法用其他方式习得的技能。对孩子的人生来说,这时候的孩子正处在一个风险较低的时期,即使犯错也不会带来太严重的后果。此外,给孩子零用钱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
但是当孩子还小、没有信用卡时,存一笔钱去完成一件大事或购买一个有趣的东西,仍然需要等待。耐心与孩子成年后的良好财务状况有很大的关联。
耐心与孩子成年后的良好财务状况有很大的关联。
有了一笔钱,就需要一套系统来存钱。拿我们家来说,我们会把零用钱分成三份,放在三个透明塑料罐子里,这三个罐子分别代表消费、捐献与储蓄。事实上,这是一种预算精神,像这样把钱分开,可以让孩子养成一个观念:有些钱可以直接花掉,有些钱要给比我们更需要的人,有些钱则要存下来,等以后需要时再用。
捐献也能培养耐心,即使是年龄小的孩子,也知道在罐子里放的钱越多,能帮助的人越多。把罐子装满再捐出去,孩子就会有一种目标实现的真实感。经常参与义工活动的家庭,也可以跟孩子谈谈做义工,因为捐钱不是捐献的唯一方式。
如果孩子可以拿出相当于2倍税额的钱存在大人这里,即30%的零用钱,就不但不用支付税款,之后还可以领到等额的利息,这样这部分存款就翻了一倍
至于何时才到银行开账户,让孩子自己决定,比如说,他们开始想为买车或交大学学费存钱的时候,就要把钱存在不能随便拿出来花掉的地方。
我们真正想让孩子买的是什么东西?我们应该禁止孩子的哪些消费?
让孩子认清“需要”与“想要”的界限
因为他不负责任而给别人带来不便,就要开始对他罚款。
我看到他已经有了热情,他把赚钱当成是可以解决问题的项目,而不是把时间卖给别人,一心只想赶快把工作完成。
现代社会物质非常丰富,我们常常对物品有太多复杂的感受与考虑。
孩子需要学习的是一种平衡,节俭也要恰如其分。
我们应该做到三件事:设定某些消费的指导原则,让孩子参考;示范几个聪明的消费技巧;通过某些家庭仪式,让消费变得有趣,但买的必须是真正有价值与意义的物品。
孩子学会简单的除法后,就可以开始让他们做一个重要的计算——计算快乐产出比。
先要求孩子预估一下,花在任何他想要物品上的每1美元,会提供几个小时的快乐感受。
家庭惯例不一定都要与花钱有关,时常给孩子灌输要自我克制的观念也很有用。
共享本身依然是节俭又不错过精彩生活的一个原则:可以借,就不要买。这样就可以把钱省下来,去买能带来更大喜悦与更深刻回忆的东西与体验。
尊重自己的身体,聪明消费、注意安全,然后自己下决定。
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眼前的是个被宠坏了的孩子,或怎么知道我们有养出这种孩子的危险?
物质主义的人比较重视物品,而不重视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人们在建构自己的生活与设定目标的方式方面,到底有多大的差异。
他们家更愿意把钱花在旅行或其他活动上,而不是别人可以注意到的财产上。
通常来说,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容易有生成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倾向。
举例来说,家长在做出安排时,应该让孩子处于中等偏下的消费水平上。
孩子至少应该学会为某些东西去等待,仔细考虑这个东西的价值,这样,在东西到手后,他才会好好品味与珍惜它
犹太教拉比
“如果你想要感到富足,只要数一数你已经拥有的用金钱买不到的礼物。”
《阿德勒的恋爱秘籍》内容简介:本书以阿德勒心理学为基础,深入剖析男女心理,包括男女认知差异、消除伴侣之间的鸿沟、亲密关系的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幽渺的思维世界的面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
国医养生堂-传世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 本书特色 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头疼脑热之类的不舒服,而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小毛病发展成大病才会引起重视。还有一些患有慢性病...
肯•威尔伯是包罗万象的“整合理论”的发明者,这种理论包括了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心理学、科学、哲学和灵修传统的真理。威尔伯撰写了
《益生菌健康宝典》内容简介:全球知名科学家,微生物、免疫学领域领军人物加里·赫夫纳格尔博士,在多年的基础研究、文献查阅、
不用刀的手术-布鲁士根菜汁的神奇配方 本书特色 由王康裕所著的《不用刀的手术(布鲁士根菜汁的神奇配方)》是台湾引进版图书,主要介绍了由奥地利自然疗法大师发明的布...
《Web前端性能优化》内容简介:《Web前端性能优化》以Web前端性能优化为关注点,不但给出了一套性能分析的思路与评价标准,而且针对
常见病鉴别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九章,重点提供了内科临床上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本书主要以新颖的表格形式一一表达,文字简练,内容实用,便于查阅。常见病鉴别手册 ...
《静坐洗心500问:祛病延年疗效神奇》内容简介:从大量的历史记载来看,历史上一些人能享高寿,都与他们修习静坐法有很大的关系。
《1分钟能做什么》内容简介:“拖拉”可以算是人类的天性,然而不巧的是,我们“上班族”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必须学会“战拖
《向上流动》内容简介:2011年,耶鲁大学华裔法学教授蔡美儿的《虎妈战歌》一书,在中国掀起了滔天巨浪,在美国也是饱受争议和质疑
发现大药:中国民间中医药抗癌现场纪实 本书特色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陆莉娜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哲学家周国平 联名推荐教你不怕癌的智慧,逐层消除恐癌者...
偏方是最好的医生-对症食疗速查金典 本书特色 本书在“切于实际,灵验实效,简便易行”的原则下,以科为刚,以病统方,除了对保健偏方,养颜瘦身偏方,职场适用偏方介绍...
中国传统推拿手法图谱:保健篇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六章,介绍了古代保健推拿法、家庭保健推拿手法、自我保健推拿手法、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手法、常见病保健推拿手法等,共...
疼痛防治技巧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疼痛性疾病的防治方法或措施。其中,对一些简单、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疼痛防治技巧 目录 一、揭开疼痛的...
《我辈孤雏》内容简介:《我辈孤雏》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第五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0年。英国伦敦,1930年代。年少得
补虚袪寒不生病-附赠最新国家标准针灸穴位挂图 本书特色 1.与大多数图书不同的是,本书采用的“大白话”的语言,旨在将晦涩难懂的中医理论和个人体质状况相结合,读者...
《遇谁都能聊得开》内容简介:国际知名沟通专家特有的智慧;92个简单易学、高效实用的沟通技巧;打破害羞、不自信、无话可谈的天花
《自我与本我》内容简介: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
不可不知的1001个健康细节 本书特色 《不可不知的1001个健康细节》:不可不知的健康细节,无病无痛的美好人生。细节决定健康,健康决定幸福,关注细节,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