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宠坏的孩子有四个主要共通点,但不一定同时出现。它们分别为:很少分担家务或其他责任、没有太多行为与作息规范、父母或其他人给予了他们很多关注与协助、拥有很多个人物品。
回答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只要告诉孩子:“穷人买不起需要的东西,比如食物、衣服和药品。但这些我们都有,所以我们并不穷。”
我们要告诉孩子,是价值观帮助我们对人生的重大问题做出抉择。对一个家庭来说,这个观念非常珍贵,因为这关系到孩子会如何获得身份认同。价值观会驱动我们的行为,并让我们花更多时间思考,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是一个很值得让孩子探索的课题。
告诉孩子家里的收入时,要提醒他们,在各种情形下,这个信息对交友都没有太大的价值。
零用钱应该有自己的用途,不该是一种工资,而是一种教育工具。
想办法学会延迟满足,是妥善使用金钱的关键。
虚拟家庭银行FamZoo的创办人比尔·德怀特(Bill Dwight)有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做法,他和孩子已经实行多年,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孩子对某些新的电子游戏感兴趣,就必须写出一篇短论文,解释为什么要买。至于平板电脑,他也会和孩子坐下来,一起算出能满足孩子需要的基本款要花多少钱。如果孩子要买某个更贵的东西,他会同意预付一笔钱,但接下来几个月,孩子要用零用钱来偿还直到还清。他没跟孩子收利息,因为他认为,每周看到零用钱被扣的痛苦,已足够让孩子吸取教训。
只要对拥有的事物心怀感恩、愿意与别人分享、在让自己最快乐的事物上理智消费,不管孩子比别人拥有得多还是少,都不需要感到羞愧。这对孩子来说就是金科玉律,对我们大人来说也是一样。
家长要鼓励孩子思考或了解这些问题:我们每个月必须花多少钱?我们如何选择要花哪些钱?如果还有富余,会有多少?我们存钱的目的是什么?
孩子早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用一对概念去判断:需要与想要。
在各种方法中,不应该包括用金钱来奖赏,因为它只是一种学习工具。
把钱花在能带来持久快乐与回忆的物品或体验上,才能真正获得愉悦。
让孩子学会为渴望的事物等待
无论一个人的财务状况如何变化,他的金钱观都不会改变。
有一个鼓励孩子提出问题的好方法,就是称赞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问他们问题,最后把提出好问题变成一种习惯。
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在处理任何金钱问题时都是最佳解答。这个答案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呢?”
要想让孩子更进一步地了解,就先问问他们心里猜测的金额,或是让他们上网研究,而不是直接给他们数字。
给孩子零用钱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他们的耐心。”
零用钱可以让孩子学习消费与储蓄,这是一种在成长过程中无法用其他方式习得的技能。对孩子的人生来说,这时候的孩子正处在一个风险较低的时期,即使犯错也不会带来太严重的后果。此外,给孩子零用钱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
但是当孩子还小、没有信用卡时,存一笔钱去完成一件大事或购买一个有趣的东西,仍然需要等待。耐心与孩子成年后的良好财务状况有很大的关联。
耐心与孩子成年后的良好财务状况有很大的关联。
有了一笔钱,就需要一套系统来存钱。拿我们家来说,我们会把零用钱分成三份,放在三个透明塑料罐子里,这三个罐子分别代表消费、捐献与储蓄。事实上,这是一种预算精神,像这样把钱分开,可以让孩子养成一个观念:有些钱可以直接花掉,有些钱要给比我们更需要的人,有些钱则要存下来,等以后需要时再用。
捐献也能培养耐心,即使是年龄小的孩子,也知道在罐子里放的钱越多,能帮助的人越多。把罐子装满再捐出去,孩子就会有一种目标实现的真实感。经常参与义工活动的家庭,也可以跟孩子谈谈做义工,因为捐钱不是捐献的唯一方式。
如果孩子可以拿出相当于2倍税额的钱存在大人这里,即30%的零用钱,就不但不用支付税款,之后还可以领到等额的利息,这样这部分存款就翻了一倍
至于何时才到银行开账户,让孩子自己决定,比如说,他们开始想为买车或交大学学费存钱的时候,就要把钱存在不能随便拿出来花掉的地方。
我们真正想让孩子买的是什么东西?我们应该禁止孩子的哪些消费?
让孩子认清“需要”与“想要”的界限
因为他不负责任而给别人带来不便,就要开始对他罚款。
我看到他已经有了热情,他把赚钱当成是可以解决问题的项目,而不是把时间卖给别人,一心只想赶快把工作完成。
现代社会物质非常丰富,我们常常对物品有太多复杂的感受与考虑。
孩子需要学习的是一种平衡,节俭也要恰如其分。
我们应该做到三件事:设定某些消费的指导原则,让孩子参考;示范几个聪明的消费技巧;通过某些家庭仪式,让消费变得有趣,但买的必须是真正有价值与意义的物品。
孩子学会简单的除法后,就可以开始让他们做一个重要的计算——计算快乐产出比。
先要求孩子预估一下,花在任何他想要物品上的每1美元,会提供几个小时的快乐感受。
家庭惯例不一定都要与花钱有关,时常给孩子灌输要自我克制的观念也很有用。
共享本身依然是节俭又不错过精彩生活的一个原则:可以借,就不要买。这样就可以把钱省下来,去买能带来更大喜悦与更深刻回忆的东西与体验。
尊重自己的身体,聪明消费、注意安全,然后自己下决定。
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眼前的是个被宠坏了的孩子,或怎么知道我们有养出这种孩子的危险?
物质主义的人比较重视物品,而不重视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人们在建构自己的生活与设定目标的方式方面,到底有多大的差异。
他们家更愿意把钱花在旅行或其他活动上,而不是别人可以注意到的财产上。
通常来说,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容易有生成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倾向。
举例来说,家长在做出安排时,应该让孩子处于中等偏下的消费水平上。
孩子至少应该学会为某些东西去等待,仔细考虑这个东西的价值,这样,在东西到手后,他才会好好品味与珍惜它
犹太教拉比
“如果你想要感到富足,只要数一数你已经拥有的用金钱买不到的礼物。”
慢性病食疗王 本书特色 慢性病对症食疗百科全典。三分治七分养,吃对就能守住健康!58种慢性病+335种特效药材+243种特效食材+463道对症药膳。慢性病食疗王...
《自信是一种能力》内容简介:“你容易放弃吗?”“你经常怀疑自己吗?”“你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吗?”“即使你没有做错什么,你也
★ 风靡全球的TED大会著名演讲人塔利•沙罗特《乐观的偏见》首登中国★ 三人行,必有我师:“锵锵三人行”窦文涛等众名嘴热议”乐
《选择幸福》内容简介:继畅销书《幸福的方法》后,沙哈尔博士对幸福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他认为,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在于我们做
《毛泽东眼中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内容简介:本书选取了毛泽东对卫立煌、马占山、邓宝珊、白崇禧、汤恩伯、杨虎城、李宗仁、张辉瓒、
《思想本质》内容简介:一扇进入人类心智的窗户; 一次针对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关系最深刻的论述; 一些令人信服、生动有趣的例证; 一
《TED1小时科普:给孩子的世界启蒙书》内容简介:☆TED官方认证的科普书 内容精编自数千万青少年都在学习的TED5大重磅科普公开课 ☆
《读研指南: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内容简介:要读好研究生,光埋头苦学可不够。作者指出了57种搞砸研究生生涯的方法,每一种
《浮现》内容简介:★《使女的故事》作者,“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文坛地位奠基之作。★家庭义务、两性关系、母职压
荣格谈心灵之路 本书特色 心灵奥秘的求索,灵魂深处的探究,融入一生的智慧经典。荣格谈心灵之路 内容简介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纯粹的自在的黑暗中点亮一盏灯。思...
《优势教养》内容简介:让孩子乐观、坚韧的方法就是纠正他们所有的缺点?事实恰恰相反。一个在“优势教养”理念下成长的孩子会更坚
早饭一定要吃,而且要吃好,才有利于健康吗?作者却反其道而行,对大家普遍认同的共识提出了质疑,在长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
《那些最重要的科学新发现》内容简介:“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Edge,每年一次,让全球众多伟大的头脑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共同解答关
《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癌症的深度科普之作,作者菠萝曾是抗癌药物研发一线科学家,以通俗流畅又略带俏皮
食物相克相宜调查手册 本书特色 随着营养学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科学饮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速查手册,解析了数百种食物相克...
快乐学中医 本书特色 “悬壶济世”从何而来?“杏林橘井”是为何意? 《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千金要方》……您了解多少?华佗、扁鹊、张仲景……您知晓几分?您...
健康语录 本书特色 关爱自己、亲人、朋友的健康话语,随口说说,随时呵护,随便做做,随身健康修性养生,和畅性情,静则神藏,躁则神亡,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忍怒以全阴...
肾虚的男人老得快:中医师亲授男科补肾益气公开课 本书特色 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权威著作,亲授妙招教你如何补肾养肾!本书分为六个章节,分析了肾虚带来的不良影响以...
一学就会手诊面诊大全 本书特色 刘永杰编著的《一学就会手诊面诊大全(白金典藏版)》介绍:每个人的双手和脸都有着不同的特质,手部和面部的每种特质,结构、形态、气色...
《如何看懂化验单》为您讲解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掖、内分泌、风湿、免疫及电解质10个方面的化验检查,重点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