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二十九封信札,共九百四十三字,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347—361),内容多言蜀中风情人物。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为刻本。《十七帖》点画合规中矩,结体稳健而有变化,章法生动而又自然,静穆而蕴含着情致。整体风格冲和典雅,古质浑然,“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南宋朱熹评曰:“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
《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些可以说是习草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代书法**,王羲之的地位**独特。因为经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确认为古代书法艺术的典范。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内,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一直**牢固,人们将他尊为“书圣”和中国书法文化的代表。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遥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官至右军将军,又称王右军。其书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兼具秀美遒劲之姿。代表作《兰亭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解密经营之道》内容简介:本书围绕“企业10问”展开论述,勾勒出了从战略制定到执行的路线图,也可以将单个章节作为管理的一个模
沈尹默临郑文公碑 内容简介 沈尹默先生无疑是书法界的一代宗师,此次出版的作品经过精心挑选,四色精印,尽显大师笔法。所有作品均为首次面世,都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经典力...
《中国岩画发现史》从我国岩画发现的回顾、岩画内容的分析、岩画艺术特征与技术特色的解构等方面,详细叙述了岩画在我国的发现史
楷书 行书-宋词三百首精选 本书特色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两朵并立的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珍贵遗产。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唐诗宋...
铃木尚子,生活整理收纳师、SMART STORAGE!公司负责人。曾在服饰行业从事设计、策划、人才培养等工作,后成为家庭主妇。生下第二个孩子以后,以自由职业者身...
西泠印社社员作品集(上下) 本书特色 序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广纳贤才,不依本位;法宗高雅,不次时韵,百年而演为名社。其初,结集同志,在事不在...
中国京剧小史 本书特色 《小书馆》系列丛书,主要收入近代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小书,以文史为主,兼及其他。这些“小而可贵的书”,都是以大手...
我爱办黑板报 本书特色 手绘报是用与粉笔颜色相对应的色彩在黑色的板面上进行全手工绘画的全新版式。其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是学生*实用的临摹图案,手绘报...
《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内容简介:1971年至1978年,徐小虎就中国书画笔墨问题对旅美书画收藏家、鉴赏家、画家王季迁
高二适书风 节选 《高二适书风》内容简介:高二适原名锡璜,号瘖盦、舒凫、高亭主人、麻铁道人,江苏省东台县人(出生地小甸址乡现属泰州市)。先生自幼刻苦自励,14岁...
小门神-艺术设计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铜版纸全彩,新星出版社出版★追光动画,土豆网创始人、前CEO王微于2013年3月在北京创立,坚持艺术与科技并重,志在创...
陶艺设计 内容简介 艺术设计是将设计者的思维观念,通过设计的形式语言用图形的方式来展示的;今天,传媒的多样性和密集性,以使公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
注:两种封面,随机发货。作者简介 唐石父,天津市人。1957年起在《文物》、《中国钱币》、《钱币博览》、《陕西钱币》、《安徽
本书讲述了欧洲古代的蛮族——凯尔特人引人入胜的历史:这股萌芽于公元前900年至前600年间的新文明,自公元前6世纪开始发展、壮大
本书是20世纪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他逝世前要求再版的最后一本书。1911年5月,柯布西耶开始了他为期五个月
《广岛之恋》内容简介:《广岛之恋》是杜拉斯为同名电影的拍摄而创作的电影脚本,是她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讲述在日本拍戏的法国女
《MF-TDMA宽带卫星通信网络》内容简介:本书是MF-TDMA宽带卫星通信网络的专著,包含了作者在MF-TDMA宽带卫星通信系统领域10多年的研
刘枋(1919~2007),女,祖籍山东,长在北京,后居台湾。著有散文集《千佛山之恋》、《我及其他》;小说《逝小》、《凶手》;广播剧《陋巷天使》;传记《顾正秋的...
伊北,当代作家。生于安徽,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小说多关注现实,包括《小敏家》《熟年》《小日子》《六姊妹》《对的人》等,极具真实感、现场感,...
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 本书特色 有关中国40年代电影文化史、艺术史的研究,目前尚未出现专门著作,本书首做尝试:40年代战后电影产生于战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