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四卷, 完整再现了冯至先生的翻译成果。卷一收录歌德、荷尔德林、海涅、尼采、格奥尔格、里尔克、布莱希特等德语诗人的诗作 ; 卷二收录《审美教育书简》和《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分别是席勒论述审美、政治哲学和里尔克论述人生诸多议题的经典之作 ; 卷三为歌德长篇小说《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维廉*初寻求戏剧艺术, 而*终得到了人生艺术, 成为不断追求人性完善和崇高社会理想的探求者。卷四收录《歌德年谱》《哈尔茨山游记》《远方的歌声》及集外译文。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诗歌爱好者、哲学爱好者、德语人文学科研究者☆ 一代大家冯至先生译文全集国内首次出版。冯至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杰出的抒情诗人”,同时也是中国德语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他的翻译生涯持续近六十年,译著颇丰,尤其他以诗人之笔译诗,对节奏、韵律、情绪、氛围的掌控都恰到好处,堪称典范。 ☆ 本书完整收录冯至先生中文译著,《审美教育书简》《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等重磅译作均已绝版多年,《哀弗立昂》(《浮士德》选段)、《智利的地震》等作品系首次从民国期刊收录。 ☆ 收录冯至先生译作手稿、历史图片等珍贵图像资料,不少照片首次以出版物形式面世,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 译作均为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中的大师之作,涵盖诗歌、小说、书信、散文等多种体裁,种类丰富完整。从这些译作中,既可一窥德语经典文学的样貌,也可研究早期德语文学译介在中国的发展轨迹。 ☆ 精美装帧,复古设计,意蕴深远,匠心呈现。
卷一
歌德
荷尔德林
海涅
尼采
格奥尔格
里尔克
布莱希特
其他
《北游及其他》译诗
卷二:
审美教育书简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卷三:
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卷四:
歌德年谱
哈尔茨山游记
远方的歌声
集外译文
亚瑟王厅堂
智利的地震
画家凡诃与弟书
德国的小说
芬兰的冬天
克尔凯郭尔语录
克尔凯郭尔杂感选译
关于诗的几条随感与偶译
冯至译介年表
克尔凯郭尔语录克尔凯郭尔(S?ren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思想家,影响于欧洲近代思想不下于尼采。一生忧郁,不婚不仕,与丹麦当时之社会战斗,著作等身,以至一日昏倒丹麦京城之街上为止。【寂静的绝望】当司威夫特年老了的时候,他被收容在那座他自己年轻时所创办的精神病院里。据说,他在这里常常以一种俏皮而放荡的妇人所有的持久性立在一面镜子的前边,虽然与她的用意恰恰地不同。他观看他自己,他说:可怜的老人!从前有一个父亲,一个儿子。儿子像是一面镜子,父亲在镜里照他自己,并且对于儿子父亲也是一面镜子,他从中看见他的将来。可是他们彼此很少这样观看;因为一种活泼生动的快谈是他们日常的交际,这样只有一次:父亲笔立在儿子的面前,他以忧愁的目光看着他说:“可怜的孩子,你在一种寂静的绝望中走着。”以下关于这句话应作何解,就绝口不谈了,纵使它是那样真。父亲相信,对于儿子的忧郁天性他要负责,儿子也相信使父亲担心是他的罪过,——但是并不曾交谈过这片心情。后来父亲死了。儿子见闻日广,体验日多,被各样的诱惑所试炼,可是他只渴望一件事,只有这一件事感动他,就是那句话,同父亲说话时的声音。【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时代使人想到希腊国家的解体时代:一切存在着,但无人相信它存在了。那付与这些存在者以效力的、无形的精神的结合已经消逝了,所以这全时代是悲剧的,同样又是喜剧的;是悲剧的,因为它在沦亡,喜剧的,因为它还苟延存在;因为总是永久的负担着无常的、精神的负担着身体的。如果我们想象,一个失却灵魂的身体还能短期执行他习常的职务,那就是喜剧的,同样又是悲剧的。可是我们的时代也许继续着腐蚀!它越多地消耗实体的本质,一旦这种毁败再也不能满它意的时候,就将有更大的恐怖浮上它的意识:它失却了什么,并且它绝望地感着它的不幸。【一个年轻的人】从前有一个年轻的人,他禀性聪明像是亚西比德,他迷途在世间。在他的苦难中他向四围寻找苏格拉底,但是在现世他寻不到。他就祈求群神,把他自己变为一个智者。看呀!他是这样骄傲于他是一个亚西比德,他由于群神的福惠却变得这样地羞愧自卑:恰当他得到他足以自傲的事体时,他觉得他比一切的旁人都更渺小。【无聊】一切人都是无聊的。“无聊”这两个字示与一种分类的可能性;它能显然指出两种人:使人无聊的人和自己无聊的人。使人无聊的人是俗人,群众,无穷无尽的庸人之群;那些自己无聊的人是智慧者,精神的贵族。并且那有多么奇怪:自己不无聊的人,通常使旁人无聊,反而自己无聊的人,却供旁人消遣。【解与行】一桩是:受难;另一桩是:当教授,懂得一个旁人受难。**桩是“路”,第二桩是围着一个地方转。【个人】人类的历史在它的进程中平静地前进,在其中没有一个伟大的个性同另一个一样在同一的地方开始;反之每个伟大的个性却都是从头开始,并且他是在那同样的瞬间,那他在历史中应该开始的瞬间。【享乐】多半的人这样焦急地追逐享乐,甚至都跑过了它,他们像是那童话中的矮人,在他的宫中护卫一个诱来的公主。一天他午睡片刻。醒来时,她已经不见。他赶快登上七里鞋,可是只一步,他已远远地跑过了她。【柔情】“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除了轻轻地负着沉重的担子,什么是“柔情”呢;正如焦躁与不平却只是:把轻的担子沉沉地负着。在语言中有一个美丽的字,它很适应于许多词的复合,可是只同“善”有一种密切的复合。这个字是:“勇”(Mut);凡有善的地方,也有勇;什么样的命运遇着“善”,“勇”常是在善的一边;善人常勇,只有恶人怯弱而胆虚,而魔鬼总是战栗着。这就是这个坚强的字,它当着危险不回头,它总是向着它,它自傲,它却又这样地有韧性,按着情形适应于同各样的“善”的密切的复合;这就是这个坚强的字,它离开一切的恶,却忠于与各样的善的相连。有骄傲地置危险于不顾的“勇敢”(Mut);有骄傲地超然于许多欺诈之上的“宽容之勇”(Grossmut);有忍耐地负担苦难的“忍耐之勇”(Duldermut):可是把沉重来轻担的“柔情之勇”(Sanftmut)是*奇美的词的复合。因为那是不足为奇的,用铁腕强硬地来握*坚硬的物体;所足为奇的是,用铁腕能够温柔地来握*弱的物体,把沉重轻省地负担。这就是基督向他的徒众们所鼓励的柔情;跟我学,因为我是柔情的,心里谦虚。是的,他是柔情的。他轻省地负着重担,这重担超过了人们的力,人类的力。但是,如有一人正在他自己负着重担的时候,他还有时间、意志、同情与牺牲心,不住地为旁人操心、帮助旁人、治疗病者、拜访困厄、救济绝望:他负着的担子不就轻省了吗?他负着*重的劳心,为了救人类罪恶的劳心;他负担它是这样轻,他从不吹灭一点冒烟的蜡烬,也不折断一只低头的芦梗。这就是这个榜样,徒众也须如此。若有人负有一个重担,却就要寻别人的帮助,把一些加在别人身上;或是负有一个重担,他满足地想,他是怎样单独地负着他的重担,那么他负着担子或是部分或是全体,但他负担它并不轻;若有人集全身之力,如果他没有一个思想,没有一瞬间要假与他人,如果他以*大的努力负着他的担子,那么他也许能负担它,但他负担它也不轻,他负担它大半是用忍耐,却不是柔情。因为“勇敢”嚣杂,“宽容之勇”超然自立,“忍耐之勇”静默,但是“柔情之勇”,负着沉重很轻。人们可以看见“勇敢”同“宽容之勇”,“忍耐之勇”可以从努力中看见,但是“柔情之勇”看不出来—它显得这样容易,却又是这样艰难。从眼里见有“勇敢”;从形体与目光见有“宽容之勇”;从口角见有“忍耐之勇”,纵使它静默;但是“柔情之勇”人们不能看见。看来什么是柔情的轻省的负担呢?那就是沉重的担子,如果它被人轻省地负着。……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著名思想家、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自然科学家,德国和欧洲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少年维特的烦恼》《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维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浮士德》等,此外还有大量诗歌和评论文章。 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德国浪漫主义诗人、作家,生于杜塞尔多夫,后因政治观点遭受攻击前往巴黎,并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结下友谊,作品除大量抒情诗外,还包括散文、游记、杂文、文学批评等。 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生于布拉格,青年时代曾在慕尼黑、柏林、巴黎等地从事写作,此后不停游历,1919年迁居瑞士,直到逝世。代表作有《马尔特手记》《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等,在诗歌史上影响深远。 译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德文系,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成就斐然,被鲁迅誉为“中国杰出的抒情诗人”。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获得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野性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文集2)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资料,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未开化人类的“具体性”与“整体性”思维的特点,认为未开化人的具体思维与...
《英国慈善活动发展史研究》内容简介:《英国慈善活动发展史研究》考察了英国慈善在前资本主义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国家垄断资
《北大南门朝西开》内容简介:本书是《南风窗》主笔李北方先生的思想随笔和时政评论集。作者结合中外政治和历史,以敏锐的洞察力和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高薪运维入门》内容简介: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发布已经超过1年时间了,不同于...
《超越东西方》一书为吴经熊用英文撰写,于1951年在夏威夷完稿,在纽约初版,此后先后被译为法文、葡萄牙文、荷兰文、德文、韩文出版。这是他的自传体著作,书中以一种...
《爱与平常》内容简介:我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我认识很多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的妈妈,她们总因为陪孩子时间太少而产生焦虑和愧疚;
近些年来,许多自然和其他方面的灾难以及令人惊奇的意外突然袭来,政府和社会对此毫无准备。许多预料之外的事件已经改变了、甚至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而“9·11事件”...
网络事件中的公众修辞行为研究 本书特色 王亮著的《网络事件中的公众修辞行为研究(精)》结合传播学理论和修辞学理论,从传播修辞的跨学科视角出发,研究网络事件中公众...
《自然史》内容简介:《自然史》是一部传世的博物巨著,全书包括《动物史》、《植物史》、《矿物史》、《人类史》、《地球形成史》
金性尧全集·第九卷 本书特色 《金性尧全集(第9卷):明诗三百首(精)》属于出版博物馆专集。金性尧全集·第九卷 目录 前言张以宁送重峰阮子敬南还题李白问月图丝瓜...
后人类 本书特色 《后人类(精)/人文科学译丛》作者罗西·布拉伊多蒂批判了欧洲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阐释了其后人类思想。本书从不同的学科和文化视觉对后人类这个...
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10 本书特色 《星星点点: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10》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10 内容简介 中外名家,作为时代前...
通往奴役之路 本书特色 《通往奴役之路》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出版,哈耶克称要将这本书献给“所有党派的社会主义者”读一读。该书的第50周年纪念版本则由米尔顿·佛...
何谓美学(人文科学荐读丛书)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精英为普及科学所做出的智慧与心血!本套丛书从每个学科的起源谈起,再发展到该学科的演变以及未来发展...
柏文蔚文集 本书特色 《柏文蔚文集》由孙彩霞主编,主要选编柏文蔚参加辛亥革命、反袁斗争、国民党一大之改组以及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各时期的电报、函札、公牍批示、宣...
尹波涛,1984年生。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毕业,民族学博士,现任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在《中国史研...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三卷)》内容简介:该著作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就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战略策略思想、巩固苏维埃政权的
地中海----世界文化的旋涡 本书特色 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结合部,很难把它定格为“东”或者“西”。它是一个巨大的漩锅,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多种文化又在...
越轨社会学(第10版)(社会学译丛·经典教材系列)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越轨社会学的畅销书.这次新版已是第10版,此外,《越轨社会学(第10版)》已被译成18...
陈昕出版思想评传 本书特色 《陈昕出版思想评传》以出版人陈昕为传主,书写了他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积累和坚守。陈昕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与时俱进,敢于在编辑工作中弄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