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康传》生动描绘了建筑大师路易斯·康的传奇人生。他超过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串起美国20世纪的整个建筑史和文化史。
1906年随家人从爱沙尼亚移民美国费城时,康是一个脸上带着严重伤疤的6岁男孩,从小就需要打好几份工补贴家用。面对这样的人生困境,他交出了漂亮的人生答 卷。他不断发挥画画的天赋,在高中立下成为建筑师的志向。此后50年,他一步步跻身于建筑大师的行列。在生命的最后15年,他完成了10余件杰作,成为美国建筑界的尺度和标准,深刻影响美国建筑的发展。
康被同事、同行、学生评价为一个温暖、迷人的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个隐藏在一系列面具之下,周旋于3个家庭之间,过着多重生活的男人。通过和康的家人、客户、同事、同行、朋友的深入访谈,作者还原了康复杂的一面。
在康的生平故事之间,作者穿插介绍了康的5座经典建筑。通过极具现场感的笔触,作者带领读者穿行于这些静谧而有力的建筑中,深入体验康的作品的艺术魅力。
****编辑推荐****
一、他的建筑,将颠覆你对现代建筑的所有想象。
康留下的建筑不多,但几乎每一座都成了建筑爱好者的“麦加圣地”。它们以纯粹的几何造型、裸露坦诚的材料、由光创造的优雅空间,给人绝美的震撼感受。
获奖作家温迪敏锐地捕捉每一座建筑的核心精神,用极具现场感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行于康的代表性建筑中,深入体验康的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他的故事,串起了20世纪美国的建筑史和文化史。
6岁举家移民美国费城,因脸上的伤疤被嘲笑为“刀疤脸”,家境贫寒,一边上学一边打好几份工;在建筑行业苦苦挣扎30年,一直默默无闻,在生命的最后15年用10余座杰作,跻身一流建筑师行列,深刻影响美国建筑发展……
康的人生故事,激荡着不向命运低头的理想主义,糅合着20世纪初移民的“美国梦”、“二战”后美国社会的高歌猛进、50年代美国性解放运动等社会背景,勾勒出一段精彩纷呈的美国往事。
出现在书中,与康的人生故事交织的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罗伯特·文丘里、弗兰克·盖里、丹下健三、贝聿铭……
三、这本传记,国内外都好评如潮。
⭐️ 本书生动而翔实地展示了路易斯·康的人生以及代表性建筑,揭示了路易斯·康是如何成为路易斯·康的。 ——童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本书平实细腻,是关于路易斯·康的最好的传记。 ——鲁安东(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 本书非常忠实地记录了康的生活,带我重温了和路相处的美好时光。 ——巴克里希纳·多西(印度首位普里兹克建筑奖得主、康生前好友)
⭐️ 很少有建筑师传记能够同时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又振奋人心,这本书做到了。——保罗·戈德伯格(美国著名建筑评论家、普利策奖得主)
****媒体推荐****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2017年年度选书
⭐️ 本书以详尽的研究和诗一般的语言,向这位致力于为公共空间带来美的建筑师致以恰如其分、亲切无比的礼敬。——《出版人周刊》
⭐️ 无疑是对康的生平和事业最完整的描述,调研翔实,文笔优美。——《纽约时报》
⭐️ 优美而引人入胜。书中出现的康生命中的女人,并不仅仅围着康转。这本传记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从根本上接受了人类生活的混乱。——《华盛顿邮报》
⭐️ 杰出的传记,深刻洞察了康的内心世界和其建筑的内在生命。——《科库斯书评》
⭐️ 研究非常深入,精准捕捉到了康的魅力。——《经济学人》
⭐️ 优秀的作品,作者尊重康的信念:如果一个人花时间聆听手头的材料,他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温迪·莱赛(Wendy Lesser)
美国著名作家、文艺批评家,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纽约时报》《伦敦书评》《纽约书评》等著名媒体撰稿人,文艺杂志《三便士评论》创始人和编辑。著有《寂静之声的音乐:肖斯塔科维奇和他的十五部四重奏》《我为何阅读》等10余部作品,荣获美国艺术和文学学院颁发的莫顿·道温·扎贝尔批评奖(Morton Dauwen Zabel Award)、玛菲尔德艺术作品奖(Marfield Prize)等。
“这里的设计可以说是妙极了,完全考虑到了设施设备管理人员的需求。”蒂姆·鲍尔(TimBall)如是说。他是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维修主管,现在正带着你对康精妙的设计做一次特别的参观。“它让我们可以在维护、修理、清洁的同时,不打扰到实验室的使用人员。一开始修建这样带有相同高度间隔层的建筑花费不菲,但自它建成以来,研究中心大约已经获得了6倍的回报。”鲍尔告诉你,他最近花了14个月的时间,替换了实验室所有的过时设备,给这里的加热、制冷、清洁、电力功能全升级换代,但并未改变建筑,同时也并没有对科研人员产生任何干扰。“我不知道这个国家的其他科研建筑能否做到这一点。”他说。
——引自章节:在场:萨尔克生物研究所
新华反义词词典 本书特色 本词典是一部详细辨析现代汉语反义词的词典,共收反义词850组,其中双音词710组、成语140组,每一组都标明词性,在释义方面进行对比。...
西摩洛语研究 本书特色 《西摩洛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创新基地文库,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丛书西摩洛语研究 目...
古代与中世纪-西方文论经典-(第一卷) 本书特色 高建平、丁国旗主编的《西方文论经典》是一套 涵盖古代至当 代的西方文论选本,吸收了迄今为止我国 西方...
扎雅 罗丹西饶活佛,1936年出生,六岁时被认定为活佛转世灵童,学习佛学五部大论,后在印度从事广泛的佛学研究,高产。
《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佳作:莫奈(高清细节版)》内容简介:克洛德·莫奈既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也是法国历史上最
瑶族盘囗龙犬图腾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李祥红和王孟义著的《瑶族盘瓠龙犬图腾文化研究》描述了土家族南部方言区的潭溪小区土家族对自身及其他民族的认同与区分在其...
读库1903 本书特色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了八篇文章,《生命摆渡人》、《拍摄生死》、《z早的中国摄影》、《文史掌故》、《霍金简史》、《从空间上看教育》、《不可...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金盾出版社出版★歇后语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起“引子”作用和“后衬”作用的两部分组成,在一定的...
平庸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以流畅的文笔细述了一位知识女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真实生活。刻画了作者成年在河南、战争时期在四川的奋斗历程。通过作者的生活片断,...
老行当-垂钓从前 本书特色 米兰,昆德拉认为,对过去记忆的丧失,将俊“人史得比大乞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印离别真实的生话。他将史得似真非真,运动白由而毫...
文明与野蛮 本书特色 《文明与野蛮》一书介绍,早期玻利维亚的印第安人吃蜜糖,使一种像刮胡子时涂胰子用的刷子一般的东西,我舐一口递给你,你舐一口递给他。瓢里头有一...
明清巴蜀诗学研究(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引论部分纵向考察论述巴蜀古代诗学,论述巴蜀文人自汉代司马相如、唐代陈子昂、李白、宋代苏轼、王灼对明清巴蜀诗人及诗学所...
启功给你讲书法-典藏版 本书特色 《启功给你讲书法(典藏版)》是《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2005年版)一书的升级版,也是为纪念启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推出的特别...
众神的狂欢 本书特色 埃里希·冯·丹尼肯当今世界畅销书作家有32部作品问世累计在全球销售63‘000’00册被翻译成35种语言作品常年位列美国、德国、英国、意大...
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 内容简介 本书对传播媒介文化进行研究,论述媒体文化研究的兴起,传播中的开放体系,媒体文化的同质化,媒体文化引导消费等理论。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内容简介:《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有言:“今天中国正站在十字路头,我们看得
中国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有“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中国苗族文学纵横谈”、“哈萨克英雄史诗研究概况”、“文学表达的民间资源”...
现代汉语 本书特色 这本《现代汉语》由陆俭明主编,专为普通高校中文院系、外语院系、新闻传媒院系以及对外汉语院系各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所编写,编写原则有三:**...
闾巷话蔬食 本书特色 本书记述了老北京人所尝、所见、所闻的民间俗食,全书分为主食类、菜肴类、小吃类、节令祭食类、酒水饮料类、原料调料类、器皿技术类、习俗逸闻类及...
多元与共融-族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多元与共融——族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集结了作者近二十年的族群研究的论文成果,在族群和族群性、族群认同、族群关系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