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漫汀儿童文学论稿》研讨会的召开,是儿童文学界的一一件盛事、喜事。在我的经历、印象中,专门为一位儿童文学理论家召开研讨会,不仅是前所未有,也是十分罕见的事情。这意味着作为儿童文学一翼的理论批评的地位、价值、作用,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同时也表明浦漫汀教授在儿童文学研究、理论建设上卓有成就与建树,值得我们深入地探讨、研究。这次会议对于一向被冷落的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工作者是极大的激励、鼓舞,将会起到提高士气、凝聚力量的作用。
束沛德,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1931年生,江苏丹阳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长期从事文学组织、领导工作和文学评论工作,是最早参与我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批评家之一。1982年起参与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工作,历任党组成员、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等职。现任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编委等职。主要著作有:《束沛德文学评论集》、儿童文学论集《儿童文苑漫步》、《守望与期待》、纪实散文集《龙套情缘》等。主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周年文学名作文库·儿童文学卷》、《中国当代儿童诗丛》、2001年、2002年《中国儿童文学年鉴》等。2003年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 目录 第1章概论1.1建筑的分类等级和建筑三要素1.1.1建筑物的分类1.1.2建筑物的等级划分1.1.3建筑构成的要素1.2建筑设计与结构...
本书根据日本棋院所编《围棋入门》一书编译。原书共六册,编译后辑为三册。本书日文版在日本出版发行后受到读者热烈欢迎,曾多次
记忆与再现:明清近代诗文研究论集 本书特色 《记忆与再现:明清近代诗文研究论集》分成文学现象研究、文学批评研究、文体与体派研究、家族文学研究、地域与社团研究、作...
曾巩资料汇编-(全二册) 内容简介 一向被冷落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近年来得到了古典文学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们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九八四...
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早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四个领袖人物——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刘师培的研究论著。它不是一部关于他们的思...
中国民间名医成方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针对临床各科常见疑难顽症,共收集了民间及古今名家治病秘方1000多首。每一首秘方包括主治、药方、制法、用法、疗效、来源等项内...
港台、藏疆、社會老化、失業人口、汙染、宗教……中國面臨種種威脅與挑戰,可能成為下一個超級強權嗎?言人所不敢言,最敢說真話
【编辑推荐】1.《坐拥书城意未足》(彩插精装版)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写作和治学的文章,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读书的意见
《反对阐述》是苏珊·桑塔格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也正是它奠定桑塔格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今天读者来重温这部将
阎连科文学研究-(共二册) 本书特色 在当代文坛,阎连科算是个异类,他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及其作品,题材不拘一格,既有从政治、社会、宗法宗族等视角透视民间生存的乡...
曹雪芹《废艺斋集稿》丛考 本书特色 《曹雪芹丛考》:发现红楼梦之外另一部巨著著名红学家吴恩裕先生遗世著作曹雪芹佚著浅探曹雪芹《废艺斋集稿》丛考 内容简介 二百多...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阅读希伯来文学与文化 本书特色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阅读希伯来文学与文化》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把手指放在伤口上”:阅读希伯来文学与...
中国题画诗发展史 本书特色 题画诗,顾名恩义,是一种以画为题而作的诗,其中有的题于画上,有的写于另卷。而题于画上的诗,融诗、书、画于一体,既有诗情两意,又有笔静...
絕色佳人的友情,竟演變成水火不容的花魁戰爭?蜻蛉與綺蝶兩人同為吉原的男妓青樓──花降樓的紅牌,又稱「雙璧」。人稱「公主」
中国20世纪文学价值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系统1900-1949》重写本。原本以1949年为止.重写本将续写到2000年,体例和观点有重...
思潮前沿中国当代儿童文化研究思潮.前沿.中国当代儿童文化研究:新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家个案研究 内容简介 李利芳著的《新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家个案研究/思潮前沿...
刘师培经典文存 内容简介 作为清代传统学术之继往开来者,刘师培不仅承袭了《左氏》家学的深厚渊源,而且吸收了大量西文近代社会科学的先进成果,并在中西结合中成功开辟...
古罗马文学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作者王焕生是我国著名学者,主要从事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古罗马文学史》、《古罗马文艺批评...
时代变革与范式转换 本书特色 《林涛海韵丛话:时代变革与范式转换》围绕“走向信息时代的中国文艺学”这一中心命题展开。在《时代的回声》中,作者从社会转型与文艺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