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伯克希尔女性史会议书籍奖“首部著作奖”
备受关注的女性史研究著作
探究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与性别问题的经典之作
名人推荐语:
作者大大丰富了我们对那些令人不安的、有趣的现象的了解:一大批年轻女性发誓终身守贞,或以自杀的方式来纪念她们生病、精神错乱或死去的未婚夫。作者阐明了那个时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复杂性,并将广泛的性别问题纳入了关注范围,远远超出了所调查的主题。
——加拿大约克大学人文部女性研究院教授,季家珍(Joan Judge)
社会历史学家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就是解释那些在现代读者看来令人困惑甚至震惊的行为。作者在这本优秀的书中抽丝剥茧地阐明了这个问题。
——明尼苏达大学历史教授,王安(Ann Waltner)
作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封建末期,女性在意识形态、心理、文化和经济等方面对社会的反应。作者收集的资料丰富,包括了贞女们自己的作品,以及生动的插图、编年表和地图,同时保持学术严谨。这本书对非专业人士和专家理解这个时期女性、家庭、社会的相互作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历史系,艾志端(Kathryn Edgerton-Tarpley)
作者整理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始档案,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中国封建末期的“贞女”这个被极度塑造的人群形象。她的书将这种对女性贞节的极端崇拜置于当时文化和知识讨论的背景中,为研究女性生活和中国历史增添了宝贵的内容。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胡缨(Ying Hu)
内容简介:
中国封建末期的贞女现象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与女德最激烈、最持久的意识形态论争。
本书从家庭冲突、国家政策、地方历史、学术论争以及贞女个人的主观观点等角度,对中国封建末期贞女的生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旨在对贞女现象及其与当时社会制度、文化、经济、思想变迁的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探讨女性与其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勾勒贞女现象之形成、发展轨迹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它的反应,通过判析围绕着贞女现象的矛盾冲突,揭示这种行为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本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探索贞女的心理、情感、理想和生活历程,并由此解释是什么影响了这一时期女性的性别身份,以及她们如何看待和表达尊严、责任和爱情,从而为了解中国封建末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作者简介:
卢苇菁(Weijing Lu),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妇女史、清代社会和文化史。除本书外,还著有《游鉴明采茶:儒家道德模式之外的妇女生产》(Arranged Companions:Marriage and Intimacy in Qing China,2021)等。
译者简介:
秦立彦,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包括中美文学关系研究、中英文学关系、英美现代诗歌、中国电影。著有《理想世界及其裂隙——华兹华斯叙事诗研究》;译有《我孤独地漫游,如一朵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华兹华斯叙事诗选》等;并从事诗歌创作,出版有诗集《各自的世界》《可以幸福的时刻》《地铁里的博尔赫斯》。
...
(展开全部)
贞女是晚期帝国的一个特殊现象。初现于十三世纪,在明朝后半叶开始形成风气,在清朝继续蔓延。贞女现象更集中于南方,尤以明清帝国中心地带的长江下游大经济地区为重心。
——引自第3页
贞女现象之所以对历史研究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是因为它引发了多种矛盾和冲突。贞女与传统背离的行为打破了婚姻和家庭的常规运作,迫使国家和学者就女德进行表述和辩论,由此也引发对儒家古礼适用性的质疑,并迫使儒家男性精英反省自己的道德品格和责任。这些张力(tensions)超越了性别之分、内外之分,尤其凸显了家庭礼仪、文人关注、国家政策、人类情感之间的复杂互动。
——引自章节:引言
香港标志性作家董启章 辨析心身关系力作红楼梦奖、台北书展大奖获奖作品一个文学幻想与科学幻想交融的爱情故事◎ 编辑推荐☆ 董启章是香港文坛数一数二的重量级作家,文...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
★ 他写了他最了解的事物,他写了得到和失去,代价和补偿。这使得他投身于一个消失的年份。揭开旧疤,同时又蒙上双眼的写作。——路内★ 在这个时代,写诗人的小说已凤毛...
维尔纳•法尔史提希(Wener Faulstich)1946年12月28日出生于福尔达,德国著名的媒体学者,自1989年以来任教于德国吕纳堡大学,并出版了大量媒...
休‧麦克劳德他的漫画在微软全球的办公室挂起他的博客每月有200万人次来访他的电子书下载超过100万次他的理念被世界500强追捧
田中一光1930年出生于日本,1950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美术学院,1960年与朋友创办日本设计中心,且成为该中心的艺术指导,1963年成立田中一光设计工作室。他曾...
仲佳伟与文娅是一对咨询顾问同行,也是大学初恋就在一起,携手十多年的夫妻。两人曾出版《能说会干:开启高情商的精进之路》一书,以及《好好说话,才能好好升职》《顺心:...
绫辻行人(1960-)日本新本格派推理大师,以《十角馆杀人预告》步入推理文坛,随即掀起一股新本格派推理风潮。他创作的“馆”系列推理小说备受推理迷推崇,其中《钟表...
曼波·贾尔迪内里(Mempo Giardinelli ),阿根廷著名作家,生于1947年。著有长篇小说《热月》《自行车上的革命》等,短篇小说集《九个爱情故事》《...
《合唱音诗森林日记总谱》内容简介:这部交响音诗是作者在深入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采风获得灵感所作,作者根据自己的选材,立
《无知》是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前两本分别是《缓慢》和《身份》)。米兰·昆德拉早期作品的主题往往离不开政治和性这两个主题,但在后期,他的作品...
你是否也有错过的挚爱?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尽述世间最完美的情感,才女作家秋微不留遗憾之作。回首SARS十年 大时代的变...
达叔达叔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创始人,某世界500强企业高管。作者在医疗领域和房产领域颇有成就。
In the midst of the realist-leaning artistic climate of the Late Gothic and Earl...
精彩摘录(setqr(*0.5b)l1(-lb));r和l1分别是平键宽度b和平键长度l的一半——引自第86页(command"line"(li...
阿迪亚香提(Adyashanti),现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北部。1996年,经历了一系列灵性觉醒的蜕变,在跟随老师学习14年之久后,阿迪亚香提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他...
作品目录一、少年轻狂或酷哥作家(代序) 第一章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1、贝小嘉/ 2、颤栗接触/ 3、疯狗味道/ 4、古惑之血
《我是马政委》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是马布里本人授权的唯一版本,由马布里本人和好友、翻译王猛(第二作者)合作完成,书中独家披露了大量未曾公开的照片,马布里作为一个...
刘禾,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2009年起同时担任北京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美国威勒克(René Wellek)文学理论书奖及列文(Harry Levin)...
作品目录《陈独秀著作选编 第1卷》 扬子江形势论略(1897年冬) 安徽爱国会演说(1903年5月26日) 附:安徽爱国社拟章 哭汪希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