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伯克希尔女性史会议书籍奖“首部著作奖”
备受关注的女性史研究著作
探究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与性别问题的经典之作
名人推荐语:
作者大大丰富了我们对那些令人不安的、有趣的现象的了解:一大批年轻女性发誓终身守贞,或以自杀的方式来纪念她们生病、精神错乱或死去的未婚夫。作者阐明了那个时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复杂性,并将广泛的性别问题纳入了关注范围,远远超出了所调查的主题。
——加拿大约克大学人文部女性研究院教授,季家珍(Joan Judge)
社会历史学家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就是解释那些在现代读者看来令人困惑甚至震惊的行为。作者在这本优秀的书中抽丝剥茧地阐明了这个问题。
——明尼苏达大学历史教授,王安(Ann Waltner)
作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封建末期,女性在意识形态、心理、文化和经济等方面对社会的反应。作者收集的资料丰富,包括了贞女们自己的作品,以及生动的插图、编年表和地图,同时保持学术严谨。这本书对非专业人士和专家理解这个时期女性、家庭、社会的相互作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历史系,艾志端(Kathryn Edgerton-Tarpley)
作者整理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始档案,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中国封建末期的“贞女”这个被极度塑造的人群形象。她的书将这种对女性贞节的极端崇拜置于当时文化和知识讨论的背景中,为研究女性生活和中国历史增添了宝贵的内容。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胡缨(Ying Hu)
内容简介:
中国封建末期的贞女现象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与女德最激烈、最持久的意识形态论争。
本书从家庭冲突、国家政策、地方历史、学术论争以及贞女个人的主观观点等角度,对中国封建末期贞女的生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旨在对贞女现象及其与当时社会制度、文化、经济、思想变迁的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探讨女性与其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勾勒贞女现象之形成、发展轨迹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它的反应,通过判析围绕着贞女现象的矛盾冲突,揭示这种行为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本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探索贞女的心理、情感、理想和生活历程,并由此解释是什么影响了这一时期女性的性别身份,以及她们如何看待和表达尊严、责任和爱情,从而为了解中国封建末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作者简介:
卢苇菁(Weijing Lu),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妇女史、清代社会和文化史。除本书外,还著有《游鉴明采茶:儒家道德模式之外的妇女生产》(Arranged Companions:Marriage and Intimacy in Qing China,2021)等。
译者简介:
秦立彦,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包括中美文学关系研究、中英文学关系、英美现代诗歌、中国电影。著有《理想世界及其裂隙——华兹华斯叙事诗研究》;译有《我孤独地漫游,如一朵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华兹华斯叙事诗选》等;并从事诗歌创作,出版有诗集《各自的世界》《可以幸福的时刻》《地铁里的博尔赫斯》。
...
(展开全部)
贞女是晚期帝国的一个特殊现象。初现于十三世纪,在明朝后半叶开始形成风气,在清朝继续蔓延。贞女现象更集中于南方,尤以明清帝国中心地带的长江下游大经济地区为重心。
——引自第3页
贞女现象之所以对历史研究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是因为它引发了多种矛盾和冲突。贞女与传统背离的行为打破了婚姻和家庭的常规运作,迫使国家和学者就女德进行表述和辩论,由此也引发对儒家古礼适用性的质疑,并迫使儒家男性精英反省自己的道德品格和责任。这些张力(tensions)超越了性别之分、内外之分,尤其凸显了家庭礼仪、文人关注、国家政策、人类情感之间的复杂互动。
——引自章节:引言
锦竹,紫微青春馆签约作者,青梅竹马代言人,畅销书作家。勤奋与天赋俱佳,拥有粉丝无数。每本作品都能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快感。新浪微博:锦竹JJ出版有畅销书“告白三...
明晓溪,当代女作家,武汉大学硕士。代表作品有《旋风少女》、《明若晓溪》、《泡沫之夏》、《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第一夜的蔷薇》等,春风文艺出版社已出版明晓溪旋风百草...
精彩摘录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引自第553页六情静于中,百物荡于外,情缘物动
2018年5月5日,是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革命导师,推动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重要文献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19世纪最伟大的爱尔兰作家、诗人、剧作家,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被誉为19世纪英国“最为特...
周爱民(Aimingoo),国内软件开发界资深软件工程师、架构师,技术作家。有十余年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经验。著有《Delphi源代码分析》、《大道...
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
小桥老树,男,40岁,某省某市某局局长。
If mid-1990s British fashion conjurs up images of vicious or tricksy tailoring a...
拱玉书,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
约翰P. 科特年仅33岁时即荣任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出版了7部最畅销的商业经管类著作:《总经理》《权力与影响力》《变革的力量》《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新规则》《...
丰田菜穗子(TOYODANAHOKO)毕业于上智大学文学部新闻学科。作家兼翻译家。从事杂志、PR杂志的采访、编辑、撰写、和翻译工作的同时学习了俄语,独立研究采访...
在这部最新结集的作品中,张郎郎以他特有的风格鲜明的文字,书写了一代中国人的残酷青春。我们会看到,《大雅宝旧事》里作为伏线的“大人”们的命运,如今成了他们自己的命...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六篇文章。其中,关于罗曼建筑的长文《修道圣所》,配以大量的图片,占掉了本书的一大部分篇幅,此外还有关于程派的影像记录,关于全年龄动画的一些事...
张大昌医论医案集 本书特色 张大昌先生对诸子百家、诸家经典无不精通,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医理精辟。为了继承、弘扬中医学术之精华,造福人类,他于1974年将家藏三...
Thiscollectionofessaysisarepresentativesampleofthecurrentresearchandresearchersi...
这本经典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多年来畅销不衰,被很多名校采用,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康乃尔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
~看見中國建築細節之美~屋頂、牆壁、柱、門、窗、彩畫⋯⋯29大建築樣式,逾1000則建築詞條、手繪建築局部圖示,高度專業性+獨特視覺美學呈現中國建築工藝。中國建...
伊贺列卡拉·修·蓝博士(Ihaleakala Hew Len PhD.),畅销书《零极限》的第一作者。当今荷欧波诺波诺的薪传者,“宇宙的自由·大我基金会”荣誉主...
罗马法史 本书特色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以及被西欧各国所继受的过程。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从《十二表法》之前的原始时代和上古时代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