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艺术家与杀人犯和恐怖主义者是否彼此需要?艺术创造与暴力犯罪是否一体双生?
✔直击9·11事件,消费社会、大众媒体与爱国行为如何勾连?
✔炸弹客与艺术家互为镜像,颠覆经济与文化秩序?
✔从陀氏的《罪与罚》到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文学与电影中潜藏了怎样的越界欲望?
-----------------------------------------
★切中要害的社会调查 X 细思极恐的深度揭秘 X 自由大胆的跨文化研究
-----------------------------------------
★以尖锐的诘问打开潘多拉魔盒,如同飓风席卷世界。
-----------------------------------------
★美国杰出学者文化研究力作首译中文,知名学者陆建德、知名作家小白联袂推荐。
-----------------------------------------
★装帧由屡获“中国最美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完美呈现艺术与恐怖的阴郁诡谲。
=======================
【内容简介】
杀人犯、艺术家和恐怖主义者是否彼此需要?
本书探索了文学创造力与暴力,甚至与政治恐怖之间令人不安的紧密联系。作者从9·11事件谈起,论及作曲家斯托克豪森将世贸大厦遇袭称为伟大艺术这一事件,进一步揭示出,潜藏在许多浪漫主义文学幻想之下的欲望,是一种将要颠覆世界经济与文化秩序的力量。当然,这也是我们所谓的恐怖主义的欲望。作者提出,在作家和艺术家的力量逐渐消退之时,是罪犯和恐怖主义者继承了这种浪漫而又颇具毁灭性的传统。
作者在高雅和通俗艺术、虚构和真实罪案之间自由穿行,游刃有余,编织出一张冲动之网,网住人们不安的精神。
=======================
【名人推荐】
艺术的活力有赖于接连不断的“越界”,挑战陈规与传统的艺术家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路西法。作者以罪与罚为主题,揭示先锋文学艺术和电影如何重塑人的意识,颠覆“存在的统一性”(叶芝语)。这本书像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陆建德(知名学者)
-----------------------------------------
将艺术家对越界和颠覆的渴望,与真实世界令人恐惧的暴力行为并置,不仅仅是某种隐喻。话语本身即是行动,写作,以及其他诸种艺术创造,都是一次心智事件,在艺术想象与真实行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心理同构。本书试图由此重新考虑艺术之于世界的位置:对于他们制造的破坏,越界艺术家们天然具有豁免权吗?或者,艺术家是不是应该退回其边缘一隅,不要去妄想改变世界?
——小白(知名作家)
【作者简介】
弗兰克·兰特里夏(Frank Lentricchia),杜克大学三一艺术与科学学院教授,已出版《现代主义四重奏》等十余部评论性作品。
乔迪·麦考利夫(Jody McAuliffe),杜克大学戏剧研究系和斯拉夫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导演、小说家、戏剧影视评论家。
【译者简介】
刘洋,南京大学英语系牛津大学英语系联合培养博士,现任南京大学英语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早期现代英国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
康拉德是否成功成为帝国主义种族歧视文化内部的破坏者?他是否写出了一种新的、对抗性的言论?或者,《黑暗的心》是否展示出了要做帝国秩序的发言人是多么艰难?在小说的叙事结构中,作为旁白者和甲板上马洛的倾听者的“康拉德”,以及马洛本人,似乎都在同等程度上被吸引、被震惊。在该书的最后一句话中,“康拉德”眼中的泰晤士河不是一条河,而是一条“水路”,一条帝国侵略之路,一条“光明”之路,永远通向欧洲之外——用《黑暗的心》的最后一句话来说,“通往无尽黑暗的中心”。无论如何,正是没有引号的康拉德(非马洛的听众,非小说人物,而是写出这本小说的亚里士多德式的最终讲述者)那样的人使得以下阐释成为可能,而这一点“康拉德”和马洛都不可能做到一对文明的任何一份记录同时都是对野蛮的记录。没有引号的康拉德彻底的悲观情绪正体现在他给我们的结论中,即:所有的选择都无法避免地成为噩梦,所有地方都是黑暗的中心,野蛮必定存在于文明内部,非洲和大不列颠皆是如此。在开头的几页中,“康拉德”把伦敦描述成一个野蛮之城,一个在本质上阴暗的地方。换句话说,《黑暗的心》中所描述的帝国主义只是对人之为人的野蛮性——所有文化中自带的贪婪性——的文明表达。只要有人在,就会有秩序;只要有秩序在,就会有针对反抗秩序的人的暴力:这就是康拉德这本书的论点。文明与野蛮的对立是个伪命题——库尔茨即是两者的结合,是一个令人感到尴尬的证据;而约瑟夫·康拉德则失去了希望。这也就是说:没有引号的康拉德告诉我们,实际上在帝国主义不知满足的血盆大口之外去思考和写作是不可能的——“不知满足”是因为它尊崇的价值是物质主义的——并且到了最后,不管他对现状如何不满,不管他有多么不愿意,他作为一个反物质主义的作家无法避免地会成为主流文化的传声筒,而非冒犯它的破坏者。康拉德和“康拉德”融合成了一个人物,就像马洛一样被他朋友和轮船主人(公司经理)邀...
——引自章节:第四章越界
“洪水般泛滥的”流行文化使人的意识疲于应付;我们实在太过疲于应付了,自己已变成万物秩序下的迟钝公民。越界艺术家觉得自己是这个已变成尸骸的世界的敌人——除自己作品的原创性外别无其他武器:他们是仅存的与文化作对的人类,他们若失败,则真正的武力必须登场了。
——引自章节:第二章文学恐怖主义者
邓石如篆书易传系辞 本书特色 一九二八年,天津明古斋影印出版邓石如篆书《易传》系辞上傅的**章。此作为大八开影印,纵四十三点五厘米,宽三十二点五厘米。纸地为白棉...
历代碑帖法书选唐灵飞经修订版 本书特色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编的《唐灵飞经(修订 版)/历代碑帖法书选》章法为纵有行,横无列。由于 整篇字的大小、长短、参差错落,...
我的观影自传 内容简介 继《上海摩登》掀起上海文化研究及出版的热潮,此次李欧梵的「人生影史」将再带动老电影观赏疯!这是一本别开生面的电影著作,作者从自传的角度切...
影视接受心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影视接受心理研究的前提、传播媒介样式与影视创作、接受主体等与影视接受心理之间的关系。影视接受心理 目录 绪论 影视接受心理...
《老舍散文》内容简介:《中华散文珍藏版:老舍散文》精选老舍散文72篇,涵盖了作者描写景物、风物、人物、人情的多样散文作品。他
蔡襄谢赐御书诗 内容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书家蔡襄曾得到仁宗皇帝御书赐字[君谟]。为此,蔡襄深感皇恩,楷书谢表并赋七言诗一首:[臣襄伏蒙陛下特遣中使赐臣御书一轴,...
《To B产品经理入门》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To B产品经理入门相关的知识,是一本可快速上手的实操手册。全书分为三个大篇章:第一
紫禁城原状是一部大历史。紫禁城原状,特指清逊帝溥仪撤出紫禁城后没有被改造过的宫殿及其室内外陈设。原状里的文物仍保持原来的
江湖外史之港片残卷 内容简介 已成为“史迹”的录像厅,曾经培养了无数的港片迷。本书作者即是一例,《武林外传》编剧宁财神亦是中毒者之一。这本关于港片八卦、观影乱弹...
看见的世界: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ISBN:9787106002220,作者:(美)斯坦利·卡维尔(Cavell,S.)著;齐宇,利芸译目录 序言
昆山幽兰满庭芳-昆曲发源地人物传 本书特色 此书收录7篇文章,详尽记述了昆山历代昆曲名人的小传:名伶黄番绰、文学家顾阿瑛、曲圣魏良辅、曲神梁辰鱼、文学家张大复、...
电影观念的生成 内容简介 蒙太奇学派要用蒙太奇把人们引向充满理性光芒的意义世界;写实主义者则认为电影可以帮助我们在越来越抽象的现代世界中回归到具体的经验现实。 ...
《联语粹编》内容简介:《联语粹编》六卷,为民初倪星垣(1867—1952)搜集的挽联、楹联等汇编,前6卷为倪氏及他人所撰挽联;卷七为
侯麦的电影致力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状态和矛盾冲突,用影像来揭示他们捉摸不定的情感世界。他把镜头对准法国的年轻小资们,细致
张迁碑-名碑名帖完全大观 内容简介 书法是中华民族古老而辉煌的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众多名家名作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书法文化的宝库,且代代承启,递嬗演进,已成...
欧阳询.九成宫碑-水写毛笔字帖 内容简介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推荐临摹范本,清水代墨,学生书法练习入门**指导。欧阳询.九成宫碑-水写毛笔字...
植物图案设计-含植物图案设计透明描摹线稿 本书特色 本社编写的《植物图案设计》内容介绍:我们知道每种绘画艺术都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各种艺术存在的根本就是它们各自...
《尧舜禹(中华传奇人物故事汇)》内容简介:以离晋南“禹凿龙门”(《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不远的错开河上的一幕,为文
陈滢世Chen,Chen-Shih(台湾,mailto:elsachen@aisa.edu.tw)现任职于亚洲大学,在休闲与游憩管理学系所担任助理教授,生态旅游...
快意斋晤对 目录 力道韵致 宁静志远——子骏对话吴悦石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项堃对话吴悦石朱新建对话吴悦石如何贴近传统——刘墨对话吴悦石怎样成为一个传世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