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 《广东文选》刊刻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辑录者屈大均是明清之际著名的诗人、史学家,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因其诗文多有反清复明思想,所以著作于清初多遭禁毁,《广东文选》也在当时因“内明季人诗多感慨”而遭到查禁
★ 全书共40卷,包含文23卷,赋2卷,诗14卷,词1卷,遵循“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的辑录原则,作品多为上乘之作
★ 全书共收自汉至明230位粤人的作品,其中汉代5人、唐代7人、五代1人、宋代18人、元代5人、明代194人
《广东文选》的辑录者是明清之际著名的诗人、史学家屈大均(1630-1696),其字翁山,广东番禺(今广州)人,诗名尤著,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广东文选》是屈大均在其所辑录的《广东文集》的基础上选录而成,刊刻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广东文集》共收录从汉至清初二百余家粤人作品,按人分卷,共300卷,因其卷帙浩繁,故屈大均又从中选录了一些作品,辑成《广东文选》40卷另行。
《广东文选》共40卷,其中文23卷,赋2卷,诗14卷,词1卷。整部书按照敕制、诰命、疏、表、议、策、序、论、辩、说、解、记、传、行状、碑、墓志铭、墓表、书、杂著、杂文、题跋、赞、铭、箴、诔、赋、诗、词的目次依次编排。屈大均遵循“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的辑录原则,“所选止于文,盖以文而存其人,不以人而存其文。故其文未能尽善者,虽大贤弗敢多录”。因此《广东文选》收录的作品多为广东历代名家的上乘之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对于研究明史、岭南文化史、广东地方史等也具有较高的价值,对弥补岭南文献之缺漏、订正相关史料之讹误等也有一定作用。
《广东文选》共收自汉至明230位粤人的作品,其中汉代5人、唐代7人、五代1人、宋代18人、元代5人、明代194人。以明代文人的作品zui多,其中不少是明遗民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情节,为研究广东明遗民问题保留了重要史料。如《粤大记》是明代著名方志学家郭棐所著研究广东历史人物及社会状况的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但现存《粤大记》却没有郭棐的自序和袁昌祚的序文,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漏。《广东文选》卷九则录有这两篇序文,正可弥补今存《粤大记》未收此二序之缺,这无疑对研究《粤大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点校选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本为底本,遇有底本残缺、字迹不清等情况时,则对照中大、暨大、华师、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藏本,以及《四库禁毁书丛刊》本(校勘记中分別称为中大本、暨大本、华师本、传习本、四库禁毁本)予以解决。因屈大均的诗文多有反清复明思想,清初康乾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zui盛之时,所以屈大均的著作多遭禁毁,《广东文选》也因“内明季人诗多感慨”而遭到查禁。底本自序中“番禺屈大均翁山撰”和每卷卷名之下“番禺屈大均选”句中“屈大均”三字,以及自序末两处篆刻名号印(“屈大均印”、“翁山”)均被挖空,当是蔵书家躲避文祸所为。但中大本、华师本则版刻完好,这有可能与各版传藏的地域有关。
给未来的艺术家 本书特色 本书是“艺术经典”中的一种,何怀硕是著名的画家和艺术教育家,在任教艺术史时,希望对未来的艺术家有启蒙教育之功。任何时代总有许多热爱艺术...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现代社会被视为货币转型时期。国家货币与经济政策成为这一时期的见证者,多样化的科技支付手段开始出现,新的金融工具诞生。货币一次又一次被...
老照片(第40辑) 本书特色 摄影术的诞生,为人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种生动而稳定的参照。较之于文字的记述,照片往往更直观,也更确定,随着照相机快门被按上的一瞬间,...
一九五一年生於神奈川縣小田原市。一九七三年畢業於東海大學日本文學系。一九七七年,於《奇想天外》雜誌上發表〈青蛙之死〉而初出文壇。除了廣受讀者好評的《陰陽師》、《...
钟书国学精粹 千字文 本书特色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博大,它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 智慧家园。让我们沿着《周易》、《诗经》、《论语》、《老子...
赵林,1954年11月8日生,北京市人。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等职。...
世情图卷-读懂古典小说 本书特色 《世情图卷(读懂古典小说)/名家文化讲堂》编著者宁宗一。小说,总是被当作街谈巷议之言,鲁迅先生感慨系之地说:“小说和戏剧,中国...
中国古代篆刻 本书特色 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它起源于实用,开始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后来扩大为当权者表征权力的证物,而*终发展...
锐词2013 本书特色 本书是《新周刊》锐词栏目的精编版和深度加工版。精选了2013年中国民间特别是网络上出现的热词和流行语,分为"热词"、"社会"、"族群"、...
遗失的城市 内容简介 这100例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遗址,从欧洲的古罗马、奥林匹亚到非洲的萨布拉塔、阿卡库斯,从亚洲的波斯波利、阿旃陀到美洲的特奥蒂瓦坎...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内容简介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百年诞辰之际,重温他在生命*后阶段撰写的这部上溯历史源头、追寻华夏文明的考古学著作,炎黄子孙天南地北,神州同心...
民族精神-精神家园的内核 本书特色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使之与中国现代化相适应,与现代文明和时代精神相适应,...
中华古汉语词典 内容简介 本词典在编写过程中使用的语料库包含了中学生古诗文阅读中的常见篇目,包括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师大版等目前通行的初高中语文教材、读本中...
中国世界遗产年鉴:2004 本书特色 ★ 16开,图文并茂,景观照片清晰★ 许嘉璐,彭珮云题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朗希斯科·班德林贺辞★ 介绍全...
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 内容简介 话语分析是研究语言——口头语和书面语——如何促成社会文化观点和身份的方法,在本书中,詹姆斯·保罗·吉(james pauog...
辞源(修订本)1-4第一册 内容简介 《辞源》是我国**部大规模的语文词书。它始编于1908年(请光绪三十四年),至今已经修订再版多次,它凝聚了几代学者的心血。...
中华美德美德故事/中华美德书系 本书特色 中华美德,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强盛的文化根基,《美德箴言》从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箴言中选取了约三百条内涵丰富的箴言,阅读...
钟馗文化 本书特色 沈泓编著的《钟馗文化》全面介绍了钟馗文化源流,钟馗民俗文化和神话传说,讲述了钟馗与唐明皇的故事,对钟馗传说进行考证分析,追溯了钟馗的来历、钟...
唐代书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敦煌文书和唐代墓志为材料基础,与传世文献互证,围绕身份与职能、仕履与生活、教育与艺术三个主题展开,从“书艺—人—制度—社会”四...
《童年的消逝》内容简介:《童年的消逝》初版于1982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童年”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印刷术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