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修订版)讲述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商人,是乐观主义者。对他来说,未来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而这些可能昔日从未被实现过。然而,他并非是一位做白日梦者,而是善于运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规划可让自己立即行动起来的追求。他付诸行动的力量,时常超过他想像的力量,而且他经常惊讶地发现,他的构想甚至在他想都不敢想的短时间内化为现实。在美国,广告人可被归入典型的商人阶层。在大多广告还是粗制滥造,而且发行渠道也十分有限的时候,一些颇有眼光的商人,看到了广告业的远大前景,开始系统地提高整个广告业的水平。艺术家们被聘请到广告行业,帮助提高广告的艺术品位,而且富有经验的印刷专家们以最艺术化的形式,去印刷广告文字。商业体系被用于确定各类广告的发行量以及广告的传播渠道。为便于确定人们对广告的反应程度,广告被加上了索引标号。广告人开始利用其他途径,去发掘每类广告的确切价值以及插有广告的每种媒体的确切价值。这些改进,使广告带来了最乐观者所希望的收益,但仅仅依靠这些改进,却不足以把广告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是广告的功能之一。如果广告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它没有任何用处,而且对于尝试着做广告的公司来说,纯粹是徒劳无益。既然做广告是在和人的心理打交道,那么它惟一的科学基础,就应该是心理学,而这里所说的心理学,则是对广告人努力去影响的那些人的心理进行系统地研究的一门学问。这一事实已经被明智的广告人看到,这类概念10年前就开始见诸报端,而且在广告人的言谈中常常被提及。有时候,特别乐观的人会预言,到了某一天,或许在遥远的未来,广告人将从心理学那儿寻求指导。1895年10月,《印刷界》曾刊登了一则此类预言:“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们在得到更多的启蒙之后,广告人会像教师那样,去认认真真地研究心理学。这是因为无论广告人与教师这两种职业,乍一看存在着多么大的差异,但二者却有一个共同的伟大目标:影响人的心理。”
《印刷界》似乎认为,只有等到许多年之后,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启蒙”,因此,我们不要指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看到广告人从心理学那儿寻求指导。在1901年3月发表的《广告宣传》中,我们能够看到给人更多希望的预言。尽管每个人都期望有朝一日能够看到建立在心理学原理基础上的广告,但《广告宣传》一文的作者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看到这一天:“当广告人发现心理学知识无法估量的价值时,让广告建立在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也就指日可待了。”
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还没有人试图以一种有用的形式,把心理学运用于商业世界。在那时的广告人眼里,心理学讲的纯粹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它收录了大量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的技术材料。这种状况让商人们很难从心理学书籍中摘录出他们觉得比较有价值的部分。
几家比较有名气的广告杂志及广告机构,尝试着发起一项运动,通过这项运动,让那些既有知识、又比较务实的广告人,学到对自己颇有用处的心理学课题。他们所进行的尝试获得了成功,几位心理学专家在他们的激励下,开始研究这类心理学课题。一些心理学试验室也开始对广告做各种心理测试。对成功的广告实例,心理学家们着手进行详细调查及认真探讨。心理学家们在从方方面面对广告业进行研究的同时,有丰富知识和成功经验的广告人,则开始把精力花在对心理学的系统研究上。一个国家各个地方、各行各业的调查人员纷纷携起手来,去解决一直困扰那些想让自己的商品得到宣传的商人的问题。没过多久,有人就开始在广告俱乐部举办讲座,而讲座的主题正是广告心理学。美国与欧洲各国的广告杂志,不断刊登有关广告心理学的文章。最近出版的几本有关广告和商业推销的书籍,都或多或少地涉及这一主题。
实际上在过去的5年里,在不同行业的人们不断努力下,连那些乐观者也没有想到,广告业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如同制造业被迫把其注意力转向物理和化学,如同制造商的词汇包括了许多科学家们新近使用的术语,广告界已把其注意力转向心理学课题,而且许多以前只有那些专业心理学家才使用的术语,如今也常常被广告商挂在嘴边。
我们参考一下当今刊登广告的报刊杂志,就可以看出广告界已经转变的态度。在最近出版的一期《印刷界》中,有一篇文章打出了“心理学”这样一个醒目的标题。另一篇文章是由一位著名广告人撰写的,文中讲道:“科学的广告,遵从了心理学定律。成功的广告人,无论是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了成功,或者是通过他所在的广告部集体的努力获得了成功,都必须认真研究心理学。他必须懂得人们微妙的心理活动;他必须知道什么让人厌恶反感,而什么又能引人入胜;他必须了解什么能够创造利润,什么会导致产品滞销……他必须认真研究人性,他必须通晓人的心理定律。”尽管在原文中并没有用斜体字,但我在此把“必须”用成斜体字,是想让读者对本文作者强调的重点予以关注。在过去几年见诸报端的此类文章中,所有人都把学习心理学,作为一件将来可能得以付诸实施的事情来谈论。到了今天,作者们开始断言,成功的广告人必须学习心理学,而且必须刻不容缓地去学习它。
虽然广告界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虽然人们在以一种对广告人有帮助的形式去介绍心理学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商界还很难看到十分适合自己的心理学作品,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材料不能为商界轻而易举地获得。心理学家们发表的一些与广告有关的文章,大都分散于美国及欧洲出版的众多刊物中。有些打着此类标题的文章,其实并不很重要;而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文章,则需要被收集起来,进行细致归纳,以便让最广大的读者群看到。广告心理学这些年来已经大有发展,它的发展应该为人们重新审视。毫无价值的东西应当及时被摈弃,而很有价值的东西,则需要被系统地整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广告心理学》(修订版)作者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使广告心理学的课题系统化的重任,并以一种对所有关心广告宣传的人来说,都具有实用价值的形式,去讲述这些课题。
诚信的背后:摩根士丹利圈钱游戏黑幕 本书特色 欧洲的每一个银行家都会想看这本书,摩根士丹利应该听从我们早些时候的建议,买下所有的书,举行一场大规模焰火晚会,甚至...
思想者-查尔斯.汉迪自传 本书特色 1.查尔斯·汉迪,欧洲*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被英国《金融时报》称为欧洲屈指可数的“管理哲学家”,并被评为与德鲁克比肩的管理大...
管理案例库教程(最新版) 内容简介 《管理案例库教程》是在企业实证案例源体基础上,由百所高校的500多位专家、教师通力协作,融汇了各自的管理教学经验,综合了多方...
《策划:引爆你大脑深处财富的OK故事》讲述了在OK理论方面,史教授先后出版过《商务策划》、《OK策划决策模式》、《OK策划论》等著
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
本书不应该闲置在积满尘土的书架上;相反,它是一本可以长期伴随你左右的工作手册。除了每天加以运用以外,当你需要借鉴或者寻找
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年12月生于台湾。11岁留学美国,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他开发了全球第一个“不特定语
如何洞悉客户的要求?如何有效地影响客户?如何把握客户的真实心态?如何缩短销售周期?奇思妙想尽在本书中。全书内容涉及成功推销、
《关于广告学的100个故事》讲述了:100个生动的广告故事,让您看到广告背后,让您真正懂广告。广告大师李奥·贝纳所说:「好广告
《华为通信科技史话》内容简介:华为公司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其发展历程是中国或者全球信息通信科技发展的缩影。在本书中,读
在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同质化商品层出不穷、广告战愈演愈烈的环境下,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和广告突出重围,让自己的品牌长盛不衰
《影视广告制作教程:从接单到成片的全程指导》的定位是影视广告摄制的入门课程,因此,力求使初学者对广告片制作相关的各个环节乃
《广告、促销与整合营销传播》(第3版):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广告和其他促销工具的影响。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公共
领导力入门必读 本书特色 对企业而言,领导力就是决定成败的主要因素。当今企业领导者所**的四项至关重要的能力:●进行创造并保持优秀的能力。●前瞻性思维、洞察和行...
本套书分为2-3岁、3-4岁、4-5岁3个年龄段。针对每个年龄段脑部发育的不同特点,总结了按年龄阶段划分的学习方案和目标,左脑贴纸
潞商文化探究 内容简介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出现了“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商业交易模式。中华先哲在长期经商实践中总结出了诸多富有东方智慧光芒的商业经典格言,...
《请给我结果3:要结果,从我做起》内容简介:员工建立怎样的职业态度,就决定员工能走出怎样的职业道路。对于管理者而言,与其改变
《电影娱乐营销:媒体工业化操作七种武器》:我国广播影视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产业链方面。如美国好莱坞,一部电
广告策划 内容简介 所谓广告策划,就是根据广告主的营销计划和广告目标,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与市场情况、产品状态、消费者群体相适应的经济有效的广告计划方...
在日本博报堂任职40多年的高桥宣行,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实战经验。全书分为3章,分别从“如何思考”、“思考的态度”、“思考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