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他是古巴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也是卡斯特罗的亲密战友。一个被称为“红色罗宾汉”的游击革命家,一个被誉为“共产主义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者,用他39年的短暂时光谱写了一部生命传奇。
切.格瓦拉,原名埃内斯托.格瓦拉.德拉塞尔纳,1928年6月14日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省。他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医学系。身为受过良好教育的阿根廷人的格瓦拉,本来可以选择稳定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却抛弃了这一切,投入了拉丁美洲的革命烽火。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流亡时与古巴革命者卡斯特罗结识,从此加入了古巴的革命斗争。革命胜利后,曾担任古巴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长。为了把古巴建设成为一个没有贫穷、没有剥削的新国家,格瓦拉多次出访国外,成了古巴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但是,1965年3月,在他出访亚、非国家回到哈瓦那后,古巴政坛上再未出现格瓦拉的身影。原来,这位天生的革命家已经辞去了古巴党、政、军的一切职务,去其他国家继续进行反帝斗争。这一切连他最敬爱的母亲都不知晓。
格瓦拉在给卡斯特罗的告别信中说:“哪里有帝国主义,就在哪里同它斗争;这一切足以鼓舞人心,治愈任何创伤。”而在他看来,非洲无疑是遭受帝国主义压迫最严重的地区。切.格瓦拉先在刚果东部金沙萨领导游击战争,1966年返回拉丁美洲,深入玻利维亚丛林开展“游击中心”的革命活动。1967年10月7日,格瓦拉的游击队伍被玻利维亚政府军包围,格瓦拉被俘。1967年10月9日,他被玻利维亚当局杀害,时年39岁。
格瓦拉是个满怀激情的革命家,是一个为正义,为真理献身的理想主义者。他写信给子女:“你们应当永远对于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非正义的事情,都能产生最强烈的反感。这是一个革命者的最宝贵的品质。”身为阿根廷人,为了正义,他投身于古巴的革命事业;作为古巴国家的开创者,为了真理,他放弃了已有的一切,深入玻利维亚丛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反帝的游击战争。他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传奇人物,总是不经意间给世人以惊奇,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悲壮历史。
作为个人,格瓦拉是坚强、刚毅的。在两岁时,他患上了哮喘病。与疾病的长期斗争磨练了他超人的意志和信心。在茂密的丛林,方脸、白皙、剑眉、大胡子、头戴圆形软帽、右手握着冲锋枪、嘴里叼着雪茄的格瓦拉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游击战争,他被亲切地称为“红色罗宾汉”。临刑前,格瓦拉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退缩,“开枪吧,胆小鬼!你要打死的是一个男子汉!”这是一个英雄的声音,是一声为了真理而不屈的怒吼!
格瓦拉牺牲以后,世界各国人们纪念他,出版了各种语言的传记、影视作品,怀念他、赞扬他。在世人眼中,切.格瓦拉已经超越了革命者的身份,成为追求真理、正义的理想主义者的象征,成为拯救人类于苦难的精神偶像。
--------------------------------------------------------
拉丁美洲丛林游击战之父--格瓦拉,原名埃内斯托.格瓦拉.德拉塞尔纳,1928年6月14日出生在阿根廷罗萨里奥市一个资本家兼庄园主家庭。在危地马拉,由于格瓦拉常用“切”(表示友好)这个感叹词,战友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切”。这个绰号成了他战斗的代号,同他的姓名融合在一起。
1941年,格瓦拉进人中学学习,文学和体育是他最喜爱的两门课。
1947-1953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医学系读书。决心用医道造福人类。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在大学期间,格瓦拉利用节假日外出考察旅行。
1949年,为了取得研究麻风病和热带病的第一手资料,格瓦拉骑自行车和徒步到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中,格瓦拉亲眼目睹了印第安人的贫苦生活,加深了对被压迫者的同情。
1950年,在油船厂上当水手,漫游特立尼达和英属圭亚那。
1953年3月,25岁的格瓦拉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并获得医生资格。凭格瓦拉的成绩,他完全可以获得一份理想的职业,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到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一所麻风病人收容所工作。当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车站与父母告别时,意味深长地说:“一个美洲士兵向你们告别了!”
1955年6月的一个夜晚,格瓦拉在墨西哥城的一所小公寓里见到了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共同的志向,使俩人一见如故,通宵畅谈革命形势和策略。在卡斯特罗的再三邀请下,格瓦拉参加了正在组建中的古巴远征军,成为这支远征军中只早的成员之一。
1956年6月8日,格瓦拉因参加卡斯特罗的远征军,被墨西哥警方速掳,囚于墨西哥城监狱。同年8月,获释出狱。
1956年11月25日凌晨2时,82名古巴远征军成员在墨西哥湾的图斯潘港悄悄登上了破旧的“格拉玛”号游艇,缓缓地向古巴出发。想到即将投入到一场革命的风暴中去,格瓦拉兴奋不已,和卡斯特罗领着大家不停地高唱古巴国歌和《七月二十六日赞歌》。经过7天7夜的漂泊,他们终于到达古巴东南部科洛腊多斯海滩一个叫贝利克的地方。不料,他们刚一登陆,就遭到巴蒂斯塔政府军队的袭击。结果,82名远征队员中有70人丧生。格瓦拉作为随队医生,一面救死扶伤,一面参加战斗。在突围的过程中,格瓦拉的哮喘病复发,又在战斗中负了伤。他以顽强的毅力,忍住疾病和伤痛的折磨,和卡斯特罗一起率余部冲出重围,转移到层峦叠嶂的马埃斯特腊山区,创建了游击运动基地。
1957年1月14日,游击队在拉普拉塔河口打了第一个大胜仗。不久,游击队成交了由6人组成的指挥小组即总参谋部,格瓦拉是成员之一。5月28日,格瓦拉参加了著名的乌维罗战斗。6月5日,他被任命为第2纵队司令(后改称第4纵队)。纵队有75人,下辖3个排,相当于连队。7月,格瓦拉被授予起义军的最高军衔--少校。此后,他亲自指挥了布埃西托和翁布里托等多次战斗,与卡斯特罗密切配合,将政府军逐出了马埃斯特腊根据地。1958年5月,游击队转入反攻。格瓦拉奉命率“西罗.雷东多”第8纵队,冲破政府军的阻拦,向拉斯维利亚斯这个古巴中央省挺进。12月下旬,格瓦拉率第8纵队攻打拉斯维利亚斯省会、战略重镇圣克拉腊市。经数日血战,于1959年1月1日,解放了这个重兵守卫的拥有15万人口的城市。此战,震惊了古巴全国,巴蒂斯塔被迫辞去总统职务,独裁政府如鸟兽散。格瓦拉也因此而名声大振。随后,格瓦拉乘胜挥师西进,于1959年1月4日,一举攻占首都哈瓦那。一时间,在古巴,乃至整个中美洲地区,格瓦拉成了传奇式的人物,被誉为古巴起义军中“最强劲的游击司令和游击大师”。
1959年2月9日,古巴政府宣布格瓦拉为古巴公民,此后,又给予了他极高的荣誉和地位。格瓦拉先后担任过古巴土地改革全国委员会主任、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长、古巴统一革命组织全国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在他看来,革命尚未完成,拉美大多数国家,包括他的祖国仍被独裁者所统治。
1960年2月9日,出席在哈瓦那举行的苏联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展览会的开幕式,第一次同米高扬见面。5月,切的《游击战》一书在哈瓦那出版。10月22日--12月9日,率领古巴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1月18日--12月--1日,访问中国期间,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主席毛泽东,周恩来总理及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接见。
1961年2月23日,被任命为工业部部长和中央计划委员会委员,不久该委员会委员,不久该委员会也归其领导。4月17日,雇佣军入侵吉隆滩。切负现指挥驻防绋那尔德里奥省的部队。6月2日,同苏联签订经济协定。8月,代表古巴出席在乌拉圭埃斯特角举行的泛美社会和经济理事会特别会议。在会上揭露了美国建立“争取进步联盟“的目的。访问了阿根廷和巴西,同弗朗迪西总统和夸德罗斯总统进行了会谈。
1962年3月8日,被任命为全国领导成员,3月12日被任命为革命统一组织书记处书记和经济委员会委员。4月15日,在哈瓦那古巴劳动者工会会议上发言,号召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8月27日--9月3日,率领古巴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继访问莫斯科之后,又访问了捷克斯洛伐克。10月下半月至11月初,负责领导比那尔德里奥省的部队。
1963年5月,由于革命统一组织改组为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切被任命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7月,率领政府代表团赴阿尔及利亚,庆祝该共和国独立一周年。
1965年1月--3月,访问中国,马里,刚果(金),几内亚,加纳,达荷美,坦桑尼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在阿尔及利亚参加亚非团结组织第二届会议。2月3日,率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代表团抵达北京,在机场受到了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和北京市市长彭真的热烈欢迎。2月9日,结束在中国的访问,邓小平和彭真再次亲自前往机场,为他送行。3月14日返回哈瓦那。3月15日,向工业部的工作人员报千国外之行的情况,这是他在古巴最后一次公开讲演。4月1日,给菲德尔。卡斯特罗写了告别信。辞去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军籍和军衔。为了避免连累古巴,他还宣布放弃古巴国籍。【他对单一的苏联模式感到不解和失望,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感到忧虑,因为他发现不少的革命者都是在豪华的汽车里、在漂亮的女秘书的怀抱里丧失了往日的锐气。所以,为保持革命者的完美形象,他只能选择战斗,选择一个凤凰涅盘式的壮美结局】。10月3日,卡斯特罗在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宣读切.格瓦拉的告别信。
1965年6月,格瓦拉率领一支有125人的古巴游击小分队,开赴非洲的刚果(现在的扎伊尔)金沙萨地区,化名“塔图司令员”,指挥那里的起义军,想在非洲的心脏地带建立一个“新古巴”。然而,格瓦拉领导的起义军屡遭挫折,格瓦拉认为这里不适宜建立游击中心,便撤回了古巴游击队。格瓦拉决定在玻利维亚的尼阿卡瓦苏建立游击中心。尼阿卡瓦苏位于圣克鲁斯省一个被峻峭的丛山所包围的峡谷之中。格瓦拉准备以此为中心。
1966年11月7日,格瓦拉化名“拉蒙”,并化装成一位秃顶、圈眼镜的乌拉圭商人,从蒙得维的亚经巴西圣保罗市乘飞机抵达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
1967年,3月22日,以拉蒙为化名的切.格瓦拉领导游击队(玻利维亚民放解放军)开始军事行动。4月17日,切.格瓦拉的《通过三大洲会议致世界人民的信》在哈瓦那发表。7月29日,拉配美洲团结组织成立大会在哈瓦那开幕。会议主席团根据许多代表团的建议,宣告象征性地成?quot;拉配美洲国“,并宣布“敬爱的游击队员埃内斯托。切.格瓦拉少校为我们共同的祖国--拉配美洲--的荣誉公民“。……游击队的秘密仓库被捣毁,城市中的联络网也遭到破坏。8月31日,游击队分两路突围。由于华金率领的一路在横渡马西库里河时,遭到玻政府军的袭击,全军覆没。格瓦拉北领的17名游击队员被围于尤罗峡谷。10月8日下午l时,格瓦拉率游击队员滑下峡谷准备突围。傍晚,格瓦拉腿部不幸中弹。一个游击队员将他由谷底拖到山顶。当他正埋头包扎伤口时,玻政府军枪口已对准了他。格瓦拉镇静地说了句:“我是切.格瓦拉”。格瓦拉被俘的消息象闪电一样迅速传到了玻利维亚最高当局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次日黎明,玻利维亚武装部队司令亲自乘直升飞机赶到现场,确认被俘者就是格瓦拉,并对其进行审讯。格瓦拉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拒不回答任何问题。审讯一无所获。最后,审讯者问:“你现在在想什么?”格瓦拉坚定地回答:“我在想,革命是永垂不朽的。”
1967年10月9日下午,审讯者见从格瓦拉口中得不到任何口供,便将格瓦拉枪杀,年仅39岁。美国中央情报局早已将格瓦拉视为心腹大患,曾多次派特工追杀他。格瓦拉遇难后,西方阵营一阵欢呼,并切下烈士的双手运往巴拿马美军南方司令部以“验明正身”。
无论今天或者将来,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压迫、剥削与不公正,熟知和钦敬格瓦拉的人们还会发出同一种声音:切还活着!
--------------------------------------------------------
新华社哈瓦那7月3日电 (记者孙光英)古巴官方3日宣布,由古巴和玻利维亚专家组成的一个小组最近在玻利维亚找到了切.格瓦拉的遗骨。据《格拉玛报》报道,古巴专家和玻利维亚工人6月28日至7月1日在玻利维亚格兰德河谷机场旧跑道一带的一座公墓附近进行寻找挖掘工作时,先后发现了格瓦拉和他的战友们的遗骨。格瓦拉和他的6名战友是1967年10月7日在玻利维亚被杀害的,但他们的遗体一直下落不明。
从1995年11月底开始,玻利维亚政府在古巴和阿根廷专家的协助下,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寻找格瓦拉的遗体。
切.格瓦拉出生在阿根廷罗萨里奥省,是卡斯特罗在古巴革命时期的战友,
1966年前往玻利维亚丛林领导游击战争。今年是格瓦拉牺牲30周年,古巴正在举行全国性的纪念活动。
海权战略 本书特色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海权论鼻祖马汉的论著以海军“圣经”之誉而跻身影响人类进程的10部经典之列 美国再版6...
《犹太文明》内容简介:霍尔贝格奖、巴仁奖、以色列国家奖得主代表作。从文明承担者视角,重构犹太历史的经典文本。艾森斯塔特以非
唐代县官与地方社会研究 本书特色 《唐代县官与地方社会研究》: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研究丛书。唐代县官与地方社会研究 目录 绪论一 选题缘由二 概念界定三 研究概况...
殷契释亲-论商代的亲属称谓及亲属组织制度 本书特色 赵林编著的《殷契释亲(论商代的亲属称谓及亲属组织制度)》是研究商代亲属称谓及亲属组织制度的一部力作。作者采纳...
中国研究-2010年春秋季合卷总第11~12期 内容简介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
本书依据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较系统地整理了中国历代军事工程的发展情况,并对其特点和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探讨,填补了这
胡锦涛文选-第二卷 本书特色 《胡锦涛文选》收入了胡锦涛同志在1988年6月至2012年11月这段时间内具有代表性、独创性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
《最后的胜利:哈尔科夫反击战(1943.2-1943.3)》内容简介:1943年年初,位于苏联南部的德国军队已经处于彻底崩溃的边缘。从1942年
白话美国地方政府 本书特色 通俗易懂的白语;丰富有趣的实例;专家幽默的导读;让你轻松了解美国地方政府的运作。白话美国地方政府 内容简介 政府管理是一个十分枯燥的...
正面战场晋绥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本书特色 英勇不屈的战史奇观,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1937年到1945年,国军发动大会战二十二次、战役一千一百多次...
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生活政治的社会历史背景、内涵、观点、范式等重要内容,在与解放政治、后现代政治范式的比较中把握其特殊内涵,从而清...
论无产阶级政党-列宁专题文集 本书特色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无产阶级政党-列宁专题文集 内容简介 简介《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
中国治理-东方大国的复兴之道 本书特色 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的治理问题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领导人来说,无疑都是棘手的。中国治理的困难足以让...
执政中国-共五卷 本书特色 《60执政中国第1~5卷(套装共5卷)》: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执政中国-共五卷 内容简介 简介该书系客观记录了新...
克格勃X档案 本书特色 在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复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暂时现象还是普遍规律?苏联的解体是由于一党专制的弊端还是上层领导的错误?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
近代日本外交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辛亥革命时期的中日外交史论——史观·方法·理论、二十世纪孙中山对日关系的外交、黄兴与日本关系中的外交等内容。近代日本外交研究...
《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年度报告(2020)》内容简介:此选题为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推出的年度报告(2019),是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官
战争史笔记(元—明) 内容简介 一位威严睿智的将军,一位慧眼别具的智者以独特的笔记体讲述千年战争史记经典战役金戈铁马精彩呈现王朝更迭兴衰存亡深度评说以史为鉴,忘...
中国古剑有着辉煌的历史,有当时世界上独步一方成为中华文明有机组成部分,本书依据考古发现的大量古剑实物,结合文献资料的记载
回归公共空间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在学院研究之余,介入日常生活、思考当下世界所形成的思想副产品。涉及当代思想观察、大学体制改革反思、对“9·11”、“非典”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