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來於恆河流域南北兩岸,釋尊以當時民眾的日常用語,展開其長達四十五年的傳法教化。經由師徒間的代代相承,終使佛教廣布四方,佛經也紛紛譯為各地的文字。可以說,佛教的歷史,就是經典的傳播史與翻譯史。
本書先從經典的成立談起,綜合解說經典的意義、原始佛經的成立過程,以及佛經真偽判定的依據;繼而探尋書寫經典的不同語文及其傳承,具體觀察鳩摩羅什、法顯、玄奘等為求正法而竭盡心力的譯經大家們,漢譯佛經之經過;最後並論及在中國與日本,抄寫、刊行《大藏經》的情狀。
本書作者水野弘元博士,精通中、日、印三國之佛教經典,乃國際知名之南傳佛教權威。本書為其小品之作,內容豐富詳實,論敘深入淺出,適合一般潛修佛學之人士參考閱讀。
修訂二版說明
中文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經典的成立
一、經典的意義
定義的困難/「經」的意義/廣義的「經」
二、經典的成立
經典的形式/第一次經典編輯會議/經典的敘述者
三、大乘非佛說論
大乘經典是佛說的嗎?/德川時代的大乘非佛說論
四、明治以後的經典觀
村上專精的經典觀/前田慧雲的佛說論/兩人以後的佛說論
五、真經與偽經
真實的經典/偽經的出現/真經的意義
第二章 經典的語言與文字
一、經典的語言
經典與語言/印度的語言狀況/釋尊的說法用語/諸部派的經典語言
二、巴利語經典
西方人研究巴利語文/日本對巴利佛教的研究/巴利語文的研究
三、《阿含經》
佛教的「法」與「律」/經典的傳承與語言的變化/印度諸語與佛教經典/現存的印度語佛經/現存的《阿含經》
四、佛陀傳與《法句經》
巴利語外的原始經典語/佛陀傳/諸部派的《法句經》/帕特那《法句經》/肯達拉語《法句經》/諸種《法句經》的前後關係
五、主要的大乘經典
大乘佛教的典籍/初期大乘佛教/中期大乘佛教/後期大乘佛教
六、現存的梵文佛經及其發現經過
尼泊爾的梵文佛經/日本保存的梵文抄寫本/中亞發掘的梵文佛經/基爾吉特出土的抄寫本/西藏發現的抄寫本
七、經典的抄寫
經典的傳承方法/佛經的抄寫/抄寫經典的功德
八、經典與文字
印度文字/印度佛經的文字/抄寫經典的材料
第三章 經典的流通狀況
一、經典的翻譯
翻譯狀況/最早期的漢譯佛經
二、經典的理解
古代的譯經/道安與經典
三、正式譯經
四大譯經家之一的鳩摩羅什/鳩摩羅什來中國
四、法顯求法與譯經
旅行求法的中國人/法顯的印度之旅/經典的搜集與歸國
五、經典的整理
中期大乘經典的漢譯/佛陀跋陀羅/曇無讖
六、南北朝時代的佛經漢譯及其目錄
隋統一南北朝/經典漢譯與目錄製作/製作《歷代三寶紀》
七、佛教的危機與經典的保存
排佛法難與石經/佛教教團的混亂與經典的編輯/佛教在錫蘭蒙難
八、經典的研究與教相判釋
漢譯經典的理解/對佛理的觀點/判斷教理基準的變化
九、經典的解說
教相判釋與經典解釋/經典的正確解釋/三階教
十、宗派成立與教相判釋
中國十三宗與經典的關係/教相判釋與宗派的優劣/天台宗的經典解釋
十一、玄奘求佛法
玄奘在譯經史上的地位/玄奘的出身與出家修學/西域求法之旅
十二、玄奘取經回國
玄奘在印度的研究狀況/玄奘的返國
十三、玄奘的譯經事業
譯經的開始/譯經高峰期
十四、印度語經典的漢譯
經典的翻譯/漢譯梵文的困難/古譯、舊譯、新譯
十五、翻譯事業與目錄製作
翻譯事業的實況/玄奘以後的譯經與目錄製作
第四章 《大藏經》的抄寫與刊行
一、寫 經
《大藏經》與經典的抄寫/日本的經典抄寫/金字與銀字經典
二、經典的刊行
最早出刊的《大藏經》/北宋官版系《大藏經》出刊/福州東禪寺版的《大藏經》
三、日本出刊《大藏經》
中國後代與明治以前在日本出刊的《大藏經》/明治以後的《大藏經》刊行
附 錄 佛教史年表
明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编十章梳理了明代理学的演变过程。从明初朱元璋父子独尊程朱理学, 到陈献章和湛若水引领更理学向心学转变, 再到明中叶王阳...
国学经典精粹丛书 易经 内容简介 《易经》是中国古代筮占文化,亦是中国自然哲学的源泉之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于《易经》,曾给出了这样的定位:“易道广大,旁及...
传习录校释 本书特色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传习录》是...
杭州基督教史 本书特色 杭州是中国基督教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基督教事业在中国开创*早的城市之一。特别是近代以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国门洞开,大量西方传教士...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鼓的处女作,在中国的尼采研究占有重要地位。作者以优美的笔、饱满的情和清晰的脉络,结合尼采的生平其创作经历
中华孝道故事 本书特色 孝亲敬老是人的高尚品德的一面镜子。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
法无定法-星云日记-13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
物的分析 本书特色 《物的分析》是罗素的一部重要著作,于1927年在英国出版。罗素在完成了其第二部著作,即《论几何学的基础》后,就把注意力转向了物理学的哲学基础...
神圣人生论(上下) 内容简介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誉,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久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低具有定评的各派代...
公司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 本书特色 公私观念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之经济、政治、道德等重要领域,关乎天下、国家、社会、群体、个人等实体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关系,它是...
西藏宗教 本书特色 从整体上认识西藏宗教,应该从了解苯波教开始,因为苯波教是青藏高原固有域性文化特色。同时,苯波教又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未传入青藏...
神药之殇-道教丹术转型的文化阐释 内容简介 道教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诠释意义,在过去是长期被忽略或低估的问题。这可能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面对近代命运中国人所...
张居正讲解《孟子》 本书特色 《孟子》,儒家的基本经典。欲读圣贤书,求真实理者,不可不读。明代内阁首辅、两朝帝师张居正讲解的《孟子》皇家读本,更值得今日国人品读...
中国的修养-(修订版) 本书特色 国学是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与学术方法的总结...
反邪教斗争心连心:反邪教知识进宗教场所读本 内容简介 正邪不可两立,摧邪方可显正。广大宗教的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要有自觉的责任担当,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
在周、孔、思、孟、荀、董的精神线索之外,道与禅是中国精神史的一个重要侧翼。本书从远古巫教遗存—道家—道教到作为中国传统生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本书特色 中华民族到了*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比方说,为什么在史前时代,我们跟世界各民族走着相同...
本读本通过六个方面的主题全面反映了德勒兹的思想:一、差异与重复;二、经验主义哲学;三、游牧空间与机器;四、批评与欲望生产
蒙田别传:“怎么活”的二十种回答 本书特色 ★ 本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英语世界首部蒙田传记,★ 被媒体盛赞为“过去十年*好的传记之一,也是*好的社科图书之一”。...
圣严法师4 学佛知律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菜根自有菜根香学佛亦是如人饮水,冷暖人自知师创办《法鼓》,一代高僧学佛如是说……两岸三地,圣严法师系列丛书销售超过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