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來於恆河流域南北兩岸,釋尊以當時民眾的日常用語,展開其長達四十五年的傳法教化。經由師徒間的代代相承,終使佛教廣布四方,佛經也紛紛譯為各地的文字。可以說,佛教的歷史,就是經典的傳播史與翻譯史。
本書先從經典的成立談起,綜合解說經典的意義、原始佛經的成立過程,以及佛經真偽判定的依據;繼而探尋書寫經典的不同語文及其傳承,具體觀察鳩摩羅什、法顯、玄奘等為求正法而竭盡心力的譯經大家們,漢譯佛經之經過;最後並論及在中國與日本,抄寫、刊行《大藏經》的情狀。
本書作者水野弘元博士,精通中、日、印三國之佛教經典,乃國際知名之南傳佛教權威。本書為其小品之作,內容豐富詳實,論敘深入淺出,適合一般潛修佛學之人士參考閱讀。
修訂二版說明
中文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經典的成立
一、經典的意義
定義的困難/「經」的意義/廣義的「經」
二、經典的成立
經典的形式/第一次經典編輯會議/經典的敘述者
三、大乘非佛說論
大乘經典是佛說的嗎?/德川時代的大乘非佛說論
四、明治以後的經典觀
村上專精的經典觀/前田慧雲的佛說論/兩人以後的佛說論
五、真經與偽經
真實的經典/偽經的出現/真經的意義
第二章 經典的語言與文字
一、經典的語言
經典與語言/印度的語言狀況/釋尊的說法用語/諸部派的經典語言
二、巴利語經典
西方人研究巴利語文/日本對巴利佛教的研究/巴利語文的研究
三、《阿含經》
佛教的「法」與「律」/經典的傳承與語言的變化/印度諸語與佛教經典/現存的印度語佛經/現存的《阿含經》
四、佛陀傳與《法句經》
巴利語外的原始經典語/佛陀傳/諸部派的《法句經》/帕特那《法句經》/肯達拉語《法句經》/諸種《法句經》的前後關係
五、主要的大乘經典
大乘佛教的典籍/初期大乘佛教/中期大乘佛教/後期大乘佛教
六、現存的梵文佛經及其發現經過
尼泊爾的梵文佛經/日本保存的梵文抄寫本/中亞發掘的梵文佛經/基爾吉特出土的抄寫本/西藏發現的抄寫本
七、經典的抄寫
經典的傳承方法/佛經的抄寫/抄寫經典的功德
八、經典與文字
印度文字/印度佛經的文字/抄寫經典的材料
第三章 經典的流通狀況
一、經典的翻譯
翻譯狀況/最早期的漢譯佛經
二、經典的理解
古代的譯經/道安與經典
三、正式譯經
四大譯經家之一的鳩摩羅什/鳩摩羅什來中國
四、法顯求法與譯經
旅行求法的中國人/法顯的印度之旅/經典的搜集與歸國
五、經典的整理
中期大乘經典的漢譯/佛陀跋陀羅/曇無讖
六、南北朝時代的佛經漢譯及其目錄
隋統一南北朝/經典漢譯與目錄製作/製作《歷代三寶紀》
七、佛教的危機與經典的保存
排佛法難與石經/佛教教團的混亂與經典的編輯/佛教在錫蘭蒙難
八、經典的研究與教相判釋
漢譯經典的理解/對佛理的觀點/判斷教理基準的變化
九、經典的解說
教相判釋與經典解釋/經典的正確解釋/三階教
十、宗派成立與教相判釋
中國十三宗與經典的關係/教相判釋與宗派的優劣/天台宗的經典解釋
十一、玄奘求佛法
玄奘在譯經史上的地位/玄奘的出身與出家修學/西域求法之旅
十二、玄奘取經回國
玄奘在印度的研究狀況/玄奘的返國
十三、玄奘的譯經事業
譯經的開始/譯經高峰期
十四、印度語經典的漢譯
經典的翻譯/漢譯梵文的困難/古譯、舊譯、新譯
十五、翻譯事業與目錄製作
翻譯事業的實況/玄奘以後的譯經與目錄製作
第四章 《大藏經》的抄寫與刊行
一、寫 經
《大藏經》與經典的抄寫/日本的經典抄寫/金字與銀字經典
二、經典的刊行
最早出刊的《大藏經》/北宋官版系《大藏經》出刊/福州東禪寺版的《大藏經》
三、日本出刊《大藏經》
中國後代與明治以前在日本出刊的《大藏經》/明治以後的《大藏經》刊行
附 錄 佛教史年表
我的佛教观 本书特色 本书是池田大作和野崎勋、松本和夫两位佛学大师之间的对话记录,涉及佛典的结集、阿育王、东西文化的交流、大乘佛教的兴起、法华经的精神等内容。我...
王阳明心学使用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以王阳明心学实用性的特点,总结其在社会生存中的几大法则,从而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世方法。其实这一方法无非是一个字,那就是用“心”。...
墨子-国学经典-珍藏版 内容简介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鲁国人,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出身徽贱.生活俭朴。青年时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
《心经禅解》内容简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心经》的总纲,也是佛法的总纲。
中华圣贤讲什么 本书特色 《中华圣贤讲什么》为概述古代圣贤思想或学说的普及读物,采取总-分-总的叙述方式,由“儒道为中国文化的主体”(赵...
上帝之城(上、下) 本书特色 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年代,是当时*伟大的神学家。他的著作在整个中世纪对基督教学说和观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
沉思录 本书特色 希望《沉思录》能给你带来充实的阅读感受,让你在尽情享受这丰盛的思想盛宴之后,有所思考。沉思录 内容简介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 本书特色 张丽珠教授所著《中国哲学史三十讲》的*大特点,在于从文献出发,充分掌握原典而赋予哲学解释。书中对各家哲学从时代背景、问题意识到学术理...
柔软的身心 本书特色 女性,是一个与男性截然不同的词汇,象征着柔美、纤细和温婉。可是,为了适应这个忙碌的社会,女性却不得不把自己的这一天赋摒弃掉,添加了坚强、利...
梁启超谈儒学 本书特色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
现代性的终结 本书特色 本书的力图完成这样一个工作:为人们理解现代性的结束及其对艺术和科学的深远影响提出一种哲学基础。众所周知,“后现代性”的观念处于...
拉姆·斯特罗(AvrumStroll,1921—)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美国著名哲学家、知识论、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在
佛学研究十八篇(共二册) 内容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9岁时开始拜康有为为师,治今文经学,并从受佛学,...
《世界宗教艺术图典》以浩瀚的篇幅容纳世界种种宗教艺术作品,3000余幅全彩图片精彩呈现了人类的宗教文化及其影响力。以期便于读
王弼的《周易注》扫象阐理,既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作,也是易学史上的名著。它跳出汉代以象数解易的窠臼,开辟了后世以义理解易的先
正经-崇文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品种全:本丛书将经史子集及其他学科中读者*热衷的品种全部收齐,让读者以*少的时间读*多的好书。☆设计新:本丛书的特点是编写结构...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之研究 内容简介 道教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观,就怎样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怎样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伦理...
本書作者為蘇格蘭哲學家,嚮往佛教深妙的哲學內涵,進入當年盛行於歐美的藏傳佛教密宗,擔任卡盧仁波切的翻譯工作多年以後,被邀
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ISBN:9787802544529,作者:刘元春著目录 总序 朗宇一、藉教悟宗理行合一——达摩“二入四行”之禅法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论研究 内容简介 分析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产生于英美地区的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它主张用分析哲学和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工具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