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于海内外所见藏文文献中佛教文献的部分择要进行分类整理和汉译、释文,并对相关的藏文、藏传佛教、藏族历史和人物等领域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书稿分为前言、五个部分十七个章节、参考文献、图版后记等。各章以流通广泛的典型佛教文献(包括经藏、论藏、杂藏、续藏等部分的经典和文献)为研究对象,对于文献进行录文翻译,并对文献的内容、性质、版本比较、译者、流通情况以及其反映的历史、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内容加以分析。
敦煌藏文佛教文献价值探析(代前言) 1
一、编目整理及出版成果概述 1
二、可察藏文佛典的渊源流变 8
三、吐蕃佛教史的第一手材料 10
四、民族文化交流的见证 13
五、吐蕃语言文字的原始面貌 14
第一编 密宗经典 19
第一章 P.T.99号《正说圣妙吉祥名》 19
一、名称及密宗经典中的类属和地位 19
二、敦煌本的录文、转写和翻译 21
三、敦煌本与罗追丹巴译本之间的差异 75
四、《正说圣妙吉祥名》的初译者 77
五、藏文《正说圣妙吉祥名》的汉译本 81
第二章 《白伞盖经》 90
一、敦煌藏文《白伞盖经》译本 90
二、敦煌本与《甘珠尔》所收译本之比较 93
三、P.T.98号《白伞盖经》之录文、转写和翻译 101
四、《白伞盖经》在吐蕃社会风行的缘由 120
第三章 观世音菩萨类的密典及吐蕃时代的观音信仰 125
一、《圣观自在一百零八名》 125
二、《圣观世音如意轮赞》 137
三、《圣十一面观自在陀罗尼》 142
四、《圣不空羂索陀罗尼》 146
五、《具千手千眼圣观世音王菩萨大悲无碍广大圆满陀罗尼》 153
第四章 《金刚摧碎陀罗尼》 167
一、敦煌写本之基本情况 167
二、P.T.23号、P.T.105号、《甘珠尔》本间的比较 167
三、P.T. 23号写本与沙啰巴汉译本间的对勘 173
四、经文内容之分析 178
第二编 显宗经论 180
第五章 P.T.449号《心经》 180
一、《心经》之藏译本 180
二、P.T.449号写本的题记研究 181
三、P.T.449号与汉译本之间的比对 183
第六章《瑜伽师赞无量光佛净土功德》 194
一、录文、转写和翻译 194
二、西天净土信仰 211
第七章 P.T.105号《往生净土法》 214
一、录文、转写和翻译 214
二、大乘佛法与往生净土 228
第八章 P.T.121号《顿悟摄要论》等禅宗经典 231
一、《顿悟摄要论》 231
二、《大乘中观义论》 238
三、《显明智论》 250
四、《法门略论》 256
第三编 祈愿类文献 260
第九章 《金光明祈愿文》 260
一、敦煌藏文《金光明祈愿文》写本之考察 260
二、与《甘珠尔》所收译本之间的关系 261
三、《金光明祈愿文》在后世的流传情况 267
四、P.T.67号的录文、转写、翻译及内容之分析 268
第十章 《百拜祈愿文》 284
一、敦煌写本的保存情况及异同 284
二、敦煌本与《甘珠尔》本之间的比较 285
三、P.T.22号之录文、转写和翻译 288
四、《百拜祈愿文》的内容及归类 305
五、有关《百拜祈愿文》的传说 306
第十一章 P.T.98号佛经写本题记 310
一、题记之翻译 310
二、回向祈愿文研究 313
三、结语 318
第十二章 P.T.230号《天子赤沃松赞母子祈愿文》残卷 319
一、录文、转写和翻译 319
二、内容及年代 323
三、关于赤沃松赞 326
第四编 史传类文献 330
第十三章 P.T.849号《印度高僧德瓦布扎事略》 330
一、P.T.849号内容概述 330
二、P.T.849号《印度高僧德瓦布扎事略》的录文、转写和译注 332
三、“佛教宗师”考述 337
四、德瓦布扎生活的年代 341
五、五台山信仰及吐蕃道 343
第十四章 P.T.996号《堪布善知识南喀宁布善知识传承略说》 345
一、录文、转写和译注 345
二、南喀宁波的生平及思想 361
三、布?益西央的生平和思想 364
四、余论:吐蕃末期河湟地区的佛教 375
第五编 疑伪经、超度仪轨及伦理类文献 377
第十五章 敦煌藏译本《天地八阳神咒经》 377
一、敦煌藏文写本概述 377
二、藏译本与汉文本之比较及其特色 380
三、藏译本之流变 393
第十六章 P.T.37号佛教超度亡灵仪轨类经典 399
一、《调伏三毒》 399
二、《开示净治恶趣坛城四门》 399
三、《为亡者开示天界净土道》 407
四、《宝箧》 418
五、《回向》 424
六、《向后人开示之经》 428
七、画像 430
八、结语 431
第十七章 P.T.992号《分别讲说人的行止》 436
一、录文、转写和翻译 437
二、佛儒相融的伦理思想 449
参考文献 453
后记 469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誉,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久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低具有定
明天会怎样:雅克.德里达与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对话录 本书特色 维克.雨果曾在他的诗集《黄昏之歌》中问道:“明天会怎样”他指出“今天,所有的一切,无论是精神还是...
易经的智慧-5 本书特色 《易经的智慧》系列丛书共六部,本书为第五部,由同名电视讲座整理而成。《易经的智慧1:从开天辟地到师忧比乐》,从乾坤定位开始展开,讲述始...
康有伪新学伪经考 本书特色 康有为编著的《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内容:认为东汉以来的经学刘歆所伪造。刘歆篡改经学以服务于王莽新朝,故称新学,所以后人所称汉学为新学,...
吹沙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为吹沙集**集,大体记录了作者在中国哲学文化这块丰腴而荒芜的田野里耕耘和探索的足迹。本书包括六个部分,前三部分,多属研究性,探索性的论文,...
静慈圆,昭和十七年(1942),德岛县出生。 昭和四十六年(1971),高野山大学研究生院读博士课程。 昭和四十九年(1974),大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从孔子到王阳明,**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蔡元培先生代表作之一,民国经典。他认为“吾国夙重伦理学...
绘图地理人子须知 本书特色 《绘图地理人子须知(套装上下册)》是故宫藏本术数丛刊之一。绘图地理人子须知 内容简介 本书分重刊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共八卷,主要...
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已经有了近三千年的发展历史。把中国哲学史建立为一门科学,距今不过五十多年。五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受到国...
杀戮欲 本书特色 拉塞尔·雅各比是美国*有预知能力、*为重要的作家之一。此前出版的《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和《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
李叔同说佛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收集了弘一法师一生开示佛徒的讲稿和其晚年整理、辑录的处事格言,忠实地体现出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
《大纲》: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 本书特色 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其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对当代马克思哲学产生了...
中国禅宗史 内容简介 中国禅宗史,是印顺论师继「中国佛教史略」后的第二部史书。作者不以门户之见,站在客观立场,以史论史的态度,写成这本禅史,确是一本良好的中国禅...
湖上闲思录 本书特色 《湖上闲思录》系钱穆先生探讨中西文化比较之著作。先生自言,“历史限于事实,可以转就本己真相即明,而文化则寓有价值观,必双方比较,乃知得失”...
《蒋扬钦哲旺波传》是十九世纪西藏不分教派运动领袖──蒋扬钦哲旺波大师中文版完整传记的首度面世!伟大的智者──了知一切的蒋
中国基督教史话 内容简介 王美秀所著的《中国基督教史话》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基督教进入中国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基督教在唐朝、元朝、明末清初的流行时间、流...
走进伦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为“走进人文社科丛书”之一,以简洁、生动而不失学术原味的方式介绍了伦理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价值论概览;道德的起源与目的;道德评价;...
现代金融的伦理维度 内容简介 改变金融失序状态,顺应金融社会发展要求,需要建立相应的金融伦理规范。然而,现代金融的技术革命在促进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的同时,遮蔽了...
丝绸之路宗教研究 内容简介 新疆位于国际大通道丝绸之路的核心位置,是人类诸多文明的交‘汇点。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新疆自远古至20世纪上半叶多姿多彩的宗教文化及其基...
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本书特色 《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禅定的心,是苦痛绝望的指引、快乐人生的锁钥。以禅定克服深度恐惧的科学证明与解答藏传*年轻闭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