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于海内外所见藏文文献中佛教文献的部分择要进行分类整理和汉译、释文,并对相关的藏文、藏传佛教、藏族历史和人物等领域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书稿分为前言、五个部分十七个章节、参考文献、图版后记等。各章以流通广泛的典型佛教文献(包括经藏、论藏、杂藏、续藏等部分的经典和文献)为研究对象,对于文献进行录文翻译,并对文献的内容、性质、版本比较、译者、流通情况以及其反映的历史、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内容加以分析。
敦煌藏文佛教文献价值探析(代前言) 1
一、编目整理及出版成果概述 1
二、可察藏文佛典的渊源流变 8
三、吐蕃佛教史的第一手材料 10
四、民族文化交流的见证 13
五、吐蕃语言文字的原始面貌 14
第一编 密宗经典 19
第一章 P.T.99号《正说圣妙吉祥名》 19
一、名称及密宗经典中的类属和地位 19
二、敦煌本的录文、转写和翻译 21
三、敦煌本与罗追丹巴译本之间的差异 75
四、《正说圣妙吉祥名》的初译者 77
五、藏文《正说圣妙吉祥名》的汉译本 81
第二章 《白伞盖经》 90
一、敦煌藏文《白伞盖经》译本 90
二、敦煌本与《甘珠尔》所收译本之比较 93
三、P.T.98号《白伞盖经》之录文、转写和翻译 101
四、《白伞盖经》在吐蕃社会风行的缘由 120
第三章 观世音菩萨类的密典及吐蕃时代的观音信仰 125
一、《圣观自在一百零八名》 125
二、《圣观世音如意轮赞》 137
三、《圣十一面观自在陀罗尼》 142
四、《圣不空羂索陀罗尼》 146
五、《具千手千眼圣观世音王菩萨大悲无碍广大圆满陀罗尼》 153
第四章 《金刚摧碎陀罗尼》 167
一、敦煌写本之基本情况 167
二、P.T.23号、P.T.105号、《甘珠尔》本间的比较 167
三、P.T. 23号写本与沙啰巴汉译本间的对勘 173
四、经文内容之分析 178
第二编 显宗经论 180
第五章 P.T.449号《心经》 180
一、《心经》之藏译本 180
二、P.T.449号写本的题记研究 181
三、P.T.449号与汉译本之间的比对 183
第六章《瑜伽师赞无量光佛净土功德》 194
一、录文、转写和翻译 194
二、西天净土信仰 211
第七章 P.T.105号《往生净土法》 214
一、录文、转写和翻译 214
二、大乘佛法与往生净土 228
第八章 P.T.121号《顿悟摄要论》等禅宗经典 231
一、《顿悟摄要论》 231
二、《大乘中观义论》 238
三、《显明智论》 250
四、《法门略论》 256
第三编 祈愿类文献 260
第九章 《金光明祈愿文》 260
一、敦煌藏文《金光明祈愿文》写本之考察 260
二、与《甘珠尔》所收译本之间的关系 261
三、《金光明祈愿文》在后世的流传情况 267
四、P.T.67号的录文、转写、翻译及内容之分析 268
第十章 《百拜祈愿文》 284
一、敦煌写本的保存情况及异同 284
二、敦煌本与《甘珠尔》本之间的比较 285
三、P.T.22号之录文、转写和翻译 288
四、《百拜祈愿文》的内容及归类 305
五、有关《百拜祈愿文》的传说 306
第十一章 P.T.98号佛经写本题记 310
一、题记之翻译 310
二、回向祈愿文研究 313
三、结语 318
第十二章 P.T.230号《天子赤沃松赞母子祈愿文》残卷 319
一、录文、转写和翻译 319
二、内容及年代 323
三、关于赤沃松赞 326
第四编 史传类文献 330
第十三章 P.T.849号《印度高僧德瓦布扎事略》 330
一、P.T.849号内容概述 330
二、P.T.849号《印度高僧德瓦布扎事略》的录文、转写和译注 332
三、“佛教宗师”考述 337
四、德瓦布扎生活的年代 341
五、五台山信仰及吐蕃道 343
第十四章 P.T.996号《堪布善知识南喀宁布善知识传承略说》 345
一、录文、转写和译注 345
二、南喀宁波的生平及思想 361
三、布?益西央的生平和思想 364
四、余论:吐蕃末期河湟地区的佛教 375
第五编 疑伪经、超度仪轨及伦理类文献 377
第十五章 敦煌藏译本《天地八阳神咒经》 377
一、敦煌藏文写本概述 377
二、藏译本与汉文本之比较及其特色 380
三、藏译本之流变 393
第十六章 P.T.37号佛教超度亡灵仪轨类经典 399
一、《调伏三毒》 399
二、《开示净治恶趣坛城四门》 399
三、《为亡者开示天界净土道》 407
四、《宝箧》 418
五、《回向》 424
六、《向后人开示之经》 428
七、画像 430
八、结语 431
第十七章 P.T.992号《分别讲说人的行止》 436
一、录文、转写和翻译 437
二、佛儒相融的伦理思想 449
参考文献 453
后记 469
现时代的精神生活 本书特色 对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历史认知,必须在现代的自我理解过程中展开。在世俗化的人本世界,“上帝”既死之后,占据上帝之位的却是基于主体之人...
科学与艺术中的结构 本书特色 在本书收载的八篇论文中,对结构的观察贯穿始终。文章突出了多种学科中结构自身的渗透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作者自如地运用单一结构和复合结...
虚空粉碎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圣严法师在美国带领四次话头禅修期间所做的开示结集,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部分是阐释话头禅教法,例如修话头的阶段与身心现象、修行者的常见...
【文本中的历史:藏传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传播,ISBN:9787802535473,作者:沈卫荣主编,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目录 目录前言
大智慧之心-《金刚经》所说的菩萨道及其修行 本书特色 *近读《金刚经》,发现大乘无上道,就是我这几年讲的无为法。《金刚经》告诉你一个结果,方法是真信。但是,真心...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同学文献的整理、研究,这是一个浩博、繁难而又有趣的工作,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祖宗世世代代的工作,为全人类积累下了一大笔遗...
心灵的慰藉:中国人的宗教世界 内容简介 宗教是不以人的好恶而隐现的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圣经的故事-房龙作品典藏 本书特色 著名荷兰裔美国作家房龙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已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郁达夫就曾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
《哲学思维学堂》的作者是卡尔·雅斯贝尔斯。哲学是普遍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是哲学所不关涉的。从事哲学思维活动的人关心一切。
儒学的多维视域 本书特色 作为全体大用之学的儒学,其本身具有信仰、道德、审美、政治、法律、经济、教育、习俗、心理、性格等各个方面的丰富内涵。作者分别以经学、哲学...
荀子 本书特色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经验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禅门内外-南怀瑾先生侧记 本书特色 刘雨虹先生追随南怀瑾先生四十余年,曾于南先生七十寿诞之时编成《怀师》一书,后又于一九九九年四月撰成《禅门内外——南怀瑾先生...
圣经的故事 本书特色 杰克·伦敦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受中国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作为一名作家和探险家,他以其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及尖锐而丰富的...
海德格尔-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是德国20世纪*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认为,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
傅佩荣细说老子 内容简介 一部现代人超越相对价值安顿心灵的智慧伟构。人生在世,智慧是一道门槛,只有跨过去和跨不过去两种。不懂《老子》的人,显然还在门槛的一边,还...
经验的限度: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从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入手切入对象,站在当代人文逻辑的立场审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研究视阈及其阐释限度,英国经验主义...
佛像的历史-图文版 本书特色 《佛像的历史》(图文版)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佛像和古代建筑的书。作者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梁先生虽然是一位建筑大师,但他一生热...
哲学公开课 本书特色 本书是李石岑根据自己的讲演稿整理而成。书中从哲学发展历程和哲学思想实质两方面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异同进行了形式和内容上的比较,见解独特。...
孔子全集(上下)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人民出版社出版★孔健本名孔祥林,作家、孔学研究家,孔子第75代直系子孙,将《论语》以中、英、日、韩四国语编译出版,以中...
魏晋思想论 本书特色 本书从社会政治背景、宇宙学说、政治思想、人生观、文艺思潮、清谈思潮中的派别这几大方面描述魏晋思想总貌,以浪漫主义来概括魏晋学术研究、文艺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