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经推例》内容简介:经乃先秦王官之书,汉代经学则由政治学逐渐转变为经学文献学。治经方法也渐由师说家法、章句授受之“因承”,转而为比经推例、群经相明之“推证”。何休、杜预最为简洁地揭示了春秋学的“大义”:《春秋》非射覆之书,褒贬寓于经文之中,更藉由经文与经文的关系呈现。同样,由于训诂材料的缺乏,三礼注释也必须凭借经文上下前后、轻重隆杀的关系做出推论。汉晋经注文本本身也存在彼此发明、前后照应的关系。清人注疏或者纠正了他们的缺漏讹误,但完全秉承了他们的治经方法:比经推例。比经推例最大限度的通联了同类型、同时代的文献,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文本内在条理,几乎必然地成为了经学文献学的核心方法。这是否与经文自身的结构、书写方式有关?比经推例又存在着什么天然的漏洞,会怎样影响经学的阐释?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从春秋三传到舍传言经
第一章 何杜范兼采二传
第一节 孔疏主杜不主贾服
(一)贾服杂引公毂,自扰左氏
(二)杜注孔疏排公毂,兼排贾服
(三)杜预兼取公毂,不乱本传
第二节 兼取二家,弥缝本传
(一)何范兼取二传
(二)徐杨弥缝公毂
(三)孔钟采史言经
第二章 比经推例,守传言经
第一节 比经定例,据例说经
(一)公毂比经定例
(二)左氏发凡
(三)据例说经
第二节 就史言经,据经断史
(一)公毂不见国史,据经断史
(二)左传就史合经,以事传经
(三)事不可考,须以经例断之
第三章 舍传言经
第一节 何郑分袒
第二节 经传内证:属辞比事
(一)三传传例辨析
(二)后学为新例以传经
第三节 经史外证:引经证经
(一)五经相证
(二)史地相证
(三)义理相证
第二部分 从郑注三礼到礼是郑学
第一章 注疏通例
第一节 降杀以等,推次以当
(一)推差次以补经所未言、以明经所指、以为校勘训诂
(二)推差次之例不本于郑玄,毛传先郑许慎已用
(三)清人所推差次例
第二节 举轻明重,据非推是
(一)正向推论:举轻明重,举重包轻
(二)反向推论:据非推是,据有言无
第三节 上下相照,彼此互文
(一)上下相照例
(二)前后平列例
(三)彼此互文例
(四)具文省文例
(五)类比推论例
第二章 仪礼繁密:排比经记,发凡言例
第一节 排比上下通连经记(上):详略互明,相兼乃具
(一)经记相明
(二)同篇前后相明
(三)诸篇相兼乃具
第二节 排比上下通连经记(下)
(一)据同篇见隆杀
(二)据诸篇见尊卑
第三节 就经明例据例通经
(一)传记注疏发经例
(二)经例不合,则出注以说
(三)就经明例,据例通经
第三章 周礼广大:参合六官,通连五经
第一节 参合六官
(一)目凡主属例
(二)尊卑差次例
(三)平列互文例
(四)通连相明例
第二节 通连五经
(一)仪礼礼记
(二)五经传记
(三)子史谶纬汉官
附:礼记纷错:调和三礼折衷诸说
(一)以夏殷礼当之
(二)以畿内畿外当之
(三)以特例当之
第三部分 比经推例之经学意义
第一章 “比经推例”得失考
第一节 经文文本特征
(一)上下变文,前后相照
(二)经例贯通,就例求经
(三)五经相合,通连以证
第二节 经文易生岐解处
(一)经文简奥,所指难明
(二)所比之经、所据之例难明
(三)经文相异,不能强合
第三节 “比经推例”运用之失
(一)妄生义例,牵合失当
(二)用例失当,拘例说经
第二章 师说相承学尚通达
参考文献
后工业乌托邦 本书特色 《后工业乌托邦》对后工业社会左翼阐释者的理论思想和政治方案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深入考察了他们所支持的新社会关系和制度的可行性,内容涵盖了失...
悲剧的诞生 本书特色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大兴趣。在尼采 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温克尔 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
康德的道德哲学 本书特色 ●新儒学集大成者经典译注。●*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毕生谋求儒家哲学与康德哲学的融通,力图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英国...
中国古代算命术 本书特色 你对算命术感兴趣吗?你想知道算命术是从何时开始的吗?你知道算命相士是怎样排八字的吗?十二生效与地支又有什么关系呢?古人对算命术都是持相...
普兰丁格的宗教认识论-宗教学研究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研究20世纪美国著名的基督哲学家之一阿尔文·普兰丁格的宗教认识思想。全书正文分为五个部分:一、导论部分,...
张三丰太极修炼秘诀 本书特色 旧传太极拳是道人张三丰创立,将太极拳与内丹修炼紧密结合,作为丹道修炼的筑基功之一。在拳势中配合呼吸,运行气血,疏通经脉,有利于静功...
白话金刚经 本书特色 李利安注译的《白话金刚经》采用对译加注释、解说并配图的形式全新地诠释了《金刚经》,是一部通俗易懂、富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本书插图皆由陕西历...
沉默与语言: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研究 本书特色《沉默与语言: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研究》试图揭示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中蕴含但却未充分发展的那些思想要素,如从原初的...
读易随笔 本书特色 《易》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义理深奥的作品,作者采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其中之奥妙,并将其运用于分析现实生活事例,力图使《易》通俗化,大众化。本...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据称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之世传抄本,历来未见于世。直至清末,世居岭南的张仲景六
游心于佛道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游心于佛道的学术经历与成果。上篇《游心于佛——天强学管窥》收入了作者早年有关中国哲学、化学等方面的文章,主要是以作者研究天...
《周易》与养生 本书特色本书分析了《周易》阴阳、气论、感通等思想对中国养生学的重要影响,并以气功等实际功法为例,具体展现了两者之间的深刻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作者...
黄忏华中国佛教史 本书特色 黄忏华编著的《黄忏华中国佛教史》1923年爆发的那场“科玄论战”,丁文江所代表的“科学派”胜出.张君劢所代表的“玄学派”显得有些“弱...
俄罗斯思想文库:雅典与耶路撒冷 内容简介 关于《雅典与耶路撒冷》前言**章论形而上真理的来源(被缚的巴门尼德斯)第二章在法拉利公牛的肚子里(认识与意志自由)第三...
本书是文字学家胡朴安先生在持志大学、国民大学、上海大学、群治大学历次讲授文字学知识的讲义结集,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文
《客观知识》是当代著名西方哲学家卡尔・波普尔(1902-1994)后期重要论著。这一时期,作者的研究重心从方法论扩展到知识的本体论
本書以「伊斯蘭在地化」為主題,共收錄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學者十多篇的文章,從多元角度切入探討中國地區傳統漢語穆斯林社群的歷史
甲骨文发现阴阳道:平安贵族与阴阳师 本书特色 受影视、动漫等的影响,阴阳师和阴阳道备受瞩目,操纵式神、与怪搏斗的阴阳师形象深入人心。真实的阴阳道究竟如何? 在山...
儒学:学术.信仰和修养-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辑 本书特色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为复兴中国哲学研究,主办了双语学术刊物《中国哲学与文化》。刘...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书特色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名说出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也可以说是一本查拉图斯特拉的说教集或者说是查拉图斯特拉的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