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深入系统的分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详实的考证,总结出佛教思想传入中国的思想演变。《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特别注意阐述外来印度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中国从依附于中土文化,而由于文化之不同而发生矛盾和融合,逐渐为中国文化所吸收,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过程。
目 录
第一分 汉代之佛教
第一章 佛教入华诸传说
(一)伯益知有佛
(二)周世佛法已来
(三)孔子与佛
(四)燕昭王
(五)古阿育王寺
(六)秦始皇与佛教
(七)东方朔
(八)张骞
(九)休屠王金人
(十)刘向叙列仙
第二章 永平求法传说之考证
永平求法之传说
求法传说之考证
第三章《四十二章经》考证
《四十二章经》译出传说
《四十二章经》出世甚早
《四十二章经》译本有二
《四十二章经》之叠经改窜
《四十二章经》之性质
第四章 汉代佛法之流布
开辟西域与佛教
伊存授经
鬼神方术
楚王英为浮屠斋戒祭祀
桓帝并祭二氏
《太平经》与化胡说
安世高之译经
支娄迦�之译经
笮融事佛
牟子作《理惑论》
汉代佛法地理上之分布
第五章 佛道
精灵起灭
省欲去奢
禅法之流行
仁慈好施
佛陀祭祀
汉世僧伽
《太平经》与佛教
汉晋讲经与注经
总结
第二分 魏晋南北朝佛教
第六章 佛教玄学之滥觞(三国)
牟子《理惑论》
三国佛教史实与传说
支谦
康僧会
养生成神
神与道合
朱士行之西行
第七章 两晋际之名僧与名士
《般若经》之流传
竺法护
于法兰与于道邃
竺叔兰与支孝龙
帛法祖
玄风之南渡
竺道潜
支遁
东晋诸帝与佛法
名士与佛学
第八章 释道安
高僧与名僧
综论魏晋佛法兴盛之原因
竺佛图澄
道安年历
道安居河北
道安南行分张徒众
道安居襄阳
经典之整理
戒规之确立
弥勒净土之信仰
道安在长安与译经
道安在佛学上之地位
第九章 释道安时代之般若学
本时代般若学之派别
竺法雅之格义
本无宗
释道安之性空宗义
本无异宗
支道林之即色义
于法开之识含宗
幻化宗
支愍度之心无义
缘会宗
本末真俗与有无
总结
第十章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
鸠摩罗什之学历
罗什至凉州
罗什在长安
什公之译经
佛陀跋多罗与罗什
什公之著作
罗什之学
鸠摩罗什之弟子
僧肇传略
僧肇之学
义学之南趋
第十一章 释慧远
释慧远之地位
慧远年历
慧远早年
慧远东止庐山
晋未朝廷之佛教
《毗昙》学传布之开始
慧远与罗什
江东禅法之流行
慧远之学
慧远与弥陀净土
慧远之念佛
余论
第十二章 传译求法与南北朝之佛教
传来之道路
西行求法之运动
法显之行程
智严、宝云、法领、智猛、法勇
南北朝之西行者
河西之传译
北凉昙无�
南朝之译经
北朝之译经
经典与翻译
第十三章 佛教之南统
宋初诸帝与佛法
白黑论之争
形神因果之辩论
世族与佛教
谢灵运
朝廷与佛教
诸王与佛教
齐竟陵王
夷夏之争
本末之争
范缜《神灭论》
梁武帝
郭祖深与荀济之反佛
陈代佛教
第十四章 佛教之北统
凉州与黄龙
释玄高
太武帝毁法
昙曜复兴佛法
北魏诸帝与佛法
北朝造像
北魏寺僧数目
北朝对于僧伽之限制
东方佛法与经学
关西佛法
北朝之排佛者
北朝佛道之争
周武帝世之法难
第十五章 南北朝释教撰述
(甲)注疏
(乙)论著
(丙)译著撰集
(丁)史地编著
(戊)目录
(己)伪书
第十六章 竺道生
涅�部经之翻译
涅�大本之修改
竺道生事迹
竺道生之著作
顿悟渐悟之争
竺道生在佛学上之地位
慧远罗什与佛性义
竺道生佛性义
法身无色、佛无净土、善不受报义
一阐提有性与应有缘义
顿渐分别之由来
竺道生之顿悟义
谢灵运述道生顿悟义
慧观渐悟义
竺道生之门下
刘虬与法京禅师
第十七章 南方涅�佛性诸说
南方涅�佛性诸家
释法瑶
释宝亮
梁武帝
庄严、开善
本有、始有
第十八章 南朝《成实论》之流行与般若三论之复兴
《成实论》之传译
《成实论》师 …
《成实论》之注疏
般若三论之渐兴
般若三论与玄风
周�、梁武与摄山僧
《三宗论》
三论之盛及与《成实》之争
兴皇法朗及其门下
第十九章 北方之禅法、净土与戒律
晋末宋初禅法之兴盛
宋初南方之禅法
凉州禅法及玄高
禅窟与山居
佛陀禅师
略论北方禅法
菩提达磨
魏末至隋初北方禅之流行
梁陈南方之禅法
摄山与天台
北方禅法之影响
净土经典之传译
昙鸾与阿弥陀净土
延寿益算之信仰
五戒十善人天教门
三阶教之发生
�公与傅大士
南方之《十诵律》
菩萨戒之流行
北方《四分律》之兴
第二十章 北朝之佛学
彭城之佛学
北方《涅�》之学
北方四宗
《毗昙》之翻译
《毗昙》之研究
北方之《成实》师
《十地经论》之传译
相州北派学之传布
相州南派学之传布
真谛之年历
真谛弟子及《摄论》之北传
《华严》之流行
跋
重印后记
重印再版小记
刘蕙孙《周易》讲义 目录 引言凡例六十四卦曲成说乾说坤说屯说蒙说需说讼师比小畜履泰否说同人大有谦豫随盅临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说习坎离咸恒逐大壮晋明夷家人...
于丹-《庄子》心得 本书特色 和于丹一起,在庄子的汪洋恣肆中,感受自然人格的自我超越,心灵邀游。庄子这个名字历代传诵。大家都知道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
易经解析与致用-(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章,**章阐述易理的道理,世间一切变化皆源于其阴阳的变化,可简为:阴阳和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佳...
阳明学刊-第五辑 本书特色 《阳明学刊》的创办及出版,为研究王阳明学术思想提供了一个相对集中的场地。但由于王阳明出入于释老,直承象山,遥接孔孟,下启明清数百年学...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修订本)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对希腊悲剧、希腊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这是尼采未完成的一部早期哲学著作,与《悲剧的诞生》的理路一脉相承...
厚黑学大全集 本书特色 《厚黑学大全集(超值金版)》是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厚黑学大全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厚黑学;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厚黑丛话;社...
孟子译注 本书特色 孟子是儒门亚圣,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他的“仁政思想”和“性善论”等对后世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深...
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困境-一个反拔 内容简介 本书在哲学的“座架”下,对环境伦理学作相对完整的文本解读;然后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与方法论这四个维度,揭示人类...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叙述王子罗摩因受老王妃嫉妒被放逐,妻子悉多被掳,后得群猴帮助,夫妻团聚,恢复王
信仰治疗-广西盘瑶巫医研究 本书特色 《信仰治疗:广西盘瑶巫医研究》运用大量**手资料,深入探讨了广西瑶族山寨盘瑶巫医行成的历史渊源,分析了盘瑶巫医与现代医学医...
汉娜。阿伦特 本书特色 由法国外交部和法国驻华使馆的“傅雷”百本图书资助计划资助出版。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和情人,汉娜·阿伦特一直关注着他的作品,但又从他那里解放...
哲学书简 本书特色 《哲学书简》由八封信组成。在这些书信中,恰达耶夫对俄罗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做出了激烈的批判与彻底的否定,同时也猛烈地抨击了俄国野蛮的专制制度...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一不是研究先秦时代的音乐本身,二不是研究先秦时代有关音乐的历史资料,三不是研究先秦时代音乐家们所创造的音乐形象。这些是音乐史...
基督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中国作者写作的**部基督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其内容包括元两代景教在中国各地的石刻、壁画和寺院建筑;元代罗马天主教方济各...
李叔同谈人生 本书特色 由李叔同著《李叔同谈人生》辑录了一代大师李叔同先生在出世前后与朋友、家人、爱人的书信来往,主要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早期的家书、朋...
现代西方心灵哲学 本书特色 心灵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活跃的学科之一,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成为他们批判的对象,因...
生命安宁 本书特色 灵魂无纷扰 生命有安宁 你若喜欢沉思,请与《沉思录》相伴;你若渴望改变,请拿起这本《生命安宁》。本书作者欧文教授自言,这是古代斯多葛哲学...
有马赖底禅文集-禅的对话 本书特色 日本当代佛教界领袖、禅宗先驱的幸福人生开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上海玉佛寺觉醒方丈亲笔题写书名并作序推荐中日当代佛教交流...
布伦塔诺价值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立足于对布伦塔诺把握价值的方式的研究,探讨布伦塔诺价值哲学的观念与方法,期望通过对布伦塔诺价值哲学的研究,寻找到对当代价值重...
本书将根据历史的和辨证的观点对休谟哲学作具体的分析和评价,阐明它的意义和影响,为此,本书在内容和结构方面有如下安排。(一